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1平行线与三角形含解析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1平行线与三角形含解析答案第1页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1平行线与三角形含解析答案第2页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1平行线与三角形含解析答案第3页
    还剩4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1平行线与三角形含解析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1平行线与三角形含解析答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点在的边上,点在射线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在中,分别以点和点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作直线,交于点,交于点,连接.若,,,则的周长为( )
    A.25B.22C.19D.18
    2.如图,点在的边上,点在射线上(不与点,重合),连接,.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3.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5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8cmB.13cmC.8cm或13cmD.11cm或13cm
    4.如图,CD⊥AB于点D,已知∠ABC是钝角,则( )
    A.线段CD是ABC的AC边上的高线B.线段CD是ABC的AB边上的高线
    C.线段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线D.线段AD是ABC的AC边上的高线
    5.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首尾相接构成三角形的是( )
    A.,,B.,,
    C.,,D.,,
    6.如图,OB平分∠AOC,D、E、F分别是射线OA、射线OB、射线OC上的点,D、E、F与O点都不重合,连接ED、EF若添加下列条件中的某一个.就能使DOEFOE,你认为要添加的那个条件是( )
    A.OD=OEB.OE=OFC.∠ODE =∠OEDD.∠ODE=∠OFE
    7.如图,已知在锐角△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E是AD上一点,连结EB,EC.若∠EBC=45°,BC=6,则△EBC的面积是( )
    A.12B.9C.6D.
    8.如图,小明家仿古家具的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坏了,需要重新配一块.小明通过电话给玻璃店老板提供相关数据,为了方便表述,将该三角形记为,提供了下列各组元素的数据,配出来的玻璃不一定符合要求的是( )
    A.B.C.D.
    9.如图,,点M、N分别在边上,且,点P、Q分别在边上,则的最小值是( )
    A.B.C.D.
    10.如图,与相交于点O,,不添加辅助线,判定的依据是( )
    A.B.C.D.
    1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和,则第三边的长可以是( )
    A.B.C.D.
    12.已知点O是边长为6的等边△ABC的中心,点P在△ABC外,△ABC,△PAB,△PBC,△PCA的面积分别记为,,,.若,则线段OP长的最小值是( )
    A.B.C.D.
    13.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交于点D,DE//AB,交于点E,于点F,,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C.D.
    14.八一中学校九年级2班学生杨冲家和李锐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分别是和.那么杨冲,李锐两家的直线距离不可能是( )
    A.B.C.D.
    15.如图,△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CP与内角∠ABC的平分线BP交于点P,若∠BPC=40°,则∠CAP=( )
    A.40°B.45°C.50°D.60°
    16.如图,把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B放在直线上,,ACEF,则( )
    A.30°B.45°
    C.60°D.75°
    17.两个矩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则( )
    A.B.C.D.
    18.如图,已知,点E在线段AD上(不与点A,点D重合),连接CE.若∠C=20°,∠AEC=50°,则∠A=( )
    A.10°B.20°C.30°D.40°
    19.一条古称在称物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已知,则( )
    A.B.C.D.
    20.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则的度数是( )
    A.25°B.30°C.40°D.50°
    21.如图所示,点在一块直角三角板上(其中),于点,于点,若,则 度.
    22.小曹同学复习时将几种三角形的关系整理如图,请帮他在横线上 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
    23.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于点,连接,则的度数是 .
    24.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若∠A=40°,则△ABC的顶角度数是 .
    25.如图,屋顶钢架外框是等腰三角形,其中,立柱,且顶角,则的大小为 .
    26.如图,△ ABC 中,∠BAC=90°,AB=3,AC=4,点 D 是 BC 的中点,将△ ABD 沿 AD 翻折得到△ AED,连 CE,则线段 CE 的长等于
    27.如图,沿方向架桥修路,为加快施工进度,在直线上湖的另一边的处同时施工.取,,,则,两点的距离是 .
    28.勾股定理最早出现在商高的《周髀算经》:“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观察下列勾股数:3,4,5;5,12,13;7,24,25;…,这类勾股数的特点是:勾为奇数,弦与股相差为1,柏拉图研究了勾为偶数,弦与股相差为2的一类勾股数,如:6,8,10;8,15,17;…,若此类勾股数的勾为2m(m≥3,m为正整数),则其弦是 (结果用含m的式子表示).
    29.定义: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是另一边长的2倍,这样的三角形叫做“倍长三角形”.若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底边BC的长为3,则腰AB的长为 .
    30.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已知,,,则 °.
    31.如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相交,若∠1=54°,则∠3= 度.
    32.如图,在中,,,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相交于点M,N,作直线,交于点D,连接,则的度数为 .
    33.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且AB=DE,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ABC≌△DEF.
    34.如图,是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
    (1)求证:.
    (2)当时,请判断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35.如图,B是线段AC的中点,,求证:.
    36.如图,在Rt△ACB中,∠ACB=90°,点M为边AB的中点,点E在线段AM上,EF⊥AC于点F,连接CM,CE.已知∠A=50°,∠ACE=30°.
    (1)求证:CE=CM.
    (2)若AB=4,求线段FC的长.
    37.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CD=AB,DE∥AB,∠DCE=∠A.求证:DE=BC.
    38.如图,在中,,、是边上的点,且,求证:.
    39.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M为AB边上任意一点,延长BC至点N,使CN=AM,连接MN交AC于点P,MH⊥AC于点H.
    (1)求证:MP=NP;
    (2)若AB=a,求线段PH的长(结果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40.如图,将矩形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点A落在点P处,折痕为.
    (1)求证:;
    (2)若,求的长.
    41.如图,△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线上,.求证: .
    42.如图,在巾,,点O为BC的中点,点D是线段OC上的动点(点D不与点O,C重合),将沿AD折叠得到,连接BE.

    (1)当时,___________;
    (2)探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3)设,的面积为x,以AD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43.如图,在锐角中,,点,分别是边,上一动点,连接交直线于点.
    (1)如图1,若,且,,求的度数;
    (2)如图2,若,且,在平面内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线段,连接,点是的中点,连接.在点,运动过程中,猜想线段,,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若,且,将沿直线翻折至所在平面内得到,点是的中点,点是线段上一点,将沿直线翻折至所在平面内得到,连接.在点,运动过程中,当线段取得最小值,且时,请直接写出的值.
    44.在中,,,D为的中点,E,F分别为,上任意一点,连接,将线段绕点E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连接,.
    (1)如图1,点E与点C重合,且的延长线过点B,若点P为的中点,连接,求的长;
    (2)如图2,的延长线交于点M,点N在上,且,求证:;
    (3)如图3,F为线段上一动点,E为的中点,连接,H为直线上一动点,连接,将沿翻折至所在平面内,得到,连接,直接写出线段的长度的最小值.
    45.正方形中,P为边上任一点,于E,点F在的延长线上,且,连接,的平分线交于G,连接.
    (1)求证: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求证:;
    (3)若,P为的中点,求的长.
    46.我们知道,矩形的面积等于这个矩形的长乘宽,小明想用其验证一个底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想法是:以为边作矩形,点A在边上,再过点A作的垂线,将其转化为证三角形全等,由全等图形面积相等来得到验证.按以上思路完成下面的作图与填空:证明:用直尺和圆规过点A作的垂线交于点D.(只保留作图痕迹)
    在和中,
    ∵,
    ∴.
    ∵,
    ∴______①____.
    ∵,
    ∴______②_____.
    又∵____③______.
    ∴().
    同理可得:_____④______.

    47.如图是的正方形网格,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在图1中作的角平分线;
    (2)在图2中过点作一条直线,使点,到直线的距离相等.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评卷人
    得分
    三、证明题
    评卷人
    得分
    四、作图题
    参考答案:
    1.C
    【分析】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D=CD,由△ABD的周长=AB+AD+BD=AB+AD+CD=AB+AC得到答案.
    【详解】解:由作图的过程可知,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
    ∴BD=CD,
    ∵,,
    ∴ △ABD的周长=AB+AD+BD
    =AB+AD+CD
    =AB+AC
    =19.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周长等知识,熟练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D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PD是否是BC的垂直平分线,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AB=AC,且AD⊥BC,得AP是B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PB=PC,则A是真命题;
    因为PB=PC,且AD⊥BC,得AP是B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AC,则B是真命题;
    因为AB=AC,且∠1=∠2,得AP是B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PB=PC,则C是真命题;
    因为PB=PC,△BCP是等腰三角形,∠1=∠2,不能判断AP是BC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和AC不一定相等,则D是假命题.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D
    【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3和5,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
    【详解】解:当3是腰时,
    ∵3+3>5,
    ∴3,3,5能组成三角形,
    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3+5=11(cm),
    当5是腰时,
    ∵3+5>5,
    5,5,3能够组成三角形,
    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5+3=13(cm),
    则三角形的周长为11cm或13c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4.B
    【分析】根据高线的定义注意判断即可.
    【详解】∵ 线段CD是ABC的AB边上的高线,
    ∴A错误,不符合题意;
    ∵ 线段CD是ABC的AB边上的高线,
    ∴B正确,符合题意;
    ∵ 线段AD是ACD的CD边上的高线,
    ∴C错误,不符合题意;
    ∵线段AD是ACD的CD边上的高线,
    ∴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高线的理解,熟练掌握三角形高线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
    【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
    A、1+2=3,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3+4>5,能够组成三角形,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5+4<10,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2+6<9,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
    6.D
    【分析】根据OB平分∠AOC得∠AOB=∠BOC,又因为OE是公共边,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OB平分∠AOC
    ∴∠AOB=∠BOC
    当△DOE≌△FOE时,可得以下结论:
    OD=OF,DE=EF,∠ODE=∠OFE,∠OED=∠OEF.
    A答案中OD与OE不是△DOE≌△FOE的对应边,A不正确;
    B答案中OE与OF不是△DOE≌△FOE的对应边,B不正确;
    C答案中,∠ODE与∠OED不是△DOE≌△FOE的对应角,C不正确;
    D答案中,若∠ODE=∠OFE,
    在△DOE和△FOE中,

    ∴△DOE≌△FOE(AAS)
    ∴D答案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断,理解全等图形中边和角的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B
    【分析】根据三线合一可得,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进而根据∠EBC=45°,可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 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


    ∠EBC=45°,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EBC的面积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8.C
    【分析】根据SSS,SAS,ASA逐一判定,其中SSA不一定符合要求.
    【详解】A. .根据SSS一定符合要求;
    B. .根据SAS一定符合要求;
    C. .不一定符合要求;
    D. .根据ASA一定符合要求.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SS,SAS,ASA三个判定定理.
    9.A
    【分析】作M关于OB的对称点M′,作N关于OA的对称点N′,连接M′N′,即为MP+PQ+QN的最小值;证出△ONN′为等边三角形,△OMM′为等边三角形,得出∠N′OM′=90°,由勾股定理求出M′N′即可.
    【详解】解:作M关于OB的对称点M′,作N关于OA的对称点N′,如图所示:
    连接M′N′,即为MP+PQ+QN的最小值.
    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知:,,∠N′OQ=∠M′OB=30°,
    ∴∠NON′=60°,,
    ∴△ONN′为等边三角形,△OMM′为等边三角形,
    ∴∠N′OM′=90°,
    ∴在Rt△M′ON′中,
    M′N′=.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根据轴对称的定义,找到相等的线段,得到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0.B
    【分析】根据,,正好是两边一夹角,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在△ABO和△DCO中,,
    ∴,故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两边对应相等,且其夹角也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11.C
    【分析】先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后根据选项计算选择.
    【详解】设第三边的长为x,
    ∵ 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和,
    ∴3cm<x<13cm,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熟练确定第三边的范围是解题的关键.
    12.B
    【分析】根据,可得,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BC中AB边上的高和△PAB中AB边上的高的值,当P在CO的延长线时,OP取得最小值,OP=CP-OC,过O作OE⊥BC,求得OC=,则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
    ,,

    =
    =
    =
    ==,
    ∴,
    设△ABC中AB边上的高为,△PAB中AB边上的高为,
    则,

    ∴,
    ∴,
    ∵△ABC是等边三角形,
    ∴,

    ∴点P在平行于AB,且到AB的距离等于的线段上,
    ∴当点P在CO的延长线上时,OP取得最小值,
    过O作OE⊥BC于E,
    ∴,
    ∵O是等边△ABC的中心,OE⊥BC
    ∴∠OCE=30°,CE=
    ∴OC=2OE
    ∵,
    ∴,
    解得OE=,
    ∴OC=,
    ∴OP=CP-OC=.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弄清题意,找到P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13.A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CD=DF=3,故B正确;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得到AE=DE=5,故C正确;由此判断D正确;再证明△BDF∽△DEC,求出BF,故A错误.
    【详解】解:在中,的平分线交于点D,,
    ∴CD=DF=3,故B正确;
    ∵DE=5,
    ∴CE=4,
    ∵DE//AB,
    ∴∠ADE=∠DAF,
    ∵∠CAD=∠BAD,
    ∴∠CAD=∠ADE,
    ∴AE=DE=5,故C正确;
    ∴AC=AE+CE=9,故D正确;
    ∵∠B=∠CDE,∠BFD=∠C=90°,
    ∴△BDF∽△DEC,
    ∴,
    ∴,故A错误;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等边对等角证明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熟记各知识点并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4.A
    【分析】利用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即可进行解答.
    【详解】以杨冲家、李锐家以及学校这三点来构造三角形,设杨冲家与李锐家的直线距离为a,
    则根据题意有:,即,
    当杨冲家、李锐家以及学校这三点共线时,或者,
    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
    据此可知杨冲家、李锐家的距离不可能是1km,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构成三角形的条件的知识,构成三角的条件:三角形中任意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5.C
    【分析】根据外角与内角性质得出∠BA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出∠CAP=∠FAP,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延长BA,作PN⊥BD,PF⊥BA,PM⊥AC,
    设∠PCD=x°,
    ∵CP平分∠ACD,
    ∴∠ACP=∠PCD=x°,PM=PN,
    ∵BP平分∠ABC,
    ∴∠ABP=∠PBC,PF=PN,
    ∴PF=PM,
    ∵∠BPC=40°,
    ∴∠ABP=∠PBC=∠PCD﹣∠BPC=(x﹣40)°,
    ∴∠BAC=∠ACD﹣∠ABC=2x°﹣(x°﹣40°)﹣(x°﹣40°)=80°,
    ∴∠CAF=100°,
    在Rt△PFA和Rt△PMA中,

    ∴Rt△PFA≌Rt△PMA(HL),
    ∴∠FAP=∠PAC=5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全等的判定等知识,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M=PN=PF是解题的关键.
    16.C
    【分析】根据三角板的角度,可得,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解:,
    ACEF,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7.C
    【分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3=∠1-90°=α-90°,用余角的定义得到∠2=90°-∠3=180°-α.
    【详解】解:如图,∠3=∠1-90°=α-90°,
    ∠2=90°-∠3=180°-α.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三角形外角,余角,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互为余角的定义.
    18.C
    【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C+∠D=∠AEC,
    ∴∠D=∠AEC-∠C=50°-20°=30°,
    ∵,
    ∴∠A=∠D=30°,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掌握相关性质并灵活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9.C
    【分析】如图,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可得: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邻补角的含义,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本题的关键.
    20.D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之后根据,即可求出.
    【详解】解:由题可知,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顶角和角的和与差,掌握对顶角相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1.15
    【分析】根据,,判断OB是的角平分线,即可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
    即点O到BC、AB的距离相等,
    ∴ OB是的角平分线,
    ∵ ,
    ∴.
    故答案为:15.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判定,熟练掌握“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不唯一)
    【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添加,理由如下:
    为等腰三角形,

    为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判断定理.
    23.10°或100°
    【分析】分两种情况画图,由作图可知得,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
    【详解】解:如图,点即为所求;
    在中,,,

    由作图可知:,


    由作图可知:,




    综上所述:的度数是或.
    故答案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作图方法.
    24.40°或100°
    【分析】分∠A为三角形顶角或底角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详解】解:当∠A为三角形顶角时,则△ABC的顶角度数是40°;
    当∠A为三角形底角时,则△ABC的顶角度数是180°-40°-40°=100°;
    故答案为:40°或100°.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此类题目,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
    25.30°/30度
    【分析】先由等边对等角得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

    故答案为:30°.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26.
    【详解】如图,过点A作AH⊥BC于点H,连接BE交AD于点O,
    ∵△ABC中,∠BAC=90°,AB=3,AC=4,点D是BC的中点,
    ∴BC=,AD=BD=2.5,
    ∴BC·AH=AC·AB,即2.5AH=6,
    ∴AH=2.4,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E=AB,DE=DB=DC,
    ∴AD是BE的垂直平分线,△BCE是直角三角形,
    ∴S△ADB=AD·OB=BD·AH,
    ∴OB=AH=2.4,
    ∴BE=4.8,
    ∴CE=.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的解题要点有:(1)读懂题意,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2)作AH⊥BC于点H,连接BE交AD于点O,利用面积法求出AH和OB的长;(3)一个三角形中,若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则这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27.
    【分析】如图所示:过点作于点,先求出,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的长.
    【详解】如图所示:过点作于点,则∠BEC=∠DEC=90°,


    ∴∠BCE=90°-30°=60°,
    又,

    ∴∠ECD=45°=∠D,
    ∴,


    ,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内容并能灵活运用.
    28.m2+1
    【分析】2m为偶数,设其股是a,则弦为a+2,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2m为偶数,
    ∴设其股是a,则弦为a+2,
    根据勾股定理得,(2m)2+a2=(a+2)2,
    解得a=m2-1,
    ∴弦长为m2+1,
    故答案为:m2+1.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数,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9.6
    【分析】分类讨论:AB=AC=2BC或BC=2AB=2AC,然后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ABC是等腰三角形,底边BC=3
    ∴AB=AC
    当AB=AC=2BC时,△ABC是“倍长三角形”;
    当BC=2AB=2AC时,AB+AC=BC,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此时A、B、C不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所以当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底边BC的长为3,则腰AB的长为6.
    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涉及分类讨论思想,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灵活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30.105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对顶角相等即可求解.
    【详解】,,

    ∵∠E=60°,
    ∴∠F=30°,
    故答案为:105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1.54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和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通过等量代换求解.
    【详解】因为a∥b,
    所以,
    因为是对顶角,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54.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加以灵活运用求解相关角的度数是解题关键.
    32./50度
    【分析】根据作图可知,,根据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可得,根据即可求解.
    【详解】解:∵在中,,,
    ∴,
    由作图可知是的垂直平分线,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根据题意分析得出是的垂直平分线,是解题的关键.
    33.∠A=∠D或BC=EF或BE=CF或∠ACB=∠F
    【分析】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一共有四种方法,根据这四种方法一一选择即可.
    【详解】解:添加BE=CF
    ∵BE=CF,
    ∴BC=EF,
    ∵AB∥DE,
    ∴∠B=∠DEF,
    ∵AB=DE,
    ∴△ABC≌△DEF(SAS).
    故答案为:AB=DE(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根据判定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关键是要能熟练运用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4.(1)见解析
    (2)相等,见解析
    【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结论;
    (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则AD= AE,从而有CD = BE,由(1) 得,,可知BE = DE,等量代换即可.
    【详解】(1)证明:∵是的角平分线,
    ∴.
    ∵,
    ∴,
    ∴.
    (2).理由如下:
    ∵,
    ∴.
    ∵,
    ∴,
    ∴,
    ∴,
    ∴,即.
    由(1)得,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与角平分线可推出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35.证明过程见详解
    【分析】运行平行线的性质可证∠A=∠EBC,∠DBA=∠C,结论即可得证.
    【详解】证明∵B是AC中点,
    ∴AB=BC,
    ∵,
    ∴∠A=∠EBC,
    ∵,
    ∴∠DBA=∠C,
    在△ABD和△BCE中,

    ∴△ABD≌△BCE(AS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6.(1)见解析
    (2)
    【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MC=MA=MB,根据外角的性质可得∠MEC=∠A+∠ACE,∠EMC=∠B+∠MCB,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证;
    (2)根据CE=CM先求出CE的长,再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FC的长.
    【详解】(1)证明:∵∠ACB=90°,点M为边AB的中点,
    ∴MC=MA=MB,
    ∴∠MCA=∠A,∠MCB=∠B,
    ∵∠A=50°,
    ∴∠MCA=50°,∠MCB=∠B=40°,
    ∴∠EMC=∠MCB+∠B=80°,
    ∵∠ACE=30°,
    ∴∠MEC=∠A+∠ACE=80°,
    ∴∠MEC=∠EMC,
    ∴CE=CM;
    (2)解:∵AB=4,
    ∴CE=CM=AB=2,
    ∵EF⊥AC,∠ACE=30°,
    ∴FC=CE•cs30°=.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涉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7.证明见解析
    【分析】利用角边角证明△CDE≌△ABC,即可证明DE=BC.
    【详解】证明:∵DE∥AB,
    ∴∠EDC=∠B.
    又∵CD=AB,∠DCE=∠A,
    ∴△CDE≌△ABC(ASA).
    ∴DE=B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
    38.见解析
    【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由证明,从而得.
    【详解】证明:∵,
    ∴,
    在和中,

    ∴,
    ∴.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9.(1)见详解;
    (2)0.5a.
    【分析】(1)过点M作MQCN,证明即可;
    (2)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推出AH=HQ,则PH=HQ+PQ=0.5(AQ+CQ).
    【详解】(1)如下图所示,过点M作MQCN,
    ∵为等边三角形,MQCN,
    ∴,
    则AM=AQ,且∠A=60°,
    ∴为等边三角形,则MQ=AM=CN,
    又∵MQCN,
    ∴∠QMP=∠CNP,
    在,

    ∴,
    则MP=NP;
    (2)∵为等边三角形,且MH⊥AC,
    ∴AH=HQ,
    又由(1)得,,
    则PQ=PC,
    ∴PH=HQ+PQ=0.5(AQ+CQ)=0.5AC=0.5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40.(1)证明见解析
    (2)cm
    【分析】(1)利用ASA证明即可;
    (2)过点E作EG⊥BC交于点G,求出FG的长,设AE=xcm,用x表示出DE的长,在Rt△PED中,由勾股定理求得答案.
    【详解】(1)∵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A=∠B=∠ADC=∠C=90°,
    由折叠知,AB=PD,∠A=∠P,∠B=∠PDF=90°,
    ∴PD=CD,∠P=∠C,∠PDF =∠ADC,
    ∴∠PDF-∠EDF=∠ADC-∠EDF,
    ∴∠PDE=∠CDF,
    在△PDE和△CDF中,
    ,
    ∴(ASA);
    (2)如图,过点E作EG⊥BC交于点G,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EG=4cm,
    又∵EF=5cm,∴cm,
    设AE=xcm,
    ∴EP=xcm,
    由知,EP=CF=xcm,
    ∴DE=GC=GF+FC=3+x,
    在Rt△PED中,,
    即,
    解得,,
    ∴BC=BG+GC= (cm).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将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41.详见解析
    【分析】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题设条件,可证△ADB≌△AEC,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详解】证明:∵△是等边三角形,
    ∴AB=AC,∠ABC=∠ACB,
    ∴∠ABD=∠ACE,
    在△ADB和△AEC中,

    ∴△ADB≌△AEC(SAS),
    ∴.
    【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补角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综合性强,但是整体难度不大.
    42.(1)
    (2)
    (3)
    【分析】(1)首先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2)首先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最后根据角度关系即可求解;
    (3)首先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的长,最后根据面积和差关系可求解.
    【详解】(1),,,

    将沿折叠得到,


    ∴△ABE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60;
    (2),理由如下:
    将沿折叠得到,
    ,,
    ,,




    (3)如图,连接,
    ,点是的中点,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
    43.(1)
    (2),证明见解析
    (3)
    【分析】(1)在射线上取一点,使得,证明,求出,然后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及邻补角的性质得出答案;
    (2)证明,求出,倍长至,连接,PQ,证明,求出,在CF上截取FP=FB,连接BP,易得为正三角形,然后求出,证,可得PQ=PC,∠QPF=∠CPB=60°,则可得为正三角形,然后由得出结论;
    (3)根据可知轨迹为如图3-1中圆弧,O为所在圆的圆心,此时AO垂直平分BC,当、、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小值,设,解直角三角形求出PL、PH,再用面积法求出PQ计算即可.
    【详解】(1)解:如图1,在射线上取一点,使得,
    ∵,BC=BC,
    ∴(SAS),
    ∴,
    ∴,
    ∴,
    ∴,
    ∵,
    ∴,
    ∴;
    (2),
    证明:∵,,
    ∴△ABC是正三角形,
    ∴AB=BC=AC,∠A=∠DBC=60°,
    又∵,
    ∴(SAS),
    ∴,
    ∴,
    ∴,
    倍长至,连接,PQ,
    ∵CN=QN,∠QNF=∠CNM,NF=NM,
    ∴(SAS),
    ∴,∠QFN=∠CMN,
    由旋转的性质得AC=CM,
    ∴,
    在CF上截取FP=FB,连接BP,
    ∵,
    ∴,
    ∴为正三角形,
    ∴∠BPF=60°,,
    ∴,
    ∵∠QFN=∠CMN,
    ∴FQ∥CM,
    ∴,
    ∴,
    又∵,
    ∴(SAS),
    ∴PQ=PC,∠QPF=∠CPB=60°,
    ∴为正三角形,
    ∴,即;
    (3)由(2)知,
    ∴轨迹为如图3-1中圆弧,O为所在圆的圆心,此时AO垂直平分BC,
    ∴、、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小值,
    ∵∠PAO=∠PAB+∠BAO=90°,
    ∴,
    ∴,
    ∵,
    ∴,
    如图3-2,作HL⊥PK于L,
    设,
    在Rt△HLP中,,即,
    ∴,
    ∴,,
    设PQ与HK交于点R,则HK垂直平分PQ,
    ∵S△PHK=,
    ∴,
    ∴,
    ∴,
    ∵BC=AP=2,
    ∴.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圆的基本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知识,综合性较强,能够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44.(1)2
    (2)见解析
    (3)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可得为的中点,证明,进而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解;
    (2)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证明,,可得,进而根据,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2)可知,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点在平行于的线段上运动,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根据点到圆上的距离求最值即可求解.
    【详解】(1)如图,连接
    将线段绕点E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为FG的中点,



    ,D为的中点,,
    ,,

    在中,;
    (2)如图,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与中,




    又,,





    又,

    ,





    (3)由(2)可知,
    则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点在平行于的线段上运动,
    将沿翻折至所在平面内,得到,
    E为的中点,


    则点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当三点共线时,最小,
    如图,当运动到与点重合时,取得最小值,.
    如图,当点运动到与点重合时,取得最小值,
    此时,则.
    综上所述,的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轴对称线的性质,点到圆上一点距离最值问题,正确的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45.(1)见解析
    (2)见解析
    (3)
    【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F=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证明即可;
    (2)作CH⊥DP,交DP于H点,证明△ADE≌△DCH(AAS),得到CH=DE,DH=AE=EG,证明CG=GH,AG=DH,计算即可.
    (3)过点作交分别于点,则四边形是矩形,根据,得出,,设,则,则,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得,在中,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DE=EF,AE⊥DP,
    ∴AF=AD,
    ∴∠AFD=∠ADF,
    ∵∠ADF+∠DAE=∠PAE+∠DAE=90°,
    ∴∠AFD=∠PAE,
    ∵AG平分∠BAF,
    ∴∠FAG=∠GAP.
    ∵∠AFD+∠FAE=90°,
    ∴∠AFD+∠PAE+∠FAP=90°
    ∴2∠GAP+2∠PAE=90°,
    即∠GAE=45°,
    ∴△AG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证明:作CH⊥DP,交DP于H点,
    ∴∠DHC=90°.
    ∵AE⊥DP,
    ∴∠AED=90°,
    ∴∠AED=∠DHC.
    ∵∠ADE+∠CDH=90°,∠CDH+∠DCH=90°,
    ∴∠ADE=∠DCH.
    ∵在△ADE和△DCH中,

    ∴△ADE≌△DCH(AAS),
    ∴CH=DE,DH=AE=EG.
    ∴EH+EG=EH+HD,
    即GH=ED,
    ∴GH=CH.
    ∴CG=GH.
    ∵AG=EG,
    ∴AG=DH,
    ∴CG+AG=GH+HD,
    ∴CG+AG=(GH+HD),
    即CG+AG=DG.
    (3)如图,过点作交分别于点,则四边形是矩形,


    为的中点,,则,




    设,则,则,
    中,,

    即,
    解得或(舍去),
    ,,
    中,.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46.图见解析,∠ADC=∠F;∠1=∠2;AC=AC;△ABD≌△BAE
    【分析】根据垂线的作图方法作图即可,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ADC=∠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2,即可证明△ADC≌△CAF,同理可得△ABD≌△BAE,由此得到结论.
    【详解】解:如图,AD即为所求,
    在和中,
    ∵,
    ∴.
    ∵,
    ∴∠ADC=∠F.
    ∵,
    ∴∠1=∠2.
    又∵AC=AC.
    ∴().
    同理可得:△ABD≌△BAE.

    故答案为:∠ADC=∠F;∠1=∠2;AC=AC;△ABD≌△BAE.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垂线的作图方法,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47.(1)作图见解析部分
    (2)作图见解析部分
    【分析】(1)连接,,与交于点,作射线即可;
    (2)取格点,过点和点作直线即可.
    【详解】(1)解:如图1,连接、,与交于点,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
    ∵线段和是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且交于点,
    ∴,
    又∵,,
    ∴,
    ∴平分,
    ∴射线即为所作;
    (2)如图2,连接、、、,直线经过点和点,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
    ∴,,
    ,,
    ∴,
    ∴四边形是菱形,
    又∵,,,
    在和中,
    ∴,
    ∴,
    ∵,
    ∴,
    ∴,
    ∴四边形是正方形,
    ∴,,且,
    ∴直线即为所作.
    【点睛】本题考查作图一应用与设计作图,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相关试卷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26三角形全等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26三角形全等含解析答案,共17页。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24几何初步与平行线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24几何初步与平行线含解析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在中,,平分,则的度数为,如图,,,垂足为,,则等于,如图,已知直线,则的度数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20三角形存在问题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20三角形存在问题含解析答案,共3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