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2.2核能 同步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2.2核能 同步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变化是()
A. 质量大的原子核的裂变 B. 质量小的原子核的聚变
C. 裂变和聚变同时发生 D. 核物质燃烧释放出内能
2.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它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元件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 大亚湾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
C. “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 D. 太阳能、风能、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3.《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第八次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消除核武器与和平利用核能成为参会国讨论的焦点。关于原子弹与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B. 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C.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D.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4.原子弹和核电站的根本区别是( )
A. 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
B. 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
C.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度
D. 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度
5.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能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时的动能 B. 核能是原子核的内能
C. 核能是原子核发生分裂或结合释放的能量 D. 核能是原子核内的化学能
6.今年,日本由海啸引起的核事故,引发人们对核安全的重新思考.以下关于核能发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核废料具有放射性 B. 核能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 核电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功率大 D.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
7.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 核电站发电是利用重核裂变释放能量转化得到的
D. 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8.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中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
B. 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
C. 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
D. 自然界中的原子核只有在人为条件下才会发生裂变
9.下列有关能量和能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宇宙间的总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的问题 B. 自然界中的水能、太阳能、核能、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 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的途径只有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 D.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效率为100%的机器肯定会出现
二、填空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满足人们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要,科学家们设想在空间建立太阳能电站来利用太阳能、这种空间太阳能电站建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在太阳能收集板上铺设太阳能电池,通过它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再通过天线将电能以微波的形式发送至地面接收站、已知太阳能收集板长10km、宽5km,太阳光在它的表面处每平方米的功率为1.4×103W,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为10%,微波的频率为2.5×109Hz,空间太阳能电站向地面的输电效率可达80%,
(1)太阳发出的具大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发生的________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
(2)太阳能电站相对于地面接收站是__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工作时,地面接收站的接收功率是________ W.
11.核电站不排放温室气体,对低碳经济贡献很大,但如果出安全事故,会造成巨大的破坏,“3.11”日本核电站事故为核能的利用敲响了警钟.实际上,人类在关注能源安全的同时,在努力开发新能源,为我们提供清洁、安全的能源.
(1)图甲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顺序是:________ 、内能、机械能、________
(2)上海世博会大量使用了太阳能LED照明技术(如图乙).它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LED灯头等部分构成.太阳能是________ (一次/二次)能源、清洁无污染;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时能够发光,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光能,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使用的________
12.日本发生强震并引发了海啸,福岛核电站被破坏,如图1.
(1)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 来发电的,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了核________ (“裂变”或“聚变”);能量转化情况是核能→________→________ →电能.核燃料是________ (“可”或“不可”) 再生能源,发电机是利用了________ 原理工作如图2.
(2)图3中是核辐射标志的是________ ;
(3)为了给处于高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消防员通过喷水利用水的________ 的性质有效降温,这是用________ 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
(4)如果核电站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6×106t的煤炭.6×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 J(煤炭热值为3×107J/kg).
13.太阳能够不断地释放能量是由于在太阳内部________ 原子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发生________ .
三、解答题
14.小明同学学过核能发现:现在建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而原子弹也是利用核能放出的大量的能量达到摧毁的目的.它们工作的过程相同吗?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15.核能被认为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核能的和平开发和利用对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核泄漏事故的发生又会造成一定的灾难。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使人谈“核”色变,日本一些国民呼吁禁止利用核能发电,也引发了人类对核能的审视和反思。加强核安全建设刻不容缓。2019年5月30日,德国宣布将于2022年前彻底放弃核能发电。
在当前中国加速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煤炭等化石燃料无法解决电力供应紧张和节能减排等压力问题,新能源如风电、太阳能、水电资源等因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难以发挥主要作用。开发利用清洁高效能源的核电,是中国能源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如何看待合理开发和利用核能。
四、综合题
16.太阳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太阳进行着大规模的核聚变,其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地球每年所接受的太阳能有6×1017kW•h.
(1)太阳内部发生核聚变时,释放的主要是哪种能量?答:________
(2)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有两种,“辐射”属于________ ,另一种是________
(3)地球每年所接受的太阳能约为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一个组合的电池板,它是由一块块小的电池板组合而成的,你知道它们是如何连接的?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原子弹是核裂变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的武器,而用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和平利用核能,是核电站的原理.
故选A.
【分析】裂变是由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弹和核电站都是利用了这一原理,这跟核聚变是不一样的过程.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光敏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材料.当光照发生变化时,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光敏电阻的阻值可发生变化,则可以感知条形码,故A说法正确;
B、核电站是利用铀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来发电的,故B说法错误;
C、卫星通信依靠的是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C说法错误;
D、在“太阳能、天然气、风能”这些能源中,太阳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1)光敏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材料.
(2)核电站是利用铀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来发电的,是可控链式反应.
(3)卫星和地面的联系靠电磁波,将图片和声音等信号调制到电磁波上,把电磁波当成载体发射回地面.
(4)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3.【答案】C
【解析】【分析】原子弹及核电站都是利用了原子核的裂变释放能量,只不过原子弹对于裂变的速度不加控制,而核电站是控制裂变的速度让能量得以缓慢释放.
故选C.
4.【答案】C
【解析】【解答】原子弹是核裂变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的武器,而用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和平利用核能,是核电站的原理.
故答案为:C.
【分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若不加控制,大量的原子核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裂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这就是核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如果核裂变的速度能够有效的控制,使它的能量缓慢的释放,这就是目前的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核能是原子核裂变或聚变时释放的能量,核能不是原子核内的能量,只有选项C正确.
故选:C.
【分析】①核能是人类在近百年里发现和利用的新能源,属不可再生能源;
②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是有一定争议的,因为其安全性的原因,也会给人类安全带来隐患;
③核聚变必须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目前科学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人工控制核聚变反应;
④原子弹和氢弹是利用核反应制成的杀伤力强大的武器.
6.【答案】B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核燃料铀是放射性物质,所以其废料也会有放射性;
核电站在运行时不会产生对环境污染的气体物质,是比较清洁的能源;
核电发电是利用的核裂变,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因此核能的特点就是用料省,运输方便,产能多.
【解答】A、核废料具有放射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大量的氢气和氧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核裂变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所以用料少、产能多是核电的最大优势,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核能发电是目前发电的主力军,要利用好、控制好,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问题.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因此是可再生能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核电站是利用可控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材料制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分析】(1)能够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
(2)卫星通信实际上是微波通信的一种,是利用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
(3)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来发电的;
(4)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材料制成的.
8.【答案】B
【解析】
【分析】核能是人们在近几十年里发现和利用的新能源,虽然各种物质的原子里都有原子核,但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能释放能量,只有当原子核发生改变--裂变和聚变时才伴随巨大的能量变化.原子弹是利用裂变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原理制成的;而氢弹则是利用轻核的聚变制成的.
自然界除了人为的聚变反应外,太阳和许多恒星内部都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反应,并以光和热的形式将核能辐射出来.
【解答】A、核能是人们在近几十年里发现和利用的新能源.虽然各种物质的原子里都有原子核,但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能释放能量只有当原子核发生改变--裂变和聚变时才伴随巨大的能量变化,故A不正确.
B、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故B正确.
C、原子弹是利用核裂变原理,氢弹是核聚变.故C不正确.
D、人只是控制了核反应速度,不是只有人为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核裂变.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核能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9.【答案】C
【解析】【解答】A、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性,所以会出现能源危机,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水能、风能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核燃料会越用越少,是不可再生能源,B不符合题意;
C、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途径有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C符合题意;
D、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而机械效率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能量守恒、能源的分类、核能、热机效率等知识,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途径有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
二、填空题
10.【答案】核聚变;静止;5.6×10 9
【解析】【解答】解:(1)太阳能内部是由于较轻的氢原子核在高温下发生聚变而释放出核能.
(2)太阳能电站建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太阳能电站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地球怎么转电站也怎么转,
所以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处于相对静止.
太阳能电池板面积S=5×103 m×104 m=5×107m 2 ,
太阳能电站的发电能力E=P0S=1.4×103W/m2×5×107 m 2×10%=7×109W,
地面接收站接收到的电能是W=E•η=7×109W×80%=5.6×10 9W.
【分析】(1)核裂变是较重的原子核裂变成较轻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核聚变是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太阳内部为核聚变.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
11.【答案】核能;电能;一次;效率
【解析】【解答】解:(1)核能发电时,在核反应堆中,核能转化为内能,在汽轮机中,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2)太阳能是直接吸收阳光来利用的,是一次能源;直接对一次能源利用,可以大大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
故答案为:(1)核能;电能;(2)一次;效率.
【分析】(1)对照图片,逐一分析各个工作阶段发生的能量转化,即可得出核能发电的整个能量转化过程;
(2)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将能源直接利用可以大大提高利用率.
12.【答案】(1)核能;裂变;内能;机械能;不可;电磁感应
(2)c
(3)比热容大;热传递
(4)1.8×1017
【解析】【解答】解:(1)核反应堆中的核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这种燃料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核能发电时,在核反应堆中,核能转化为内能,在汽轮机中,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工作的.
(2)图中表示核辐射标志的是C;
(3)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消防员通过喷水的方法来给处于高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利用热传递减小物体的内能;
(4)煤炭放出的热量:Q放=mq=6×106×103kg×3×107J/kg=1.8×1017J;
【分析】(1)核燃料是一种化学物质铀,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对照图片,逐一分析各个工作阶段发生的能量转化,即可得出核能发电的整个能量转化过程,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电的;
(2)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结合水的比热容最大分析即可解决;
(4)根据公式Q=mq可求出煤炭放出的热量;
13.【答案】氢;聚变
【解析】【解答】解: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因而太阳具有巨大的能量.
故答案为:氢、聚变.
【分析】核聚变是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太阳内部为核聚变.
三、解答题
14.【答案】答:它们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了链式反应工作的,但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而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
【解析】【解答】解:它们都是利用重核裂变中的链式反应工作的,但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通过加入中子吸收棒及减速剂等是可以控制其链式反应速度的,而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 答:它们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了链式反应工作的,但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而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
【分析】核电站及原子弹都是利用了重核的裂变,原子弹中核裂变不加控制,是将能量瞬间爆发出来;而核电站中通过控制中子的数量从而做到了可控而让能量缓慢释放.
15.【答案】(1)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既要看到核能的积极作用,又不回避核泄漏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要努力防止核泄漏事故的发生(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看到核泄漏造成的危害,更要看到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3)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的国情决定不能简单地放弃核能的开发和利用。(4)总之,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核能,推动人类对核能的安全开发和利用。
【解析】【分析】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既要看到核能的积极作用,又不回避核泄漏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要努力防止核泄漏事故的发生。
四、综合题
16.【答案】(1)光能
(2)热传递;做功
(3)2.16×1024
(4)电池板是由一块块小的电池板串联组成,使电压成倍增加,组成的大电池板又并联组成方阵,使电压相同时电流成倍增加.
【解析】【解答】解:太阳不停地向外界发出光,通过光来释放能量.
晒太阳是接受太阳光的“辐射”,属于热传递现象.另一个是做功,例如双手摩擦生热.
由于1kW•h=3.6×106J,所以6×1017kW•h=2.16×1024J.
电池板要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所以电池板是由一块块小的电池板串联组成,使电压成倍增加,组成的大电池板又并联组成方阵,使电压相同时电流成倍增加.
故答案为:(1)光能(2)热传递,做功(3)2.16×1024(4)电池板是由一块块小的电池板串联组成,使电压成倍增加,组成的大电池板又并联组成方阵,使电压相同时电流成倍增加.
【分析】太阳能够释放的能量很多,主要取决于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向外界不断的释放光和热.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
串联电路的特点是电流相同,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的特点是电压相同,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注意电功的单位换算.
1.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变化是()
A. 质量大的原子核的裂变 B. 质量小的原子核的聚变
C. 裂变和聚变同时发生 D. 核物质燃烧释放出内能
2.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它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元件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 大亚湾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
C. “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 D. 太阳能、风能、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3.《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第八次审议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消除核武器与和平利用核能成为参会国讨论的焦点。关于原子弹与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B. 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C.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D.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
4.原子弹和核电站的根本区别是( )
A. 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
B. 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
C.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度
D. 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度
5.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能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时的动能 B. 核能是原子核的内能
C. 核能是原子核发生分裂或结合释放的能量 D. 核能是原子核内的化学能
6.今年,日本由海啸引起的核事故,引发人们对核安全的重新思考.以下关于核能发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核废料具有放射性 B. 核能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 核电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功率大 D.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
7.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 核电站发电是利用重核裂变释放能量转化得到的
D. 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8.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中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得到核能
B. 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
C. 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
D. 自然界中的原子核只有在人为条件下才会发生裂变
9.下列有关能量和能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宇宙间的总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的问题 B. 自然界中的水能、太阳能、核能、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 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的途径只有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 D.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效率为100%的机器肯定会出现
二、填空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满足人们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要,科学家们设想在空间建立太阳能电站来利用太阳能、这种空间太阳能电站建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在太阳能收集板上铺设太阳能电池,通过它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再通过天线将电能以微波的形式发送至地面接收站、已知太阳能收集板长10km、宽5km,太阳光在它的表面处每平方米的功率为1.4×103W,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为10%,微波的频率为2.5×109Hz,空间太阳能电站向地面的输电效率可达80%,
(1)太阳发出的具大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发生的________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
(2)太阳能电站相对于地面接收站是__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工作时,地面接收站的接收功率是________ W.
11.核电站不排放温室气体,对低碳经济贡献很大,但如果出安全事故,会造成巨大的破坏,“3.11”日本核电站事故为核能的利用敲响了警钟.实际上,人类在关注能源安全的同时,在努力开发新能源,为我们提供清洁、安全的能源.
(1)图甲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顺序是:________ 、内能、机械能、________
(2)上海世博会大量使用了太阳能LED照明技术(如图乙).它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LED灯头等部分构成.太阳能是________ (一次/二次)能源、清洁无污染;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时能够发光,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光能,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使用的________
12.日本发生强震并引发了海啸,福岛核电站被破坏,如图1.
(1)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 来发电的,其能量是原子核发生了核________ (“裂变”或“聚变”);能量转化情况是核能→________→________ →电能.核燃料是________ (“可”或“不可”) 再生能源,发电机是利用了________ 原理工作如图2.
(2)图3中是核辐射标志的是________ ;
(3)为了给处于高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消防员通过喷水利用水的________ 的性质有效降温,这是用________ 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
(4)如果核电站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6×106t的煤炭.6×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 J(煤炭热值为3×107J/kg).
13.太阳能够不断地释放能量是由于在太阳内部________ 原子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发生________ .
三、解答题
14.小明同学学过核能发现:现在建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而原子弹也是利用核能放出的大量的能量达到摧毁的目的.它们工作的过程相同吗?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15.核能被认为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核能的和平开发和利用对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核泄漏事故的发生又会造成一定的灾难。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使人谈“核”色变,日本一些国民呼吁禁止利用核能发电,也引发了人类对核能的审视和反思。加强核安全建设刻不容缓。2019年5月30日,德国宣布将于2022年前彻底放弃核能发电。
在当前中国加速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煤炭等化石燃料无法解决电力供应紧张和节能减排等压力问题,新能源如风电、太阳能、水电资源等因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难以发挥主要作用。开发利用清洁高效能源的核电,是中国能源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如何看待合理开发和利用核能。
四、综合题
16.太阳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太阳进行着大规模的核聚变,其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地球每年所接受的太阳能有6×1017kW•h.
(1)太阳内部发生核聚变时,释放的主要是哪种能量?答:________
(2)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有两种,“辐射”属于________ ,另一种是________
(3)地球每年所接受的太阳能约为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一个组合的电池板,它是由一块块小的电池板组合而成的,你知道它们是如何连接的?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原子弹是核裂变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的武器,而用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和平利用核能,是核电站的原理.
故选A.
【分析】裂变是由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较轻的原子核,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弹和核电站都是利用了这一原理,这跟核聚变是不一样的过程.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光敏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材料.当光照发生变化时,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光敏电阻的阻值可发生变化,则可以感知条形码,故A说法正确;
B、核电站是利用铀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来发电的,故B说法错误;
C、卫星通信依靠的是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C说法错误;
D、在“太阳能、天然气、风能”这些能源中,太阳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1)光敏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材料.
(2)核电站是利用铀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来发电的,是可控链式反应.
(3)卫星和地面的联系靠电磁波,将图片和声音等信号调制到电磁波上,把电磁波当成载体发射回地面.
(4)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3.【答案】C
【解析】【分析】原子弹及核电站都是利用了原子核的裂变释放能量,只不过原子弹对于裂变的速度不加控制,而核电站是控制裂变的速度让能量得以缓慢释放.
故选C.
4.【答案】C
【解析】【解答】原子弹是核裂变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的武器,而用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和平利用核能,是核电站的原理.
故答案为:C.
【分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若不加控制,大量的原子核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裂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这就是核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如果核裂变的速度能够有效的控制,使它的能量缓慢的释放,这就是目前的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核能是原子核裂变或聚变时释放的能量,核能不是原子核内的能量,只有选项C正确.
故选:C.
【分析】①核能是人类在近百年里发现和利用的新能源,属不可再生能源;
②核能的开发与利用是有一定争议的,因为其安全性的原因,也会给人类安全带来隐患;
③核聚变必须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目前科学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人工控制核聚变反应;
④原子弹和氢弹是利用核反应制成的杀伤力强大的武器.
6.【答案】B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核燃料铀是放射性物质,所以其废料也会有放射性;
核电站在运行时不会产生对环境污染的气体物质,是比较清洁的能源;
核电发电是利用的核裂变,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因此核能的特点就是用料省,运输方便,产能多.
【解答】A、核废料具有放射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大量的氢气和氧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核裂变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所以用料少、产能多是核电的最大优势,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核能发电是目前发电的主力军,要利用好、控制好,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问题.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因此是可再生能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核电站是利用可控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D、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材料制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分析】(1)能够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
(2)卫星通信实际上是微波通信的一种,是利用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
(3)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来发电的;
(4)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材料制成的.
8.【答案】B
【解析】
【分析】核能是人们在近几十年里发现和利用的新能源,虽然各种物质的原子里都有原子核,但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能释放能量,只有当原子核发生改变--裂变和聚变时才伴随巨大的能量变化.原子弹是利用裂变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原理制成的;而氢弹则是利用轻核的聚变制成的.
自然界除了人为的聚变反应外,太阳和许多恒星内部都进行着大规模的聚变反应,并以光和热的形式将核能辐射出来.
【解答】A、核能是人们在近几十年里发现和利用的新能源.虽然各种物质的原子里都有原子核,但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能释放能量只有当原子核发生改变--裂变和聚变时才伴随巨大的能量变化,故A不正确.
B、到目前为止,人类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故B正确.
C、原子弹是利用核裂变原理,氢弹是核聚变.故C不正确.
D、人只是控制了核反应速度,不是只有人为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核裂变.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核能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9.【答案】C
【解析】【解答】A、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性,所以会出现能源危机,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水能、风能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核燃料会越用越少,是不可再生能源,B不符合题意;
C、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途径有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C符合题意;
D、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而机械效率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能量守恒、能源的分类、核能、热机效率等知识,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途径有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
二、填空题
10.【答案】核聚变;静止;5.6×10 9
【解析】【解答】解:(1)太阳能内部是由于较轻的氢原子核在高温下发生聚变而释放出核能.
(2)太阳能电站建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太阳能电站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地球怎么转电站也怎么转,
所以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处于相对静止.
太阳能电池板面积S=5×103 m×104 m=5×107m 2 ,
太阳能电站的发电能力E=P0S=1.4×103W/m2×5×107 m 2×10%=7×109W,
地面接收站接收到的电能是W=E•η=7×109W×80%=5.6×10 9W.
【分析】(1)核裂变是较重的原子核裂变成较轻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核聚变是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太阳内部为核聚变.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
11.【答案】核能;电能;一次;效率
【解析】【解答】解:(1)核能发电时,在核反应堆中,核能转化为内能,在汽轮机中,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2)太阳能是直接吸收阳光来利用的,是一次能源;直接对一次能源利用,可以大大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
故答案为:(1)核能;电能;(2)一次;效率.
【分析】(1)对照图片,逐一分析各个工作阶段发生的能量转化,即可得出核能发电的整个能量转化过程;
(2)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将能源直接利用可以大大提高利用率.
12.【答案】(1)核能;裂变;内能;机械能;不可;电磁感应
(2)c
(3)比热容大;热传递
(4)1.8×1017
【解析】【解答】解:(1)核反应堆中的核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这种燃料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核能发电时,在核反应堆中,核能转化为内能,在汽轮机中,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工作的.
(2)图中表示核辐射标志的是C;
(3)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消防员通过喷水的方法来给处于高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利用热传递减小物体的内能;
(4)煤炭放出的热量:Q放=mq=6×106×103kg×3×107J/kg=1.8×1017J;
【分析】(1)核燃料是一种化学物质铀,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对照图片,逐一分析各个工作阶段发生的能量转化,即可得出核能发电的整个能量转化过程,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电的;
(2)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结合水的比热容最大分析即可解决;
(4)根据公式Q=mq可求出煤炭放出的热量;
13.【答案】氢;聚变
【解析】【解答】解: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因而太阳具有巨大的能量.
故答案为:氢、聚变.
【分析】核聚变是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太阳内部为核聚变.
三、解答题
14.【答案】答:它们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了链式反应工作的,但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而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
【解析】【解答】解:它们都是利用重核裂变中的链式反应工作的,但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通过加入中子吸收棒及减速剂等是可以控制其链式反应速度的,而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 答:它们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了链式反应工作的,但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而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
【分析】核电站及原子弹都是利用了重核的裂变,原子弹中核裂变不加控制,是将能量瞬间爆发出来;而核电站中通过控制中子的数量从而做到了可控而让能量缓慢释放.
15.【答案】(1)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既要看到核能的积极作用,又不回避核泄漏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要努力防止核泄漏事故的发生(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看到核泄漏造成的危害,更要看到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3)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的国情决定不能简单地放弃核能的开发和利用。(4)总之,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核能,推动人类对核能的安全开发和利用。
【解析】【分析】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既要看到核能的积极作用,又不回避核泄漏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要努力防止核泄漏事故的发生。
四、综合题
16.【答案】(1)光能
(2)热传递;做功
(3)2.16×1024
(4)电池板是由一块块小的电池板串联组成,使电压成倍增加,组成的大电池板又并联组成方阵,使电压相同时电流成倍增加.
【解析】【解答】解:太阳不停地向外界发出光,通过光来释放能量.
晒太阳是接受太阳光的“辐射”,属于热传递现象.另一个是做功,例如双手摩擦生热.
由于1kW•h=3.6×106J,所以6×1017kW•h=2.16×1024J.
电池板要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所以电池板是由一块块小的电池板串联组成,使电压成倍增加,组成的大电池板又并联组成方阵,使电压相同时电流成倍增加.
故答案为:(1)光能(2)热传递,做功(3)2.16×1024(4)电池板是由一块块小的电池板串联组成,使电压成倍增加,组成的大电池板又并联组成方阵,使电压相同时电流成倍增加.
【分析】太阳能够释放的能量很多,主要取决于内部发生的核聚变,向外界不断的释放光和热.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
串联电路的特点是电流相同,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的特点是电压相同,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注意电功的单位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