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文件包含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教师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学生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9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镇(街)、学校、姓名、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等自己的个人信息,再用2B铅笔把对应准考证号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題卡各题目指定区城的相应位置上;如需要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城;不准使用铅笔、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问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全卷共20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H1 Cu64 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古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B.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烽火燃烧,一定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描写的是下雪,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烈火焚烧若等闲”描写的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爆炸燃烧,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2. 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当心火灾,易燃物质,与消防安全有关,选项不符合题意;
B、禁止烟火,与消防安全有关,选项不符合题意;
C、腐蚀品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选项符合题意;
D、安全逃生出口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 倡导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B.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C. 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D. 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比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节能减排,不利于实现碳中和,选项符合题意;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选项不符合题意;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选项不符合题意;
D、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减少汽油等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如图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B. ②表示的粒子属于阳离子
C. 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D. 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①表示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个,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②表示粒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说明该粒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属于阳离子,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质子数=原子序数,④表示的粒子是钠原子,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①②③④中质子数不同的有三种,表示三种不同元素,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在校园内推广“直饮水”,方便清洁。直饮水机内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①炭罐中的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B. 步骤②的作用是吸附水中杂质,去除异味
C. 步骤③的作用是进行杀菌消毒D. 该直饮水机处理后的水是纯净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步骤①炭罐中的活性炭不可长期使用,需要隔段时间进行更换,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步骤①的作用是吸附水中杂质,去除异味,步骤②的作用是过滤,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步骤③利用紫外灯照射管进行杀菌消毒,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该直饮水机处理后的水虽可直接饮用,但不是纯净物,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尿素,又称碳酰胺,化学式为CO(NH2)2,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下图是工业上制取尿素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A和B的粒子个数比是1:1B. B和D都属于氧化物
C. 每个尿素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D. 反应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10: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参加反应的A粒子应该为2个,B的粒子为1个,所以A和B的粒子个数比是2:1,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由微粒图可知,B是二氧化碳,D是水,所以B和D都属于氧化物,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可知,每个尿素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反应生成的C为尿素,D为水,所以C和D的质量比为(12+16+14×2+4)∶(2+16)=10∶3,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CCTV-2有一档节目《是真的吗?》。下列哪个选项的描述是真的
A. 往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泡沫B. 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质子和中子
C. 10L水和20L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30LD. 食品包装中充入氧气可以防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往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浮渣,选项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并非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质子和中子,比如某种氢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无中子,选项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10L水和20L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30L,选项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D、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可以防腐,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选项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下列各组实验中,现象描述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常温下,将硫放入空气中,硫不能燃烧,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实验时,用燃烧的木条试验电源正极端产生的气体,木条燃烧得更旺,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氢气不纯,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空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气体瓶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低,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应用澄清石灰水,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含镍不锈钢是混合物B. 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铁
C. 反应中碳是还原剂,碳使NiO发生了还原反应D. 反应后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含镍不锈钢是合金,合金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所以该不锈钢硬度大于纯铁,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反应中碳是还原剂,碳使NiO发生了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镍,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化镍中镍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单质镍的化合价为零,所以反应后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石油炼制可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
B.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C. 使用蜂窝煤做燃料,不会污染环境
D. 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也是丰富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石油炼制可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过量排放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使用蜂窝煤做燃料,燃料燃烧充分,减少资源浪费,但仍然会产生一氧化碳、粉尘等污染环境,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某实验小组计划利用甲酸( 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利用氧化铜CuO能够被还原成单质铜的性质,验证CO的还原性。装置如下图所示,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操作时,先滴加 HCOOH,再点燃酒精灯B. 甲处的现象是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 澄清石灰石变浑浊是因为发生了置换反应D. 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操作时,先滴加 HCOOH,产生一氧化碳,排尽反应容器中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甲处的固体是黑色氧化铜,在加热时被一氧化碳还原为红色的铜,所以甲处物质由黑色变为红色,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发生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的,观察颜色,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无明显现象,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均是无味的,闻气味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C、加入硫酸锌溶液,黄金和黄铜均与硫酸锌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区分;在加热的条件下,黄金和氧气不反应,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故选D。
13. 取一定质量的锌粒和铜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铜片的质量不变,错误。
B、锌与硫酸反应被消耗,质量应减少,直至为0,错误。
C、锌与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氢气质量增加,当锌反应完后,氢气质量不再增加,保持不变。正确。
D、开始溶液中无硫酸锌,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锌随反应质量增加,当锌反应完后,硫酸锌的质量不再增加,保持不变。错误。
故选C。
14. 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中甲不加热,乙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对比甲中红磷不燃烧;乙中红磷燃烧,能够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实验证明氢气燃烧生成物只有水,组成氢气的氢元素和组成氧气的氧元素,反应后氢、氧元素组成了水,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通过实验能够观察到甲集气瓶中纸花不变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纸花喷水后形成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乙集气瓶中纸花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该物质显酸性,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实验装置不密闭,产生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最终导致天平不平衡,无法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D。
第二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15. 化学用语是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气分子:_________;
(2)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一1价:__________;
(3)如图为实验室某试剂的残缺标签,该试剂中含有的阴离子可能是_________。
【答案】(1)O2 (2)
(3)或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氧气分子是双原子分子,用元素符号在右下角加数字2表示。即O2。
【小问2详解】
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一1价。化合价写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即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该试剂中含有的阴离子是-2价碳酸根或硫酸根。即或
【点睛】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一1价。
1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化学,让人民生活在绿水蓝天之下。环境问题是民生大事,过多地排放CO2会增强全球温室效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很多,图(1)表示其中的一部分途径。其中,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乙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丙是一种有剧毒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在工业上可用于_________;
(2)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CO2,但在光照条件下,又可以吸收CO2产生________。因此,植树造林有效保护环境。
(3)小军同学运用化学知识,为净化空气设计了简易捕捉器,流程如图(II)所示:捕捉CO2的原理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答案】(1)冶炼钢铁
(2)氧气##O2 (3)
(4)生石灰##CaO##氧化钙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结合图示中的转化关系可知甲是碳,在工业中用于冶炼钢铁。故填:冶炼钢铁
【小问2详解】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可以吸收CO2产生O2。故填:氧气(或O2)
【小问3详解】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填:
【小问4详解】
由图流程图可知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丁,是碳酸钙高温分解后的产物,丁是氧化钙。故填:生石灰(或CaO)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时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并用数据处理软件以数字、曲线的形式实时显示,集气瓶内气压变化如图乙所示。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图乙中A点为点燃前集气瓶中的气压,AB段气压显著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
(3)请仿照“实验后”的图示,画出“实验前”广口瓶中气体的微观示意图,水分子无须画出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红磷燃烧,集气瓶中气体受热膨胀,气压增大 ③.
【解析】
【详解】(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段气压显著增加的原因是红磷燃烧,集气瓶中气体受热膨胀,气压增大。
(3)反应前空气中主要是氮气和氧气,如图所示:。
18. 硫酸铜既是一种肥料,又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杀菌剂,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农药波尔多液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用铁桶来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胆矾(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受热易分解。将25.0g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已知CuSO4是白色固体,氧化亚铜是暗红色固体)。
①加热至___________℃时,CuSO4开始分解,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同时生成三氧化硫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图中x的值是____________。
【答案】(1)
(2) ①. 650 ②. ③. 设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x:
答: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16.0g,即x的值为16.0。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铁能够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不能用铁桶来盛放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①由图可知,加热至650℃时,CuSO4开始分解;硫酸铜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同时生成三氧化硫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见答案。
19. 气体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回忆有关知识,根据下图回答:
(1)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2)实验室可以利用装置A和F制备并收集CO2,石灰石应放在__________;装置的连接顺序a→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若需要暂时停止反应,最便捷的操作是__________。
(3)实验室里,可使用B装置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备氨气,收集氨气不选择装置D和装置E,由此推测氨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写一条)
【答案】(1)将弹簧夹夹紧,向漏斗内加入一定量的水,U形管两侧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差
(2) ①. 有孔塑料片上 ②. f ③. 夹紧弹簧夹
(3)密度比空气小(或极易溶于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是看在密闭容器内能否形成稳定的压强差。故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首先应夹紧弹簧夹,再向漏斗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若容器内形成稳定的压强差,U形管两侧就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利用装置A和F制备并收集CO2,石灰石为固体,放在有孔塑料片上,稀盐酸从左侧漏斗加入,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从长管进入短管排出,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f→g;实验过程中若需要暂时停止反应,可以夹紧弹簧夹,此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使U形管内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U形管左侧,稀盐酸与石灰石分离开,实验就会停止,故要停止反应,最便捷的操作是夹紧弹簧夹;
【小问3详解】
装置D为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装置E为排水集气法,适用于收集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实验室收集氨气不选择装置D和装置E,说明氨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或易溶于水。
20. “自热米饭”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化学小组对发热包的固体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发热包可能由生石灰、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物质组成。
实验探究】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写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探究二:发热包的固体成分的探究。
(2)完成下表
【反思与评价】
(3)综合上述实验,无法确定该发热包中是否含有_________。
【答案】 ①. ②. 原粉末中有铁粉 ③.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④. 二氧化碳##CO2 ⑤. 氯化钠##NaCl
【解析】
【详解】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说明有生石灰存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探究二:发热包的固体成分的探究。
(2)完成下表
步骤(1):取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
步骤(2):用磁铁多次重复靠近其中一份粉末,有部分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说明原固体粉末中有铁粉;
步骤(3):取步骤(2)的剩余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说明原粉末中一定含有铝粉和炭粉;
步骤(4):取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通入二氧化碳(CO2),滤液变浑浊,说明原粉末中一定含有生石灰,加水时生成了氢氧化钙。
反思与评价:
(3)综合上述实验,氯化钠存在与否都没有任何现象,所以无法确定该发热包中是否含有氯化钠(NaCl)。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硫放入空气中
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能与氧气反应
B
电解水实验时,用燃烧木条试验电源正极端产生的气体
木条燃烧得更旺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C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氢气较纯净
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空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气体瓶中木条熄灭。
空气中含较少CO2,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CO2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
观察颜色
B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MnO2
闻气味
C
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加入硫酸锌溶液
在空气中加热
D
二氧化碳和氧气
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甲中红磷不燃烧;乙中红磷燃烧
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甲集气瓶中纸花不变色;
乙集气瓶中纸花变红色。
证明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
D
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再保持平衡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
/
/
(2)
用磁铁多次重复靠近其中一份粉末
有部分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___________
(3)
取步骤(2)的剩余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_____溶液呈无色。
原粉末一定含有铝粉和炭粉
(4)
取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通入__________
滤液变浑浊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生石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文件包含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教师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学生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文件包含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教师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学生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文件包含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教师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学生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