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学校中心花园的美景吸引了许多同学。下面是某位同学写的一个小片段,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8分)
    【甲】进入深秋的爬山虎,与夏日碧玉似的绿截然不同,换上了烟霞般的红。[乙】“霜重色愈浓”,不错的,这一片片叶子红得浓烈,红得烂(màn),像把终年贮蓄的红色全拿出来了。【丙】秋风吹起,这一把把红色的小扇子随风起舞,于是那红色流动起来,真是______。风停了,夕阳染红了天空。沐浴在霞光里,显得绚丽而又灵动。
    (1)文段中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曼
    zhù
    B.曼
    chǔ
    C.漫
    zhù
    D.漫
    chǔ
    (2)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美不胜收
    B.五彩斑斓
    (3)画横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你帮助修改。(2分)
    (4)善用比喻是这个小文段的一个特点。文段中【甲】[乙][丙】三个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2.古诗文默写。(8分)
    文人墨客,吟诗填词,饱含秋意。曹操途登碣石,临风观海:“(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李白初出峨眉,举头望月:“峨眉山月半轮秋,(2)   ”(李白《峨眉山月歌》);游子于秋野残阳,顿生愁思:“(3)   ,(4)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古诗文中的经典名句犹如秋日硕果,山中珍奇,值得回味: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把思念托与了明月:“(5)   ,(6)   ”,在奇特的想象中饱含对朋友的牵挂;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7)   ,(8)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古代对年龄的独特称呼有很多,比如:称“四十岁”为不惑之年,称“五十岁”为知天命。
    B.“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其叫声凄切,常用来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D.听说朋友父亲过八十大寿,小李打电话送祝福:“祝家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4.名著阅读。(4分)
    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写道:“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请结合作品内容,试举一件留存在鲁迅记忆深处的事情。
    5.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4分)
    6.综合性探究学习。(8分)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我校初中部开展了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交友故事】小海为参加活动而收集的四个故事中,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2分)
    A.高山流水
    B.管鲍之交
    C.割席断交
    D.悬梁刺股
    (2)【交友之论】在学校网站论坛版块,有人发起一个题为“心中的友情”的帖子,请你仿照留言示例跟贴留言。(2分)
    留言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就是真心相待、彼此祝福,不论远近。
    你的留言:   
    (3)【交友之道】活动中,老师提到了一句话:“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小海百思不得其解。请你向他解释一下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   (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2分)
    济南的冬天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ㅤㅤ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ㅤㅤ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同学们打算要美美地朗读这篇课文,提出了一些朗读意见,下列各句朗读处理你觉得不妥当的一项是    (2分)
    A.“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一句中,“温晴”重读,能突出济南冬天的鲜明特点。
    B.“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句中,“觉得”后停顿,“有了着落”和“有了依靠”连读,这样能读出冬天里济南人的安全感、温暖感。
    C.“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一句用欣喜、赞叹的语气来读,节奏轻快些,这样,“妙”的韵味就出来了。
    D.“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中,“济南”重读,强调济南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与众不同,更能突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
    (2)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句中加点的两个“卧”字有何妙处?)(3分)
    ②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3分)
    (3)阅读下列语段,向答问题。
    [甲]
    ㅤ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
    [乙]
    ㅤㅤ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选自老舍《济南的秋天》)
    同样是写济南的山,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4分)
    8.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5分)
    奇怪的念头
    ①黑娃从戴眼镜的汪老师手里接过试卷。鲜红的20分像一面垂头丧气的旗帜猎猎作响。黑娃很害怕,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好在老师也没有看他,挥挥手说,回去给家长签个字。
    ②黑娃心里难受极了。汪老师平时最喜欢他,上次看到他的指甲里藏了不少泥垢,亲自用指甲钳替他整理干净了。上学期,黑娃的语文考了全校第一,王老师当即就从自己的书橱里拿出同学们都垂涎三尺的《草房子》奖给了黑娃,上面还有作者曹文轩的亲笔签名,神气得不得了。
    ③黑娃看出来,易动感情的汪老师真生气了。从全校第一到20分,就是从老柳树上摔下来也不会这么惨。黑娃叹了口气,含着泪回家去。
    ④路上的油菜花都开了,金灿灿的,黄色的花粉沾到黑娃的身上,好香啊。黑娃的家在一片油菜地的后面,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柳树,上面住了一窝灰鸟。正在家门口等黑娃的老黑一看到小主人,摇着尾巴迎上来。黑娃没心情理它,手里的试卷攥得更紧了。
    ⑤爷爷坐在院子的槐树下,一树的槐花白得像雪,香气四溢。爷爷的手里抓着那把乌黑梢子的二胡,眼睛微闭,吱吱地拉着,喑哑的琴声,在静静的院子里显得很特别,黑娃找不出词形容。过去的爷爷身材魁梧,臂膀坚硬,可一场病,爷爷的腰佝偻了下去,整个人连说话都抖个不停。黑娃再不敢惹他生气了。
    ⑥黑娃啊,回来了,锅里有好东西,你去看看。知道今天你们发榜,犒劳你的。
    ⑦黑娃揭开锅,几个长相喜人的嫩玉米卧在清水里。黑娃拿起一个,咬咬,真甜。黑娃拣了一个大的给爷爷,站到旁边,等爷爷问他。爷爷心情很好,竟然没有问他成绩,很难得地拉了一曲《良宵》,琴声俏皮得像枝头的小鸟。
    ⑧黑娃转身到屋里写作业。作业写完,天已经黑了。挂在天上的凉月很亮,院子里洒下一片银光。爷爷忽然喊黑娃出去,让他坐到自己身边。黑娃,你要什么奖赏?这次考试又是第一吧。
    ⑨黑娃不敢说话,把试卷递给爷爷。爷爷看完脸色就变了,鼻子里呼哧呼哧出粗气。黑娃害怕了。爷爷你咋了?
    ⑩爷爷不答话,老泪下来了。人一老,眼泪就多。爷爷走回自己的屋子,一声巨大的叹息,差点把黑娃的心砸碎。黑娃咬咬牙,跟爷爷进了屋。
    ⑪老师说让爸爸签字,你打电话让他们回来吧。黑娃说。爷爷不理他,没有开灯,脸朝墙躺到床上。月光从高大的槐树上照射下来,映着槐花,整个院子淹没在一片苍白之中。
    ⑫爷爷你让爸妈回来吧,上次王波浪考了个不及格,她爸妈就从城里回来监督他了。我好不容易考了20分,你为什么不让他们从外地回来?爷爷,我求你了,打电话给爸爸吧,我想他们了……
    ⑬面对这样奇怪的念头,爷爷不禁老泪纵横。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情节概括。(2分)
    ①   ——老师让黑娃回去给家长签字——②   ——黑娃让爷爷打电话给爸妈让他们回来
    (2)请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3)⑪段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分)
    (4)文章标题“奇怪的念头”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对于这种想法和做法,你是怎样看的?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说理由。(5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10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内集(城内集会)
    因风起(因为)
    B.儿女(儿子和女儿)
    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C.差可拟(差别)
    未若柳絮(不如,不及)
    D.俄而(不久,一会儿)
    去后乃至(才)
    (2)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诚信为人之本”意思是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一个不讲诚信的人,竟为元方这样一个七岁的孩子所不齿。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诚信为人之本”的信条在季札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链接材料】季札将使于晋,带宝剑以过徐。徐①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晋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②,徐君已死。于是以剑带③徐君墓树而去。
    (取材于《新序•杂事卷七》)
    【注释】①徐:国名。②反:同“返”,返回。③带:围绕,环绕。这里指挂。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4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北固山”点明了诗人游览的地点。
    B.“阔”字既写出了江水浩渺之势,又写出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潮涌涨的景象。
    C.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景交融,选取的主要景物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与归雁。
    D.颈联在写景之外,也透露出年关之际,诗人犹自漂泊在外,无法返乡的思乡之感。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了什么哲理?请简要分析。(2分)
    附加题 (5分)请把下面所给《<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并用“/”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四、作文(50分)
    11.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位名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遇见某个人,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遇见某本书,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遇见某个美景,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总有一次遇见,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叙事类文章。
    要求:(1)文章不少于500字;
    (2)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写作助手:
    (1)在叙事过程中添加对人物神态、动作、外貌、语言等方面准确而独到的细节描写,使你描写的人物更鲜活。
    (2)要恰如其分地表述你的情感。有了情感的参与,文章才会充实饱满,有血有肉也才会让人感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8分)学校中心花园的美景吸引了许多同学。下面是某位同学写的一个小片段,请你阅读并完成任务。
    【甲】进入深秋的爬山虎,与夏日碧玉似的绿截然不同,换上了烟霞般的红。[乙】“霜重色愈浓”,不错的,这一片片叶子红得浓烈,红得烂(màn),像把终年贮蓄的红色全拿出来了。【丙】秋风吹起,这一把把红色的小扇子随风起舞,于是那红色流动起来,真是______。风停了,夕阳染红了天空。沐浴在霞光里,显得绚丽而又灵动。
    (1)文段中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曼
    zhù
    B.曼
    chǔ
    C.漫
    zhù
    D.漫
    chǔ
    (2)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A.美不胜收
    B.五彩斑斓
    (3)画横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你帮助修改。
    (4)善用比喻是这个小文段的一个特点。文段中【甲】[乙][丙】三个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B 
    A.【甲】
    B.【乙】
    C.【丙】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根据积累作答。“màn”写作“漫”;“贮”读作“zhù”。
    故选:C。
    (2)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分析。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五彩斑斓: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有语境可知这里用“美不胜收”。
    故选:A。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句子成分残缺,缺主语,根据段落内容可知,在“沐浴”前面加上“爬山虎的叶子”。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判断。【甲】【丙】两句使用了比喻,【乙】没有。
    故选:B。
    【解答】答案:
    (1)C
    (2)A
    (3)在“沐浴”前面加上“爬山虎的叶子”。
    (4)B。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8分)古诗文默写。
    文人墨客,吟诗填词,饱含秋意。曹操途登碣石,临风观海:“(1)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李白初出峨眉,举头望月:“峨眉山月半轮秋,(2)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游子于秋野残阳,顿生愁思:“(3) 夕阳西下 ,(4)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古诗文中的经典名句犹如秋日硕果,山中珍奇,值得回味: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把思念托与了明月:“(5) 我寄愁心与明月 ,(6) 随君直到夜郎西 ”,在奇特的想象中饱含对朋友的牵挂;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7) 人不知而不愠 ,(8) 不亦君子乎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秋风萧瑟(注意“萧”的书写)
    (2)影入平羌江水流(注意“羌”的书写)
    (3)夕阳西下
    (4)断肠人在天涯
    (5)我寄愁心与明月
    (6)随君直到夜郎西
    (7)人不知而不愠
    (8)不亦君子乎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对年龄的独特称呼有很多,比如:称“四十岁”为不惑之年,称“五十岁”为知天命。
    B.“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其叫声凄切,常用来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D.听说朋友父亲过八十大寿,小李打电话送祝福:“祝家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用在此处不合适,可改为“令尊”。
    故选:D。
    【点评】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4.(4分)名著阅读。
    鲁迅在《朝花夕拾》的小引中写道:“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请结合作品内容,试举一件留存在鲁迅记忆深处的事情。
    【分析】《朝花夕拾》以记事为主,前七篇反映作者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作品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题干要求举出一例“留存在鲁迅记忆深处的事情”,《朝花夕拾》中的篇目都符合此要求,作答时攫取一则故事概括总结即可。如《琐记》中,衍太太鼓励孩子们打旋子,但是当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而阿祥的婶母恰巧进来时,她却说:“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衍太太的这种做法让鲁迅感到厌恶。
    答案:
    示例:《藤野先生》中,鲁迅曾把藤野先生所改正的讲义收藏起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后来迁居的时候不幸遗失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却了无回信,这让鲁迅颇感遗憾。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4分)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语言表达。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语言表达。此类题目,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时,最好选择课本中选入的文章来书写心得,可围绕文本的内容和主旨来表达自己的收获,语意清晰,语序合理,观点明确,不出现病句和错字即可。
    答案:
    示例: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阿长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我”解决难题。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6.(8分)综合性探究学习。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我校初中部开展了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交友故事】小海为参加活动而收集的四个故事中,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D 
    A.高山流水
    B.管鲍之交
    C.割席断交
    D.悬梁刺股
    (2)【交友之论】在学校网站论坛版块,有人发起一个题为“心中的友情”的帖子,请你仿照留言示例跟贴留言。
    留言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就是真心相待、彼此祝福,不论远近。
    你的留言: 示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间的交情,并不因利益驱使而怎样,小人之间的交往,却多因利益驱使,利益过后,人与人若过眼云烟。 
    (3)【交友之道】活动中,老师提到了一句话:“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小海百思不得其解。请你向他解释一下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 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摆满香草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香草的香味了,这是因为它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店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是因为你与臭味融为一体了。老师在告诉我们,环境的好坏对人有很大的影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我们结交朋友,也要慎重选择,要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交朋友,远离品行不好的人。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故事的掌握。
    A.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B.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
    C.比喻朋友之间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绝交;
    D.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与交友无关。
    故选:D。
    (2)本题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此题要按题干要求,结合交友的名言警句来写自己对友情的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理解的能力。答这类题时,要联系语境,写出句子的本义和对句子的理解。
    句意为: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摆满香草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香草的香味了,这是因为它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店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是因为你与臭味融为一体了。
    故答案为:
    (1)D
    (2)示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间的交情,并不因利益驱使而怎样,小人之间的交往,却多因利益驱使,利益过后,人与人若过眼云烟。
    (3)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摆满香草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香草的香味了,这是因为它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店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是因为你与臭味融为一体了。老师在告诉我们,环境的好坏对人有很大的影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我们结交朋友,也要慎重选择,要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交朋友,远离品行不好的人。
    【解答】(1)D
    (2)示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间的交情,并不因利益驱使而怎样,小人之间的交往,却多因利益驱使,利益过后,人与人若过眼云烟。
    (3)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摆满香草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香草的香味了,这是因为它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店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是因为你与臭味融为一体了。老师在告诉我们,环境的好坏对人有很大的影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我们结交朋友,也要慎重选择,要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交朋友,远离品行不好的人。
    【点评】作答成语故事类和名句理解类题目的基础是平日的积累,在日常的学习中应有意识的积累并掌握相关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7.(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济南的冬天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ㅤㅤ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ㅤㅤ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同学们打算要美美地朗读这篇课文,提出了一些朗读意见,下列各句朗读处理你觉得不妥当的一项是  D 
    A.“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一句中,“温晴”重读,能突出济南冬天的鲜明特点。
    B.“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一句中,“觉得”后停顿,“有了着落”和“有了依靠”连读,这样能读出冬天里济南人的安全感、温暖感。
    C.“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一句用欣喜、赞叹的语气来读,节奏轻快些,这样,“妙”的韵味就出来了。
    D.“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中,“济南”重读,强调济南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与众不同,更能突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
    (2)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句中加点的两个“卧”字有何妙处?)
    ②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3)阅读下列语段,向答问题。
    [甲]
    ㅤ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
    [乙]
    ㅤㅤ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选自老舍《济南的秋天》)
    同样是写济南的山,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
    【分析】本文主要讲了济南的冬天温晴、天气好的特点;济南的小山可爱、生动、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和济南的小山的赞美、热爱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朗读理解能力。
    ABC.正确。
    D.有误,“‘济南’重读”表述错误,应该是“冬天”重读,强调济南的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与众不同。
    故选:D。
    (2)本题考查句段赏析题。题干中已经将要求进一步具体化。第一句是赏析加点字词,点明“卧”是“躺或趴”的意思,且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村庄和雪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村庄、矮屋顶上地薄雪的形状、情态,烘托出恬静安适的气氛,且“卧”字表现出的安闲、舒适与前文的“一个老城……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好像……一个摇篮里”相照应,前后呼应,使文章浑然天成。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对济南冬天的喜爱。第二句是从修辞角度赏析,从“不忍得”“照影”可以看出此句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水和柳拟人化,用绿萍、水藻、柳影的绿来烘托出水的“绿”,表现出水的温暖多情。
    (3)本题考查句段分析题。《济南的冬天》里“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雪后山的秀气的特点,表现出了作者对这冬天的喜爱之情;《济南的秋天》里写“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由此可知,描写了秋天山的颜色与变动,写出了在济南的秋天里山呈现出来的秀美。所以两篇文章的共同点都是围绕着济南山的美景来写的,不同点在于《济南的冬天》着重写了雪后山的秀气,而《济南的秋天》则是写出了山的颜色与变动。
    答案:
    (1)D
    (2)①“卧”,躺或者趴的意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村庄和雪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村庄、矮屋顶上的薄雪的可爱,烘托出恬静安适的气氛。照应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和柳人格化,烘托出了水的绿,表现出水的温暖多情。
    (3)共同点:都写出了济南的美丽和山的秀美;不同点:《济南的冬天》着重写了雪后山的秀气,作者抓住“温晴”这一点来写;《济南的秋天》则是写出了山的颜色与变动,抓住山的变化特点来写的。
    【点评】课内文章阅读的答题技巧:
    1.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中心紧密相连。
    2.对标题进行理解,可以对文章进行梳理,把握主要内容。
    3.概括中心,根据以上两点,练习概括中心,或找中心句。
    4.找出文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看看修辞句子对中心有什么作用。
    5.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托物言志,还是欲扬先抑,对比还是动静结合等等。
    6.根据作者的笔墨侧重点,分析详略处理,那么详细写的就是中心段落,要逐字逐句分析,多读多领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7.在答题时,要把题干推回文本原位置,前后推出答案,可能是原句子,可能需要自己概括,注意关键词才是给分点。
    8.(15分)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奇怪的念头
    ①黑娃从戴眼镜的汪老师手里接过试卷。鲜红的20分像一面垂头丧气的旗帜猎猎作响。黑娃很害怕,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好在老师也没有看他,挥挥手说,回去给家长签个字。
    ②黑娃心里难受极了。汪老师平时最喜欢他,上次看到他的指甲里藏了不少泥垢,亲自用指甲钳替他整理干净了。上学期,黑娃的语文考了全校第一,王老师当即就从自己的书橱里拿出同学们都垂涎三尺的《草房子》奖给了黑娃,上面还有作者曹文轩的亲笔签名,神气得不得了。
    ③黑娃看出来,易动感情的汪老师真生气了。从全校第一到20分,就是从老柳树上摔下来也不会这么惨。黑娃叹了口气,含着泪回家去。
    ④路上的油菜花都开了,金灿灿的,黄色的花粉沾到黑娃的身上,好香啊。黑娃的家在一片油菜地的后面,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柳树,上面住了一窝灰鸟。正在家门口等黑娃的老黑一看到小主人,摇着尾巴迎上来。黑娃没心情理它,手里的试卷攥得更紧了。
    ⑤爷爷坐在院子的槐树下,一树的槐花白得像雪,香气四溢。爷爷的手里抓着那把乌黑梢子的二胡,眼睛微闭,吱吱地拉着,喑哑的琴声,在静静的院子里显得很特别,黑娃找不出词形容。过去的爷爷身材魁梧,臂膀坚硬,可一场病,爷爷的腰佝偻了下去,整个人连说话都抖个不停。黑娃再不敢惹他生气了。
    ⑥黑娃啊,回来了,锅里有好东西,你去看看。知道今天你们发榜,犒劳你的。
    ⑦黑娃揭开锅,几个长相喜人的嫩玉米卧在清水里。黑娃拿起一个,咬咬,真甜。黑娃拣了一个大的给爷爷,站到旁边,等爷爷问他。爷爷心情很好,竟然没有问他成绩,很难得地拉了一曲《良宵》,琴声俏皮得像枝头的小鸟。
    ⑧黑娃转身到屋里写作业。作业写完,天已经黑了。挂在天上的凉月很亮,院子里洒下一片银光。爷爷忽然喊黑娃出去,让他坐到自己身边。黑娃,你要什么奖赏?这次考试又是第一吧。
    ⑨黑娃不敢说话,把试卷递给爷爷。爷爷看完脸色就变了,鼻子里呼哧呼哧出粗气。黑娃害怕了。爷爷你咋了?
    ⑩爷爷不答话,老泪下来了。人一老,眼泪就多。爷爷走回自己的屋子,一声巨大的叹息,差点把黑娃的心砸碎。黑娃咬咬牙,跟爷爷进了屋。
    ⑪老师说让爸爸签字,你打电话让他们回来吧。黑娃说。爷爷不理他,没有开灯,脸朝墙躺到床上。月光从高大的槐树上照射下来,映着槐花,整个院子淹没在一片苍白之中。
    ⑫爷爷你让爸妈回来吧,上次王波浪考了个不及格,她爸妈就从城里回来监督他了。我好不容易考了20分,你为什么不让他们从外地回来?爷爷,我求你了,打电话给爸爸吧,我想他们了……
    ⑬面对这样奇怪的念头,爷爷不禁老泪纵横。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情节概括。
    ① 黑娃考试只考了20分 ——老师让黑娃回去给家长签字——② 爷爷看到黑娃考的20分后叹息、难过。 ——黑娃让爷爷打电话给爸妈让他们回来
    (2)请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⑪段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4)文章标题“奇怪的念头”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对于这种想法和做法,你是怎样看的?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说理由。
    【分析】本文记叙了黑娃考试只考了20分;老师让黑娃回去给家长签字;爷爷看到黑娃考的20分后叹息、难过;黑娃让爷爷打电话给爸妈让他们回来。文章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陪伴,他们期盼得到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从全校第一到20分”,①概括为:黑娃考试只考了20分;结合“爷爷不答话,老泪下来了。人一老,眼泪就多。爷爷走回自己的屋子,一声巨大的叹息,差点把黑娃的心砸碎”,②概括为:爷爷看到黑娃考的20分后叹息、难过。
    (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上学期,黑娃的语文考了全校第一,王老师当即就从自己的书橱里拿出同学们都垂涎三尺的《草房子》奖给了黑娃,上面还有作者曹文轩的亲笔签名,神气得不得了”补充交代了黑娃学习成绩好,得到老师奖励和关心,与考零分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小旦考试有如此大的落差,引出下文。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整个院子淹没在一片苍白之中”写了月光下院子苍白的特点,烘托出爷爷看到黑娃考了20分后悲伤失望的心情。
    (4)本题考查标题理解及阅读看法。第一问,结合“爷爷你让爸妈回来吧,上次王波浪考了个不及格,她爸妈就从城里回来监督他了。我好不容易考了20分,你为什么不让他们从外地回来”分析,“奇怪的念头”在文中指因为想念在外的爸爸妈妈,希望他们能够回来,黑娃故意从全校的第一考到了20分。第二问,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陪伴,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温暖,渴望父母在身边陪伴自己成长。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回答: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父母外出打工也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他们在外务工也很辛苦,不容易,孩子应该多理解父母,少让父母担心。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回答:不同意这种做法。
    答案:
    (1)黑娃考试只考了20分;爷爷看到黑娃考的20分后叹息、难过。
    (2)补充交代了黑娃学习成绩好,得到老师奖励和关心;与考零分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写了月光下院子苍白的特点,烘托出爷爷在悲伤失望的心情。
    (4)因为想念在外的爸爸妈妈,希望他们能够回来,黑娃故意从全校的第一考到了20分。
    示例一: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陪伴,他们期盼得到父母关爱和家庭温暖。
    示例二:不同意这种做法,因为父母打工为了自己更好地生活,自己应该能够理解并且不让父母担心。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9.(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正确的一项是  D 

    A.内集(城内集会)
    因风起(因为)
    B.儿女(儿子和女儿)
    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C.差可拟(差别)
    未若柳絮(不如,不及)
    D.俄而(不久,一会儿)
    去后乃至(才)
    (2)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诚信为人之本”意思是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一个不讲诚信的人,竟为元方这样一个七岁的孩子所不齿。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诚信为人之本”的信条在季札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季札将使于晋,带宝剑以过徐。徐①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为有晋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②,徐君已死。于是以剑带③徐君墓树而去。
    (取材于《新序•杂事卷七》)
    【注释】①徐:国名。②反:同“返”,返回。③带:围绕,环绕。这里指挂。
    【分析】参考译文:
    咏雪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链接材料
    季札要到西边去访问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札的宝剑,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季札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没有献上剑,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不幸,返回时徐君已死,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走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有误,内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因,趁,乘。
    B.有误,儿女,文中指子侄辈。顾,回头看。
    C.有误,差,大体。
    D.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即,就是;女,女儿。句意为: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②中重点词语有:期,约定;委,舍弃。句意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从材料内容可知,徐君喜爱季札的佩剑,有心索取,却难于启齿。季札明白徐君的心意,决定把剑赠送给他,但因佩剑出使是一种礼仪,只好待其归来,才能了此心愿。不幸,返回时徐君已死。季札为兑现内心的许诺,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走了。
    答案:
    (1)D
    (2)①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②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3)徐君喜爱季札的佩剑,有心索取,却难于启齿。季札明白徐君的心意,决定把剑赠送给他,但因佩剑出使是一种礼仪,只好待其归来,才能了此心愿。不幸,返回时徐君已死。季札为兑现内心的许诺,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走了。表现了季札对诚信仁义的珍视。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0.(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北固山”点明了诗人游览的地点。
    B.“阔”字既写出了江水浩渺之势,又写出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潮涌涨的景象。
    C.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景交融,选取的主要景物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与归雁。
    D.颈联在写景之外,也透露出年关之际,诗人犹自漂泊在外,无法返乡的思乡之感。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了什么哲理?请简要分析。
    (3)请把下面所给《<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并用“/”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分析】《次北固山下》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
    A.有误,“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点明了诗人停泊的地点。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此句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能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诗人从炼字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句子抄写以及文言文断句。第一问认真书写即可。第二问按照句意进行断句即可。“一瓢饮在陋巷”意思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据此可断为:一瓢饮/在陋巷。
    答案:
    (1)A
    (2)“生”和“入”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日”和“春”都人格化了,赋予他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述自然的时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给人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断句:一瓢饮/在陋巷。
    译文:
    次北固山下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点评】文言文断句首先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意思可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四、作文(50分)
    11.(50分)按要求作文。
    有位名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遇见某个人,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遇见某本书,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遇见某个美景,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总有一次遇见,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叙事类文章。
    要求:(1)文章不少于500字;
    (2)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写作助手:
    (1)在叙事过程中添加对人物神态、动作、外貌、语言等方面准确而独到的细节描写,使你描写的人物更鲜活。
    (2)要恰如其分地表述你的情感。有了情感的参与,文章才会充实饱满,有血有肉也才会让人感动。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遇见”人人都有体验,“萍水相逢”“他乡遇故知”“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或缠绵洒脱,或浪漫现实,或惆怅落寞,或慷慨激昂。“真好”体现出了一种感受,让我们感动的,流泪的,哭泣的;帮助我们的,我们看见的,都是一种心理的体验。正因遇见,人生才色彩斑斓。你是怎样理解“遇见”的,写出理解是本次写作的核心,写出自己的真情是关键。遇见的可以是人,可以是现代的人,也可以是古代的人、外国的人;遇见的可以是物,例如是唐诗、宋词、古典名著、现代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是遇见,后几种思路更容易获得看卷老师的青睐。文章应以细节描写为主,特别是心理描写(写自己遇见什么的心路历程),一定要使用。
    【解答】
    遇见你,真好
    我仍忘不了第一次遇见你的情景。
    那是一个细雨霏霏的午后,小雨冲淡了夏日的炎热。刚从书店出来的我撑着一柄宛若荷叶的小伞,慢悠悠地走到车站,恰好遇见被雨淋成落汤鸡的你。你冻得瑟瑟发抖,嘴唇青紫。我望着你,明明是初次见面,却觉得似曾相识。看着你狼狈的样子,我于心不忍,脱下外套正准备给你披上,却犹豫起来: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披外套,未免唐突了。
    过了一会儿,我终究忍不住开了口:“嘿,这外套你先披着,可别着凉了。”你诧异地看着我,仿佛见到了外星人。显然,你并不信任我。我尴尬极了,正准备穿上外套时,你可能是真的冻得无法忍受,伸手接过了外套,小声地说了句:“谢谢。”
    过了一会儿,我等的公交车来了。上了车,车门一关,我突然想起外套还在你身上呢!我看着窗外渐渐远离的车站,一边抱怨着你也不提醒我一下,一边又想着,这样至少还有理由再次相见。
    据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如果真是这样,那你上辈子肯定没少偷看我。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升入初一,班级调整后,我走进新教室。望着完全陌生的同学,我有点儿心慌,眼睛四处乱瞟,竟看到了你。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惊愕、尴尬写得满脸都是。终于我先开了口:“我外套呢?”直截了当,没有开场白,亦没有客套。你愣了一下,从书包里扯出一个袋子,我定睛一看,哎哟,真是我的外套。我一脸嫌弃地说:“我的外套你还随身带着呀,你不会对我有什么想法吧?”
    你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一直红到了脖子根儿,然后小声地说道:“没,没有,我只是觉得……今天应该能遇见你。”
    看着你小心翼翼的样子,我有点儿不好意思,便伸出手:“认识一下吧!”
    时光似水,半学期的时光转瞬即逝,你我早已成了好朋友、好兄弟,形影不离。赛场上互相激励,学习中互帮互助。
    人生便是一次又一次的遇见,初次遇见你,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遇见,真好!
    【点评】很独特的“初遇”成了“我”人生最美的遇见,这种经历不多见,所以有新鲜感。作者把这次“初遇”交给冥冥之中的“前世注定”,情节有趣,不落俗套,语言描写也很生动、简洁,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友爱。

    相关试卷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相识犹在昨天,离别却又在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