重庆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科创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定时作业语文试题(无答案)
展开(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作业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载着希望,乘着梦想,我们跟随朱自清探寻春的足迹。有的说春在润湿的空气里( ),【甲】有的人说春在鸟儿的宛转的曲子里,【乙】又有的人说春在( )的笛声里与春风流水应和着,【丙】还有的人说春就如小姑娘亭亭玉立,楚楚动人,【丁】而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截然不同。他没有春的( ),夏的粗犷,秋的( ),冬的咄咄逼人.,而是充满温情的。人们徘徊在古老的济南,澄清的河水,秀气的小山,蓝光的天空,这些景象从不同角度完美地展现了冬天的济南,这真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喜爱之情花团锦簇。
1.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liàng嘹亮骄媚静谧nì
B.酝酿liàng瞭亮娇媚静谧nì
C.酝酿niàng嘹亮娇媚静谧mì
D.酝酿niàng瞭亮骄媚静谧mì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亭亭玉立B.截然不同C.咄咄逼人D.花团锦簇
3.将“春就是一幅幅充满古典情韵的水墨画,美不胜收。”一句放入文段,衔接最恰当的是( )(3分)
A.【甲】B.【乙】C.【丙】D.【丁】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把“完美”改为“完全”B.在“济南”后面加“的美丽”
C.把“完美”改为“完整”D.把“展现”改为“体现”
5.请仿照示例,在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要求:运用示例中的修辞手法,诗意表达,句式不限。(4分)
【示例】山峦——山峦在氤氲着雾气的黎明时分醒来,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亲切问候。
备选事物:晚霞樱花暖阳
6.名著阅读(6分)
(1)请根据你对《朝花夕拾》的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人物或篇名。(4分)
① ② ③ ④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2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鲁迅《朝花夕拾》)
“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7.综合性学习(8分)
明朝晚期著名文人张岱交友有一套原则:“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交个好朋友,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班级将围绕“正确交友”开展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围绕此次活动,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仿照示例再准备两种形式。(4分)
形式:网络交友利弊辩论赛内容:辩论网络交友弊大于利,树立正确交友观
形式: 内容:
形式: 内容:
(2)同学们一致推选你作为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围绕主题,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4分)
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阅读(25分)
(一)8.古文默写与填空。(10分)
小渝同学为了便于积累古诗文,将自己学过的名句进行了归纳整理。依照你的理解,帮助小浦完成下表。
(二)(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A.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①,执事敬②,与人忠。虽之夷狄③,不可弃也。”
(选自《论语·子路》)
B.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选自《论语·公冶长》)
【乙】
华歆与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④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⑤?”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恭:端庄恭敬。②敬:严肃认真。③夷狄:边远蛮荒之地。④辄:立即,就。⑤邪:通“耶”,语气词“吗”。
9.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0.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1.翻译句子。(4分)
(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12.【乙】文结尾“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请联系【甲】材料中的A或B,结合【乙】文,分析谁优谁劣。(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3-17小题。
槐花一寸深
耿艳菊
①想起鲁迅先生写在他的后院墙外,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时候,我们家屋前的槐树总会一下子窜过来,不过是一株,在屋的左侧。
②这株槐究竟有多久的岁月呢?一个大人刚好合抱过来,树荫匝地,覆盖大半个庭院。槐开时节,一簇簇,一串串,花如珍珠,缀满枝头。幽香四溢,挤出院落,弥漫整条胡同,迎向每一个路人的鼻翼。
③听父亲讲起,它是差不多和我同岁的。我出生后,父亲在第二年春天就买了一棵槐树苗植下了。后来,我知道了江浙一带有生女儿而植香樟树的习俗,就跑去问父亲为什么不种香樟树。父亲只是笑了笑,淡淡地说,咱们豫东平原可没这习俗,我当时只是觉得槐树好养,也是一种花,而且你一天天长大,大人们忙,刚好可以让它陪着你,不至于太孤单。
④的确,我的童年,少年,甚至我前二十年的光阴都是与它密不可分的,点点行行,写满了槐的味道。
⑤最初记起槐的样子,是细瓷碗口粗,枝叶稀疏,花朵寥落,星星点点。不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它已经是一种很美的花卉了。在左邻右舍的孩子眼里,那也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成长的过程中,因了这株槐,添了多少乐趣!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槐树下嬉戏,槐树下吃饭,槐树下数星星……且在每一年的春光柔软的下午,常常爱这样玩,一个个伸开小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去丈量槐的胖瘦。年年丈量,年年如此,却不知人在长,槐也在长。
⑥其实,槐的好多半在于它的花。在花的国度里,槐花是最具平民气质的吧,王谢堂前不需要它,百姓家里倒是常见。令人叹服的是它不仅可作观赏,亦可食用,吃起来满口幽香,难以忘怀。在众多的花里,能做得如此体贴周到的也就是槐花了。因此,在过去那吃食不是很丰富的年代,屋前的一树槐花成了最美的期盼。
⑦曾记得,槐花刚展露笑脸时,我已急不可耐,一遍又一遍催父亲搬梯子摘槐花。我站在树下,仰着脸,四月底的阳光洒在脸上。母亲也在树下,拿着小篮,小心翼翼地接摘下的槐花。然后,母亲清洗,拌面,上锅蒸……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终于可以吃了,一阵香甜的清气萦绕,吸一口,已经醉了。因了这树槐,我们每年在它的花开时节都能享受槐花盛宴。当我二十岁去外地上学后,再也没有赶上过它的花期,可是梦里梦外总缠绕着那甜丝丝的气味。
⑧就像人的一生总会磕磕绊绊一样,槐树的一生也不是那么顺风顺水。翻盖新房子时,父亲犹豫再三,还是把它保留了下来。有一年下大雨,屋子漏了,几位叔伯帮忙检修,上到房顶一看,原来是槐树的枝干茂盛,压破了瓦片,大家都建议把树伐掉,父亲终是舍不得。后来,父亲爬上去,用锯一点点把碍事的枝干锯掉,这才安心。在房屋的左侧是储物棚,父亲每次把那辆机动车推进去都特别费劲,家里人几次三番劝说伐掉,父亲总是无动于衷。
⑨今年的槐花时节,我带着幼子回家看望父母,这是十年之后我再次赶上了它的盛开。傍晚和父母坐在槐樹下聊天,槐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落。我突然想到了白居易“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的诗句,这一寸深里该有多少光阴的故事呀!一寸光阴一寸金,掐指算来,这槐也有近三十年了,它站成了光阴里的风景,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
eq \\ac(○,10)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始终不肯伐掉它的原因。
(摘自《现代快报》2020年4月3日)
13.父亲在小院种的槐树有近三十年的光阴了,有哪些“光阴里的故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4分)
14.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在左邻右舍的孩子眼里,那也是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
15.对文章的理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第⑦段划线句中加点词“再也没有”,突出了我自离家后未遇花期的难过绝望。
B.第⑥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上文对槐花样子的描绘,过渡到下文享受槐花盛宴。
C.第②段划线句中加点的“挤”字,将槐花的香味人格化,生动地写出槐花的幽香四溢,仅凭一字,尽得其妙。
D.文章结尾短短一-句话,不仅呼应了前文,而且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读者,令人回味。
16.院中的槐树花开花落,站成了光阴里的风景,情深如旧。光阴里深藏着哪些感情?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17.本文以“槐花一寸深”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18-22小题。(20分)
疙瘩汤
俞继红
①他是一名美食家。
②他从大山中来,起先是到城里一家饭店做小工。他对食物有着天生的敏感,靠着勤奋钻研,一步步成为大厨。他又走南闯北,见识过不同地域的各种食材和奇奇怪怪的做法,被人们称为厨艺大师。
③成为大师后,他频繁地被邀请参加各种美食比赛和节目,担任评委和嘉宾。见多识广加上天生的舌头和能说会道的嘴巴,他常常把参赛者说得频频点头,让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偶尔露一小手,也让大家瞪起眼睛嘴巴成了“O”型。
④后来,他索性辞别了烟熏火燎的后厨,成了专门品赏各种美食的美食家,成了电视台、电台美食节目的固定嘉宾,每天赶来赶去,侃侃而谈,乐此不疲。
⑤忽一日,一饭店老板私下找到他,递过来一个厚厚的信封,请他在节目中对饭店的美食评点一二。他没有推辞,专程赶到这家饭店品尝一番,在节目中进行了点评。没想到,这家饭店立刻火了起来,趋之若鹜的顾客点名要尝尝他在节目中推荐的几道菜。
⑥随后,只要经他点评过的饭店,无一例外都火了起来。人们给他起了外号,叫“金嘴”。
⑦请他点评的饭店老板越来越多,开始,他还坚持要亲自品尝后才给点评;后来,人越来越多,他干脆让这些老板们把各自拿手菜的菜谱一同拿来。他一捏信封,略一审视,心中便有了数,知道该说几句什么话。
⑧他成了这座城市美食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⑨随着送来的信封越来越厚,他突然感觉到,他那天生对食物敏感的舌头正一点点地退化。这一发现令他十分惊异和恐慌,他偷偷跑到各家饭店,甚至自己关起门来在家里做出各种菜式进行品赏,那跳动的味蕾、美妙的感觉竟然都不见了。
⑩他对任何人都不敢提起,好在没有人注意,做节目时他依然侃侃而谈,半夜里却经常惊醒,醒来一身虚汗。
⑪他开始尝试各种中药、针灸,甚至用烈酒和辣椒去刺激,却没有任何效果。
⑫年轻的老婆笑他,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老天爷专门来惩罚他的。他赶紧到庙里烧了香,还是不见起色。
⑬那天,他到电台做节目,刚走进大厅,见一群人正组织为山里贫困孩子捐款。本来已经走过去了,他突然听到“做善事”这几个字,立即转过身,把钱夹里足足有两三千元的钱一下子塞进了捐款箱,引得大伙一阵惊呼。
⑭周末,组织者邀请他一起去山里送钱物,他正想出去散散心,就跟了去。他无心参加热闹的捐赠仪式,一个人沿着山路向山里走去,越走越觉得这里像自己的老家,不知不觉竟走出老远。又累又饿时,看到山道旁有一户人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婆正在晾晒采来的山蘑。
⑮他说明来意,好客的山里老人笑笑说:“你们城里人都爱来山里观山景,我们这里穷,只怕没什么好东西招待客人呢!”
⑯他笑笑:“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心里不觉又黯淡下来。
⑰不一会儿,老人端出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疙瘩汤,汤中还加有新鲜的山蘑和绿绿的山菜。
⑱看着热气腾腾的疙瘩汤,恍惚间他感到自己回到了儿时家中,白发老人似乎就是自己已故去的母亲。母亲也爱做疙瘩汤。
⑲“快吃吧!别嫌饭不好就行,又解渴又解饿。”老人热情地催促道。
⑳他捧着这碗山里的疙瘩汤,吃得不亦乐乎,脸上露出心满意足的表情。
㉑爽滑筋道的面疙瘩,醇香四溢的山蘑,清新鲜嫩的山菜,美妙的滋味充斥在口中,跳动的味蕾刺激着喉结,他仿佛又回到儿时的时光……
㉒他敏感的舌头又回来了。
㉓他望着大山,迎着山风,泪流满面。
18.选出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文章花许多笔墨叙写主人公点评美食之事,交代了主人公逐渐失去味觉的过程,为后文寻回味觉做铺垫。
B.“偶尔露一小手,也让大家瞪起眼睛嘴巴成了‘O’型”这句话是属于侧面描写,通过写观众的惊讶之态,充分体现了主人公厨艺的精湛。
C.人们给主人公起外号叫“金嘴”,既指主人公对食物天生敏感,又指经主人公点评过的饭店都能重新火起来。
D.“他笑笑:‘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心里不觉又黯淡下来”写出了主人公独自行走于山间,饥肠辘辘时的孤独与失落。
19.请从主人公的角度,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3分)
①他成为厨艺大师,频繁参加美食比赛和节目。
②
③
④
20.文中划线句“他一捏信封,略一审视,心中便有了数,知道该说几句什么话”,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21.小说结尾写到“他望着大山,迎着山风,泪流满面”,试探究其流泪的原因。(4分)
22.小说原本题为“寻味”,发表后改为“疙瘩汤”,你觉得“疙瘩汤”这个题目好在哪里?(5分)
四、作文(55分)
23.属于我们自己的作文专辑《我们的朝花夕拾》创刊啦,现向广大同学征稿。
【写作提示】(1)选择一个专栏投稿
(2)可借助参考角度来进行构思,也可另选角度。
【写作要求】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人物或篇名
内容
①
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②
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
《③ 》
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所谓的“正人君子”,表现了作者对
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④ 》
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尖锐的抨击。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友情
“(1) ,(2) 。”(《峨眉山月歌》)诗人连用三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将明月拟人化,寄托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美景
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在白居易笔下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在杨万里笔下夏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曹操笔下秋是“(4)
,洪波涌起”(《观沧海》);在胡儿口中冬日纷纷扬扬的大雪是“(5) ”,而在谢道韫口中却是“(6) ”。(《世说新语》)。
乡愁
“乡书何处达?(7) 。”(《次北固山下》)诗人王湾的思乡之前通过北归的雁阵得以寄托。
“(8) ,(9) 。”(《夜上受降城闻笛》)凄凉幽怨的笛声,陡然
唤醒了戍边军人的思乡情绪。
“(10) ,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人通过菊花这一意象寄托
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以及对人民的同情。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组词法(如:“择其善者而从之”中,“择”意为“选择”)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成语推断法:玉石俱焚、二罪俱罚
王欲舍所携人
课内迁移法:“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遂携拯如初
字典查阅法:①顺心;称意②成功③于是
(填序号)
投稿专栏
具体要求
参考角度
专栏一“我的百草园”
具体地、生动地描写一处景致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一个生机趣味的景致,我们生活里是否也有这样有趣的一方小天地呢?又如……
专栏二“我的童年”
记叙童年印象深刻的一个故事
比如《五猖会》,在“我”正准备去看庙会的时候,父亲却让“我”背书,现在的我们是不是和父母也会发生矛盾呢?又如……
专栏三“我的挚友/亲人/
老师……”
写一个你印象很深的人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刻画了一位有戒尺但不常用,陶醉时拗过去读书的老先生。你的老师、同学有没有这么可爱的一面呢?又如……
重庆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科创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定时作业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科创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定时作业语文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合性学习,默写填空,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龙水湖育才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龙水湖育才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科创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定时作业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科创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定时作业语文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性学习,按要求完成诗句填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