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18)_冀教版
展开1、让学生在观察、测量、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会用字母表示,能运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史,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去郊外游玩过吗?”
生:“去过。”
师:“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骑自行车)“真不错,大家都有环保意识。”(课件出示情境图)瞧,聪聪一家人也骑自行出去郊游啦。”
2、议一议
(1)车轮转动一周,谁的车走的远?为什么?
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爸爸的自行车车轮转动一周走的远,因为他的自行车车轮大。
(2)车轮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
课件展示——车轮转动一周的长度就是车轮的周长,让学生感知圆的周长,指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课件出示三辆自行车图
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初步感知车轮的周长与它的辐条有关。
3、导入新课
车轮是圆形,辐条相当于半径,所以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直径)的长度有关。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直径)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板书课题: 圆的周长
活动2【讲授】探究新知
(一)、探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1、小组合作,测量一下一元硬币的周长和直径。
(1)、布置活动
小组合作测量一下一元硬币的周长和直径,用计算器计算出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多少倍。
(2)、学生操作
教师可参与到小组中和学生一起操作。
(3)、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滚动法或绕绳法测量。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倍。
(4)、教师对上面的活动进行总结,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肯定,同时引出下面的操作活动。
2、教师质疑
教师用悠悠球在空中甩成一个圆,提问:悠悠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不能)
质疑:看来用滚动、绕绳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探讨出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
3、探究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1)小组合作:测量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物品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A、小组成员适当分工 用自己准备的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物品测量、计算并填表。
B、计算用计算器进行,测量结果精确到一毫米,保留两位小数。
C、把数据记录在课本43页表格中。
(2)组织交流
交流各组测量计算的结果,尽可能多的展示每个小组的结果,是数据带有普遍性。
(3)、汇报数据。
对小组汇报的数据如实汇总,尊重客观事实。
(4)、观察发现
提问:观察得到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每个圆的大小不同,但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5)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发现,尽管我们测量和计算的结果有些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认识圆周率
介绍一: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读写π
介绍二:我们通过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发现了我们先人用几千年时间才研究出的结果,同学们真了不起,经过周密计算,现在我们知道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板书:π=3.141592653······
让学生阅读43页“兔博士网站”的内容,了解圆周率及其发展史。
我们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
板书:π≈3.14
5、学习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因为
π= ,所以c=πd 或 c=2πr
小结:现在我们只要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就能求出一个圆的周长了。
(二)解决问题
1、出事课本44页的例题
(1)读题,说说金属条的长指的是什么?(镜面的周长)
(2)题目中已知条件是什么?怎样求镜面的周长?
2、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计算时,教师深入到学生之间,注意特困生的指导。
3、组织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3.14×25=78.5(厘米)
活动3【练习】拓展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黑板展示学生作业
2 × 3.14 × 1.5 = 9.42 (厘米)
↓×4 ↓×4 }半径扩大4倍,周长也扩大4倍 。
2 × 3.14 × 6 = 37.68(厘米)
3.14×18=56.52(厘米)
2、解决甩悠悠球形成的圆的周长问题。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6)_冀教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6)_冀教版,共35页。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19)_冀教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19)_冀教版,共3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情境,自主探索,简单应用,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13)_冀教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13)_冀教版,共3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情境,自主探索,简单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