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9课-动起来与停下来-教学计划+视频资料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931288/1-16982288826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9课-动起来与停下来-教学计划+视频资料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931288/1-16982288826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9课-动起来与停下来-教学计划+视频资料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931288/1-16982288826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9 动起来与停下来教案及反思
展开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 《用力以后》单元 9. 动起来与停下来 教学设计及反思 | ||||||||
单元 | 《用力以后》 | 课题 | 9.动起来与停下来 | 课时 | 1 | |||
核心 概念 | 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
学习内容及要求 | 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2年级①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 ②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 |||||||
教学目标 |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 |||||||
科学观念 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科学思维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探究实践 分析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态度责任 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爱护、保护意识,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 ||||||||
教学 重点 |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 |||||||
建立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联系。 | ||||||||
教学 难点 |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 |||||||
感受力的大小与方向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 ||||||||
教学 准备 | 橡皮擦、气球、海绵、铁丝、橡皮筋各一个,实验板1个,橡皮筋3根,钩码1盒。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 | 设计思路 | 教学备注 | |||||
上课仪式
|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探索动起来与停下来。 |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
| |||||
一、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 播放小猪佩奇上学的视频。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关注汽车的动与停,初步感受动与停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与本课知识的联系。] |
|
| |||||
二、联系实际 初步体验 | 1、教师出示滑板车,请同学体验。说说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怎么做?让运动中的滑板车停下来怎么做? 2、学生体验滑板车后并说出如何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和运动中的滑板车停下。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滑板车动起来和停下来都是因为脚在用力。 [设计理念: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感受力的作用,初步建立起力与物体之间的联系。 |
|
| |||||
三、动手实验 探究新知 | 实验一:感受小车启动运动快慢时,启动用力和阻挡用力的大小1、教师提出问题:怎么让滑板车跑得更快一些? 2、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猜测。 3、教师通过微课播放实验目的和方法。 4、学生观看微课后在小组中完成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 5、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6、学生利用 iPad 汇报实验结果 7、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 小车运动快时,启动用力大,阻挡用力大:小车运动慢时,启动用力小,阻挡用力小。 8、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阶段评价。 实验二:感受启动和停下来质量不同的小车,用力的不同。 1、教师提出问题:在玩滑板车比赛中,一个小胖子启动时又快又有力气,可最后他却没有获胜,这是为什么? 2、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猜测。 3、教师通过微课播放实验目的和方法 4、学生观看微课后在小组中完成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 5、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6、学生利用 iPad 汇报实验结果。 7、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 小车载质量大时,启动用力大,阻挡用力大;小车载质量小时,启动用力阻挡用力小。小, 8、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阶段评价。 [设计理念: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力是不可见的,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切身感受,获得经验层面的积累。] |
|
| |||||
四、比较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 | 以上两个实验大家有什么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板书) 小车启动 ─用力越大─启动越快 小车越重 ─启动和停下来─用力越大 |
|
| |||||
五、学以致用 解决问题 | 1、教师出示重型卡车图片。 2、引导学生说说在安全行车方面的想法。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安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
|
| |||||
六、轻松游戏 趣味体验 | 1、教师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2、学生了解活动要求后,在小组中做游戏。 3、教师组织学生游戏,巡视指导。 (用班级优化大师的计时器计时) 4、请学生谈谈进球的心得。 5、小结:吹球是间接地对球用力,也能改变球的运动状态。 [设计理念:通过轻松的小游戏,让学生明白吹球也是对乒乓球用力,再次体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
| |||||
七、观看视频 理性思考 | 1、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想一想踢足球时,运动员是如何对足球用力的? 在力的作用下,足球的运动发生了哪些改变? 2、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问题。 [设计理念:踢足球是一个具体的情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亲身体验视频展示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足球受力以后运动发生了哪些改变。] |
|
| |||||
八、合作交流 内化新知 | 出示动画课件,引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中的第二题。 1、小组合作完成第二题 2、教师运用 iPad 拍照学生答案,上传总结。 3、教师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评价。 4、课内评测 出示问卷星二维码,引导学生扫码答题 (1)扫码后,小组合作答题。 (2)参照问卷星进行试题分析、讲解试题。 (3)教师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进行评价。 [设计理念:在体验和观察后,通过课内评测,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
| |||||
九、课堂小结 归纳概括 |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评出获胜小组。 |
|
| |||||
十、布置作业 巩固延伸 | 课件出示作业。 |
|
| |||||
十一、练一练 | 一、选择题 1.下雪后穿雪地鞋,是因为雪地鞋防滑可以( )摩擦力,使行走更平安。 A.增大 B.减小 C.不确定 D.先减小后增大
2.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做相对运动的力,叫做( ) A.阻力 B.摩擦力 C.万有引力 D.压力
3.雪天给轮胎加防滑链,是为了( )摩擦力起防滑作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A.增大 B.减小 C.不改变 D.先增大后减小
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运动时,按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 ),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A.弹力 B.浮力 C.摩擦力 D.万有引力
5.木板上放的书越多,重量越大,拖动木板时受到的摩擦力 ( ) A.越大 B.越小 C.不改变 D. 先减小后增大
二、判断题 1.汽车轮胎上有许多花纹,这样是为了增大摩擦。 2.不同的物体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 3.玻璃的摩擦力比砂纸的摩擦力大。 4.摩擦力是有害的,我们要尽力防止。 5.生活中只有不断减小摩擦力,才能为我们提供帮助。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A 1.√ 2.√ 3.× 4.× 5.√ | 在线练习:http://edu.ainiu360.com |
| |||||
十二、整理 |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
| |||||
十三、板书设计 |
|
| ||||||
十四、课堂反思 | 注:爱牛组织老师在课堂实践后的反思,大部分是使用了爱牛配套材料,部分观点仅代表反思老师人个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 |||||||
| 小朋友经常在玩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玩的目的是什么,在玩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因为达成自己当下的目的而忘记实验要求,整个环节显得乱糟糟,所以在设计实验时,要求要尽量细化、易操作,示范指导要到位,这样便于控制实验的节奏。 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关注汽车的动与停,初步感受动与停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与本课知识的联系。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感受力的作用,初步建立起力与物体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安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轻松的小游戏,让学生明白吹球也是对乒乓球用力,再一次体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体验和观察后,通过课内评测,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
|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 用力以后
9.动起来和停下来
实验一:让小车动起来、停下来,体会用力的不同
实验目的 | 按照要求玩小车,体会不同情境下用力的不同。 |
实验类型 | 探究性分组实验 |
实验器材 | 小车、钩码。 |
实验步骤 | 1.同桌合作,同一辆小车,A学生先让小车启动得快一点,再让小车启动得慢一点,B学生在对面让快慢不同的小车停下来。A学生说说启动快、启动慢时用力的不同,B学生说说让快慢不同的小车停下来时用力的不同。 |
2.A同学两只手同时启动两辆轻重不同的小车,B同学在对面让它们停下来。A同学说说让轻重不同的小车启动时用力的不同,B同学说说让轻重不同的小车停下来时用力的不同。 | |
3.同桌交换。 | |
4.在体验活动的基础上,试着给重型卡车司机提点建议,并说说理由。 | |
5.收拾与整理桌面。 | |
注意事项 | 1.玩小车的活动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复杂,活动前需要把要求和做法交代清楚,让学生借助实物明确做什么、怎么做。 |
实验现象 | 1.让小车启动得快一点比慢一点用的力更大。 2.让启动得快一点的小车停下来比慢一点的小车停下来用的力大。 3.启动轻重不同的小车,小车越重用的力越大。 4.让轻重不同的小车停下来,小车越重用的力越大。 |
实验结论 | 小车启动时用力越大,启动越快;小车越重,启动和停下来时用力越大。 |
反思与拓展 | 面对道路上行驶的重型卡车,为保证自身安全,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 用力以后
9.动起来和停下来
实验二:吹乒乓球游戏
实验目的 | 通过竞赛游戏,再一次体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实验类型 | 探究性分组实验 |
实验器材 | 竞赛场地、乒乓球、吸管。 |
实验步骤 | 1.引导学生自己给游戏命名,并制定游戏规则。 |
2.分组开展活动,比比谁进球多。 | |
3.请进球多的学生说说成功的经验方法。 | |
4.收拾与整理桌面。 | |
注意事项 | 1.要强调用力方法有很多,吹球也是对乒乓球用力,也会使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实验现象 | 1.对着乒乓球吹气,也是对乒乓球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实验结论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反思与拓展 | 寻找生活中更多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例子。 |
9.动起来和停下来
福建省厦门市民立小学 蔡敬轩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生活经验,建立起力与物体运动状态间的联系。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到力可以使物体启动和停止。
3.通过体验活动,感知改变施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相应的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教学重点】
建立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感受力的大小与方向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每组小车2辆、钩码1盒、乒乓球1个、吸管1人1根、小球桌1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借助生活经验,建立起力与物体运动状态间的联系
1.(出示滑板车)谈话:这是滑板车,你们玩过吗?谁上台来玩玩看。
生上台滑行,师:滑板车会自己动起来吗?。
生:不会,得踩在上面往后踏才会前进。
2.追问:那如果想让滑板车停下来,该怎么做呢?
生汇报:可以踩后面的刹车。
生补充:也可以等它慢下来以后下车把它停住。
3.滑板车可真“懒”,动和停都要我们用力。
二、活动:小车与力
1.谈话:老师经常在家附近经常看到小朋友在用滑板车进行比赛,看谁滑的快,你们有没有这样玩过?
生:玩过。
2.说说看你们玩的时候怎么让滑板车跑的更快一些。
生:用力蹬地,蹬得越快越用力,滑板车就会跑的越快。
3.越用力越快,你们都同意吗?有没有不同意见?
4.出示玩具小车、钩码,谈话:老师这里有玩具小车和钩码,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你们的观点证明给老师看吗?
5.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使用PPT展示实验过程与注意事项。
6.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实验结束,学生汇报。
8.引导学生小结:小车启动力越大,跑的越快,停止力越大。
9.谈话:老师前几天看到几个小朋友用滑板车在比赛,其中有一个小胖子可有力气了,可是最后他却输了,为什么啊?
生:虽然他有力气,但是他太重了,所以滑不动。
10.谈话:你们能证明你们的观点吗?
1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使用PPT展示实验过程与注意事项。
1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13.实验结束,学生汇报。
14.引导学生小结:小车越重,启动时需要的力越大,停止时需要的力也越大。
15.PPT出示大卡车,谈话:重型卡车重量很大,启动和停止都很不容易,关于大卡车的安全行车,你们想对重型卡车司机说些什么?
三、活动:点球大赛
1.同学们,上了那么久的课,你们可能会有些累了,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出示乒乓球、吸管、小球桌,结合PPT介绍玩法并介绍注意事项。
2.引导学生分组活动。
3.请学生上台谈谈进球心得。
4.师生总结:对乒乓球吹气也是对乒乓球用力,能改变乒乓球的运动状态。
四、分析踢足球中力与运动状态的变化
1.播放视频:足球比赛
2.谁来说一说,在足球赛中,运动员们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
3.师生小结:足球运动员用脚,头等身体部位对足球施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停下来、动起来、转变方向等。
五、拓展:联系生活
1.谈话: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这一点来做事情?
2.PPT展示例子,汽车、自行车、飞机。
3.师生总结:所有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都有力的参与。
【板书设计】
9.动起来和停下来
启动 小车启动力越大,跑的越快,停止力越大
停止 力 小车越重,启动力越大,停止力越大
转弯 所有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都有力的参与
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2 天气的影响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2 天气的影响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苏教版2上第1单元第3课-四季的天气docx、05苏教版2上第1单元1-3-1春天来了mp4、06苏教版2上第1单元1-3-2炎热的夏天mp4、07苏教版2上第1单元1-3-3观察秋天mp4、08苏教版2上第1单元1-3-4寒冷季节mp4、09苏教版2上第1单元1-3-5二十四节气mp4等6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12 玩玻璃纸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12 玩玻璃纸教案,文件包含苏教版2上第4单元第12课-玩玻璃纸docx、03苏教版2上第4单元4-12-1常见材料之玻璃mp4、12《玩玻璃纸》-1千手观音mp4、4-3视频mp4、舞蹈wmv、视频mp4等6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奇妙的光10 明亮与黑暗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奇妙的光10 明亮与黑暗教案,文件包含苏教版2上第4单元第10课-明亮与黑暗docx、01苏教版2上第4单元4-10-1我们是怎样看见物体的mp4、10《明亮与黑暗》-1保护视力mp4、10《明亮与黑暗》-2看不见的光危害mp4、10《明亮与黑暗》-3护眼灯的使用mp4、4-1护眼小知识mp4、护眼小知识mp4等7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