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鸿唐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鸿唐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使用0,常于几成而败之,复众人之所过,人而不仁,如礼何,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定而后能静,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总分100分 时长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共30分)
(一)字词解释(每空2分,共10分)
1.君子喻于义 ( )
2.敏于事而慎于言 ( )
3.一日克己复礼 ( )
4.常于几成而败之 ( )
5.复众人之所过 ( )
(二)选择相应的虚词解释(每空2分,共12分)
而:
A连词,表顺承,译为“然后”
B连词,表因果,译为“所以”
C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
6.人而不仁,如礼何 ( )
7.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 )
8.定而后能静 ( )
以:
A介词,因为
B介词,表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译为“用,拿”
C介词,把
9.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 )
10.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 )
11.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
(三)翻译(每空2分,共8分)
1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12章
13.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四章》
1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12章
15.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大学之道》
理解性默写(每空1.5分,共21分){《论语》、《老子》四章、《江城子》学案、}
16.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老子》第六十四章中,老子认为解决问题应在没有发生时就提前制止,防患于未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设想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当是凄清幽独,黯然魂销。
21.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死别后的个人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包括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
22.李白《将进酒》中由“白发”“青丝”感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诗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每空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3—25小题(《大卫科波菲尔》导学案)
狄更斯十五岁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靠自己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 )。同时,他还练就了 、一挥而就的写作本领。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拒绝。他没有因此而消沉, 更奋力上进。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市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音容笑貌、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观察、研究的对象。由于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他特殊的天赋,他终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3岁时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 ,一生共创作十四部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每一部都造成轰动,他终于成为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_____的英国作家。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在清末就早就被译成中文,一百多年来是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2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奋笔疾书 反而 一帆风顺 比肩 B.笔耕不辍 反而 一路顺风 比肩
C.笔耕不辍 而且 一帆风顺 媲美 D.奋笔疾书 而且 一路顺风 媲美
2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丰富地认识了这个社会、人生,其深刻程度是无法比拟同龄人的
B.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丰富地认识了这个社会、人生,其深刻程度是同龄人无法比拟的
C.他年纪轻轻因这两项工作就对社会、人生有了丰富的认识,其深刻程度是无法比拟同龄人的
D.他年纪轻轻因这两项工作就对社会、人生有了丰富的认识,其深刻程度是同龄人无法比拟的
25.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早在清末就被译成中文,他是一百多年来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B.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在清末就早就被译成中文,是最受读者一百多年来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C.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在清末就早就被译成中文,他是最受读者一百多年来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D.他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早在清末就被译成中文,是一百多年来是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家
26.有些学生不懂得爱惜时间,你会选择下列哪一句名言对其进行劝诫?(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学案变式}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D.朝闻道,夕死可矣。
27.下列各句中的引号,起强调作用的一项是( ){《别了,不列颠尼亚》学案变式}
A.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
B.萧统在《文选序》里说:“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C.“再见,我还有许多话要对您说,可是,您看,现在没时间了。”聂赫留朵夫说着伸出一只手,“我还要来的。”
D.“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从以下选择中选择相应的破折号作用(每空3分,共24分){变式训练}
A表转折 B声音的延长 C解释说明 D总结上文 E表递进
28.据说这是稀世之宝——一种难得的良药。( )
29.“嘎——”,突然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
30.没有目标,人生就会变得迷茫——而我却没能找到自己的目标。( )
31.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 )
32.要夸张,要断言,要一遍遍重复,绝不能讲理去证明什么——这是公会上的演说家都知道的说话技巧。( )
33.终于到达了北上抗日的根据地——陕北的吴起镇,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 )
34.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
35.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
五、古代诗歌阅读 {变式训练} (共10分)
登柳州城楼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一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中家元与津州制史韩春、汀州制支韩昨、封州制史陈泳造州制更刘高据周同高车新源王淑文集国而遭政②飐:吹动。③文身:身上制花较古所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3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首联写诗人登上高楼远眺,眼前一片荒凉产生无限愁思。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B诗歌善于安排描写角度。领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颈联描写登楼远联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前者是近景、静景,后者是远景、动景。
C诗歌具有象征意味。颌联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满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音袅袅,余味无穷,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37.从全诗来看,作者的茫茫愁思因何而起?请结合语句进行分析。(6分)
附加题。(共20分)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材料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
(1)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主张用 来治理人民,孟子主张用 来治理人民。(10分)
(2)孔孟提出治国理念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10分)
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30分)
(1)字词解释(每空2分,共10分)
知晓,明白
并且
一旦
靠近
弥补、补救
(2)选择相应的虚词解释(每空2分,共12分)
C
B
A
B
A
C
(3)翻译(每空2分,共8分)
在早晨知道道理,在晚上死去都可以。
知道满足的人能够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
《诗》可以激发的人情感,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兴衰,可以提高人的交际能力,可以讽刺时政。
古代想要彰明美德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二、理解性默写(每空1.5分,共21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明月夜,短松冈
尘满面,鬓如霜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三、选择(每空3分,共15分)
A
D
A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比喻经过严酷考验,才有别具一格的品质;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比喻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该句劝人珍惜时间;
C.“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指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句是劝人要好学;
D.“朝闻道,夕死可矣”指早晨明白了道理,哪怕晚上就死去,其中“道”是指儒家的“仁义之道”。
故选:B。
A A.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称;
B.直接引用作品中的句子;
C.直接引用人物对话;
D.表示特定称谓
四、从以下选择中选择相应的破折号作用(每空3分,共24分)
C
B
A
E
D
C
D
E
五、古代诗歌阅读(共10分)
1.B
2(1)从首联来看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象触景生情只觉愁绪如茫茫海天扑面而来(2)从尾联来看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之愁
(3)从诗歌标题和最后一句看,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加之远离故土,身居异乡难免产生思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
六、附加题。(共20分)
答案:
(1)道德 仁政
(2)①如果用政令、刑法来治理人民,人民只求免于受惩罚而缺乏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治理人民,则能使人民有归附之心。②如果用怜悯之心治理人民,那么治理天下则易如反掌。
译文:
材料一: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材料二: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华龙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简答题组,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