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热与能5.4 物态变化课时作业
展开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热与能5.4 物态变化课时作业,文件包含04物态变化现象综合判断原卷版docx、04物态变化现象综合判断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04 物态变化现象综合判断
一、填空题
1.小明利用水结成的冰来给发烧中的爸爸进行物理降温,其主要利用冰熔化时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橘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橘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橘子却没有被冻伤,这是因为夜间气温骤降时,水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冰,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橘子。
【答案】 吸热 凝固 放热
【详解】[1]冰袋放在高烧的病人身上,冰吸收人体的热量,熔化成水,熔化吸热,使病人皮肤温度下降。
[2][3]深秋,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防止桔子被冻伤,这是因为夜间气温骤降时,水凝固成冰,放出热量的缘故。
2.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这是陆游笔下的省油灯。省油灯的灯体如坦口碗状,为上下夹层,面上一层为盛油的油盏,油盏下腹部中空,在其腰部开出一小孔,从小孔处注入冷水,每天一换,如图所示。其原理是利用夹层里的水可以 (选填“降低”或“提高”)油的温度,使油蒸发 (选填“加快”或“减慢”),达到省油的目的。
【答案】 降低 减慢
【详解】[1]由于夹层里注入的是冷水,冷水的温度比油的温度低,所以可以降低油的温度。
[2]由于蒸发的影响因素有温度的高度、表面积大小、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所以温度越低,蒸发越慢,所以降低油的温度,可以使油蒸发减慢。
3.冬天家人团聚时,爱吃火锅,光滑细嫩的冻豆腐是涮火锅的必备菜品,它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 后 而形成的。
【答案】 凝固 熔化
【详解】[1][2]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豆腐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晶,同时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豆腐解冻后,小冰晶熔化为水,就留下了很多小孔。
4.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替代氟利昂进行工作的,液态环戊烷流到冷冻室时就会汽化成气态而 (选“吸热”或“放热”),气态环戊烷流到冰箱外的冷凝器里就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而放热,这样就可以使冰箱的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
【答案】 吸热 液化
【详解】[1][2] 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时就会汽化吸热,流到冷凝器里就会被压缩液化放热,这样就可以不断的把热量从冰箱内搬到冰箱外,使冰箱的冷冻室长期保持低温。
5.如图是液态氮置于试管中的场景,可以看到周围有大量“白气”产生,并且筷子上有霜形成。“白气”的形成需要 (选择“吸热”或“放热”);筷子上的霜是水蒸气 而成的。
【答案】 放热 凝华
【详解】[1]液态氮置于水管中后将从周围吸热,“白气”是人眼看到的,是液态小水珠,是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2]筷子上的霜是固态小冰晶,是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筷子直接凝华形成的。
6.民间俗语“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小寒冻土,大寒冻河”。霜的形成属于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河水结冰的过程中,要不断 热量。
【答案】 凝华 放出
【详解】[1]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2]河水结冰的过程中,是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时要放出热量。
7.如图所示,造雪机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微小的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小水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某学校后勤处进行撒盐除雪,如图所示,撒盐除雪能使雪尽快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凝固 熔化
【详解】[1]由题意可知,人工造雪的过程是将水变成冰的现象,此过程为凝固现象。
[2]撒盐除雪,盐与雪混合,降低了雪的熔点,可加快雪的熔化。
8.2022年10月新冠疫情在西宁爆发,面对艰巨的抗疫任务,西宁市从上到下积极应对,大量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图甲为医护人员的眼罩,眼罩上的“白雾”是由于人呼出的水蒸气在眼罩表面发生了 现象,如图乙医护人员在每检测完一人之后都会用酒精来进行手部消毒,导致医护人员手部都被冻僵,是因为酒精发生 现象,这个过程需要 热量。
【答案】 液化 汽化 吸收
【详解】[1]眼罩上的“白雾”是由于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罩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
[2][3]用酒精来进行手部消毒,导致医护人员手部都被冻僵,是因为擦在手上的酒精发生汽化,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导致人的手部温度降低所致。
9.2023年1月13日洛阳进行了人工增雪,气象部门用高射炮将碘化银射入云层中,碘化银升华时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形成雪降落到地面。
【答案】 吸热 凝华
【详解】[1][2]碘化银升华时由固态变为气态需要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雪降落到地面。
10.下图是某一单元知识网络图,请按要求进行填空
(1)在A处填写一种物体的状态:A 。
(2)物态变化B的过程是 。(填“吸热”、“放热”)
(3)填空:C (填一个自然现象),D (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液态 吸热 露(雾) 升华
【详解】(1)[1]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A处为液态。
(2)[2]物态变化B的过程中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
(3)[3]物态变化C的过程中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生活中的雾、雨、露等现象都是液化形成。
[4]物态变化D的过程中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
二、单选题
11.如图所示为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现象,下列选项是关于这些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 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花草叶子上分泌出来的
D. 树挂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答案】B
【详解】A.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口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
C.花草上的小露珠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树挂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
故选B。
12.蒙山风景优美,引人入胜。下列现象中与液化有关的是( )
A. 大雪纷飞 B. 雾锁山头
C. 霜压枝头 D. 瀑布结冰
【答案】B
【详解】A.大雪纷飞,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故A不符合题意;
B.雾锁山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B符合题意;
C.霜压枝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
D.瀑布结冰,冰是水遇冷凝固成的小冰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谷雨”“寒露”“霜降”“小雪”等节气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露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雪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答案】C
【详解】A.雨一般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来,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来,是液化现象,而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霜是深秋或冬季,晚上气温骤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固态冰晶,附在草木上,属于凝华现象,故C正确;
D.雪是由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而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14.下列有关一年四季中物态变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的大雾是汽化现象
B.夏天的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液化吸热降温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形成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凝固现象
【答案】C
【详解】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的大雾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夏天的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汽化吸热降温,故B错误;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形成的露珠是气态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
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5.对下列谚语或古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云腾致雨,露结晨霜一一“露结晨霜”是说秋天早上的霜是由露水形成的
B.下雪不冷化雪冷一一雪在降落的过程中温度降低
C.霜前冷,雪后寒一一“霜前冷”是指气温骤降,水蒸气容易凝华成霜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一一冰是由水形成的,但是一定比水的温度低
【答案】C
【详解】A.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不是由露水形成的,故A错误;
B.下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出热量,所以下雪不冷;化雪是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熔化吸收热量,所以化雪冷,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固成冰晶,所以说明结霜以前气温一定很低,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成霜,故C正确;
D.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在水的凝固点,水既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固态,所以冰不一定比水的温度低,故D错误。
故选C。
16.我们的家乡临沂,地处中纬度的温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美丽如画。下列风光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珠晶莹
C. 秋天,白雾弥漫
D.冬天,大雪纷纷
【答案】A
【详解】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符合题意;
B.夏天,露珠晶莹,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秋天,白雾弥漫,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大雪纷飞,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液化现象
C.“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就是大量的水蒸气
D.“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答案】D
【详解】A.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A错误;
B.小水滴露在日出后迅速渐消失,液态的露珠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
C.雾就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雾凇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正确。
故选D。
18.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如图所示的四个节气对应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 惊蛰冰化 B. 立冬霜来降
C. 立秋露珠凝 D. 大寒挂雾凇
【答案】C
【详解】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A.惊蛰冰化,是冰熔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立冬霜来降,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的,是液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云、雨、雪、露、雾、霜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物态变化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 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
C. 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冬天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固现象
【答案】D
【详解】A.“雪”融化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0.如图所示,对下列物态变化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河水结冰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B.图乙,树叶上的露珠是由高空中的冰晶熔化形成
C.图丙,樟脑丸变小是樟脑丸从固态直接汽化成气态后跑到空气中
D.图丁,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D
【详解】A.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而冰是晶体,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
C.用久了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故D正确。
故选D。
三、多选题
21.关于物态变化及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用久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汽 ,汽油蒸汽遇明火容易爆炸
C.因发生液化现象,冬天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外表面上容易出现“起雾”现象
D.从冰箱取出的瓶装水放一会儿表面就会潮湿,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所致
【答案】AD
【详解】A.灯丝是钨丝制成的,钨在高温下会直接变成钨蒸气,所以用久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故A正确;
B.汽油在常温变成汽油蒸汽,是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B错误;
C.由于车内温度高于车外,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了液化现象,故C错误;
D.从冰箱取出的瓶装水温度较低,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故D正确。
故选AD。
22.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体现中国式浪漫。节气的俗语解释正确的是( )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是露水发生凝华形成的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是云朵中的水下落熔化形成的
C.“小寒冻土、大寒冻河”,冻河是水结冰发生凝固形成的
D.“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是水蒸气液化或凝华形成的
【答案】CD
【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A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而不是水熔化,故B错误;
C.冻河是由液态水凝固而形成的冰,故C正确;
D.云是高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或凝华的小冰晶组成,故D正确。
故选CD。
23.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其部分节气包含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白露:天气转凉,路凝而白。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寒露:露水己寒,将要结冰。水结冰的过程需要放热
C.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大雪:降雪增多,渐有积雪。雪的形成需要吸热
【答案】AB
【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A正确;
B.水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错误;
D.雪是高空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AB。
24.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所示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答案】BD
【详解】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形成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为汽化现象,故A错误;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该过程中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为液化现象,故B正确;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形成小冰珠,小水滴由液态变为固态,为凝固现象,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故C错误;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形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此过程中,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为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BD。
2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液化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答案】AD
【详解】A.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此过程需要放热,故A正确;
B.雾凇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此过程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此过程需要吸热,故C错误;
D.雾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此过程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AD。
四、综合题
26.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电冰箱
电冰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如图所示,冰箱的制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液态的冷凝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冷冻室中迅速汽化吸热,使冷冻室内温度①,气态的冷凝剂又液化放热,使电冰箱背部温度②,液态的冷凝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冷冻室,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电冰箱冷冻室正常工作时温度在﹣18℃以下,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通常情况下会结霜,结霜过多会增加耗电量;此外,经测定: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
(1)给短文中的①、②两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 ② ;
(2)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电冰箱中的“冷凝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
A.沸点低 B.熔点低 C.沸点高 D.熔点高
(3)电冰箱冷冻室中霜的形成过程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答案】 降低 升高 A 凝华
【详解】(1)[1]液态的冷凝剂在冷冻室中迅速汽化吸热,使冷冻室内温度降低。
[2]气态的冷凝剂在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内液化,液化放热,使冰箱背面温度升高。
(2)[3]冷凝剂要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所以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沸点低,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4]电冰箱冷冻室中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2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漫游世界的小水滴
有了水,万物才能生存。在一定条件下,水变换着自己的形态,从而造就了各种奇特的自然景观。自然界中的缥缈的云、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雨、冰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液态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① 成水蒸气。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遇冷② 成小水滴或③ 成小水晶,被上升的热气流顶起,形成云,云随风飘荡,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变化成水蒸气再变成小冰晶。当冰晶变大到上升的气流无法托起时,它不得不降落。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或④ 成小水滴形成雨落向地面,或形成雪落向地面。
“人工降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向云中播撒干冰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
(1)请将短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2)自然界中的雾、露、霜、雪、冰雹,其中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3)水是万物生存的必需品,请你说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
(4)请说明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的原理 。
【答案】 汽化 液化 凝华 熔化 雾和露
用洗菜水浇花
见详解
【详解】[1][2][3][4]由小水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是一种液化现象;由水蒸气凝成小冰晶,是一种凝华现象;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的小水滴,形成雨落向地面,或形成雪落向地面。
(2)[5]自然界中的雾、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霜、雪、冰雹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其中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的是雾和露。
(3)[6]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如洗菜水浇花,洗衣水洗拖布等。
(4)[7]用干冰人工降雨的过程是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进入冷云层,会迅速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物态变化与光现象和透镜,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晶体在熔化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下册5.4 物态变化习题,共21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04 物态变化(练习)(学生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