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985305/0-16997067391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985305/0-16997067391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985305/0-16997067391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985305/0-169970673920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985305/0-16997067392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985305/0-169970673922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985305/0-169970673924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4985305/0-169970673926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要求: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情况以及早期国家特征;
表面粗糙打制方法制作而成
表面光滑磨制方法制作而成
(一)旧石器时代(170万年前—1万年前)
观察两幅图片,中国古人类分布在地域上有什么特点?从旧石器到新石器,分布上有什么变化?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旧-分布特点分布广,主要集中在江河流域
新-分布特点分布广,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半坡文化(左)与河姆渡文化(右)的房屋
(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BC2070年)
使用陶器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地理分布: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名词解释:多元:分布广泛,各具特色一体: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私有制产生,并逐渐成为主体
出现阶级分化,公共权力的设立,早期国家雏形的产生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早期国家雏形,文明曙光(权力神化;出现阶级分化、贫富不均;出现城墙)
私有制已经产生,贫富分化越来越明显,公共权力持续扩张,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必然会催生权贵阶层。为了攫取更多的权力和利益,特权阶层必将运用公共权力进行扩张。因此部落之间战争也是非常频繁的,中国大地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
三皇五帝的传说、大禹治水、禅让制、夏朝的建立、二里头遗址
文献与传说:三皇五帝到夏朝建立
文明的标志:阶级的产生、 国家的形成、 文字的出现
探究:我们如何看待传说时代和夏朝的历史?
二里头发现了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城(后世宫城直至明清“紫禁城”的源头)、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建筑群(都邑与建筑上的王权表征)、……最早的具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 ——许宏《二里头的“中国之最”》
《竹书纪年》、《尚书》等文献中有关于夏朝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制定刑法,军队、监狱)世袭制的记载
材料一:夏朝的国家组织还处于很不发达的阶段。传统的父系血缘集团一氏仍然比较,普遍地存在,如夏后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等。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商)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 ——《尚书•酒诰》 材料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一)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
思考:夏、商、周在地方管理上采取了什么制度?早期国家在政治特征是什么?
夏朝王畿内外分布着许多封国,商朝在地方实行内外服制,周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同姓封国在夏、商、周时期的封国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这表明夏、商、周三代的集权程度并不高,对地方的管理还比较松散,仍保留着浓厚的血缘关系。
(3)地方制度:内外服制度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宗法制含义: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作用:维系了统治秩序的稳定
分封制分封的对象:同姓贵族、异姓功臣和旧贵族分封作用: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2、边远地区得到开发,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3、促进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
据《 周礼.地官.质人》记载,商周奴隶制国家设有专门掌管奴隶和牲畜买卖的官吏,可见当时奴隶买卖的普遍。
商周土地为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井田制即土地经营基本方式,因土地规整形似“井”而得名。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主要用于祭祀与军事,少量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多用木、石、骨等材质的工具
殷人——事鬼神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礼记·祭义》
西周——敬天保民(民本观念)、祖先崇拜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唯惠之怀。 ——《尚书 · 蔡仲之命》
政治: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局面。 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经济: 1、青铜铸造; 2、土地国有制;思想: 1、呈现较浓厚的鬼神迷信色彩。 2、西周时期已经产生了早期“民本”思想
7000-5000年前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文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始粗放的旧石器时代,满天星斗的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群,部落时代三皇五帝,国家建立夏,一商朝,二周朝,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图文ppt课件,共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