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练习及检测题,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4.4光的折射
授课类型
新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在前面研究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以及光的反射现象的基础上,研究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界面的另一种传播行为一一折射.从光的折射角度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在光的反射中,光仍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而在折射现象中,光是进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光的折射规律也是下一章学习透镜及其应用的理论基础.
教材中先介绍了折射现象,然后由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得出折射规律.之后用探究出的结论解释了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发生弯折的原因."科学世界"中解释了"海市屡楼"现象,使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现象的美妙."想想议议"和作业中的内容也尽量多的联系了实际,第三题中“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第四题中实践活动等都能引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教材安排上正体现了物理课标中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但并没有为学生所注意的或认识到的光的折射现象出发,使学生了解并认识自然界及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光的折射现象;②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③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难点
1、运用折射规律解释相关简单的自然现象;
2、完成玻璃砖和三棱镜的折射图像。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图片引入
生活中常见的筷子插入水中,看起来筷子变弯折了。
二、光的折射:
1、学生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找出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比较入射角与折射角大小关系
教师归纳,出示图片,同时引导学生找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让学生分别说出入射角,从而猜出折射角,并比较大小。
给出折射定义,强调两个关键:光线斜射,从一种物质→另一种物质(与前面光的直线传播联系起来)
教师依此出示光的折射图像,讲解作图的方法和图中的名称。
学生画图【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
2、再次观察:动画,改变入射角大小,观察折射角大小变化情况
得出: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光线垂直液面入射,入射角=折射角=0°(即光线不发生偏折)。
应用练习:太阳及地平线
3、学生观察: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比较入射角与折射角大小关系
教师将动画调至黑板上一个图像相似,让学生观察得出光的折射是可逆的。
出示光路可逆图像,学生画图【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中】。
4、小结:
三、光的折射应用及常见现象:
1、鱼翔浅底、叉鱼、潭清疑水浅
2、解释:筷子在水中看起来弯折
3、应用:从水下看岸上的物体
4、现象:海市蜃楼
四、练习检测:
(见PPT)
六、练习及检测题
练习: (见PPT)
检测: (见PPT)
七、作业设计
新学案:P58课堂达标(9题,选择)
P59能力提升(10题,4选择,1填空,5作图)
其中:P59能力提升6、7、9选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练习及检测题,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练习及检测题,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1节 质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练习及检测题,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