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第2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做游戏,引入新课,检查预习,书写生字,初读课文,读出停顿,理解文意,理清结构,讲述故事,感受形象,体会精卫精神,朗读背诵,自选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精卫填海》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该单元的主题是神话,语文要素为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习作要求为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本单元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文章。《精卫填海》简短的两句话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却给人以奇特的想象,浪漫夸张。这篇神话故事主要讲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了,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它经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作为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学情分析:
    语文新课标中提倡: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换中、在互助学习中,去动口、去动脑、去动手、去学习朗读,去明白文句,去培养语感,去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四年级学生接触文言文的课文并不多,对于文言文的语言结构感到陌生,所以需要先由教师带领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直到读通顺为止,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根据四年级学生特点,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进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四个生字,会写“曰、衔”等五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3.感受神话的神奇及精卫形象,体会精卫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
    感受神话的神奇及精卫形象,体会精卫精神。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引入新课
    1.看图猜神话故事:《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引入神话故事,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看注释:《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介绍《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汇编。
    3.启发思考:针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针对学生的提问,归结出三个主问题:
    (1)精卫是谁?
    (2)精卫为什么填海?
    (3)精卫怎样填海?
    4.学贵有疑,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来展开学习。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文言文语言精炼,你积累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预设1:借助注释。
    预设2:借助插图。
    预设3:联系生活实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并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本课,把学生带进神话文本,激发其阅读神话故事的强烈欲望。通过学生对题目的提问,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从不同角度提问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检查预习,书写生字
    1.出示带拼音词语,指导学生齐读,相机纠正读音,。
    2.去掉拼音,引导学生开火车读,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3.出示形近字“曰”与“日”“衔”与“街”字理,帮助学生区分,并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汉字主要为表意文字,每个字大都含有一定的字理,通过出示字理,学生从汉字的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字理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形近字及生字的识记与书写。
    三、初读课文,读出停顿,理解文意。
    1.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文停顿,要求学生标注,并再次自读,尝试读出停顿。
    (3)指名读文,引导学生自己评价并纠正,同桌之间互读互评,重点强调“溺而不返”的停顿。
    (4)引导学生读出古文的声断气连。
    (5)学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停顿,为后面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做铺垫。学生互评打破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评与互评,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并汇报展示。
    (1)出示自学提示一:
    借助注释、插图,理解文章大意。(不理解的可询问同桌)
    (2)学生逐句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①点拨:“炎帝”是谁?(上古时期部落首领神农氏,医药之神。)
    ②关注古今异义词“少女”(古义为小女儿,今义为年轻未婚的女子)
    ③师生合作朗读,师读句子,生说理解。
    预设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①关注倒装句“女娃游于东海”,正常语序应为“女娃于东海游”。
    ②点拨:“返”意为“返回”,“为”意思是“变成,化作”。
    ③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句子,女生说理解。
    ④提问:精卫长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关注注释,并出示《山海经》中精卫的介绍,帮助学生对照理解。
    ⑤引导:女娃化作鸟,你有什么体会?(神奇)这也是神话的魅力所在,像这种化身现象在神话中并不少见:盘古死后身化万物;夸父死后,手杖化作一片桃林;女娃溺而不返,化作一只精卫鸟,这是多么神奇的一幕。
    ⑥再读,感受神奇。
    预设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①结合生活经验,做动作理解“衔”意为“衔着,叼着”,关注注释理解“堙”为“填塞”。
    ②师生合作朗读,师读句子,生说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复习过的借助注释、借助插图等学习方法,自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同桌合作、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相机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想象精卫填海的情节。
    (1)提问:刚才我们做了“衔”的动作,舒服吗?(不舒服)你们的不舒服是精卫鸟的日常。对比插图中精卫鸟嘴小的特点,引导学生说体会。
    预设1:不怕困难的精卫。
    预设2:目标清晰的精卫。
    (2)出示“西山”图片,引导学生用“陡峭、高耸、巍峨”等词语形容,突出西山之高;出示“东海”图片,引导学生用“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等词语形容,突出东海之大;出示“精卫”图片,对比突出精卫之小,引导学生说体会。
    预设1:很神奇,小小的精卫竟然衔着更小的石子在填如此浩大的东海。
    预设2:坚韧执着、永不放弃的精卫。
    (3)同学们,通过阅读神话,我们感受到了神话世界的神奇。在这里,人物有神力,也有鲜明的人物特征,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这里都会发生。让我们继续阅读快乐读书吧中其他神话,进入神奇的神话世界,感受形形色色的人物。
    (4)想象精卫遇到的困难及它的应对措施,相机指导想象方法(结合生活实际想象、根据图片想象)。
    ①结合生活实际,根据提示想象精卫的困难。
    预设1:炎炎夏日,烈日灼身。
    预设2:数九寒冬,冰天雪地。
    预设3:身体被打湿,翅膀受伤。
    ②出示危险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想象精卫的应对措施。
    预设1:精卫仍在填海。
    预设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③出示例句及句式,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说句子。
    面对他人的不解,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面对 ,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5)精卫就这样遇到再多困难也不放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填海。带着感受再读“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设计意图】:通过抓关键字词,提供表达支架,激发学生用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图片等方法来想象精卫遇到的困难及它的应对措施,感受神话世界的神奇,体会精卫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学生的思维过程,为接下来创编故事做好铺垫。
    四、理清结构,讲述故事,感受形象
    1.理清文章结构,找出起因、经过与结果。
    (1)提出学生针对课题的三个问题,指名答,并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①精卫是谁?
    预设1:炎帝小女儿女娃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预设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②精卫为什么填海?
    预设1:女娃在东海游玩,淹死了。
    预设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③精卫怎样填海?
    预设1:经常衔着西山的小石子、小木棍填海。
    预设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引导学生找文章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①明确故事的起因为“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经过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②引导学生想象精卫填海的结果。
    预设1:精卫仍然在填海,一直到现在。
    预设2:精卫已经把东海填平了。
    ③出示《中国神话故事》节选材料,明确精卫填海要世世代代进行下去,引导体会感受精卫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解决针对课题的提问,很容易找出文章的起因、经过,梳理文章结构,明白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接着引导学生对结果的合理想象,并出示快乐读书吧中《中国神话故事》的节选材料,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下面创编故事故事做铺垫。
    (3)出示自学提示二:
    同桌合作完成学习:
    1.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可借助提示)
    2.讨论精卫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①指名分享讲述故事,其他学生适时补充,鼓励加入自己的想象。
    ②齐读课文,感受精卫留下的印象。
    预设1:坚韧执着。
    预设2:目标清晰,坚定行动。
    预设3:不达目的不罢休。
    ③“坚韧执着、目标清晰,坚定行动、不怕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就是精卫精神。
    【设计意图】: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同桌合作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升了思维的维度,培养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入自己的想象创编故事,想象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对神话的神奇及精卫鲜明的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
    五、体会精卫精神,朗读背诵
    1.出示图片(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在我们阅读的神话中,小小的精卫敢和大海抗争;女娲敢与天抗争;夸父与日抗争;愚公与山抗争。神话说的是一个个神的故事,讲的却是中华民族“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2.播放视频(中国百年变迁),明确:正是一代代中国人奋不顾身、前赴后继,才换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带着对精卫的敬佩,齐读课文。
    4.借助关键词背诵课文。
    5.出示历代文人赞美精神的诗句,师生合作朗读欣赏,鼓励学生搜集其他赞美精卫的诗篇。
    6.小结:精卫填海的故事已经讲述结束,但精卫填海仍未停歇,精卫精神代代相传,激励着无数中国人投身于民族复兴大业。让我们接过精神精神的接力棒,做好每一天的自己。
    【设计意图】:神话寄托着古代人民的美好向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通过播放视频,感受中国人奋不顾身、坚韧执着的精神,帮助学生理解精卫精神传承至今的现实意义,激励着我们不断积极向上、不畏艰辛,勇于拼搏,为中华民族而奋斗。引导学生不仅要做《精卫填海》故事的讲述者,还要做精卫精神的传承者,做好每一天的自己。
    六、自选作业
    1.搜集生活中具有精卫精神的人或事讲给大家听。
    2.创作一幅精卫填海的连环画。
    【设计意图】:自选作业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业一“搜集生活中具有精卫精神的人或事讲给大家听。”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打开学生视野,培养良好的习惯;加深了学生对精卫精神的理解,更容易体会到精卫精神代代相传,鼓舞了无数中国人为国奋斗。作业二“创作一幅精卫填海的连环画。”不仅帮助学生复习课文故事、结合合理想象创编故事、感受神奇的神话世界和鲜明的人物特征,还根据学科融合作业的主旋律,促进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跳出单一学科的框架,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共6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精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