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六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质检卷6(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六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质检卷6(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页
    第六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质检卷6(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页
    第六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质检卷6(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六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质检卷6(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质检卷6(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广东卷)以熔融盐为电解液,以含Cu、Mg和Si等的铝合金废料为阳极进行电解,实现Al的再生。该过程中( )
    A.阴极发生的反应为Mg-2e-===Mg2+
    B.阴极上Al被氧化
    C.在电解槽底部产生含Cu的阳极泥
    D.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
    2.甲烷是良好的制氢材料。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500 ℃时,在含氧离子(O2-)的熔融碳酸盐中电解甲烷的方法,实现了无水、零排放的方式生产H2和C。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电源的负极
    B.Ni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方程式为COeq \\al(2-,3)+4e-===C+3O2-
    C.电解一段时间后熔融盐中O2-的物质的量变多
    D.该条件下,每产生22.4 L H2,电路中转移2 ml电子
    3.我国科学家以金属钠和石墨作为电极,在石墨电极通入SO2制备成NaSO2二次电池,有关该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SO2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阴离子向Na电极移动
    C.充电时石墨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D.充电时电子从石墨电极经过电解液流向Na电极
    4.(2022·深圳光明高级中学月考)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种利用电化学制备NH3的转化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Ⅱ属于氮的固定
    B.LiOH可视为该历程中的催化剂
    C.该历程总反应为2N2+6H2O===4NH3+3O2
    D.由该历程说明N2的氧化性强于O2
    5.(2022·湖南卷)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
    旧法合成的反应:
    (CH3)2C===O+HCN―→(CH3)2C(OH)CN、(CH3)2C(OH)CN+CH3OH+H2SO4―→
    CH2===C(CH3)COOCH3+NH4HSO4
    新法合成的反应:
    CH3CCH+CO+CH3OHeq \(――→,\s\up7(Pd))CH2===C(CH3)COOC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A.HCN的电子式为H∶C⋮⋮N∶
    B.新法没有副产物产生,原子利用率高
    C.1 L 0.05 ml·L-1的NH4HSO4溶液中NHeq \\al(+,4)的微粒数小于0.05NA
    D.Pd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数目增多,百分数不变
    6.(2022·全国甲卷)一种水性电解液ZnMnO2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KOH溶液中,Zn2+以Zn(OH)eq \\al(2-,4)存在)。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Ⅱ区的K+通过隔膜向Ⅲ区迁移
    B.Ⅰ区的SOeq \\al(2-,4)通过隔膜向Ⅱ区迁移
    C.MnO2电极反应:MnO2+2e-+4H+===Mn2++2H2O
    D.电池总反应:Zn+4OH-+MnO2+4H+===Zn(OH)eq \\al(2-,4)+Mn2++2H2O
    7.(2022·全国乙卷)Li-O2电池比能量高,在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科学家研究了一种光照充电Li-O2电池(如图所示)。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e-)和空穴
    (h+),驱动阴极反应(Li++e-===Li)和阳极反应(Li2O2+2h+===2Li++O2)对电池进行充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Li2O2===2Li+O2
    B.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
    C.放电时,Li+从正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迁移
    D.放电时,正极发生反应O2+2Li++2e-===Li2O2
    8.(2022·北京卷)CO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①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以恒定组成的N2、CH4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在催化剂上有积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为CaO+CO2===CaCO3;反应②为CaCO3+CH4eq \(=====,\s\up7(催化剂))CaO+2CO+2H2
    B.t1~t3,n(H2)比n(CO)多,且生成H2速率不变,可能有副反应CH4eq \(=====,\s\up7(催化剂))C+2H2
    C.t2时刻,副反应生成H2的速率大于反应②生成H2速率
    D.t3之后,生成CO的速率为0,是因为反应②不再发生
    9.(2022·浙江宁波模拟)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部分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10.(2022·广东卷)科学家基于Cl2易溶于CCl4的性质,发展了一种无须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作储能设备(如图)。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NaTi2(PO4)3+2Na++2e-=== Na3Ti2(PO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极b是阴极
    B.放电时NaCl溶液的pH减小
    C.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
    D.每生成1 ml Cl2,电极a质量理论上增加23 g
    11.(2022·深圳光明高级中学月考)我国科研人员研制了一种双极制氢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Y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若反应物为,则产物中只含
    C.收集1 ml H2,理论上转移2 ml e-
    D.电极X上发生的反应可能为2RCHO-2e-+4OH-===2RCOO-+H2↑+2H2O
    12.(2022·珠海第二中学月考)科学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甲醇与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机理时,得到甲醇在Pd(Ⅲ)表面发生解离时四个路径与相对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附在Pd(Ⅲ)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中包含C—H的断裂过程
    B.该历程中能垒(反应活化能)最小的是③
    C.该历程中制约反应速率的方程式为CH3O*+3H*―→CO*+4H*
    D.由此历程可知:CH3OH(g)CO(g)+2H2(g) ΔH>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3.(16分)(2022·广东卷)铬及其化合物在催化、金属防腐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1)催化剂Cr2O3可由(NH4)2Cr2O7加热分解制备,反应同时生成无污染气体。
    ①完成化学方程式:(NH4)2Cr2O7eq \(=====,\s\up7(△))Cr2O3+______+________。
    ②Cr2O3催化丙烷脱氢过程中,部分反应历程如图1,X(g)―→Y(g)过程的焓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
    ③Cr2O3可用于NH3的催化氧化。设计从NH3出发经过3步反应制备HNO3的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表示含氮物质间的转化);其中一个有颜色变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2Cr2O7溶液中存在多个平衡。本题条件下仅需考虑如下平衡:
    (ⅰ)Cr2Oeq \\al(2-,7)(aq)+H2O(l)2HCrOeq \\al(-,4)(aq) K1=3.0×10-2(25 ℃);
    (ⅱ)HCrOeq \\al(-,4)(aq)CrOeq \\al(2-,4)(aq)+H+(aq) K2=3.3×10-7(25 ℃)。
    ①下列有关K2Cr2O7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加入少量硫酸,溶液的pH不变
    B.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
    C.加入少量NaOH溶液,反应(ⅰ)的平衡逆向移动
    D.加入少量K2Cr2O7固体,平衡时c2(HCrOeq \\al(-,4))与c(Cr2Oeq \\al(2-,7))的比值保持不变
    ②25 ℃时,0.10 ml·L-1 K2Cr2O7溶液中lgeq \f(c(CrOeq \\al(2-,4)),c(Cr2Oeq \\al(2-,7)))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2。当pH=9.00时,设Cr2Oeq \\al(2-,7)、HCrOeq \\al(-,4)与CrOeq \\al(2-,4)的平衡浓度分别为x、y、z ml·L-1,则x、y、z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0.10;计算溶液中HCrOeq \\al(-,4)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在稀溶液中,一种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A)与其所吸收光的波长(λ)有关;在一定波长范围内,最大A对应的波长(λmax)取决于物质的结构特征;浓度越高,A越大。 混合溶液在某一波长的A是各组分吸收程度之和。为研究对反应(ⅰ)和(ⅱ)平衡的影响,配制浓度相同、pH不同的K2Cr2O7稀溶液,测得其A随λ的变化曲线如图3,波长λ1、λ2和λ3中,与CrOeq \\al(2-,4)的λmax最接近的是________;溶液pH从a变到b的过程中,eq \f(c(H+)·c2(CrOeq \\al(2-,4)),c(Cr2Oeq \\al(2-,7)))的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18分)(2022·广东实验中学模拟)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在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合成树脂等工业生产中。以3羟基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丙烯腈,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1)已知部分化学键键能如下表所示:
    据此计算ΔH1=__________;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填“高温易自发”“低温易自发”或“任何温度都能自发”)。
    (2)在盛有催化剂TiO2、压强为200 kPa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2∶15充入 (g)和NH3(g)发生反应,通过实验测得平衡体系中含碳物质(乙醇除外)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 (g)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点对应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x=__________(x代表物质的量分数)。
    ③科学家通过DFT计算得出反应Ⅱ的反应历程有两步,其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g)+NH3(g)eq \(――→,\s\up7(TiO2)) (g)+ (g),则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未检测到 (g)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际生产中若充入一定量N2(不参与反应),可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原因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8分)(2022·广州六中模拟)甲醇和甲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气态甲醇在催化剂条件下脱氢制备甲醛的主要反应为CH3OH(g)HCHO(g)+H2(g),反应机理图示如图1:(其中虚线部分为副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反应的最大能垒为________kJ·ml-1。
    (2)副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H2(g)+eq \f(1,2)O2(g)===H2O(g)
    ΔH1=-240.2 kJ·ml-1;
    CO(g)+eq \f(1,2)O2(g)===CO2(g)ΔH2=-283 kJ·ml-1。
    则CH3OH(g)+eq \f(3,2)O2(g)===CO2(g)+2H2O(g)的ΔH=________kJ·ml-1。
    (4)在体积2 L的刚性容器中,投入1 ml气态CH3OH,在一定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时间5 min时,分别测得甲醇转化率和甲醛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甲醛的选择性:转化的CH3OH中生成HCHO的百分比)。
    ①600 ℃时5 min内生成甲醛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
    ②若700 ℃时5 min恰好平衡,容器的初始压强为P0,甲醇的转化率为60%,甲醛的选择性为eq \f(1,3),主要反应CH3OH(g)HCHO(g)+H2(g)的压强平衡常数Kp为____________。
    ③600 ℃以后,甲醛的选择性下降的可能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甲醇、氯气和氢气为原料在300~350 ℃及一定催化剂条件下制取一氯甲烷,反应原理如下:CH3OH(g)+Cl2(g)+H2(g)CH3Cl(g)+H2O(g)+HCl(g) ΔH104,因此可忽略溶液中的Cr2Oeq \\al(2-,7),即c(HCrOeq \\al(-,4))+c(CrOeq \\al(2-,4))=0.20,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2=eq \f(c(H+)×c(CrOeq \\al(2-,4)),c(HCrOeq \\al(-,4)))=eq \f(10-9×c(CrOeq \\al(2-,4)),c(HCrOeq \\al(-,4)))=3.3×10-7,联立两个方程可得c(HCrOeq \\al(-,4))=6.0×10-4 ml·L-1。③根据反应(ⅰ)、(ⅱ)是离子浓度增大的平衡可知,溶液pH越大,溶液中c(Cr2Oeq \\al(2-,7))+c(HCrOeq \\al(-,4))+c(CrOeq \\al(2-,4))越大,混合溶液在某一波长的A越大,溶液的pH越大,溶液中c(CrOeq \\al(2-,4))越大,因此与CrOeq \\al(2-,4)的λmax最接近的是λ3;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1=eq \f(c2(HCrOeq \\al(-,4)),c(Cr2Oeq \\al(2-,7))),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2=eq \f(c(H+)×c(CrOeq \\al(2-,4)),c(HCrOeq \\al(-,4))),(K2)2×K1=eq \f(c2(H+)×c2(CrOeq \\al(2-,4)),c2(HCrOeq \\al(-,4)))×eq \f(c2(HCrOeq \\al(-,4)),c(Cr2Oeq \\al(2-,7)))=eq \f(c2(H+)×c2(CrOeq \\al(2-,4)),c(Cr2Oeq \\al(2-,7))),因此eq \f(c(H+)×c2(CrOeq \\al(2-,4)),c(Cr2Oeq \\al(2-,7)))=eq \f((K2)2×K1,c(H+)),由上述分析逆推可知,b>a,即溶液pH从a变到b的过程中,溶液中c(H+)减小,所以eq \f(c(H+)×c2(CrOeq \\al(2-,4)),c(Cr2Oeq \\al(2-,7)))的值将增大。
    答案:(1)①N2↑ 4H2O ②(E1-E2)+ΔH+(E3-E4) ③NH3eq \(――→,\s\up7(Cr2O3),\s\d5(O2))NOeq \(――→,\s\up7(O2))NO2eq \(――→,\s\up7(O2),\s\d5(H2O))HNO3 2NO+O2===2NO2
    (2)①BD ②x+eq \f(1,2)y+eq \f(1,2)z 当溶液pH=9时,eq \f(c(CrOeq \\al(2-,4)),c(Cr2Oeq \\al(2-,7)))>104,因此可忽略溶液中的Cr2Oeq \\al(2-,7)即c(HCrOeq \\al(-,4))+c(CrOeq \\al(2-,4))=0.20。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2=eq \f(c(H+)×c(CrOeq \\al(2-,4)),c(HCrOeq \\al(-,4)))=eq \f(10-9×c(CrOeq \\al(2-,4)),c(HCrOeq \\al(-,4)))=3.3×10-7,联立两个方程可得c(HCrOeq \\al(-,4))=6.0×10-4 ml·L-1 ③λ3 增大
    14.(18分)(2022·广东实验中学模拟)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在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合成树脂等工业生产中。以3羟基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丙烯腈,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1)已知部分化学键键能如下表所示:
    据此计算ΔH1=__________;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填“高温易自发”“低温易自发”或“任何温度都能自发”)。
    (2)在盛有催化剂TiO2、压强为200 kPa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2∶15充入 (g)和NH3(g)发生反应,通过实验测得平衡体系中含碳物质(乙醇除外)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 (g)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点对应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x=__________(x代表物质的量分数)。
    ③科学家通过DFT计算得出反应Ⅱ的反应历程有两步,其中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g)+NH3(g)eq \(――→,\s\up7(TiO2)) (g)+ (g),则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未检测到 (g)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际生产中若充入一定量N2(不参与反应),可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原因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焓变=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ΔH1=(463+413×9+351×3+348×3+745) kJ· ml-1-(413×8+615+745+351×2+348×2+463×2) kJ· ml-1=+34 kJ· ml-1;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熵增反应,温度越高混乱程度增大,更有利于自发进行。(2)①反应Ⅰ、Ⅱ均为吸热反应,最高点前反应Ⅰ进行程度大,最高点后反应Ⅱ进行程度大,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丙烯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②设 (g)的初始物质的量为2 ml、NH3(g)的初始物质的量为15 ml;A点的含量为0,说明反应Ⅰ完全进行,生成和2 ml水;和丙烯腈的含量相等,说明有、1 ml NH3(g)参与反应Ⅱ,生成1 ml乙醇和1 ml水,则平衡体系中NH3(g)的物质的量为14 ml、的物质的量1 ml、丙烯腈1 ml、乙醇1 ml、水3 ml,N点对应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x=eq \f(\f(1,20)×\f(1,20)×\f(3,20),\f(1,20)×\f(14,20))=eq \f(3,280)。③第一步反应是和氨反应生成乙醇和 (g),再由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知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g)eq \(――→,\s\up7(TiO2)) (g)+H2O(g);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远小于第一步,所以第二步反应的速率远大于第一步反应的速率,实验过程中未检测到 (g)。④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2,相当于减压,降低各气体分压(相当于扩大容器体积),会使反应Ⅱ的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充入一定量N2(不参与反应),可提高丙烯腈的平衡产率。
    答案:(1)+34 kJ· ml-1 高温易自发
    (2)①反应Ⅰ和反应Ⅱ都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都正向移动;温度较低时,反应Ⅰ进行的程度大,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温度较高时反应Ⅱ进行的程度增大,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 ②eq \f(3,280) ③ (g)eq \(――→,\s\up7(TiO2)) (g)+H2O(g) 第二步反应非常快
    ④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2,降低各气体分压(相当于扩大容器体积),会使反应Ⅱ的平衡正向移动
    15.(18分)(2022·广州六中模拟)甲醇和甲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气态甲醇在催化剂条件下脱氢制备甲醛的主要反应为CH3OH(g)HCHO(g)+H2(g),反应机理图示如图1:(其中虚线部分为副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反应的最大能垒为________kJ·ml-1。
    (2)副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H2(g)+eq \f(1,2)O2(g)===H2O(g)
    ΔH1=-240.2 kJ·ml-1;
    CO(g)+eq \f(1,2)O2(g)===CO2(g)ΔH2=-283 kJ·ml-1。
    则CH3OH(g)+eq \f(3,2)O2(g)===CO2(g)+2H2O(g)的ΔH=________kJ·ml-1。
    (4)在体积2 L的刚性容器中,投入1 ml气态CH3OH,在一定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时间5 min时,分别测得甲醇转化率和甲醛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甲醛的选择性:转化的CH3OH中生成HCHO的百分比)。
    ①600 ℃时5 min内生成甲醛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
    ②若700 ℃时5 min恰好平衡,容器的初始压强为P0,甲醇的转化率为60%,甲醛的选择性为eq \f(1,3),主要反应CH3OH(g)HCHO(g)+H2(g)的压强平衡常数Kp为____________。
    ③600 ℃以后,甲醛的选择性下降的可能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甲醇、氯气和氢气为原料在300~350 ℃及一定催化剂条件下制取一氯甲烷,反应原理如下:CH3OH(g)+Cl2(g)+H2(g)CH3Cl(g)+H2O(g)+HCl(g) ΔH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6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6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九单元 有机化学基础 单元质检卷9(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九单元 有机化学基础 单元质检卷9(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单元 化学实验基础 单元质检卷10(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十单元 化学实验基础 单元质检卷10(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