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8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8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01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8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02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8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8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8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共20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第28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

    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③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项目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调查
    对象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调查
    程序


    3.种群的空间特征
    (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
    [基础诊断]
    1.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必修3 P60正文)(√)
    2.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必修3 P60正文)(√)
    3.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必修3 P61探究)(√)
    4.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必修3 P63思考与讨论)(×)
    [深度拓展]
    1.(必修3 P61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宜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单子叶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在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
    2.(必修3 P63思考与讨论)有人认为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减少,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提示:不一定。种群数量不只是受年龄组成的影响,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必修3 P62学科交叉与数学的联系)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
    (1)这个种群中鼠的种群密度大约是________只/公顷。
    (2)若捕捉后该鼠不易再被捕捉,则估算的种群密度会______(填“偏高”或“偏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88 (2)偏高 该鼠被捕捉一次之后不易再被捕捉,再次捕获的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由种群数量=可知,种群数量变大,即估算值大于实际的种群密度

    1.运用概念图理解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种群数量不等于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即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不一定大。
    (2)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在具体环境中的种群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3)决定种群密度的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年龄组成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率,而性别比例只能影响出生率。
    (4)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依据:年龄组成。但这种趋势不一定能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等环境因素的变化。
    2.比较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
    (1)统计图

    (2)曲线图和柱形图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曲线图



    柱形图



    (3)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
    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1.(2021·山东高考改编)种群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若某种水蚤种群密度与种群增长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蚤的出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而降低
    B.水蚤种群密度为1个/cm3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
    C.单位时间内水蚤种群的增加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D.若在水蚤种群密度为32个/cm3时进行培养,其种群的增长率会为负值
    C [水蚤的出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而降低,A正确;水蚤种群密度为1个/cm3 时,种群增长率最大,B正确;单位时间内水蚤种群的增加量是种群增长速率,图中只能说明水蚤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降低,C错误;据图可推测,若在水蚤种群密度为32个/cm3时进行培养,其种群的增长率会为负值,D正确。]
    2.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
    B.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图2中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
    D.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图1中a只影响出生率,而b既影响出生率也影响死亡率,从而判断出a为性别比例,b为年龄组成,进而可知c为种群密度。图2为图1的变式,图2中甲使种群密度增加,应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使种群密度减小,应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只影响出生率,应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图1中b为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A正确;图1中c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正确;图2中丁为年龄组成,而图1中a为性别比例,C错误;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正确。]

    3.(2021·山东高考)调查1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  )
    A.66只/公顷 B.77只/公顷
    C.83只/公顷 D.88只/公顷
    B [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并且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相当于第一次标记的鼠有39-5=34(只),由此可以计算出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34×34÷15≈77(只/公顷),B符合题意。]
    4.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B [根据题干信息“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在用样方法调查时,选取的样方过小,可能导致收集到的数据较少,偶然性较大,因此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或者增加样方的数量,C、D项不合理,B项合理。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不需要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A项不合理。]

     利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


    考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应用

    1.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1)研究方法:建构数学模型。
    (2)一般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或修正。
    2.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1)“J”型曲线

    ①前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②数学模型:Nt=N0λt(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③曲线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没有K值
    (2)“S”型曲线

    ①前提条件:资源和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的制约等
    ②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即K值后,将停止增长
    3.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
    [基础诊断]
    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必修3 P67正文)(√)
    2.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必修3 P67~68正文)(√)
    3.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利于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必修3 P68正文)(√)
    4.种群数量的变化就是种群数量的增长和波动。(必修3 P68图4-7)(×)
    [深度拓展]
    1.(必修3 P67正文)不同种生物的K值各不相同,同种生物的K值固定不变还是会发生改变?
    提示:同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还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等。
    2.(必修3 P67图4-6)在“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超过K/2后,种群增长速率减小,其对应的年龄组成一定为衰退型吗?
    提示:在“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超过K/2后,种群增长速率减小,其对应的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
    3.(必修3 P68图4-7)种群数量变化的全部内容就是“J”型和“S”型增长吗?
    提示:不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
    4.(必修3 P67正文)合理密植会增加种群数量并提高K值吗?
    提示:若空间资源不增加,仅仅合理密植,并不会提高K值。

    1.辨析“λ”与“增长率”,准确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曲线

    (1)辨析“λ”与“增长率”
    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代表某时段结束时种群数量为初始数量的倍数,不是增长率。
    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N0λt+1-N0λt)/N0λt×100%=(λ-1)×100%。
    (2)曲线分析
    ①a段——λ>1且恒定,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②b段——“λ”尽管下降,但仍大于1,此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一直增长;
    ③c段——“λ”=1,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④d段——“λ”<1,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⑤e段——尽管“λ”呈上升趋势,但仍未达到1,故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2.K值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1)K值的四种表示方法

    (2)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

    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改善时,K值会上升。
    (3)K值与K/2的应用



    1.(2022·鼓楼区模拟)调查某地麻雀连续2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第2年时,麻雀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第9年对麻雀进行数量调查,可知当年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由图可知,在第4年到第10年间,麻雀的种群数量在减少
    D.第16~20年麻雀种群密度将不断增加
    B [第2年时,λ=1,麻雀种群数量维持稳定,所以麻雀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A正确;由于在第4~10年间λ<1,所以第9年对麻雀进行数量调查,可知当年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错误;由图可知,在第4年到第10年间λ<1,所以麻雀的种群数量在减少,C正确;第16~20年λ>1,所以麻雀种群密度将不断增加,D正确。]

    2.(2021·广东高考)如图表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  )

    A.a B.b C.c D.d
    B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B正确。]
    3.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D [曲线图反映的是两个种群L值的变化情况,由于甲、乙两个种群内个体的初始数量均未知,因此不能判断两个种群具体增加的个体数量,故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A正确;由于甲、乙两个种群内个体的初始数量均未知,故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B正确;第3年末乙种群L=1.0,且在接下来的第3~4年内L值小于 1.0,即种群数量在减少,故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C正确;这4年中甲种群的L值均为1.5,每年增加的数量都较前一年多,D错误。]

    4.(2022·襄阳模拟)如图甲、乙分别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
    B.图乙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
    D [图甲曲线的斜率代表种群的增长速率(即单位时间内种群个体的增加数量),由图甲曲线特征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点,曲线的斜率不同,即种群的增长速率不同,A错误。图乙中G点时种群的数量不再变化,增长速率为0,B错误。防治蝗灾应该在D点之前进行,超过D点,蝗虫增长速度加快,灭虫效果差,C错误。渔业捕捞应该在超过K/2时进行,且每次捕捞后的剩余量应保持在E点左右,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正确。]
    6.下图1和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曲线b代表出生率
    B.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
    C.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D.图2中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 [由题图1可知,a代表出生率,b代表死亡率,A错误;E点净补充量为0,此时种群数量最大,不是海洋鱼类捕捞应保持的最适宜数量,海洋鱼类捕捞应保持的最适宜数量应该是净补充量最大的点,B错误;由题图2可知,F点的增长速率最大,在F点之前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C错误;分析题图2可知,G点净补充量为0,该点代表环境容纳量,即K值,D正确。]

    考点三 (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实验原理

    2.实验流程

    [基础诊断]
    1.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必修3 P68探究)(√)
    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必修3 P68探究)(√)
    [深度拓展]
    (必修3 P68探究)某学习小组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探究实验,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7天开始取样计数;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③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三个错误。
    提示:①第一天开始取样计数,连续7天;②取样前振荡试管;③先盖上盖玻片,再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

    1.血细胞计数板及相关计算

    (1)血细胞计数板由一块厚玻璃片特制而成,其中央有两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划分为9个大方格(如上图A所示),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 mm2,加盖玻片后的深度为0.1 mm。因此,每个大方格的容积为0.1 mm3。另外,中央大方格以细线等分为25个中方格(如上图B所示)。每个中方格又等分为16个小方格,供细胞计数用。
    (2)计算公式
    ①在计数时,先统计(图B所示)5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以25,就得出一个大方格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 mL菌液中的总菌数。
    ②设5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则0.1 mm3菌液中的总菌数为(A/5)×25×B。已知1 mL=1 cm3=1 000 mm3,1 mL菌液的总菌数=(A/5)×25×10 000×B=50 000A·B。
    2.影响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及改进办法



    1.(2020·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
    B.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C.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D.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
    B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需要每天定时取样进行计数,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第一次计数在接种酵母菌后进行,A、C正确;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之前应将试管振荡几次,使酵母菌混合均匀,减小实验误差,再取样用血细胞计算板计数,B错误;酵母菌的繁殖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D正确。]
    2.(2019·海南高考)将接种在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充分混匀并随机分成不等的两组后分别进行培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马铃薯培养液
    B.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借助显微镜进行
    C.培养液被分成上述两组时,其中的酵母菌种群密度是不同的
    D.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O2有利于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加
    C [酵母菌属于异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其种群增长所需的能量来自培养液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A正确;若要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可用血细胞计数法(或显微计数法),需要借助显微镜,B正确;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混匀后被分成不等的两份,两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不同,但密度是相同的,C错误;给营养充足的培养液通入O2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其种群数量会增加,D正确。]
    3.(2021·开封一模)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细胞计数板(图1,规格为1 mm×1 mm×0.1 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
    B.实验中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
    C.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 mm
    D.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B [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只计数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其夹角处的酵母菌,A错误;由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龙胆紫不能通过细胞膜,实验中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B正确;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下液体的厚度为0.1 mm,C错误;在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D错误。]
    4.(2019·全国卷Ⅲ)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增长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1)由题意可知,试管中该种群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a(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不再增加,因此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当种群数量为a/2(即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2)该种菌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改变空间和营养条件等会使其K值发生变化,培养基的体积变小,该种菌的K值也减小。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若在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不变。
    答案: (1)S a/2 (2)减小 不变 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

    1.(2019·全国卷Ⅰ)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
    D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异养生物可以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A正确;随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减少,代谢废物不断增加,故更换培养基的频率不同可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由曲线可知,a组中细菌甲在23 h前,数量增长一直很快,说明该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一直是充裕的,C正确;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在培养的早期,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资源是充足的,细菌甲种群的增长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且图中a、c曲线在早期重合,也可说明早期可出现“J”型增长阶段,D错误。]
    2.(2017·全国卷Ⅰ,改编)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 [根据题图,种群数量约为最大种群数量的1/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有最大持续产量。与甲、乙、丙点相比,在丁点时捕获,捕获后使种群处于最大增长速率附近,能达到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的目的,故选D。]

    析个性
    第1题通过细菌培养实验,结合曲线,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第2题本题结合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找共性
    两个题目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知识点

    1.“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
    开始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加快;当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减慢;当种群数量增长率再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气候、空间、食物或养料、天敌等。

    1.(2022·淄博模拟)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因素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种鱼的种群数量变化,则a时间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大量投放了该种鱼类的鱼苗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变化,则b时间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
    C.图①中a时间后、图②中b时间后、图③中c时间后、图④中d时间后,种群所在环境的K值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C [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变小;当生物生存的环境得到改善K值会增大。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种鱼的种群数量变化则a时间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大量投放了该种鱼类的鱼苗,A正确;图②曲线表明该种群数量增加并且达到新的平衡,K值增大可能是由于环境条件改善,如增加营养、空间等,B正确;图①中a时间后,K值略变小,图②中b时间后,K值增大。图③中c时间后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K值大幅度减小,图④中 d时间后,种群数量下降后又恢复,K值基本不变,C错误;图中种群数量在减少后又得到恢复种群数量在左右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海洋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种群数量维持在左右,D正确。]
    2.(2021·利通区校级月考)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S”型曲线而言,自始至终都有环境阻力
    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淘汰的个体数量
    C.cd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对应的值后,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 [对于“S”型曲线而言,自始至终都有环境阻力,A正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淘汰掉的个体数量,B正确;cd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种群增长率大于零,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错误;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且种群数量不再随着时间增加,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正确。]
    3.(2021·河南月考)为研究农药甲胺磷和乙草胺对土壤中的产甲烷菌数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向盛有相同体积的培养液和产甲烷菌的3组试管中分别加入0.1 mL的甲胺磷溶液(1.0 mg·L-1)、蒸馏水和乙草胺溶液(1.0 mg·L-1),定期取样测定产甲烷菌的种群密度,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初期,加入甲胺磷后产甲烷菌的分裂速度加快
    B.是否加入甲胺磷和乙草胺不影响产甲烷菌的环境容纳量
    C.若增加药量,则乙草胺组产甲烷菌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可能延长
    D.加入乙草胺后,产甲烷菌种群增长速率先减慢后加快
    D [由图可知,甲胺磷组的种群数量在前期显著多于蒸馏水组(对照组),说明甲胺磷能显著促进产甲烷菌的分裂,A正确;加入甲胺磷和乙草胺后,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说明加入甲胺磷和乙草胺不影响产甲烷菌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由图可知,乙草胺能抑制产甲烷菌种群数量增长,若增加乙草胺的用量,抑制作用可能会增强,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延长,C正确;三组产甲烷菌种群增长速率都是先加快后减慢,在时达到最大,D错误。]

    一、网络构建

    二、要语必记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依据。
    3.“J”型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S”型增长曲线成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从而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至平衡。
    4.在自然界中,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均会影响种群数量,故大多数种群数量总处于波动中。
    5.渔业捕捞中,让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的原因是: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的数量能迅速恢复,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关学案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9单元 第28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9单元 第28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共24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6讲 细胞工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6讲 细胞工程(含解析),共16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5讲 基因工程(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5讲 基因工程(含解析),共23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8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