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经开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展开1.(2分)科学研究表明,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但都能分辨气味。
2.(2分)草履虫、眼虫、蚜虫都是小到用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生物。
3.(2分)对比分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发现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
4.(2分)目前在全世界肆虐的新冠肺炎是一种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5.(2分)学习《地球的运动》单元时,由于宇宙空间观察的条件限制,我们常常通过模拟实验阅读文献资料等方法进行学习。
6.(2分)夏天气温高是因为此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近。
7.(2分)在模拟地球运动时,地轴所指方向随着公转位置改变而发生改变。
8.(2分)托勒密通过观测数据,创立了“日心说”。
9.(2分)中国“天眼之父”是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
10.(2分)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
11.(2分)郁金香、昙花都是能随昼夜交替而变化的植物。
12.(2分)刺猬冬眠、植物落叶都是四季变化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13.(2分)病毒结构非常简单,不能独立存在,所以它不是微生物。
14.(2分)所有的微生物都必须用显微镜才可以看到。
15.(2分)取一些池塘或鱼缸里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几天后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
二、选择题(40)
16.(2分)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我们要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与高倍物镜相比,我们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会( )
A.更多,更大B.更少,更小C.更多,更小
17.(2分)有人认为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所以要杀灭所有微生物,你可以用下列( )
A.微生物的繁殖能力非常强
B.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有机垃圾
C.大多数的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18.(2分)下面是科学实验中制作绿藻玻片标本的三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
19.(2分)制作洋葱表皮标本时,盖玻片要倾斜着缓缓放下,这是为了( )
A.保护盖玻片B.保护标本
C.减少气泡
20.(2分)( )不具有放大功能。
A.水滴B.玻璃棒C.玻璃片
21.(2分)某同学坐在旋转椅上向左转动,他视线中的物体会向右运动。同理,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
A.自西向东B.自北向南C.自东向西
22.(2分)圭表是我国古代通过正午日影长度判断时间的工具,一年当中,正午影子长度最长的时间是( )
A.夏至B.春分和秋分
C.冬至
23.(2分)下列现象中与季节有关的是( )
A.大雁南飞B.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C.猫头鹰昼伏夜出
24.(2分)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横切橙子,是为了模拟赤道
B.吸管模拟的是地轴
C.将吸管插入橙子中,并顺时针转动
25.(2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是( )
A.气孔B.根C.叶绿体
26.(2分)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水中的微小生物会运动,要想限制它们的运动下列不可行的是( )
A.放少量脱脂棉在载玻片上
B.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C.用胶水把他们黏住
27.(2分)下列物体中适合用放大镜观察的是( )
A.分子和原子B.细胞和细胞核
C.昆虫触角和复眼
28.(2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约( )大小的微小物体。
A.0.1厘米B.0.1毫米C.1毫米
29.(2分)人们要观察清楚新冠病毒的形态,需要选择使用( )显微镜。
A.光学B.电子C.扫描隧道
30.(2分)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否定了( )
A.太阳是宇宙中心B.地球是宇宙中心
C.月亮是宇宙中心
31.(2分)地球的结构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其中( )是三者中厚度最厚的。
A.地核B.地幔C.地壳
32.(2分)徐州位于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7月1日,当徐州的你穿短袖时( )
A.羽绒服B.T恤衫C.短裤
33.(2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定于9月21日下午15时45分开课,神舟十六号三名航天员景海鹏、( )、桂海潮将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
A.聂海胜B.费俊龙C.朱杨柱
34.(2分)下列属于蚕蛾触角的是( )
A.B.
C.
35.(2分)用如图所示放大镜的镜片观察同一物体时,获得的视野最大的镜片是( )
A.B.C.
三、探究与实践题。(共30分)
36.(6分)
37.(10分)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请你根据上面五幅图按先后顺序写出显微镜使用方法的五个步骤:安放、对光、上片、 、观察。
(2)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具体方法是:①取洋葱表皮②在载坡片中间滴清水③把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④把盖玻片盖到标本上面⑤在盖玻片一侧滴碘酒消毒⑥在载坡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多余的碘酒,如图所示。在操作过程中, 两个步骤可以调换顺序,其它四个步骤不能调换;滴碘酒染色的作用是 。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最好的做法是:两眼自然睁开, 注视目镜观察细胞,另一只眼看着学习单并画图。
(4)在显微镜中看到的一个个 (①液泡②小黑点③小房间似的结构)就是洋葱表皮细胞。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经开区六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判断题。(30分)
1.【答案】√
【解答】解:根据对昆虫触角的认识,昆虫的触角形状多种多样、棒状、膝状。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辨别气味。
故答案为:√。
2.【答案】×
【解答】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藻类等、眼虫都是小到用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多细胞生物。
故答案为:×。
3.【答案】×
【解答】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放大镜,物体图像越大,视野会越暗。
故答案为:×。
4.【答案】√
【解答】目前在全世界肆虐的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新冠病毒是一种微生物。
故答案为:√。
5.【答案】√
【解答】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所以学习《地球的运动》单元时,我们常常通过模拟实验阅读文献资料等方法进行学习。
故答案为:√。
6.【答案】×
【解答】解:根据对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对四季的影响,夏天,是因为此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夏天气温高是因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7.【答案】×
【解答】在模拟地球运动时,地轴所指方向不会随着公转位置改变而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
8.【答案】×
【解答】“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第一次提出“日心说”,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
故答案为:×。
9.【答案】√
【解答】“天眼之父”南仁东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发起者和奠基人。
故答案为:√。
1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摆锤摆动后,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故答案为:√。
11.【答案】√
【解答】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变化。一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变化而变化,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郁金香。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
12.【答案】√
【解答】小动物一年中进行的脱毛、换毛、生长变化,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故答案为:√。
13.【答案】×
【解答】病毒个体极其微小,是微生物。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的不同、植物病毒。
故答案为:×。
14.【答案】×
【解答】微生物分布广泛,繁殖快。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转化和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球形、螺旋形等多种形态,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见,不用显微镜就可以看到。
故答案为:×。
15.【答案】√
【解答】在空气中、水中、地下,都有微生物,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结集而成的。
故答案为:√。
二、选择题(40)
16.【答案】C
【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倍数的乘积。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视野范围越小,与高倍物镜相比,我们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会更多。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1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B符合题意。
故选:B。
18.【答案】C
【解答】采集到绿藻样本后,需要制作成玻片来观察,正确的顺序是滴、盖、染、吸,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重复2~3次,故C②③①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19.【答案】C
【解答】我们在制作洋葱表皮装片的时候,盖盖玻片要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这样载玻片上的水就可以慢慢把盖玻片下面的空气赶走,其目的是防止避免产生气泡而影响观察。
故选:C。
20.【答案】C
【解答】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玻璃棒透明、边缘薄,具有放大的功能,没有放大的功能。
故选:C。
21.【答案】A
【解答】运动方向具有相对性,根据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过程可知,他视线中的物体是向右运动的,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22.【答案】C
【解答】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夏季最短。
故选:C。
23.【答案】A
【解答】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昼夜更替有关。
故选:A。
24.【答案】C
【解答】A.赤道是地球最大的纬线圈,与地轴垂直,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用橙子的横切线模拟来赤道是合适的;
B.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运动,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故B不符合题意;
C.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呈逆时针运转,并顺时针转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5.【答案】C
【解答】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光下,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是叶绿体。
故选:C。
26.【答案】C
【解答】如果水中微小的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再在上面滴一滴水,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不能用胶水把他们黏住。
故选:C。
27.【答案】C
【解答】昆虫的触角和复眼很小,用肉眼看不清它的细微之处,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能观察到昆虫触角和复眼,能观察到生物的细胞和细胞核,能观察到分子和原子。
故选:C。
28.【答案】B
【解答】眼睛是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人的视力有限度。
故选:B。
29.【答案】B
【解答】冠状病毒,它很小,才能有效观察到单个病毒,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
故选:B。
30.【答案】B
【解答】在古代欧洲,人们用“地心说”来解释昼夜变化,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水星、火星。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
故选:B。
31.【答案】A
【解答】地球由地表到地心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陆地部分厚,厚约2900千米,内部压力很大,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
故选:A。
32.【答案】A
【解答】因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7月1日,北半球为夏季。徐州正值盛夏季节,当地的小朋友穿短袖,气温低,故A选项正确。
故选:A。
33.【答案】C
【解答】神舟十六号,是中国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十六艘飞船 15 分开课、朱杨柱。
故选:C。
34.【答案】C
【解答】解:昆虫的种类不同,其触角的形状也各不相同,蚕蛾的形态:蚕蛾是白色的、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
故选:C。
35.【答案】B
【解答】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凸透镜的凸度越大,视野范围越小,图中A、B,凸度最小的是B。故B正确。
故选:B。
三、探究与实践题。(共30分)
36.【答案】
【解答】罗伯特•胡克制作或发明了显微镜、望远镜等多种光学仪器;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1675年;简•施旺麦丹是荷兰生物学家,简•施旺麦丹应用早期的显微镜首先发现了红细胞。
37.【答案】(1)调焦;
(2)①②;便于观察;
(3)左眼;
(4)③。
【解答】(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安放、对光、调焦,注意不能颠倒顺序。
(2)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具体方法是:①取洋葱表皮②在载坡片中间滴清水③把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④把盖玻片盖到标本上面⑤在盖玻片一侧滴碘酒消毒⑥在载坡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多余的碘酒。在操作过程中,其它四个步骤不能调换。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最好的做法是:两眼自然睁开,右眼看着学习单并右手画图。
(4)在显微镜中看到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就是洋葱表皮细胞。罗伯特•胡克
发现血液红细胞
简•施旺麦丹
第一个发现细胞
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经开区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经开区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开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开区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判断,我会选择,我会连线,我会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3,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开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53,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开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