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26 虚实结合法-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作文核心技法精讲(讲义)
展开一、由物象想象相关文字
由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具体的物象来想象其来历,并由此想象一些与此物相关的诗句或故事,是训练想象能力的好方法。将想象的相关文字纳入写作,便会于不经意间增添文章的文化意蕴。
例如,由一根羽毛想象到鸟,再由鸟联想到爱鸟的人及其与鸟相关的诗句。请看下面片段:
爱鸟之人,非陶渊明莫属。《归园田居》中写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羁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的鸟摇身一变,变成了恬静、悠然的象征;而《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亦是与“羁鸟恋旧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见,鸟之灵气,若在笼中则让人寄托渴望自由闲适之情,若在空中又成了诗人羡慕的对象。(学生习作《寻找天堂的鸟》)
【分析】文章由写鸟的诗句演绎出了鸟的几种不同状态,相同的鸟,不同的意蕴,意味隽永。
二、由文字想象相关细节
由一段文字,想象其当时的场景与状态,这也是运用想象的一种好方法。将其写入文中,文章会因其生动的细节而让人感动。
请看下面片段:
我仿佛看见孔子在河岸边低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位老者默默地注视着流水上的一片叶子,叶子随着流水飘动,流向远方,老者的目光也随之变得悠远,那是流水永不停步的地方。老者收回视线,轻轻地摇摇头,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在风中飘散。连孔子都感叹时间如流水一样,来去匆匆,这一句不正与我们今日所慨叹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时间是一条河流,在我们的一生中,它都飞速前进着,它流经的地方都冲刷出不同的景色。但不论是美丽或简陋,它都不可能再回头。(学生习作《凝望时间》)
【分析】文章由文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象孔子低吟这句话时的画面,让人感到亲切,不自觉间增添了文采,实为妙笔。
三、虚构并拓展核心细节
尝试写作小小说,是训练虚构能力的好方法。一般来说,任何一篇成功的小小说都有作为全篇艺术支撑点的核心细节。所谓核心细节,就是指小小说的中心情节,即能够用一句话概述的主体事件。在确立了核心细节的内容的同时,还须拓展这个核心细节。
例如:学生佳作《最贵的捐赠》,就可以用“小女孩为灾区捐赠”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其核心细节,但却通过一步步地营造矛盾冲突,让读者在关注小女孩的捐与不捐的矛盾冲突中被深深吸引,小说的核心细节便由此拓展开来,使故事情节显得波澜曲折,文章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
文
例招文
寻找天堂的鸟
窗前有一根羽毛,平凡的,灰色,黯然地躺在窗台上,偶尔颤动一下。
我仰望天空,没有风起云涌,湛蓝且平静。试图寻找那只粗心的小鸟,未果。或许它正在换羽毛,也有可能用喙啄跳蚤时不小心落下了,甚至,它被哪个顽皮的小子用弹弓射中了,或者是在迁徙途中累死了……种种猜想,得不到任何回应。突然想起泰戈尔的诗句:“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泰戈尔是不是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在新春飞来飞去搬运筑巢的枝叶,有了宝宝后又为它们觅食,冬天来了坚强地迁徙。鸟儿的一生充实而伟大。
爱鸟之人,非陶渊明莫属。《归园田居》中写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羁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的鸟摇身一变,变成了,恬静、悠然的象征;而《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亦是与“羁鸟恋旧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见,鸟之灵气,若在笼中则让人寄托渴望自由闲适之情,若在空中又成了诗人羡慕的对象。无论何时何地,鸟总是人灵魂深处的知己。它的眼眸小巧闪亮,偶然的一瞥,间或一转,神气与美丽不言而喻。
我相信,鸟是最懂感情的。有一篇童话,叙述的是鸟妈妈和鸟宝宝在一户人家的大院里安了家,因为鸟宝宝曾从树上的巢跌下过,所以鸟妈妈在地面筑巢。可是,冬天到了,宝宝还是瘦弱得无法经受长时间的迁徙,就留在了原处,鸟妈妈要飞去给它们觅食。后来,鸟妈妈快累死了,托风把它的眼泪寄给宝宝,让泪珠告诉宝宝:“千万别让大院里的野猫给捉住了!”又是一个迁徙的悲剧!据说,迁徙危险而漫长,有许多鸟儿落队或者在路程中被射杀,但它们不作任何放弃。有人说,那只是一种习惯,习惯了残忍,便丝毫不觉悲壮或伟大。可我以为,即便是习惯,那也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很有可能在血与泪的挣扎中最后还是逃不脱自然的主宰,惨烈地死去,羽毛陨落,身体被野狗叼去……
杜鹃叫得十分凄婉,麻雀聒噪得让你哭笑不得,百灵与画眉叫得清脆动听,鹦鹉总是喧闹着模仿人。它们也许在为恋人歌唱,为亲人歌唱,为自然母亲歌唱,也为自己短暂的生命与坎坷的路途歌唱。它们或许交流着哪种虫子比较可口,哪棵大树最温馨,哪户人家最友好,哪个宝宝最健壮。然而人类却愈发地自以为是,砍树、捕鸟、掏鸟蛋、戳鸟巢,可是鸟儿又能怎么样呢?它们只有不知疲倦地歌唱,歌唱……
我将羽毛小心收好,如果有鸟儿回来寻找,我一定微笑着送给它,请它别再忧伤,别再忧伤。
【教师点评】
小作者由窗前的一根羽毛,想到了陶渊明的诸多诗句,又想到了鸟的迁徙与鸟的歌唱,可谓是虚实结合。翩翩的瑰丽的想象中同时寓含了作者的思考与愿望,文笔流畅,深沉精致。文章语言优美,长短句结合,增强了其韵味与美感;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强化了抒情的效果,使主旨的表达与情感的抒发更加深刻,更具有感染力。
技法33 正侧结合法-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作文核心技法精讲(讲义): 这是一份技法33 正侧结合法-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作文核心技法精讲(讲义),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名师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技法31 欲扬先抑法-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作文核心技法精讲(讲义): 这是一份技法31 欲扬先抑法-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作文核心技法精讲(讲义),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要处理好抑与扬之间的过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技法29 以小见大法-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作文核心技法精讲(讲义): 这是一份技法29 以小见大法-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作文核心技法精讲(讲义),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