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河流地貌的发育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50875/0-1698725256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河流地貌的发育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50875/0-169872525660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河流地貌的发育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50875/0-16987252566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河流地貌的发育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50875/0-169872525663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河流地貌的发育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50875/0-169872525664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河流地貌的发育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50875/0-169872525666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河流地貌的发育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50875/0-16987252566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河流地貌的发育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50875/0-169872525671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河流地貌的发育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18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高考考向分析,河谷发育的初期,河谷发育的中期,河曲形成过程,河谷发育的后期,沟谷流水,沟谷加深和延长,V形峡谷,出现河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谷:河流地质作用(河流的侵蚀、堆积)在地表所造成的槽形地带。
河谷的演变
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这时的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
拓展 河流袭夺
河流袭夺: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又称河流劫夺、河流抢水。
河流袭夺必要条件:①两条河川间的距离不能太远;②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向源侵蚀强烈;(会涉及到地势、流量及岩性的问题,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因为地势落差大、流量大、岩性松脆的情况下,溯源侵蚀强烈。)③两条河流存在位差,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内力作用,也可能是因为外力作用。)
拓展 瀑布
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现象。在河流存在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瀑布的形成过程①瀑布发育地区,上部岩石较坚硬不易遭受侵蚀,下部岩石较松软容易遭受侵蚀;②受河流下蚀作用,下部岩石被侵蚀,上部岩石崩塌下落,逐步形成瀑布;③在溯源侵蚀的作用下,瀑布逐渐向源头方向后退;④受侧蚀作用影响,瀑布逐渐加宽。
据1842-1927年观测记录,尼亚加拉大瀑布平均每年后退1.02米,落差也在逐渐减小。为了挽救尼亚加拉瀑布,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美、加两国政府耗费巨资采取了控制水流、用混凝土加固崖壁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瀑布后退速度控制在每年不到3厘米。
拓展 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在地质作用下,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是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
一般情况,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地壳运动、河流侵蚀和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壳抬升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蚀加强,导致阶地面到达洪水位以上,流水沉积制造出阶地面上的堆积物。地壳间歇性地抬升,河流继续侵蚀堆积过程,就出现多级阶地。
组成:阶地由阶地面和阶地坡组成,阶地面是原先河谷谷底的遗留部分,通常向河流下方倾斜,有一定的连续性,阶地坡是后期河流下切而成,两者共同反映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阶地面;阶地坡;阶地前缘;阶地后缘;h. 阶地高度
阶地面形成时期,河流的侧蚀作用或沉积作用占优势;阶地斜坡形成时期,河流的下切作用占优势。
特点:1.洪水位上最新露出水面的为一级阶地,从下往上递增。一般来说阶地位置越高,离河流越远,形成时间越早。2.河流阶地形成: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下切侵蚀。阶地有几级,地壳抬升就有几次(注意河漫滩不能算做阶地)3.阶地的沉积颗粒越大,反映当时流速越快。4.阶地之间的高差反映当时抬升的速率5.地壳抬升时,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地壳稳定时,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阶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农业: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便于农耕。2.聚落分布:地势平坦,建筑施工难度低,是聚落选址的理想场所。3.矿藏:阶地往往与河流沉积作用有关,河流从上游挟带的泥沙,含有多种 重金属砂矿,如金、锡在阶地沉积富集形成矿床。4.水源:阶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
河谷的演变
“V”形河谷形成后,河流落差减小,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道开始变得弯曲;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得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拓展 曲流
曲流(河曲)——一般见于地势平坦的地区。
拓展 牛轭湖
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河流的上下河段愈来愈接近,曲流呈“Ω”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洪水期,曲流颈可能被冲开,河流不经过曲流而直接进入下一河段,这种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形如牛轭,称为牛轭湖。
拓展 曲峡
曲峡又称“立体蛇曲”深切河曲”“嵌入式蛇曲” 在形成曲流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强,但保留和继承了曲流的形态,逐渐演变成曲峡,
地形平坦,落差小,下蚀最弱,侧蚀为主,堆积加强,河谷进一步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
总结:河谷的演变(时间尺度)
总结: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空间尺度)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包括三种类型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冲积平原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
多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
洪(冲)积扇的结构特点1.从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颗粒逐渐减小;透水性变差,保(蓄)水性越好,土壤逐渐肥沃。2.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动,由于扇顶颗粒物较大,孔隙度高,地表水容易下渗,转化为地下水。扇顶的地下水埋藏较深,当地下水流到扇缘时,地势较低,埋藏较浅,容易自然出露,地下水资源丰富。 3.水系呈分散状,水流不稳,河道较浅;扇缘地区水土俱佳,农业较发达,人口、农业主要在边缘地区分布。我国西北地区的聚落,就多分布于山麓冲积扇的扇缘。
中国冲(洪)积扇分布: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冲积扇发育程度更为典型
太行山出来的冲积扇在山麓地带由北向南连成一体,构成了华北平原西部的洪积平原
河西走廊是由从祁连山发育的河流冲积形成的一系列冲积扇形成。
宁夏平原是由从贺兰山发育的河流冲积形成的一系列冲积扇连成片形成的。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河流洪水期淹没,枯水期出露的滩地。 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常形成曲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浅滩);浅滩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这是冲积平原主体,河漫滩平原常沿河呈带状分布。
三角洲平原
当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时,若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水流缓慢,河流所挟带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堆积体不断向海洋扩展,形成三角洲平原。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1、河流挟带大量的泥沙。2、泥沙沉积。①河流动力减弱,流速变缓。如:河口地势低平、海潮的顶托等; ②入海口的海底坡度平缓; ③入海口的潮差小,潮流的搬运能力弱。)3、内力作用(地壳的升降)。
河流入海口是否一定会形成三角洲?
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流域内热带雨林面积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刚果河含沙量少。中部为刚果盆地,地形平坦,流速较缓,泥沙沉积于盆地内部,入海泥沙少;河口处地势落差大,河道较狭窄,水流很急,泥沙不易沉积。地壳运动十分迅速,刚果河口一直在下降
三角洲面积增大或减小:泥沙来源;海平面变化→海岸线变迁(三角洲面积增大,海岸线前进,陆地面积增大,海平面下降;三角洲面积减小,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陆地面积减小,海平面上升)。
区分时主要从两方面:一是从位置上区分:洪(冲)积扇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湖)口附近;二是从组成物质上区分:洪(冲)积扇组成物质复杂,颗粒物有大有小,三角洲多以粉砂状物质为主。
如何区分洪(冲)积扇和三角洲
河流堆积地貌必要条件1.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2.流速减缓:地势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3.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4.区域差异: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境的差异,引起河流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
河流上游侵蚀地貌:V形谷堆积地貌:冲积扇
河流中游侵蚀地貌:曲流堆积地貌:河漫滩
河流下游侵蚀地貌:槽形河谷堆积地貌:三角洲
河流堆积地貌: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冲积平原
河流侵蚀地貌:V形谷、槽形谷、瀑布、河曲
聚落选址的合理性分析根据地形判断:聚落应布局在地形平坦的地区。根据土壤判断:聚落一开始一般要满足农业生产,需选择在土壤肥沃的地区。根据气候判断:气候对聚落的影响是多方位的,一般要选择在温度适宜,降水适中的地区。根据水源判断:聚落应布局在水源丰富或靠近水源的地区。根据交通判断:聚落布局应有便利的交通,位于沿海、靠近河流、有公路或铁路通过等。根据灾害判断:聚落布局应避免灾害的影响,应位于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不到的地区。根据资源来判断:聚落因选择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资源可以做为聚落发展的支撑条件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地势平坦,利于基础设施建设,节省建设投资。
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
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图: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冲积平原地区一定都是聚落分布密集区?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影响聚落规模河网稀疏,耕地连片,聚落规模较大. 河网密集,耕地破碎,聚落的规模相对较小(2) 影响聚落分布平原低地:一般沿河分布。山区河谷: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而且还要注意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河流中下游:城市较密集。
河流冲淤平衡
“冲”,即侵蚀搬运,“淤”,即淤积沉积冲淤平衡:一定时间内,河段上游来沙量与本河段下泄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现象。 冲淤平衡取决于两个变量:上游来沙量与河段的水流携沙力。当这两个变量基本相等时,即冲淤平衡。然而,现实情况中,河流的水文条件是不断变化的,短时间尺度下,平衡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冲淤不平衡才是常态。
上游来沙量>本河段水流携沙能力。产生淤积,河床抬高
上游来沙量<本河段水流携沙能力,产生冲刷,河床下降
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以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淤积为主
冲淤平衡的影响因素
河流含沙量的影响
利:1.河流含沙量大,利于三角洲,河漫滩平原等地貌的发育,演变为农耕和聚落之地。 2.河流含沙量大,为海洋输送大量营养物质,促进海洋生物的发展不利:1.影响水质,透明度的高低及营养盐类的多少,进而影响水生生物 2.影响三角洲面积大小和海岸线的进退 3.影响土壤肥力和河床深浅,堵塞河道 4.淤积河道、港口,影响航运
冲淤平衡的类型
不同位置的冲淤平衡
①河床演变:河道输沙不平衡是河床演变的根本原因。 溯源侵蚀使河床变长,下蚀使河床变深,侧蚀使河床变宽;堆积使河床变浅、变窄。②河口河床:河流和潮汐(海浪)的共同影响,两个的强弱“此消彼长”; 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 枯水期,以潮流、海浪(顶托)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 同时也引起了海岸线进退变化。③河口海底:汛期,流水作用强时,流入海底泥沙多,海底以淤积为主; 枯水期,流水作用弱,流入海底泥沙少,海底以侵蚀为主。
1.河流侵蚀地貌的特点及主要分布2.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分布特征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第4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V”,山前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平原,农副产品,相对较小,洪水位,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考点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挤压力,波状弯曲,断裂面,火山口,山间谷地,冲积洪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冲积平原,向斜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4章 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含答案),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向源头,洪冲积扇,三角洲,生活用水,农副产品,相对较小,冲积平原,课时作业十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