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坐井观天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采取多形式的朗读方式,感受语言的魅力。
理解并掌握“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在朗读、提问、讨论、想象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重点)
理解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寓意。(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配乐课件一组,青蛙、小鸟图片一套,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复检词语
导入游戏:看图猜寓言故事师: 孩子们,这学期我们已经听一些同学讲了很多的寓言故事。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游戏《看图猜寓言故事》。
复检词语过渡: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坐井观天》这个有趣的小故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2课,齐读课题《坐井观天》。随题写字。(1)出示观,观察这字有什么特点?(2)谁说说这写字的重点笔画。(3)提示学生说重点笔画,提醒大家捺变成点,竖弯钩的钩要朝天。(4)一起说笔顺并描红。(5)学生描一个,写一个,师巡视指导。
评:三星评价
青蛙闯关(看课件读字)师:同学们你们读得太棒了,小青蛙也来到了我们教室他也要奖励大家再玩儿一个小游戏出示PPT:无敌抢读王。生读字,区分渴和喝。(指名读、齐读)
小鸟闯关(看课件读词语)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和生词,你们还记得吗?(记得)。快看小鸟给我们带来了上节课认识的词语朋友,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字宝宝和词语宝宝我们都认识了,就让我们把青蛙和小鸟送回到到课文中去吧!
二、初读熟知
1 、师范读课文,生细心听青蛙和小鸟对了几次话?为什么小鸟和青蛙一回到课文就吵起来了呢?为了什么问题而争论?
它们是怎样争论的?请小朋友拿起笔,自由读,用“---”找出青蛙的话、用“~~”找出小鸟的话。(生读课文勾句子,师巡视)师:老师愿意分享你们丰收的喜悦,谁愿意把你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找生回答)
生读出了他们的三次对话,师在屏幕上出示三次对话。师:你勾得真准!小朋友,你们勾对了吗?勾对的朝老师笑一笑。(很多小朋友笑眯眯地望着老师)笑得可真甜!错的也没关系,待会可别忘了加油哦!
三、精读课文
1 、学习第一次对话。师:他们的对话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 1次对话,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生回答预设:青蛙的提问
小鸟从哪里来
小鸟很累师指导读课文:生读 评价 找重点词
男女对读游戏“你问我答”师生问答巩固内容。
第二次对话。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更精彩,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了吗?它是怎么说的呢?请看屏幕齐读。①全班齐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②理解“大话”?这里的大话指什么?青蛙说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③青蛙为什么说不用飞那么远?小鸟同意青蛙的看法吗?它是怎么说的呢?理解“无边无际”、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游戏小实验。请小朋友拿出语文书,像老师这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孔看天花板,说说现在卷起圆筒看到的天花板与不用圆筒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师: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呢?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过什么?(搭火车的形式+小鸟飞行的动作)练习句式: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 。
师总结:小鸟飞过的地方多,看到的东西多,知道也就多。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东西少,知道的也就少。师出示两句话,帮助学生更好的朗读情感。男生女生对读,及时巩固。
3、学习第三次对话。
请小朋友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笑?①生回答青蛙小鸟笑的原因。②师: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它会怎么做呢(小组合作)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它会做什么?会说些什么?③选小组代表回答。④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相信你们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有滋有味地齐读第三次对话。
扮演角色,再现情境
①师:你们真的很棒,相信你们的表演会更精彩,三次对话+自己续编的结尾。②两两配对进行练习。③选取一组代表戴头饰进行表演(ppt出示三次对话)④代表评价
五、理解寓意,
总结全文
学了寓言后,你明白了什么,想说什么,选择喜欢的方式交流。
师总结(说明青蛙见识少、目光狭小,而小鸟则见多识广。得出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的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七、作业
推荐《中国寓言故事》让孩子们课后阅读。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精读课文,朗读感悟,角色扮演,再现情境,总结全文,揭示寓意,作业布置,拓展延伸,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表格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以读促悟,回读全文,推荐故事,看拼音,写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创设情境,走进故事,初读故事,整体感知,分角色读,理解对话,拓展想象,续编故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