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人教版新高考地理新教材一轮总复习地理课件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
展开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 。 (2)方便对外联系和 。 (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及分布的影响
思维拓展·再提升冲积平原地区一定都是聚落分布密集区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 不一定。一般情况下,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1.河流与河流之间的竞争——河流袭夺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1)两条河流应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发生河流袭夺现象?
提示 ①两条河川间的距离不能太远。②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向源侵蚀强烈。③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
(2)河流袭夺发生后,被袭夺的河流的下游段流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阴山南麓的洪积扇——“壶瓦状”洪积扇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研究发现,阴山南麓发育众多“壶瓦状”洪积扇(下图),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1)阴山南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气候呈怎样的变化规律?
提示 河流、沟谷众多。
1.河谷地貌及形成过程河谷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方式与河谷形态不同,如下图所示。
2.河流主要的侵蚀地貌及形成过程
3.河流阶地(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注意:由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海拔越高,年代越老。
(3)河流阶地与人类活动①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②地势平坦,建筑施工难度低,是聚落选址的理想场所。③阶地往往与河流沉积作用有关,河流从上游挟带的泥沙,含有多种重金属砂矿,如金、锡在阶地沉积富集形成矿床。④阶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
(2022·广东卷)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D.滑坡、泥石流作用(2)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A.淤积大于侵蚀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淤积平衡D.持续不断侵蚀
答案 (1)D (2)A
[变式训练] 该河段是否适合建设水电站?并从自然灾害方面分析原因。
提示 不适合水电站的建设。原因:地质灾害频发,会影响大坝的安全及水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考向一 河曲的形成(2023·江苏徐州高三期末)千回百转的曲流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下图为我国某地曲流景观。据此完成1~3题。1.与曲流形成相关度最大的河流水文特征是( )A.流量不稳定B.水流速度慢C.含沙量大D.无结冰期2.该河流地貌多见于( )A.黄土高原B.横断山区 C.内蒙古东部D.祁连山区3.推测若干年后,该地牛轭湖的变化最可能是( )A.湖面扩大B.形态趋直C.湖床深切D.逐渐淤塞
解析 第1题,曲流一般出现于平原地区(或地势平坦的地区),水流慢,以侧蚀为主。所以与曲流形成相关度最大的河流水文特征是水流速度慢;河流流量不稳定,易形成游荡型河道;河流流速慢,挟沙能力弱,含沙量小;河流结冰期与其形态弯曲关系不大。第2题,曲流一般出现于平原地区或地势平坦的地区,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可以发育曲流地貌;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祁连山区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都不能发育曲流。第3题,牛轭湖是弯曲河流发生自然裁弯后的遗留河道,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经历若干年后变成封闭的浅水湖泊甚至逐渐淤塞。
考向二 河流阶地(2023·山东日照一模)一个地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地形,即河流阶地。同一时代河流阶地在河流纵剖面上的连线称河流阶地位相。下图示意长江三峡及其附近河谷阶地位相。据此完成4~5题。
4.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 )A.庙河、香溪、巫山、奉节B.奉节、巫山、巴东、云阳C.巫山、巴东、秭归、万州区D.万州区、云阳、奉节、巫山5.奉节—巴东河段阶地级数较多,原因是该河段( )A.附近山地海拔高B.地壳下陷幅度较大C.地壳抬升更明显D.软硬岩层相间分布
解析 第4题,河流阶地是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而形成的。河流谷地可以发生多次淤积和下切,从而出现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第一阶地(形成时间最晚,海拔相对最低),所以比较现代河床的高度应对比海拔最低的阶地,据图可知,在众多的第一阶地中海拔由高到低是万州区、云阳、奉节、巫山、巴东、秭归、香溪、庙河,河流上游较下游地势更高,所以第一阶地的海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河流的上下游关系。第5题,河流阶地是由河流的下切侵蚀和两岸地壳的间歇性抬升共同作用形成的,奉节—巴东河段阶地级数较多,说明地壳间歇性抬升次数更多,抬升更明显;河流的下切侵蚀和地壳的间歇性抬升与附近山地的海拔无关;软硬岩层相间分布,不利于河流持续下切侵蚀,不利于多级河流阶地的形成。
考点二 冲积平原的形成
1.河流堆积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
2.常见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1)三角洲地貌
(2)洪(冲)积扇地貌
3.河流冲淤原理(1)冲淤原理的理解和应用①淤积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②冲刷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降低。③交替原理: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往往“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以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④应用:河口区域,河流和潮汐(海浪)共同影响,河海作用强弱“此消彼长”,会引起海岸线的进退变化。
(2)影响冲淤的因素
(2023·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左图为滇池流域示意图。海口河为滇池湖水的唯一出口,元代以来多次疏浚。明代,滇池南岸有大量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清代,人们在柴河下游相继开挖了十余条沟渠。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面积显著扩大。右图示意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的聚落分布。
说明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对柴河三角洲面积扩大的影响。
答案 海口河作为滇池湖水的唯一出口,多次疏浚,导致滇池水位下降,柴河河口地区出露,三角洲面积扩大;柴河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到达河口地区的泥沙增多,导致三角洲面积增大;下游开挖沟渠分散水流,沿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增加,导致流速降低,水量减少,水的搬运能力下降,泥沙淤积增多,导致三角洲面积增大。
[变式训练] 为什么明清时期河口三角洲地区聚落分布较多?
提示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进行农耕,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考向一 河流堆积地貌(2023·山东潍坊三模)河流扇是一种发育在山口或平原地带,内部以河流沉积作用为主,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形成沿上游顶点向下游区域发散的扇状堆积体。下图示意内蒙古塔布河河流扇。据此完成1~2题。
1.与河流扇发育面积呈负相关的是( )A.地形坡度B.集水面积C.年均降雨量D.距山前距离2.与一期扇体相比,内蒙古塔布河河流扇二期扇体形成过程中( )A.河流径流量减少B.沉积物粒径增大C.河道更加顺直D.河流流速变小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河流扇是一种发育在山口或者平原地带的,以河流沉积作用为主的地貌。据此可知,地形坡度越大,流速越快,挟带泥沙能力越强,沉积作用越弱;年降水量越大,集水面积越大,流量越大,挟带的泥沙就越多,形成的河流扇面积越大;距离山前距离越远,地形越平坦,河流更易展开,流速越慢,越容易形成较大的河流扇。第2题,据图可知,与一期扇体相比,二期扇体宽度更窄,长度更长。据此可推知,河流在冲出山口后,河道展宽的幅度没有一期大,流速减慢幅度较小,因此扇体相对一期更长。因流速相对较快,挟沙能力相对较强,因此沉积物颗粒相较一期扇体粒径增大;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出河流径流的变化;通常冲积扇形成后,会使原有河道变得弯曲,或者改道,出现错综的河网。
考向二 冲淤平衡(2023·山东枣庄二模)澉浦以西的钱塘江河口,海域来沙丰富,河床受径流与潮流共同影响,泥沙易冲易淤,每年4—7月径流量占全年70%,4—11月河床冲淤变化明显,12月至次年3月河床保持稳定。图1示意钱塘江河口监测点位,图2示意1997年4—7月和7—11月钱塘江河口段沿程冲淤量。据此完成3~4题。
3.7—11月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变化特点是( )A.上游冲刷,下游淤积B.上游淤积,下游冲刷C.上游下游皆冲刷D.上游下游皆淤积
4.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最低的月份分别是( )A.4月、7月B.7月、11月 C.11月、7月D.7月、4月
解析 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由于钱塘江河口段“4—7月径流量占全年70%”,故7-11月是枯水期,以潮流作用为主,涨潮输沙量大于落潮输沙量,造成上游淤积,下游冲刷,所以7—11月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变化特点是上游淤积,下游冲刷(结合图2也可以得出此结论),B正确。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上游河床4—7月受冲刷作用,7—11月受淤积作用,4—7月河床一直降低,所以7月河床最低。下游河床7—11月受冲刷作用,7—11月河床一直降低,所以11月河床最低,因此钱塘江河口段上游和下游河床最低的月份分别是7月、11月,B正确。A、C、D错误。
考点三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冲积平原成为聚落集中分布区的原因冲积平原凭借水源、地形、土壤、交通等优势条件,往往成为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区,如下表所示。
2.河网密度影响聚落的规模在农业社会,聚落规模与周围耕地面积和人们到最远耕地的路程及所需的时间密切相关。以我国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河网密度对耕地及聚落规模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3.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聚落选址的地点,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
4.不同地区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
(2022·湖南卷)某地(图1)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2),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下题。
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处B.b处C.c处D.d处
[变式训练] 试分析图2中人工林的主要生态效益。
提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
(2023·江苏南通一模)江苏沿海某聚落的发展经历了临海煮盐、设场治盐(从事盐业生产与管理)的过程。清末该地废灶兴垦,该聚落成为农商兼事的复合城镇。下图为该聚落格局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聚落形成“水堤环绕,西河东堤,跨堤而居”格局的时期是( )A.唐代B.宋元时期C.明代D.清代2.宋、元、明、清时期,串场河等河流的主要功能是( )A.交通运输B.抵御海潮C.灌溉农田D.引水晒盐3.该聚落功能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B.水利建设C.地貌演化D.土壤改良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2影响聚落的规模,条带状,冲积平原,深化整合·提素能,研析典题,思路导引,对点训练,考向二河流堆积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规范练27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课时规范练27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共14页。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5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河谷的演变,冲积平原的形成,中下游,入海口,提示流量减少,提示持续变干,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