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课件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4955709/0-16988926012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课件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4955709/0-1698892601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课件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4955709/0-16988926013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课件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4955709/0-169889260134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课件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4955709/0-169889260136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课件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4955709/0-16988926013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课件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4955709/0-169889260141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课件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2/14955709/0-169889260143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张若虚(约660-约720),初唐后期著名诗人,扬州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相传由陈后主创制,属宫体诗。张若虚却完全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语言清新,叙写了民间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面貌为之一新.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 名垂后世。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芳甸(diàn):开满花草的郊野。甸,郊外之地。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此处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此处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汀(tīng):水边平地,小洲。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穷已:穷尽。 望:一作“只”。 但见:只见、仅见。 悠悠:渺茫、深远。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意,隐含离别之意。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离人:此处指思妇。妆镜台:梳妆台。 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逐:追随。月华:月光。闲潭:幽静的水潭。碣(jié)石潇湘:碣石,山名,在渤海边上。潇湘:湘江与潇水,今湖南。暗指路途遥远。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相闻:互通音信。文:同“纹”。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乘月:趁着月光。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前十行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表达出作者营造的意境?为什么?
1:我认为“生”字使月亮充满了情感,赋予了月亮以生机,它与潮水一起升起来了。2:我认为是“孤”,这十句内容让我感受到月光笼罩下的一切都很孤独、清冷。3:我想说“共”字,有几处诗句都是前一句写江,后一句写月,作者想营造一种江月共生的和谐景象。4:“明”字。月光照在开满鲜花的树林里好像是细密的雪珠在闪,小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了一起。这些都是因为月光非常明亮、皎洁。5:我感觉“无”字能比较好地体现出诗歌的意境,天地之间没有一丝纤尘,我感觉作者营造的意境非常纯净,这大概和作者当时的心境也比较吻合。
小结:此时天地间的月光澄澈明静,照耀着绵延千万里的大江小河,月光里有朦胧的雾气,有隐约的花香。江天一色,天地间显得格外空旷、幽寂。诗歌开篇营造出了空旷、澄澈、幽寂的意境。
张若虚并非以“春江花月夜”作诗的第一人,在他之前的杨广也曾写过同一题目的诗。从篇幅来看,张若虚的要远长于杨广的。那么,在意蕴方面,相较于杨广的诗歌,张若虚丰富了哪些内容呢?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杨广《春江花月夜》)
齐读杨广的诗歌,默读诗歌大意。思考两首同题诗歌在思想内涵上的区别。
1:我认为张若虚充实了月色下的景致,描写了“月照花林皆似霰”等美景,但杨广只是点出了月亮,没有细腻的描写。2:张若虚还写了自己的想象,比如想象一个女子在思念远方的游子。但杨广只是描写景色,较少有自己的情感。3:张若虚将春、江、花、月都结合在一起,融入到一幅画面中去;杨广则是相对独立地写月或花。4:杨广在诗中是看到春天渐渐逝去,感叹时间的流逝,张若虚则有更深的感慨,他由时间的流逝感叹到回家遥遥无期,其中有思家思归的情感。
作者面对天上一轮孤月有怎样的思考?
1:他也许在慨叹月亮是永恒的存在,人生是多么的短暂。人们一代代出生又死去,但月亮一直不变,和长江水东流一样,它永远挂在天上。2:我从“人生代代无穷已”一句看出虽然江月一年年都是存在着,人生看起来也比较短暂,但人的生命也是永远延续、无穷无尽的。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篇》)
时光永远地流逝,天上的明月永远地照耀着,人生一代一代会无穷无尽。不过,在浩瀚的时空里,会“待何人”呢?就一个个体来说,它显得如此微小、短暂。其他诗歌中也有类似的思考。我们一起朗读以下两则材料,边读边感悟。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人的生命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在宇宙当中就像“沧海一粟”,就像“须臾”一样极其短暂。这就是张若虚相较于杨广而言深刻的思考。
结合诗句谈谈“落月摇情满江树”中的“情”指的是哪些情感?请大家沉潜到字里行间,品一品诗人在文字中寄托的情感。
8:“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表达的是女子对男子的思念。9:“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看出女子此时是对着月亮,想寄托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美好祝愿。10:作者身为一个男子,他没有直接写对妻子的思念,而是换了一个角度来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11:“青枫浦上不胜愁”中“青枫浦”指离别之地,我想作者还表达了离别的愁绪、伤感。12:“碣石潇湘无限路”中的“无限路”是指离家非常遥远,作者是想表达思乡、思归的情感。13:“昨夜闲潭梦落花”表明春天就快过去了,这里有作者的惜春之感。但此时游子还在遥遥归途中,他想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小结:作者表达了因漂泊在外、归途遥远的离愁别绪,也有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忧愁。
我们看到,此时的月亮不再孤寂清冷,而是好像充满了情意,眷顾着思念游子的女子。在这里,作者并不是写因自己个人无法回家、思家的哀愁,而是想象出游子、思妇的形象,他想到人间有无数个相望不相闻的人,因明月而共寄相思。作者这份对人间真挚情感的守望,不再是个人小我的悲悲切切,而是由遥望广阔悠远的天地,而兴起的悲悯情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情人的互相守望,使人生充满着温情和希望。
作者为何用“扁舟游子”“楼上女子”来表达愁绪和相思?
余情袅袅,摇曳于春江花月之中。望大海而杳渺,感今古之茫茫,伤离别而相思,视流光而如梦。千端万绪,总在此情字内动摇无已。将全首诗情,一总归结。(清代学者王尧衢)
小结:这首诗不只是一首写景的诗,也不仅是关于思归的诗,它融合了对江月组成的壮阔深远宇宙的描绘,因此而引发的生命思考,抒发了人间的离愁与温情。全诗的意脉相通,气韵生动,起承转合,意蕴丰富。
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全诗。齐读开篇十句,男生读作者关于宇宙人生的思考,女生读游子思妇的内容,最后八句全班齐读。整体观照全诗严谨的结构、丰富的内涵。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梦笑开娇靥,眠鬓压落花。簟纹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萧纲《咏内人昼眠》)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从南朝开始至初唐,盛行宫体诗,也就是艳情诗。宫体诗内容关乎风花雪月、男女私情,善于描摹女子体态、容貌。比如萧纲在诗中描写妻妾午睡的情景,就是一幅睡美人图。陈叔宝陈后主的诗中描写的女子华美妖艳的面容神态。总之,当时盛行的宫体诗题材单一,视野狭小,脂粉气浓。初唐的张若虚,突破了宫体诗庸俗的藩篱,开始走向广阔天地,感受到宇宙的宏阔与无穷无尽,并在浩瀚的宇宙天地中观照生命,所抒发的情感是对天下的游子思妇离别相思的深挚的同情。这是张若虚的远大目光、宏大气象,这也是初唐的时代精神。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初唐诗人的精神气象是如此的辽阔!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人长久”是时间上的无限延展,“千里共婵娟”是空间上的极其开阔,在浩瀚的时空中去反观生命的悲欢离合,是否就会多一份达观呢?
小结:无论是张若虚,还是李白,或是苏轼,用心灵去突破视觉极限,面对苍茫无尽的宇宙时,游目骋怀,精神无比开阔,无比自由,传承着老子所言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精神意趣。这样博大的气度胸襟、宏大的气象开拓了中国古代诗歌意境,也使他们的作品流传千古,感动世代人心。
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春江花月夜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春江花月夜优质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拓展升华,春江花月夜,全诗小结,诗歌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无衣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无衣授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活动,写作背景,初读诗歌,朗读诗歌,字词释义,研讨交流,爱国主义精神,联系当下感受精神,全文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静女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朗诵指导,《静女》,整体把握,诗中主要人物有谁,小伙子,以谁的角度写,在什么环境下写的,苦苦等待的时刻,写出什么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