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考点19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 考点19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含解析),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氯气,氯气的制法,次氯酸,卤素单质性质的递变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氯气
1.物理性质
当发生氯气泄漏时,人应向高处、逆风方向躲避。氯气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与非金属反应(氢气)
①点燃:H2+Cl22HCl。
现象:H2在Cl2中能安静地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②光照:H2+Cl2 2HCl。
现象:发生爆炸,瓶口有白雾。
(3)与H2O反应
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
(4)与碱液反应
①与NaOH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实验室制Cl2时尾气处理原理)
②与Ca(OH)2反应生成漂白粉
制取反应原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Ca(ClO)2。
漂白反应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
(5)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①与KI反应:Cl2+2KI2KCl+I2。
②与FeCl2反应:Cl2+2FeCl22FeCl3。
③与SO2+H2O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
Cl2与碱、水的歧化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1 ml Cl2与足量NaOH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由于Cl2+H2OHCl+HClO,是可逆反应,1 ml Cl2溶于水转移电子数小于NA。ClO-类似于,酸性环境氧化性增强,但ClO-又不同于NOeq \\al(-,3),其在任何环境都体现氧化性,如ClO-与I-、Fe2+无论酸性环境还是碱性环境均不能大量共存。
二、氯气的制法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MnO2也可用KMnO4、K2Cr2O7等氧化剂代替,如: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实验装置
①发生装置: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等组装的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
②净化装置: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
③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④尾气处理:用 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以防Cl2污染空气。
(3)验满方法
①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收集Cl2的集气瓶瓶口,若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
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若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收集满。
③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若观察到整个集气瓶中充满黄绿色的气体,则证明已收集满。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注意事项
(1)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的挥发。
(2)制取时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是“浓盐酸”和“加热”,一旦浓盐酸变为稀盐酸,反应将不再发生。
(3)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2,因为澄清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不完全。工业上常采用石灰乳来吸收Cl2。
2.氯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制氯气通常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制备原理:2NaCl+2H2O2NaOH+H2↑+Cl2↑。
三、次氯酸、次氯酸盐
1.次氯酸:HClO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电子式为。
(1)弱酸性:一元弱酸,酸性比碳酸还弱。
(2)不稳定性:次氯酸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因此次氯酸要现用现配,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3)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用作消毒剂、漂白剂。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硫酸亚铁溶液遇漂白粉发生反应:2Fe2++5ClO−+5H2O2Fe(OH)3↓+Cl−+4HClO;
漂白粉遇亚硫酸盐发生反应:Ca2++ClO−+Cl−+CaSO4↓。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有色物质。
2.漂白粉:
(1)成分: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属于混合物,有效成分是Ca(ClO)2。
(2)制取原理:2Cl2 +2Ca(OH)2CaCl2 +Ca(ClO)2 +2H2O。
(3)化学性质:水溶液呈碱性,具有强氧化性。
(4)漂白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
(5)久置失效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必须密封保存。
说明:
氯气用于杀菌消毒时,起作用的是HClO,而HClO不稳定,难以保存。所以在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反应制成漂白粉,便于贮存和运输。
3.Cl-的检验:
,含Cl-。
注意:检验卤素离子时加入稀硝酸是为了防止等离子的干扰。
四、卤素单质性质的递变性、相似性和特殊性
1.物理性质:
Br2是一种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I2是一种紫黑色固体,易升华。
Br2溶解在水中的颜色是黄色→橙色,I2溶解在水中的颜色是深黄色→褐色,
Br2溶解在CCl4中的颜色是橙色→橙红色,I2溶解在CCl4中的颜紫色→深紫色。
物理性质的递变性:
2.化学性质相似性:
(1)都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2Fe+3Br22FeBr3;I2+FeFeI2;
(2)都能与H2反应:H2+X22HX;
(3)都能与H2O反应:X2+H2OHX+HXO(F2例外);
(4)都能与碱液反应:X2+2NaOHNaX+NaXO+H2O(F2例外)。
3.卤素互化物:
由两种卤素互相结合而成的物质叫卤素互化物。如IBr、ICl、BrF3、ClF3。
卤素互化物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有较强的氧化性,如能与金属、H2O、NaOH等反应:2IBr+2MgMgBr2+MgI2。
注意:
卤素互化物中,非金属性弱的元素显正价,如:ICl中,I显+1价,Cl显-1价,所以卤素互化物与水或碱的反应一般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IBr+H2OHBr+HIO,
IBr+2NaOHNaBr+NaIO+H2O。
4.拟卤素:
有些多原子分子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其阴离子与卤素阴离子性质相似。如:氰(CN)2、硫氰(SCN)2、氧氰(OCN)2。解答这类题目时可用换元法,如把(SCN)2当作X2,把SCN-当作X-。
5.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的实验探究方法
(1)卤素单质间的置换。
①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Cl2+2NaBrBr2+2NaCl。说明氧化性:Cl2 >Br2。
②将溴水滴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成蓝色,发生反应:Br2+2KII2+2KBr。说明氧化性:Br2>I2。
(2)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越易化合,则氧化性越强。
H2与Cl2的混合气体光照爆炸;H2与Br2的混合气体加热才能反应;H2与I2反应很困难。
说明氧化性:Cl2>Br2>I2。
(3)氢化物的稳定性。
利用HCl、HBr、HI的热稳定性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HCl、HBr、HI的热稳定性越来越差,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
6.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
(1)AgNO3溶液——沉淀法
未知液生成 QUOTE
(2)置换——萃取法
未知液
有机层呈 QUOTE
(3)氧化——淀粉法检验I−
未知液蓝色溶液,表明含有I−
考向一 氯气的性质
典例1 Cl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液氯储存区贴有的说明卡如表所示: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2Cl-+2H2Oeq \(=====,\s\up7(电解))2OH-+H2↑+Cl2↑
B.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Cl2+H2O2H++Cl-+ClO-
C.浓氨水检验泄露的氯气,产生白烟:8NH3+3Cl2===6NH4Cl+N2
D.氯气“泄漏处理”中NaHSO3溶液的作用:HSOeq \\al(-,3)+Cl2+H2O===SOeq \\al(2-,4)+3H++2Cl-
【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eq \(=====,\s\up7(电解))2OH-+H2↑+Cl2↑,故A正确;HClO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B错误;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氨气为氮气,同时生成氯化铵,方程式为8NH3+3Cl2===6NH4Cl+N2,故C正确;Cl2与NaH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eq \\al(2-,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eq \\al(-,3)+Cl2+H2O===SOeq \\al(2-,4)+3H++2Cl-,故D正确。
【答案】B
1.分别向盛有Cl2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
①AgNO3溶液 ②NaOH溶液 ③水
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
【答案】B
【解析】甲中气体和溶液都无色,说明不存在氯气,是加入NaOH溶液;乙中气体无色且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不存在氯气且溶液中生成了白色沉淀,是加入AgNO3溶液;丙中气体和溶液都呈浅黄绿色,说明存在氯气分子,是加入水。
归纳拓展
1.高考常考的含氯化合物
近几年高考对含氯化合物的考查,不仅仅局限于HClO和NaClO、Ca(ClO)2等,还涉及ClO2、NaClO3、NaClO2、KClO3等物质。
(1)+1价的HClO 、NaClO和Ca(ClO)2
+1价的含氯化合物一般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漂白性,是常用的强氧化剂或漂白剂。
如Ca(ClO)2+4HCl(aq)=== CaCl2+2Cl2↑+2H2O;
2Fe(OH)3+3ClO-+4OH-===2FeOeq \\al(2-,4)+3Cl-+5H2O (FeOeq \\al(2-,4)——强氧化剂)。
(2)+4价的ClO2
ClO2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如2ClO2+Na2O2=== 2NaClO2+O2↑
(3)+5价的NaClO3、KClO3
+5价的氯元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如KClO3+6HCl===KCl+3Cl2↑+3H2O;
2KClO3eq \(=====,\s\up7(MnO2),\s\d5(△))2KCl+3O2↑。
2.有效氯含量
有效氯含量的实质是指每克的含氯化合物中所含氧化态氯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氯气的氧化能力。其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得失守恒。
如ClO2有效氯含量的计算方法如下,设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x,则eq \f(1 g,67.5 g·ml-1)×5=eq \f(x,71 g·ml-1)×2,x≈2.63 g。
考向二 氯水的性质和变化
典例2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 ②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③氯水光照时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Cl2 ④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的酸性将减弱 ⑤新制氯水呈黄绿色,久置氯水呈无色 ⑥新制氯水漂白作用强,久置氯水无漂白作用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⑤⑥D.②⑤⑥
【解析】新制氯水中还含有HClO、H+、Cl-等,①错误;新制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其中盐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试纸的红色褪去,②正确;氯水光照时有气泡冒出,是因为生成的HClO见光分解,产生氯化氢和氧气,③错误;氯水放置数天后,由于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生成HCl,故久置的氯水为HCl的溶液,酸性增强,④错误;因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所以新制氯水呈黄绿色,久置氯水中无氯气,所以呈无色,故⑤正确;新制氯水中有HClO,而久置氯水中无HClO,⑥正确。故答案选D项。
【答案】D
2.在新制饱和氯水中,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减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的碳酸氢钠粉末,pH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
D.光照过程中,有气泡冒出,溶液的导电性减弱
【答案】C
【解析】饱和氯水不能再溶解Cl2,各成分的浓度不变,A错误;SO2+Cl2+2H2O2HCl+H2SO4,Cl2+H2OH++Cl−+HClO的平衡左移,HClO浓度降低,漂白性减弱,B错误;加入少量NaHCO3粉末,消耗H+,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HClO的浓度增大,C正确;光照过程中HClO分解,生成O2和HCl,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D错误。
氯水的多种成分与多种性质的对应关系
1.氯水的成分——三分四离
氯水中存在三个平衡:
(1)Cl2+H2OHCl+HClO,(2)HClOH++ClO−,(3)H2OH++OH−。
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即可得出新制氯水中存在的各种微粒。
2.氯水的多重性质
新制氯水的多种成分决定了它具有多重性质:
①Cl2的强氧化性;②HCl的强酸性;③HClO的强氧化性、弱酸性;④Cl−的性质。
在不同的反应中,新制氯水中起作用的成分不同。
考向三 氯气制备与性质实验考查
典例3 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解析】A项,利用MnO2和浓盐酸制氯气,需要加热,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B项,洗气装置气体应该是“长进短出”,且Cl2和HCl都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C项,MnO2不溶于水,MnCl2能溶于水,因此可以用过滤法分离,故能达到实验目的;D项,加热蒸干时MnCl2会发生水解:MnCl2+2H2OMn(OH)2↓+2HCl↑,无法制得MnCl2·4H2O,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C
3.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当C中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为 。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因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的物质为 (填字母)。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 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的。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滴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
(6)装置F中用足量的Na2SO3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除去Cl2中的HCl 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d
(4)黄
(5)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6)+Cl2+H2O+2Cl−+2H+
【解析】(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2)饱和食盐水可吸收HCl,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若装置C堵塞,B中压强增大,长颈漏斗中液面会上升,形成水柱。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则可通过将Cl2依次通入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剂、干燥的有色布条来验证氯气的漂白性。Ⅱ中应放固体干燥剂,所以选d。
(4)当向D中缓慢通入少量氯气时,Cl2+2NaBrBr2+2NaCl,所以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黄色。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含溴单质的少量溶液加入含碘化钾和苯的装置E中,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溶于苯呈紫红色,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6)Cl2具有氧化性,可将氧化为。
考向四 卤离子的检验
典例4 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的实验是
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
B.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褪去
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Br-
D.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取无色的水层并加入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含有Br-
【解析】A项,在KI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也会置换出单质碘而使溶液变色,故不能确定是否含有Br-;B项,Br-和I-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项,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是萃取I2而显色,并没有Br2产生。
【答案】D
4.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Br-、Cl-、I-B.Br-、I-、Cl-
C.I-、Br-、Cl-D.Cl-、I-、Br-
【答案】A
【解析】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有一种X-(X-为Cl-、Br-、I- )离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二者发生置换反应,说明甲中含有Br-,再加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加入的物质和溴不反应,则为Cl-,则说明甲中含有Br-,乙中含有Cl-,丙中含有I-,A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下列有关工业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NaCl溶液可得到金属钠
B.工业上利用Cl2 与澄清石灰水为原料制备漂白粉
C.由于海水中碘离子浓度很低,工业上是从海产品(如海带等)中提取碘
D.工业上制备盐酸是利用Cl2 与H2 光照化合后再溶于水而制得
【答案】C
【解析】A.海水晒盐得到NaCl,通过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Na,电解NaCl溶液不能得到金属钠,故A错误;B.因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为提高漂白粉的产量,工业上利用Cl2与石灰乳反应来制备漂白粉,故B错误;C.由于海水中碘离子浓度很低,工业上一般从海产品(如海带等)中提取碘,故C正确;
D.由于Cl2 与H2 光照化合会发生爆炸性反应,所以工业上制盐酸通常将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化合后,再溶于水制得盐酸,故D错误;答案选C。
2.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4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A、25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A项错误;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只有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正确;C、常温下Cl2不与铁反应,加热条件下则可以反应,C项错误;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中生成NaHCO3、Na2CO3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
3.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答案】B
【解析】A、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错误;B、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I-的溶液,B正确;C、MnO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C错误;D、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尾气Cl2,尾气Cl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D错误;答案选B。
4.Mg与Br2反应可生成具有强吸水性的MgBr2,该反应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无水MgBr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为冷却水进水口
B.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和挥发出的溴蒸气
C.实验时需缓慢通入N2,防止反应过于剧烈
D.不能用干燥空气代替N2,因为副产物MgO会阻碍反应的进行
【答案】B
【解析】A.冷凝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冷凝管内冷凝水的方向为下进上出,则a为冷却水进水口,故A正确;B.MgBr2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制备无水MgBr2,需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则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但无水CaCl2不能吸收溴蒸气,故B错误; C.制取MgBr2的反应剧烈且放出大量的热,实验时利用干燥的氮气将溴蒸气带入三颈烧瓶中,为防止反应过于剧烈,实验时需缓慢通入N2,故C正确;D.不能用干燥空气代替N2,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可将镁氧化为副产物MgO会阻碍反应的进行,故D正确;答案选B。
5.已知与浓盐酸在常温下能反应产生。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与金属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
A.①处和②处B.只有②处C.只有②处和③处D.②处、③处和④处
【答案】D
【解析】①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产生,①正确;②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混有和水蒸气,应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会与溶液反应,故不能选择氢氧化钠溶液,②错误;③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导管应长进短出,③错误;④氯气与金属在试管中反应,若用单孔塞,容易造成试管内压强过大,且导管应伸到试管底部,④错误。综上,答案选D。
6.关于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的分析错误的是
【答案】D
【解析】A.H2O2可与NaClO发生反应:H2O2+ClO-=Cl-+O2↑+H2O,故A正确;B.可用Cl2与Ca(OH)2制备Ca(ClO)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B正确;C.由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C8H9OCl,故C正确;
D.分子有三个对称轴,分子中只有一种环境的碳,故D错误;故选D。
7.下列有关实验室氯气的制备、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装置中,错误的是( )
A.制备Cl2 B.收集Cl2 C.验证Cl2具有氧化性 D.吸收Cl2尾气
【答案】A
【解析】A.用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制备出氯气,反应时,浓盐酸盛放在分液漏斗中,分液漏斗是带旋塞的,图中的漏斗没有旋塞,A项错误;B.收集氯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饱和食盐水可以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并且一定要注意由短管进气,B项正确;C.氯气可将KI溶液中的I-氧化为碘单质,从而使淀粉变蓝,因此该装置可用于验证氯气的氧化性,C项正确;D.氯气有毒,可以利用NaOH溶液对其进行吸收,D项正确;答案选A。
8.某小组比较Cl-、Br-、I- 的还原性,实验如下: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实验1中,白烟是NH4ClB.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Cl-
C.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Br-D.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
【答案】C
【解析】实验1,试管口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故A合理;实验1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浓硫酸不能氧化氯离子,实验2溶液变黄说明浓硫酸能氧化溴离子,所以判断还原性:Br->Cl-,故B合理;②中溶液含有浓硫酸和溴单质,加入碘化钠生成碘单质,可能是浓硫酸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不能得出还原性I->Br-的结论,故C不合理;实验1体现浓硫酸的难挥发性、实验2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故D合理;选C。
9.Cl2O是黄棕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易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制取Cl2O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l2O的熔点为-116℃,沸点为3.8℃,Cl2的沸点为-34.6℃;HgO+2Cl2=HgCl2+Cl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B.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减少爆炸危险
C.从装置⑤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O
D.装置④与⑤之间不用橡皮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皮管燃烧和爆炸
【答案】C
【解析】A. 制取Cl2O需要干燥纯净的氯气,所以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以保证进入④的Cl2中无水,A正确;B. 高浓度的Cl2O易爆炸,所以通入干燥空气可以将生成的Cl2O进行稀释,以减少爆炸危险,B正确;C. 由物质的沸点可知,装置⑤用液氨降温冷却分离出Cl2O,逸出的气体是空气及过量Cl2,C错误;D. Cl2O与有机物接触会发生燃烧并爆炸,则装置④与⑤之间不能用橡皮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皮管燃烧和爆炸,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10.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NaClO溶液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发生的反应为Ag++ClO-+H2O=AgCl↓+2OH-B.实验②:无色气体为O2
C.实验③:还原性强弱顺序Fe2+>Cl-D.实验④:ClO-与Al3+的水解相互促进
【答案】A
【解析】A、根据水解原理可知NaClO溶液与饱和Ag2SO4溶液反应:2Ag++2ClO-+H2O=Ag2O↓+2HClO,A错误;B、醋酸酸性大于次氯酸,所以NaClO溶液与CH3COOH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光照分解成氧气,B正确;C、ClO-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被氧化为Fe3+,遇KSCN溶液,溶液变红,所以还原性Fe2+>Cl-,C正确;D、NaClO溶液水解显碱性,AlCl3溶液水解显酸性,二者混合相互促进水解,D正确;答案选A。
11.I-具有还原性,含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主要以KIO3的形式存在,I-、I2、IO3-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可检验食盐是否加碘
B.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12>IO3->I2
C.生产等量的碘,途径I和途径Ⅱ转移电子数目之比为2:5
D.途径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12+I-+3H2O=6C1-+IO3-+6H+
【答案】C
【解析】
A. 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主要以KIO3的形式存在,IO3-和I-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I2,I2遇淀粉变蓝,A正确;
B. 由图途径Ⅲ可知,Cl2可将I-氧化为IO3-,氧化性Cl2>IO3-,途径Ⅱ可知IO3-可被还原为I2,氧化性为IO3->I2,则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O3->I2,B正确;
C. 生产1ml碘,途径I中-1价碘转变为0价碘,需要转移2ml电子,途径Ⅱ中+5价碘转变为0价碘,需要转移10ml电子,故转移电子数目之比为1:5,C错误;
D. 途径Ⅲ中Cl2可将I-氧化为IO3-,而氯气被还原为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I-+3H2O=6Cl-+IO3-+6H+,D正确;答案选C。
12.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_____。
(2)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____(填“快”或“慢”)。
(3)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
(5)已吸收ClO2气体的稳定剂Ⅰ和稳定剂Ⅱ,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锥形瓶 b (2) 慢
吸收Cl2
4H++5ClO2-=Cl-+4ClO2↑+2H2O 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
稳定剂Ⅱ 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解析】
(1)根据仪器特征,仪器D的名称是锥形瓶;根据操作分析,F装置应是Cl2和KI反应,所以应该长管进气,短管出气,答案选b。
(2)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要慢。
(3)F装置中能发生Cl2+2KI=2KCl+I2,碘遇淀粉变蓝,所以若F中溶液的颜色若不变,说明没有氯气,则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l2。
(4)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和电荷守恒以及原子守恒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5ClO2-=Cl-+4ClO2↑+2H2O;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验证是否有ClO2生成。
(5)根据图3可知,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所以稳定剂Ⅱ好。
1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装置,进行实验探究KMnO4与浓盐酸的反应。
[实验1]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并验证氯气的漂白性。
(1)高锰酸钾与浓盐酸的反应中,浓盐酸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若实验中产生2.24 L(标准状况)Cl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利用装置C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装置中I、II、III处依次放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左侧烧杯中加入100 mL由2.00 ml·L-1 KMnO4和6 ml·L-1 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右侧烧杯中加入100 mL 5.00 ml·L-1 BaCl2溶液,盐桥选择KNO3琼脂。
(3)若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500 mL 6 ml·L-1的稀硫酸时,除了需用到玻璃棒、烧杯、量筒之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却未干燥处理 B.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足 D.稀释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
(4)左侧烧杯中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盐桥中的K+移向____ (填“左”或“右”)侧烧杯的溶液中。
(5)实验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改用10.0 ml·L-1 H2SO4时,生成氯气的速率比使用6 ml·L-1 H2SO4时快且产生的气体体积更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酸性、还原性 0.2NA
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CD
MnO+5e-+8H+=Mn2++4H2O 左
氢离子浓度大,KMnO4的氧化性增强,反应速率快能氧化更多的氯离子
【解析】[实验1](1)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HCl中有一部分Cl的化合价升高,生成了Cl2,体现出了还原性;有一部分化合价没有变化,形成了KCl和MnCl2,体现出了酸性;根据化学方程式生成5mlCl2转移10ml电子,若产生的了2.24L即0.1m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l,其数目为0.2NA;
(2)装置A生成Cl2,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经过B装置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因此先经过湿润的有色布条,再干燥,在经过干燥的有色布条;因此I为湿润的有色布条,Ⅲ为干燥的有色布条,Ⅱ为无水氯化钙,用于干燥Cl2;
[实验2](3)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时,量取浓硫酸时需要量筒,浓硫酸稀释时,需要烧杯和玻璃棒;转移时,需要500mL容量瓶,定容时需要胶头滴管;因此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A.容量瓶内壁有水珠未干燥,对溶液中的硫酸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均无影响,浓度不变,A不符合题意;B.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体积偏小,硫酸的浓度偏大,B不符合题意;C.颠倒摇匀后,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加水,相当于稀释,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符合题意;D.稀释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则容量瓶溶液中的溶质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D符合题意;答案选CD;
(4)利用原电池制备Cl2,左侧加入的KMnO4和H2SO4,KMnO4得到电子转化为Mn2+,其电极反应式为MnO4-+5e-+8H+=Mn2++4H2O;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左侧KMnO4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左侧的石墨电极为正极,则K+向左移动;
(5)在一般情况下,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硫酸的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高锰酸钾的氧化性越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能氧化更多的氯离子。
1.(2020·新课标Ⅱ)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是制备系列含氯化合物的主要原料,可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来制取。装置中的离子膜只允许______离子通过,氯气的逸出口是_______(填标号)。
(2)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δ[δ(X)=,X为HClO或ClO−]与pH的关系如图(b)所示。HClO的电离常数Ka值为______。
(3)Cl2O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HgO和Cl2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Cl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2、NaHSO4、NaHCO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到ClO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lO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1 ml ClO2消耗NaClO2的量为_____ml;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不可与酸性清洁剂混用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000 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kg(保留整数)。
【答案】 (1). Na+
(2). a
(3). 10−7.5 2Cl2+HgO=HgCl2+Cl2O
(4). 1.25 NaHCO3+NaHSO4=CO2↑+Na2SO4+H2O
(5). ClO−+Cl−+2H+=Cl2↑+ H2O 203
【解析】
(1)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2NaOH+Cl2↑+H2↑,阳极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从a口逸出,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产生OH−与通过离子膜的Na+在阴极室形成NaOH;
由图pH=7.5时,c(HClO)=c(ClO−),HClO的Ka==c(H+)=10−7.5;
(3)Cl2歧化为Cl2O和Cl−,HgO和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HgO=HgCl2+Cl2O;
(4)5ClO2-+4H+=4ClO2+Cl-+2H2O,每生成1mlClO2,消耗NaClO2为 =1.25ml;碳酸氢钠和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NaHCO3+NaHSO4=Na2SO4+H2O+CO2↑;
(5)“84”中的NaClO、NaCl和酸性清洁剂混合后发生归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设氯气为xkg,则消耗的NaOH为kg,原氢氧化钠质量为+1000Kg×0.01,由NaOH质量守恒:原溶液为1000Kg−x,则Kg+1000Kg×0. 01=(1000Kg−x)×0.3,解得x=203Kg。
2.(2020全国3卷)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a中的试剂为________。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可选用试剂________(填标号)。
A.Na2S B.NaCl C.Ca(OH)2 D.H2SO4
(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________,__________,干燥,得到KClO3晶体。
(5)取少量KClO3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____色。可知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____NaClO(填“大于”或“小于”)。
【答案】(1)圆底烧瓶 饱和食盐水
水浴加热 Cl2+2OH−=ClO−+Cl−+H2O 避免生成NaClO3
吸收尾气(Cl2) AC
过滤 少量(冷)水洗涤
紫 小于
【解析】
(1)根据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结构可知该仪器为圆底烧瓶;a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
(2)根据装置图可知盛有KOH溶液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该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c中氯气在NaOH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结合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Cl2+2OHˉ=ClOˉ+Clˉ+H2O;根据氯气与KOH溶液的反应可知,加热条件下氯气可以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氯酸盐,所以冰水浴的目的是避免生成NaClO3;
(3)氯气有毒,所以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Cl2);
A.Na2S可以将氯气还原成氯离子,可以吸收氯气,故A可选;
B.氯气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无法吸收氯气,故B不可选;
C.氯气可以Ca(OH)2或浊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故C可选;
D.氯气与硫酸不反应,且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会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故D不可选;
综上所述可选用试剂AC;
(4)b中试管为KClO3和KCl的混合溶液,KCl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所以将试管b中混合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少量(冷)水洗涤、干燥,得到KClO3晶体;
(5)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说明1号试管中氯酸钾没有将碘离子氧化,2号试管中次氯酸钠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即该条件下KClO3的氧化能力小于NaClO;碘单质更易溶于CCl4,所以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
3.[2019新课标Ⅰ] 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H++Cl−
【答案】D
【解析】由示意图可知,在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第二层中氯化氢溶于水中并发生部分电离,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
A项、由图可知,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故A正确;
B项、由题给数据可知,冰的表面第二层中氯离子和水的个数比为10—4:1,第二层中溶解的氯化氢分子应少于第一层吸附的氯化氢分子数,与水的质量相比,可忽略其中溶解的氯化氢的质量。设水的物质的量为1ml,则所得溶液质量为18g/ml×1ml=18g,则溶液的体积为×10—3L/ml=2.0×10—2L,由第二层氯离子和水个数比可知,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离子物质的量,为10—4ml,则氢离子浓度为=5×10—3ml/L,故B正确;
C项、由图可知,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故C正确;D项、由图可知,只有第二层存在氯化氢的电离平衡HClH++Cl—,而第一层和第三层均不存在,故D错误。故选D。
4.[2016·上海]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A.碳酸钙粉末 B.稀硫酸 C.氯化钙溶液 D.二氧化硫水溶液
【答案】A
【解析】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若反应使溶液中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A.由于酸性HCl>H2CO3>HClO,所以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会发生反应:2HCl+CaCO3CaCl2+H2O+CO2↑,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正确;B.若加入稀硫酸,使溶液中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C.加入氯化钙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溶液的水对氯水起稀释作用,使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D.加入二氧化硫的水溶液,电离产生氢离子,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
5.[2016·新课标III]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答案】B
【解析】A、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硫酸钠和二氧化碳,能灭火,故说法正确;B、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说明铜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不能说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故说法错误;C、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故说法正确;D、氟化氢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可以刻蚀玻璃,故说法正确。
6.[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C
【解析】Cl2能够置换Br2:Cl2+2Br-2Cl-+Br2,A项正确;粗盐通过重结晶可以除去其中的易溶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杂质,通过加入除杂试剂,可以除去其他易溶的杂质,B项正确;工业上用氨水或氨气作为沉淀剂,NaOH作为沉淀剂,成本较高,C项错误;用水蒸气和空气将Br2吹出,然后用SO2吸收浓缩提纯,D项正确。
7.[2015·北京]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
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2OH-ClO-+Cl-+H2O
B.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ClO-+H2OHClO+OH-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Cl2:2H++Cl-+ClO-Cl2↑+H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ClO-HClO+CH3COO-
【答案】B
【解析】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这是由于ClO-的水解,而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一定量的NaOH,B项错误。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毒性
溶解性
黄绿色
气态
刺激性
比空气大
有毒
可溶于水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Na+Cl2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2Na+Cl22NaCl
Fe+Cl2
剧烈燃烧,棕褐色烟
2Fe+3Cl22FeCl3
Cu+Cl2
剧烈燃烧,棕色烟,加水,溶液呈蓝绿色
Cu+Cl2CuCl2
包装
钢瓶
储运要求
远离金属粉末、氨、烃类、醇类物质;设置氯气检测仪
泄漏处理
NaOH、NaHSO3溶液吸收
选项
a
b
c
d
Ⅰ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Ⅱ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Ⅲ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A.双氧水
B.漂白粉
C.滴露
D.强氯精
有效成分
H2O2
Ca(ClO)2
分析
可与NaClO发生反应
可用Cl2与Ca(OH)2制备
分子式为
C8H9OCl
分子中有2种环境的碳原子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
现象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溶液变黄;把湿KI淀粉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
实验装置
实验序号
滴管试剂
试管试剂
实验现象
①
0.2 ml/L
NaClO溶液
饱和Ag2SO4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②
CH3COOH溶液
光照管壁有无色气泡
③
0.2ml/LFeSO4酸性溶液和KSCN溶液
溶液变红
④
0.2ml/L的AlCl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讲义) 考点19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共2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氯气,氯气的制法,次氯酸,卤素单质性质的递变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 考点34 化学电源学案(含解析),共6页。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 考点25 化学键学案(含解析),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