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1.关于我们使用的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课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600Pa B. 平放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大约为50cm2
C. 一本书的质量大约为200g D. 一本书所受的重力约为20N
2.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线外层用塑料,是因为塑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 人们常用泡沫塑料箱运送冰冻的海鲜,这是因为泡沫塑料的导热性好
C. 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弹性好
D. 轮船用钢铁制成,是因为钢铁的熔点高
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B.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负电荷
C.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D. 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质子尺度最小
4.关于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C. 只有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 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重心必须在物体上
5.近日,一段男司机倒车入库多次失败后,竟然下车用手推车入库的视频火遍了网络。结果是如图所示小轿车纹丝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B. 小车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 增大推力时,车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 人推车时,车对人没有力的作用
6.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橡皮塞压出,并不断向下喷水,瓶子竖直加速飞向高空,接着减速上升,最后落到地面。关于水火箭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火箭起飞的动力来自水火箭对橡皮塞的推力
B. 水火箭在上升时的动力来自惯性力
C. 水火箭升空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瓶子受到的推力减小到等于瓶子重力时就会向下掉
7.如图中汽车座椅的“头枕”可有效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它主要是防止以下哪种情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
A. 紧急刹车 B. 碰撞前车 C. 左右转弯 D. 后车追尾
8.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自制了一个体积为50cm3的潜艇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潜艇模型悬浮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5N
B. 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所受的浮力实现浮沉的
C. 将注射器向左推,图中悬浮的潜艇模型上浮
D. 潜艇模型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增大
9.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下水。如图所示,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时排水量8万吨。据悉:“辽宁舰”满载排水量6.1万吨,“山东舰”满载排水量6.5万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满载时,福建舰比山东舰的总重大
B. “福建舰”在大海中航行时,装载的舰载机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C. “福建舰”满载时所受海水的浮力为8.0×107N
D. 若舰载机飞离“福建舰”时,“福建舰”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小
10.2023年2月2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四架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在广东珠海首次飞行成功,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飞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起飞过程中,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动快,压强大
B. 起飞加速助跑,是为了让飞机获得更大的惯性
C. 停在水平地面,飞机空载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 停在水平地面,飞机空载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11.如图,甲、乙两人站在完全相同的水平沙滩上,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甲( )
A. 对沙的压强比乙对沙的压强大 B. 所受的重力与乙所受的重力相等
C. 所受的重力比乙所受的重力大 D. 对沙的压强比乙对沙的压强小
12.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放入水中后,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a
C. 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D. 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
13.在探索微观粒子过程中,人们首先发现______ 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______ 结构模型,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______ 和______ 构成。
14.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______现象,这种现象的本质是______;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______(同种/异种)电荷。
15.如图所示,是中国女宇航员王亚平在空间站中漂浮的情景。与在地面上相比较,王亚平的质量______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若王亚平想向前运动,应向______ 蹬舱壁(选填“前”或“后”),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 ;在太空中______ 进行有效的举重训练(选填“能”或“不能”)。
16.2023年春天,“淄博烧烤”红遍全国。串肉的竹签前端很尖,可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便于串肉;游客站在淄博八大局街口就能闻到“烧烤香味”,说明分子______ 。
17.如图所示是汽车进行风洞实验。将汽车固定在风洞中,用吹风机对着汽车高速送风,汽车相对于风洞中的空气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时汽车______气体对汽车的压强较大(选填“上方”或“下方”)。汽车静止停在地磅上,吹风机对着汽车高速送风时,地磅示数会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力______(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瓶子对桌面的压强______(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19.如图甲所示,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长木板上运动,拉力F与时间t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运动的速度ν与时间t关系如图丙所示,则物块在0−2s内所受摩擦力______ 拉力(填大小关系);5−6s内所受摩擦力为______ N;6−8s内所受拉力为______ N(图乙中未画出);第8s时撤去拉力F,此时受摩擦力为______ N。
20.请在图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21.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2.在图中,小球从水平桌面上滚下,画出小球在A位置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3.小明驾驶一辆载有石块的卡车,行驶中看到公路桥头旁立有一块如图所示的标志牌(t表示吨)。卡车空载时重为1.5×104N,石块的密度为2.5×103kg/m3,体积为4m3。(g取10N/kg)问:
(1)此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
(2)石块所受的重力是多少N?
(3)这辆卡车能否允许通过此桥?
24.如图所示,某型号的水陆两用坦克,它既能在陆地上行驶,也能在水上航行。该水陆两用坦克的总质量是22t,每条履带的触地面积是2m2(坦克有两条履带),水上最大速度是14km/h,陆地上最大速度是54km/h,在陆地上匀速行驶时阻力为坦克重的0.1倍(人与其他物体质量忽略,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求:
(1)水陆两用坦克在陆地上以最大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坦克的牵引力是多少?
(2)水陆两用坦克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水陆两用坦克在水上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25.对于某些物体的重心,我们可以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采用悬挂法确定。
①利用这种方法确定物体重心时,被悬挂物体应处于______ 状态(选填“静止”或“摆动”)。
②现利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甲的重心,如图所示。
(a)物体甲的重心应在直线______ (选填“AB”或“CD”)上;
(b)这是因为细线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重力______ (选填“A”“B”或“C”);
A.大小相等B.作用在同一直线上C.方向相反
(c)若要进一步确定物体甲的重心位置,接下来应做的操作是:______ 。
26.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某学习小组做了以下系列实验探究。
(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该小组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请根据______ 两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经过多次实验表明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______ 和______ 。根据实验结论,建立了压强概念和压强的表达式p=FS;
(2)该小组取三个高度均为h,密度同为p的实心均匀物体A、B、C。A、C是圆柱体,B是长方体,A、B的底面积都为S,C的底面积为S2,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的海绵上,如图乙所示,发现海绵被压下的深度相同。该小组结合在(1)中得到的结论和表达式,分析出了A、B、C三个物体对海绵的压强均为p=______ (只写出结果),解释了“海绵被压下的深度相同”的原因;
(3)如图丙所示,小组同学用______ (填器材)来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通过比较U形管两边______ 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图丁实验中,比较图A和图B,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
27.图甲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装置。
(1)图甲实验中水平拉动物块B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 知识,测出物块B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此运动过程中砝码______ (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
(2)“创新小组”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表:
次数
压力F/N
接触面粗糙程度
摩擦力/N
1
3
木板
1.2
2
4
木板
1.6
3
5
木板
2.0
4
5
棉布
2.5
5
5
毛巾
3.0
①比较3、4、5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______ 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_ ,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比较1、2、3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______ 相同时,压力越______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在实验过程中,“科技小组”将探究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该装置的好处是①______ ,②______ 。实验中发现在拉动木板A′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明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
28.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正方体、3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分析甲、乙、丙三个实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 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可选用______ 两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正方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 N;
(4)根据上图甲、丁的实验数据测出正方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 N,盐水的密度是______ kg/m3;
(5)小明在学习“浮力”之后,想自己制作简易密度计,如图2所示;
①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从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此时,吸管所受浮力______ 重力(选填“=”、“>”或“<”);
②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2(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后如图2(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_ ρ水(选填“=”、“>”或“<”),h与ρ液、ρ水及H的关系式是h=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CD、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课本的质量约为m=200g=0.2kg,
其重力约为G=mg=0.2kg×10N/kg=2N,故C正确,D错误;
AB、物理八年级(下)课本平放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S=0.05m2=500cm2,
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p=FS=GS=2N0.05m2=40Pa,故A、B错误。
故选:C。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答案】C
【解析】解:
A、塑料是性能良好的绝缘体,电线外层用塑料,可以避免漏电,保证用电安全。故A错误;
B、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用泡沫塑料箱运送冰冻的海鲜,利用的是泡沫塑料隔热性强的特点,能够保证海鲜的新鲜。故B错误;
C、用橡胶做汽车轮胎,主要是因为橡胶常温下有高的弹性,减小汽车的振动与颠簸。故C正确;
D、钢铁的硬度大,轮船用钢铁制成,可以保证轮船的牢固结实。故D错误。
故选:C。
物质的物理属性有硬度、弹性、磁性、塑性、状态、颜色、质量、密度、导电性、绝缘性、延展性、透光性、导热性、比热容、热值,不同物质的属性不同,实际应用也就不同。
生活中常说的“物尽所用”,指的就是不同的物质按其属性的不同有不同的用处,平时要多留意,多观察,多思考。
3.【答案】A
【解析】解: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故A正确;
B、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故B错误;
C、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错误;
D、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电子尺度最小,故D错误。
故选:A。
(1)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
(2)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宇宙结构等,所考查内容均为物理中的常见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4.【答案】A
【解析】解:A、弹簧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B、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这个力是人对弹簧施加力,施力物体是人,故B错误;
C、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力、重力作用等,故C错误;
D.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两个因素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比如均匀圆环的重心在环心,故D错误。
故选:A。
(1)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3)物体不相互接触,也会发生力的作用;
(4)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本题考查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和重心,属于基础题。
5.【答案】B
【解析】解:A、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人推车没有推动,说明车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所以运动状态不变,故B正确;
C、没有推动,车处于平衡状态,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人对车的推力变大,车受到的摩擦力变大,故C错误;
D、人推车时,人对车施加了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人也受到车对人的推力,故D错误。
故选:B。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如果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说明运动状态不变。
此题考查了我们对力的概念、平衡状态的判断、力的作用相互性及惯性的理解和应用,属于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正确、全面理解概念和规律,是解答的基础。
6.【答案】C
【解析】解:
ABC、高压气体将橡皮塞压出,并不断向下喷水时,高压气体对水有一个向下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会把水火箭推向上方,于是火箭升空,则可知水火箭起飞的动力来自水对火箭的推力;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不是力,故AB错误,C正确;
D、瓶子先加速上升,受到的推力减小到等于瓶子重力时,瓶子的速度达到最大,接着减速上升,最后落到地面上,故D错误。
故选: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本题考查力的概念、运动和力的关系及惯性的概念,属于综合题。
7.【答案】D
【解析】解:
当汽车突然紧急刹车或碰撞前车时,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向前倾,这时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当汽车左右转弯时,人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身体突然偏向右方或左方,此时头枕不会起到保护作用;
当后车追尾时,坐在座椅上的人的头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头会突然后仰,这时较软的头枕会保护头颈不被撞伤;
综上分析可知,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据此结合不同运动状态下人身体运动情况的改变分析即可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答案】C
【解析】解:
A、潜艇模型悬浮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V=50cm3=5×10−5m3,则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5×10−5m3×10N/kg=0.5N,故A错误;
B、潜水艇在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浮沉的,故B错误;
C、将注射器向左推,试管中的气压增大,水被排出,试管自身的重力减小,图中悬浮的潜艇模型将上浮,故C正确;
D.潜艇模型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受到的浮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潜艇模型悬浮在水中时,根据F浮=ρ水gV排得出受到的浮力;
(2)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浮沉的;
(3)将注射器向左推,试管中的气压增大,水被排出,试管自身的重力减小,图中悬浮的潜艇模型将上浮;
(4)潜艇模型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水gV排即可判断浮力的大小变化。
本题以潜水艇模型为载体,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9.【答案】C
【解析】解:
A、由题知,福建舰的满载排水量大,说明它满载时排开海水的质量大,根据G=mg知福建舰排开海水的重力大,由漂浮条件F浮=G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满载时福建舰比山东舰的总重大,故A正确;
B、“福建舰”在大海中航行时,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航母的总重力,当装载的舰载机越多时,航母的总重力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故B正确;
C、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福建舰”满载时所受海水的浮力为:
F浮=G排=m排g=80000×103kg×10N/kg=8×108N,故C错误;
D、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前后,航母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自身的总重力,当舰载机飞出后,“福建舰”受到的重力减小,受到的浮力也减小,根据F浮=ρ液V排g知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航母会上浮一些,其底部所处的深度减小,根据p=ρgh知,“福建舰”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小,故D正确。
故选:C。
(1)舰船的满载排水量是指舰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根据福建舰和山东舰的排水量,根据G=mg可知排开水的重力关系,再根据漂浮条件判断福建舰与山东舰总重力的关系;
(2)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据此判断当装载的舰载机越多时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
(3)已知福建舰满载的排水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福建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4)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前后,航母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始终等于自身的总重力,根据航母重力的变化判断受到浮力的变化,判断出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化,进而可得其底部所处的深度变化,然后根据p=ρgh分析“福建舰”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化。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10.【答案】C
【解析】解:A.起飞过程中,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向下的压强小,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只跟物质的质量有关,跟速度无关,故B错误;
C.停在水平地面,飞机空载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停在水平地面,飞机空载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1)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
(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跟物质的质量有关,跟速度无关;
(3)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惯性、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辨别,属于基础题。
11.【答案】C
【解析】解:AD、甲、乙两人站在完全相同的水平沙滩上,他们在沙地上留下的脚印深浅相同,说明他们对沙地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故AD错误;
BC、由图知S甲>S乙,且p甲=p乙,由F=pS可知甲对沙地的压力较大,即F甲>F乙;由于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所以甲受到的重力较大,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
物理学中用压强来描述压力作用的效果,根据脚印深浅相同,可知二人对沙的压力作用效果(即可知压强的关系);又知道受力面积的关系,根据公式F=pS可知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关系,再根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可知两人重力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压强大小和压力大小的比较,会根据脚印的深浅得出压强关系是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1)由图可知,a漂浮,b悬浮,则V排a
∴Fa=Ga,Fb=Gb;
∵a与b质量相等,则物体的重力相等,
∴浮力Fa=Fb,
∵F浮=ρgV排,
∴V排a=V排b,
∴Va>Vb,
由题干可知:Vb=Vc,
∴Va>Vb=Vc,故A不正确;
(2)∵b悬浮,c沉入底部,
∴Fb=Gb,Fc
∴根据F浮=ρgV排可知:Fb=Fc,
∴Gb
∴根据a漂浮、b悬浮、c沉入底部可知:ρa<ρb<ρc,故C不正确;
(4)由上分析可知:浮力Fa=Fb=Fc,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灵活运用好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题的关键。
13.【答案】电子 核式 质子 中子
【解析】解: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1897年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中间是原子核,核外是高速运动的电子;后来人们又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故答案为:电子;核式;质子;中子。
(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1897年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2)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中间是原子核,核外是高速运动的电子;
(3)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了解原子的结构、知道相关的物理学史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答案】摩擦起电;电子的转移;同种
【解析】解:餐巾纸和吸管相互摩擦,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电子发生转移,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这种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同种电荷。
故答案为:摩擦起电;电子的转移;同种。
(1)用摩擦的方法使得物体带电,该现象称为摩擦起电现象;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知道摩擦起电的定义,并知道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5.【答案】不变 后 相互的 不能
【解析】解:王亚平所处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位置,但她的质量不变;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王亚平想向前运动,应向后蹬舱壁;
物体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不能进行举重训练。
故答案为:不变;后;相互的;不能。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温度、位置、状态、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
本题考查力作用的相互性、质量的属性和重力,是综合性题目,但难度不大。
16.【答案】增大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解:穿肉的竹签顶端都削得很尖,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烤肉散发出香味,由于肉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能闻到香味,这是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增大;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就叫扩散现象。
本题考查压强和扩散现象,属于综合题。
17.【答案】运动; 下方; 减小
【解析】解:风高速吹来时,车相对于高速运动风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高速运动的风(空气)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
风高速吹来时,由于此时汽车上面的空气流速大,故压强小,车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此时汽车受到向上的升力;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地磅示数减小。
故答案为:运动;下方;减小。
(1)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2)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并熟悉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8.【答案】大 不变 增大
【解析】解:
①饮料不满,瓶口塞紧倒过来时,由于瓶口横截面积小,液体的深度会变大,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对瓶塞的压强大于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
②瓶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所受到的重力,瓶子倒置后重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力FN不变。
③由图可知,瓶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S减小,由p=FS可知,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大;不变;增大;
①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可根据公式p=ρgh判断出液体深度的变化来说明压强的变化;
②瓶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所受到的重力,瓶子倒置后重力不变,据此分析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如何变化。
③根据压强公式,通过分析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变化分析压强的变化。
知道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知道物体倒置后接触面减小、熟练应用压强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9.【答案】等于 3 3 3
【解析】解:
(1)由v−t图像可知,0−2s内物体速度为0,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在0−2s内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
(2)由v−t图像可知,3−5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作用,即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由F−t图像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3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3N;
由v−t图像可知,5−6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6−8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而该过程中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因此物体在5−6s内和6−8s内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仍为3N;并且6−8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仍为一对平衡力,因此6−8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仍为3N;
第8s时撤去拉力F,物体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由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此时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然为3N。
故答案为:等于;3;3;3。
(1)由v−t图像可知,0−2s内物体速度为0,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木块受到摩擦力与拉力的大小关系;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
由v−t图像可知,3−5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根据F−t图像读出拉力的大小即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物体在5−6s内和6−8s内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根据图像和二力平衡条件分析6−8s内所受拉力的大小;第8s时撤去拉力F,物体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此时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本题从两个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拉力大小,已知条件都包含在图像中,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20.【答案】解: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作用在拇指上,方向水平向右,故画出弹簧对拇指弹力F的示意图如图:
【解析】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定义,将弹簧对拇指弹力的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即可。
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21.【答案】解:
物体静止于某一斜面上,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过物体的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力,即摩擦力f;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斜面接触面的中点处,过此点作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力,即为压力F,如下图:
【解析】(1)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作用点就画在斜面上,方向是垂直斜面并且指向斜面内部;
(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物体在斜面上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1)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力的示意图要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趋势相反;
(2)注意题中摩擦力的受力物体都是物体,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斜面,因此这两个力的作用点不能都画在物体上。
22.【答案】解:小球在A位置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小球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解析】小球所受重力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与小球所处的位置或运动状态无关。
本题主要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明确力的三要素,并掌握示意图的作图方法即可顺利完成此题。
23.【答案】解:(1)该标志表示的含义:此桥允许通过的最大质量为10t;
(2)石头的总质量:
m石=ρV=2.5×103kg/m3×4m3=104kg=10t;
石块所受的重力:
G石=m石g=104kg×10N/kg=105N;
(3)已知卡车空载时重为1.4×104N,则卡车自身的质量:
m车=G车g=1.5×104N10N/kg=1.5×103kg=1.5t;
卡车和石头的总质量为:
m总=m车+m石=1.5t+10t=11.5t>10t,即大于此桥允许通过的最大质量,所以卡车不能通过这座桥。
答:(1)此标志牌的含义是此桥允许通过的最大质量为10t;
(2)石块所受的重力是105N?
(3)这辆卡车不能允许通过此桥。
【解析】(1)根据对常见道路交通标志牌含义的了解作答。
(2)根据m石=ρV求出石头的总质量;根据G石=m石g求出石块所受的重力。
(3)已知卡车空载时重为1.5×104N,根据m车=G车g求出卡车的质量,再计算出卡车和石头的总质量,然后与此桥允许通过的最大质量相比较,即可判断卡车是否能安全通过。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明白该标志牌的含义。
24.【答案】解:(1)坦克的总重力G=mg=22×103kg×10N/kg=2.2×105N;
坦克在陆地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f=0.1G=0.1×2.2×105N=2.2×104N;
坦克匀速行驶时,坦克的牵引力与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体积可知,坦克的牵引力F牵=f=2.2×104N;
(2)坦克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G=2.2×105N;
水陆两用坦克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S=2.2×105N2×2m2=5.5×104Pa;
(3)坦克在水上航行时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坦克受到的浮力F浮=G=2.2×105N;
由F浮=ρ液gV排可知,水陆两用坦克在水上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ρ水g=2.2×105N1.0×103kg/m3×10N/kg=22m3。
答:(1)水陆两用坦克在陆地上以最大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坦克的牵引力是2.2×104N;
(2)水陆两用坦克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5.5×104Pa;
(3)水陆两用坦克在水上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22m3。
【解析】(1)利用G=mg求出坦克的总重力,根据题意求出坦克在陆地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坦克的牵引力;
(2)坦克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坦克自身的重力,利用p=FS求出水陆两用坦克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坦克在水上航行时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坦克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坦克排开水的体积。
本题考查重力公式、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固体压强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题目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25.【答案】静止 CD B 在甲物体的不同位置将甲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过悬挂点作竖直向下的直线,与CD的交点即为物体甲的重心
【解析】解: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确定物体的重心时,物体必须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应处于静止状态;
②根据二力平衡的特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由图可知,拉力作用在直线CD上,则重力也作用在直线CD上,即物体的重心在直线CD上;
两条直线才能确定一个交点,所以需要重复上面步骤,再找一条重心所在的直线。
故答案为:①静止;②CD;B;在甲物体的不同位置将甲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过悬挂点作竖直向下的直线,与CD的交点即为物体甲的重心。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采用悬挂法确定物体的重心的步骤:将不规则的物体,在某点悬挂起来,当物体静止时沿悬线方向在薄板上画出竖直线,然后另选一点再次悬挂,再次在物体上画出竖直线,薄板重心必在两直线的交点上。
本题考查了用悬挂法来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实质上是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6.【答案】A、B 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 ρghU形管压强计 液面的高度差 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析】解:(1)如图甲所示实验,A、B两图中,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由控制变量法,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经过多次实验表明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根据实验结论,建立了压强概念和压强的定义式:p=FS;
(2)该小组取三个高度均为h,密度同为p的实心均匀物体A、B、C。A、C是圆柱体,B是长方体,A、B的底面积都为S,C的底面积为S2,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的海绵上,如图乙所示,发现海绵被压下的深度相同。该小组结合在(1)中得到的结论和表达式,分析出了A、B、C三个物体对海绵的压强均为:
p=FS=GS=mgS=ρVgS=ρShgS=ρgh;
(3)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器材是U形管压强计,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采用了转换法;
图丁实验中,比较图A和图B可知,液体密度相同,B中深度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大,产生的压强大,故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故答案为:(1)A、B;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压力大小;受力面积;(2)ρgh;(3)U形管压强计;液面的高度差;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用到的科学实验方法是转换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据此分析回答;
(2)公式推导p=FS=GS=mgS=ρVgS=ρShgS=ρgh;
(3)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器材是U形管压强计,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采用了转换法;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
本题探究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和液体压强、固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中等难度。
27.【答案】二力平衡 不受 压力大小 粗糙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大 实验过程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方便弹簧测力计读数,更易操作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解析】解:(1)实验中小明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得摩擦力等于拉力;
此运动过程中砝码相对于木块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也没有发生相对滑动的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
(2)①分析比较3、4、5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分析比较1、2、3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3)如图乙所示,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受到长木板施加的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装置的好处是①实验过程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②方便弹簧测力计读数,更易操作;
现在拉动木板A′运动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变化明显,这说明此时的滑动摩擦力发生了改变,原因可能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不受;(2)①压力大小;粗糙;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3)①实验过程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②方便弹簧测力计读数,更易操作;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1)掌握二力平衡条件,要正确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需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砝码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分析砝码是否受力;
(2)①分析比较1、2、3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②分析比较3、4、5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如图乙所示,木块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分析。根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分析。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和对实验方案的改进,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8.【答案】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丙、丁 561.2×103 =>ρ水Hρ液
【解析】解:(1)由图甲、乙、丙所示实验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
分析图丙和图丁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故可选用甲与丙、丁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由图甲、丙所示实验可知,正方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F=10N−5N=5N;
(4)由图甲、丁所示实验可知,正方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盐水=G−F′=10N−4N=6N,
F浮=ρ液gV排知盐水的密度:
ρ盐水=F浮盐水gV排=6N10N/kg×5×10−4m3=1.2×103kg/m3;
(5)①饮料吸管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吸管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
②由于吸管在图2(a)、(b)图中均漂浮,所以F浮=G;
则在水和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根据F浮=ρgV排,V排a>V排b,
所以ρ液>ρ水;
设吸管的底面积为S,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
F浮水=F浮液,即ρ水gSH=ρ液gSh,
h=ρ水Hρ液。
故答案为:(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丙、丁;(3)5;(4)6;1.2×103;(5)①=;②>;ρ水Hρ液。
(1)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即可判断;
(2)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3)根据称重法算出正方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4)根据称重法求出正方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据F浮=ρ液gV排求出盐水的密度;
(5)根据漂浮的条件即判断;
从图2(a)和图(b)中可以看出,吸管在水和另一种液体中,浸入的深度不同,但都漂浮,所以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F浮=ρgV排通过比较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可以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同时可得出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
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实验,涉及到称重法测浮力的方法、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等,应用好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物理一模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物理一模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