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地貌的观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地貌的观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地貌的观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地貌的观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课时训练,共7页。
    [合格考达标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23·北京市东城区期末)《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1~2题。
    1.这段游记中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 A )
    ①地貌形态 ②植被状况 ③地貌颜色 ④地貌成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图中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1题,这段游记含义是“此处的山小而峻峭,或孤峰耸立,或两三座山相连相接,如同串起来的珠子和并立生长的竹笋,座座山上岩石尖峭嶙峋,草木摇曳飘舞,在山间曲折地朝上走或往下行,如同置身在纷乱的云层和重叠的波浪中,令人茫然,辨不出方向”。可知描述的是地貌形态和植被状况,选A。第2题,游记中描述的景观是喀斯特地貌,故②符合,选B。①是西北的雅丹地貌,③是沙丘,④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
    广东省肇庆市美丽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 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七星岩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形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的景致。每年国庆节前后,傍晚时候,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观察“卧佛含丹”奇观,最佳位置是( C )
    A.攀登卧佛观察 B.乘坐游艇观察
    C.特定角度远眺 D.山脚向上仰望
    4.七星岩属于地貌层级中的( B )
    A.宏观地貌—山地B.次级地貌—喀斯特地貌
    C.微观地貌—溶洞D.次级地貌—河流地貌
    [解析] 第3题,观察“卧佛含丹”奇观,宜选择较远距离,正对卧佛观察。第4题,据材料信息“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可知,七星岩属于喀斯特地貌,为地貌层级中的次级地貌,故B项正确。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据此完成5~6题。
    5.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B )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C.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D.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6.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B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戊
    [解析] 第5题,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溪谷的蒸发量、台风的降雨量、溪流的流速是不能用肉眼观测出来的,A、C、D错。只能通过等高线图,分析溪谷坡度的大小,通过观察比较堆积物粒径的大小,B正确。所以本题选B。第6题,学生观测的地点是位于溪谷处,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凸低为脊、凸高为谷”的判读规律可知,甲、丙两处是溪谷,B正确。乙、丁、戊处位于山脊没有河流,不能观察溪谷,A、C、D错。所以本题选B。
    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读图,完成7~8题。
    7.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B )
    A.沿等高线 B.沿山脊线
    C.沿山谷线 D.连接聚落
    8.图中“人”字形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C )
    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
    B.尽量平行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
    C.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
    D.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隧道的成本
    [解析] 第7题,据图可知,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定律可知,图中长城的走向基本沿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值区部位,即沿山脊线,故选B。第8题,据图可知,图中铁路沿线谷地中未显示有河流,故A错误。与等高线平行,可以实现的目的是降低坡度,但运输距离会变长,故B错误。该地多山地,图中“人”字型路线基本沿等高线来修筑,虽路线较长,但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故C正确。“人”字型铁路线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坡度大的问题,而不是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隧道的成本,故D错误。
    二、综合题
    9.(2023·山东日照青山学校月考)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条支流中,流速较快的是_a__;该地区的山脉走向大致为_西北—东南__;该地区居民点分布主要受_河流或地形__的影响。
    (2)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对该地区的高度数据进行采集,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C )
    ①该地区的最高海拔为500米
    ②A处陡崖的相对高度为520米
    ③该地区陆地上的最大高差大于500米
    ④图中山峰的海拔不超过600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某游客在该地旅游时计划观赏海上日出,指出A、B、C、D四地中最佳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4)该地区计划在F处建一小型水库,请你说明选择在F处修建大坝的理由。
    [答案] (3)A地 距离海洋较近,海拔较高,视野宽阔
    (4)F地处峡谷地区,施工量小,建设成本低; F上游为洼地(或盆地),水库的储水量大。
    [解析] 第(1)题,据图分析,与b河相比a 河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所以a河流速快。在地形图上找到山峰的位置,将这些山峰点相连的连线就是山脉的走向。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山谷,河流及沿海附近,所以居民点分布受地形或河流影响。 第(2)题,①图中海拔最高的等高线为500米,但不是最高的海拔,最高海拔介于500米至600米之间,①错误,④正确;②根据陡崖相对高度公式:(n-1)d≤H<(n+1)d计算得出A处陡崖相对高度为300≤H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防灾减灾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防灾减灾随堂练习题,共6页。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达标测试,共8页。

    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二节 土壤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二节 土壤课后作业题,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