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万安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万安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教师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单元质量评价六第6章试卷学生版2023-2024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的动物是( )
A.章鱼 B.鲸鱼 C.甲鱼 D.鲫鱼
2.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
A.环节动物 B.哺乳动物 C.鱼类 D.节肢动物
3.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其原因是( )
A.蚯蚓必须生活在水中 B.使蚯蚓的呼吸能正常进行
C.以此增加蚯蚓的灵敏度 D. 使蚯蚓完成受精作用
4.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
A.体表外有外骨髓 B.身体分部
C.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D.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5.哺乳动物比鸟类更能适应环境,主要是因为( )
A.产大型卵,能供给胚胎充足的养料 B.心脏四腔,输送氧气能力强
C.体表被毛,保温性好 D.胎生和哺乳,胚胎和幼体发育条件优越
6.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
A.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B.鸟类的身体大都呈现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C.哺乳动物一般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7.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
8.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连线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蝗虫——气门 ③鱼——鳃 ④家鸽——肺和气囊
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9.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
A. 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B. 担任警戒任务的猴子看见鹰时发出叫声
C. 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 D. 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
10.“希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描绘的是母燕的( )
A.取食行为 B.领域行为 C.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
11.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动物甲、乙、丙完成绕道取食前的尝试次数分别是165次、32次、5次。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是(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乙、甲 D. 甲、丙、乙
12.右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C.结构②是骨骼肌
D.肌健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13.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如右图)是( )
A.肌肉a收缩,肌肉b舒张 B.肌肉b收缩,肌肉a舒张
C.肌肉a、b同时收缩 D.肌肉a、b同时舒张
14.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 B.人毁坏了鬼针草
C.人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果实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15.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比真菌个体更细小 B.剩饭变馊主要由细菌造成,而发霉则是由真菌造成 C.真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D.真菌的菌落多有外观可见的颜色
16.从形态上看,可以将细菌分成( )
A.有荚膜菌和无荚膜菌 B.杆菌和球菌 C.螺旋菌、杆菌和球菌 D.球菌和荚膜菌
17.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A. 酵母菌、灵芝、黄曲霉 B. 大肠杆菌、银耳、猴头菇
C. 青霉菌、蘑菇、紫菜 D. 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18.微生物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对有关微生物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利用醋酸菌酿醋 B. 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C.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 利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19.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
①高温灭菌 ②接种 ③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④恒温培养
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20.根据表中数据,正确的分析是( )
A.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比其他两种动物高,因此增加了飞行的负担
B.人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低,说明人的心脏相对输血能力比鸟类还强
C.蛙每分钟心跳次数最低,可以减少对物质和氧气的需求,用鳃呼吸就能满足氧气需要
D.鸽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高、心跳快、血液循环迅速,适于飞行生活
21.被称为“微生物之父”的科学家是( )
A.林奈 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普利斯特利
22.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列错误的是( )
A. 植物可以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细菌可以将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 D.真菌可以将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
23.下列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病毒的繁殖方式是在宿主细胞中,靠自己的遗传物质,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
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D.细菌对于人类都是有害的
24.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数量会(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稳定不变 D.相对稳定
25.人们将人类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是大肠杆菌制造出能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这种技术叫( )
A.仿生学 B.发酵 C.克隆 D.转基因技术
26.画思维导图是进行对比的有效方法。观察右图,其中阴影部分是两种生物的共同特征,下 列哪一特征不能写在阴影区?( )
A.具有细胞结构 B.要进行呼吸作用
C.细胞内具有细胞核 D.属于消费者
27.下图为五种不同的生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除噬菌体外,都是单细胞生物 B.除草履虫外,都有细胞壁
C.除衣藻外,都营寄生生活 D.除大肠杆菌外,其他都不是分解者
28.从分类的角度说,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同属生物 B.同种生物 C.同纲生物 D.同科生物
2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生态的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0.对于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毫无利用价值
B.病毒一旦浸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C.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动物病毒也可以寄生在植物细胞里
二、非选择题(31-33题每空1分,34题每空2分,共40分。)
31.(13分)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B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____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与B同组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A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_________端。
(3)E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身体呈________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前肢变成________,体表被覆羽毛等。在E的肌肉中最发达的是________,这与飞行时牵动两翼运动有密切关系。
(4)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如C用_________呼吸,_________辅助呼吸。
(5)F特有的生殖特点是____________,可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6)D的身体覆盖有_________,即可保护身体又能防止水分蒸发。上述图片中与D生殖相似的动物是_________(填字母)。
(7)上述图片中能保持体温恒定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漏填不给分)。
(8)将以上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_。
A.ABDCFE B.ABCDEF C.ADBFCE D.ADCEFB
32.(7分)生物分类学家根据各类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把各类生物安置在有分枝树状的图表上,简明地表示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称为“进化树”。右图是生物进化树的一部分,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A]代表的动物类群:____________,[B]代表的动物类群:____________。
(2)由图中可以看出,[A]与鸟类都起源于古代的____________,现在的
[A]与鸟类存在很大差别,这是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结果。
(3)节肢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所谓的“皮”实际是______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____________等作用。
(4)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属于____________行为。
(5)一条2—2.5公斤的雌鲤鱼一次产卵可产50万粒;一只雌蟾蜍每年产卵量可达万枚。这种现象可用自然选择学说中的____________来解释。
33.(10分)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甲 乙
(1)与真菌细胞相比,细菌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细胞没有_______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__________生活,它们大多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者。甲图中_______(填序号)所代表的结构能够控制物质进出。
(2)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在恶劣的环境下,细菌可以形成能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叫____________。
(3)乙图为人的上肢关节和肌肉模式图。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有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以伸肘动作为例,[④]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___状态;[③]____________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34.(10分)抗生素能有效地杀死细菌,事实果真如此吗?对此,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青霉素杀菌作用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步骤及观察结果如下:①实验步骤: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然后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再放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表面,另外两片浸了无菌水的圆纸片也放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表面(如图),把培养皿盖上盖,放在37℃的恒温箱内一天。②实验现象:一天后取出培养皿,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这个步骤是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
(2)将培养皿放在37℃的恒温箱内一天,温度设定在37℃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浸有无菌水的两个圆纸片周围没有出现清晰区,它们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作用,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都出现没有细菌菌落的清晰区,而且青霉素浓度越高,清洗区就越大。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物质,青霉菌与大肠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非选择题(31-33题每空1分,34题每空2分,共40分。)
(1)节肢 A (2)前 (3)流线 翼 胸肌 (4)肺 皮肤
胎生、哺乳 (6)角质的鳞片 E (7)EF (8)B
(1)哺乳类 两栖类 (2)爬行类 (3)外骨骼 防止水分蒸发
先天性 (5)过度繁殖
(1)细胞核 叶绿体 有机物 分解者 ④
分裂生殖 芽孢 (3)舒张 肱三头肌 收缩
(1)接种 (2)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
(3)对照 (4)青霉素能杀死细菌 (5)青霉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动物名称
心脏占体重比例(%)
每分钟心跳次数
蛙
0.57
22
人
0.42
72
鸽
1.72
135~244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C
D
D
D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C
C
C
A
D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D
D
D
A
B
C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3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卷,共4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锦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