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金属材料 同步练习题,6L和3,3%,低碳钢的含碳量<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适合制作不锈钢用具的铁合金是( )
A.低碳钢B.中碳钢C.高碳钢D.合金钢
2.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铝合金(含)样品中铝的含量,将该铝合金溶于足量的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则该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A.B.C.D.
3.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低B.张青莲对稀土元素做出了重要贡献
C.生铁的含碳量为0.03%~2%D.储氢合金是一种新型合金
4.生铁、纯铁、碳三种物质中,熔点最低的是
A.纯铁B.生铁C.碳D.无法确定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将稀硫酸滴在铁片上:
B.将氧化铝加入稀盐酸中:
C.向硫酸亚铁溶液加入铁粉防止其氧化:
D.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6.在地壳中含量排第一的金属元素是
A.铁B.氧C.硅D.铝
7.下列变化主要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B.石油的分馏
C.氧气转化为臭氧D.浓硝酸使铁、铝钝化
8.将表面已完全氧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稀硫酸B.稀硝酸C.氯化铜D.氢氧化钠
二、非选择题
9.在高温下,与、C反应可得到。电解熔融的NaCl、、的混合物可以制得金属铝,比直接电解,制铝节省28%的电能。
(1)写出用上述反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实际生产中并不用混合盐熔融电解的方法来生产铝,为什么 ?
10.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过程中涉及到反应:4NH3+5O24NO+6H2O。该反应中,作为氧化剂的物质是 ,被氧化的物质是 ,若反应中消耗了4mlNH3 ,则生成NO的物质的量是 ml。
11.取镁铝合金两等份,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和NaOH溶液,合金全部溶解并得到标准状况下H2分别为5.6L和3.36L。试计算:
(1)每份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 ;
(2)该合金中镁铝物质的量之比 。
12.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物质的定性检验与定量分析。
(1)实验室中欲用固体来配制250.00mL的酸性溶液。
①需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 、 。
②配制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
③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进行干燥处理
c.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最低处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2)用上述酸性溶液来测定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时应测定的数据有溶液的体积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分析】生铁的含碳量为2%-4.3%,低碳钢的含碳量<0.3%,中碳钢的含碳量0.3%-0.6%,高碳钢的含碳量>0.6%,合金钢是由铁和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经过加热熔合而制成的混合物,不锈钢是由铁、铬、镍制成的合金钢,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不锈钢由于其抗腐蚀性好,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用途,若含有碳元素,易形成电化学腐蚀,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都含有碳,属于不适宜于制作不锈钢用具的钢,不锈钢中含有的主要金属是镍和铬铁,是这三种元素为主制成的合金钢,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2.C
解析:铝合金(含)样品中Al与溶液反应生成氢气,Cu、Mg不反应,标准状况下n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ml。设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x,则:,,解得x=ml,含铝的质量为g,则该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选C。
3.D
解析:A.不一定,例如某些汞合金的熔点比汞的熔点高,A错误;
B.张青莲对同位素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B错误;
C.生铁的含碳量大于2%,C错误;
D.储氢合金是一种新型合金,一定条件下能吸收氢气,一定条件能放出氢气,D正确;
答案选D。
4.B
解析: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生铁是铁碳合金,其熔点要低于纯铁和碳,故答案选B。
5.C
解析:A.将稀硫酸滴在铁片上,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A正确;
B.将氧化铝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B正确;
C.硫酸亚铁溶液露置在空气中,若Fe2+被氧化为Fe3+,铁粉能将Fe3+还原为Fe2+,从而防止其被氧化:,C不正确;
D.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D正确;
故选C。
6.D
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氧、硅、铝、铁、钙,汉字中带金字旁(汞合金)除外的属于金属元素,所以地壳中含量排第一的金属元素是铝。
答案选D。
7.B
解析:A.煤的气化指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煤的液化指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是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石油分馏是将石油中几种不同沸点的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方法,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
C.氧气转化为臭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铁、铝遇到浓硫酸或浓硝酸,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称为钝化,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8.C
解析:A.稀硫酸可以和氧化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然后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A不符题意;
B.稀硝酸可以和氧化铝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水,然后铝和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了、水和一氧化氮,B不符题意;
C.氯化铜不和氧化铝反应,C符题意;
D.氢氧化钠和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然后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D不符题意;
故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
9.(1)
(2)得到铝中会含有钠、镁金属,使得产品不纯净
解析:(1)在高温下,与、C反应可得到,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还会生成一氧化碳,反应为;
(2)在实际生产中并不用混合盐熔融电解的方法来生产铝,原因是得到铝中会含有钠、镁金属,使得产品不纯净。
10. O2 NH3 4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作还原剂,被氧化;化合价降低的物质作氧化剂,被还原,由此分析。
解析:4NH3+5O24NO+6H2O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2价,NH3作还原剂,被氧化,氧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O2作氧化剂被还原;化学反应中NH3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反应中消耗了4mlNH3,则生成NO的物质的量是4ml。
11.(1)0.1ml (2)1:1
解析:(1)余NaOH溶液反应时,只有Al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得到氢气,即3.36L H2由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由关系式2Al~2NaOH~3H2可得,n(Al)==0.1ml;
(2)Al与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H2相等,关系式均为2Al~6HCl~3H2,2Al~2NaOH~3H2,所以Mg与盐酸反应产生H2为5.6L−3.36L=2.24L,由关系式Mg~H2得,n(Mg)=n(H2)==0.1ml,所以n(Mg):n(Al)=0.1ml:0.1ml=1:1。
12. 25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搅拌、引流 a 消耗的溶液的体积
解析:(1)①根据溶液的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可知,所需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②在配制过程中,玻璃棒在溶解和移液的操作过程中用到,在溶解高锰酸钾固体时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在移液时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溶液溅出。
③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小,故浓度偏高,故a符合题意;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进行干燥处理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最低处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则溶液的浓度偏低,故c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用已知浓度的酸性溶液来测定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关系式为,欲求,应测定的数据有溶液的体积和消耗的溶液的体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金属材料 同步练习题,2g;2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金属材料 同步练习题,08ml,175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金属材料 同步练习题,7%左右,96,4g·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