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考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含解析)
展开考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1·广东地理)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1~3题。
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
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3.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
A.锋面气旋多 B.下沉气流盛行
C.准静止锋强 D.热力对流强盛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设问分析]
答案 1.C 2.D 3.B
解析 第1题,从现象上看,逆温是近地面气温低于较高处气温,地面附近气温越低,越有利于逆温的发育。题目提供的四种地形中,凹型的谷地更易于积累冷空气,冬季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导致底部冷空气聚集,产生下冷上热的逆温现象,故选C。第2题,辐射逆温是“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的,近地面气温低于高处气温,形成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其实质是近地面热量的收支平衡问题。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距离地面越近受到地面的影响就越大;逆温发生时,近地面气温低,即地温低。地温最低的时刻一般是接收到太阳辐射之前的日出之前。逆温的发育需要相对稳定的气象条件,晴朗天气,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利于逆温的形成;风力小,空气稳定,与周边大气热量交换微弱,更易于冷空气集聚,选D。第3题,逆温的形成是近地面低温的结果,黄河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冬季严寒,空气冷却下沉,冷空气在地面集聚,利于逆温的形成,选B。锋面气旋、准静止锋多发生于中纬度、冷暖空气易于交汇的地区,青藏高原海拔高,冷暖空气难以在此汇聚,A、C错;青藏高原冬季对流运动微弱,D错。
1.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原理的应用
(1)利用大气受热过程中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解释自然现象
①昼夜温差的大小
②太阳能的多寡
a.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b.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③大气的保温作用由大气逆辐射来实现,常用其强弱解释夜晚的自然现象。
④气温的高低
⑤地面温度的高低
主要看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主要考虑因素见下表:
(2)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①夏季园林绿化中对新栽花木上覆黑色遮阳网,目的是削弱太阳辐射。
②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反季节农业,利用玻璃温室育苗等。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塑料薄膜或玻璃进入棚内或室内,被地面吸收,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塑料薄膜或玻璃还阻止了空气对流、热传导,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内。
③人造烟雾、浇水防冻。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常用人造烟雾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浇水可加大土壤的比热容,减小降温幅度,减轻冻害;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
④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2.逆温及其影响
考向1 通过“热传递原理及应用”考查“地理实践力”
(2022·四川诊断性测试)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是在传统日光温室的背面共用后墙搭建一个背阳的温室。采光面向阳的温室称为阳棚,采光面背阳的温室称为阴棚。采光面向阳的温室采用双层拱形设计,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棉被。下图为“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阳棚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棉被主要是为了( )
A.增加大气辐射反射
B.减弱大气逆辐射
C.增强太阳辐射吸收
D.减少地面辐射损失
2.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可阴阳互补,阴棚对阳棚的有利影响是( )
A.减少热量散失 B.减少水分散失
C.增大昼夜温差 D.减缓空气流通
3.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在我国最具推广价值的是(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答案 1.D 2.A 3.B
解析 第1题,阳棚铺设双层棚膜以及内层膜铺防寒棉被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温,减少大棚内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D正确;这种温室与传统温室相比,地面没有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而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因此不能增加大气辐射,A错误; 大气逆辐射不受覆盖物的影响,B错误;双膜会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吸收,C错误。第2题,由材料知,阴棚位于阳棚北面,中间共用一堵墙,组成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这样就能更好地阻挡来自北面冷空气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阳棚内热量散失,A正确;两种温室都是封闭空间,棚内水汽不易散失,与外界空气交换很少,B、D错误;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可以增加夜间的棚内气温,减小昼夜温差,C错误。第3题,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是为了更好地起到保温的作用,说明该地气温低,热量少。因此推断应该是选项中纬度最高的东北地区最具推广价值,选B。
考向2 通过“逆温及其影响”考查“综合思维”
西宁市四面环山,城区分布在湟水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河谷中。下图为“西宁市污染物季节平均浓度与逆温频率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
4.据图可知,逆温现象( )
A.自19:00至次日7:00加强
B.自冬季至次年春季逐渐减轻
C.对NO2浓度的影响较小
D.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加
5.逆温对沙尘天气有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逆温( )
A.减弱了空气下沉运动
B.增加了大气降水频率
C.降低了地面升温速率
D.减弱了空气对流运动
答案 4.C 5.D
解析 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西宁在7:00的逆温频率高,在19:00的逆温频率低,但是不能说明自19:00至次日7:00逆温强度是增加的,A错误;由图可以看出,冬季逆温频率高于春季,但不能说明逆温现象自冬季至次年春季逐渐减轻,B错误;读图可知,NO2的浓度变化与逆温频率相关性最小,因此逆温现象对NO2浓度的影响较小,C正确;污染物的排放量与经济活动有关,与逆温现象无关,D错误。第5题,逆温现象不利于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而沙尘天气发生的条件为大风、沙尘和强对流运动,因此,逆温现象可以通过抑制对流运动来抑制沙尘天气,故选D。
考点练
2020年1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的可拆装式方舱营房,亮相海拔4 000多米的某高原部队驻地,该营房主要由屋顶太阳能面板、玻璃房和起居室三部分组成(见下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方舱营房的太阳能面板、玻璃房的主要功能是( )
A.防雨雪 B.防辐射
C.防缺氧 D.防低温
2.屋顶的太阳能面板会( )
A.增强太阳辐射 B.减弱地面辐射
C.增加地面反射 D.增强大气逆辐射
3.营房的铁制支撑结构置于方舱外部,主要是为了( )
A.营房更加稳固 B.减少室内散热
C.方便拆卸安装 D.吸收大气热量
答案 1.D 2.B 3.B
解析 第1题,由材料“海拔4 000多米的某高原部队驻地”可知,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下降,当地气温低,太阳能面板可以收集太阳热能,玻璃房有保温功能,D正确;方舱营房可以防雨雪、防辐射,但不是主要功能,A、B错误;材料中没有与防缺氧有关的信息,C错误。故选D。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屋顶的太阳能面板能吸收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温度降低,从而使地面辐射减少,A错误,B正确;地面反射与植被覆盖、海陆状况、土质等因素有关,C错误;地面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也减弱,D错误。故选B。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铁的导热性能强,将铁制支撑结构置于方舱外部,主要是为了减少室内热量散失,B正确;铁制支撑结构可以使营房更加稳固、方便拆卸安装,但不是将其置于方舱外部的主要目的,A、C错误;铁制支撑结构置于方舱外部,吸收大气热量很少,D错误。故选B。
(2022·广东省佛山市模拟)气温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的度数。研究人员在福建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地区开展气温垂直梯度相关研究。下图示意研究区域及附近地形剖面。下表为该区域晴天条件下不同时刻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梯度数据(℃/100 m)。据此完成4~6题。
4.逆温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反而升高的现象。据表推测,该地区南北坡易同时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
A.01时~07时 B.07时~13时
C.13时~19时 D.19时~01时
5.导致19时南北坡气温垂直梯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空气湿度 ③地形 ④盛行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研究发现该地区冬季气温垂直梯度北坡小于南坡,其原因是北坡( )
A.受冷空气影响更大
B.受空气湿度影响更大
C.受山谷风影响更大
D.受海陆位置影响更大
答案 4.A 5.B 6.A
解析 第4题,气温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的度数。读表可知,01时~07时,无论南坡还是北坡,气温垂直梯度数据均为负值,即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升高,即出现逆温现象,A正确。第5题,19时南坡气温垂直梯度为正值,北坡气温垂直梯度为负值。即随着海拔的升高,南坡气温降低,北坡气温升高。19时应已日落,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①错。读图可知,南坡山麓存在河流,且为谷地,谷地热量不易散失,且有河流提供水汽,空气湿度较大,空气中储存的热量较多,所以河谷地区气温相对较高,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气温垂直梯度为正值。北坡山麓为平地,空气湿度小,随着夜间降温,山上冷空气易沿山坡下沉并在平地聚集,导致气温“下冷上热”,出现逆温现象,②③正确。与盛行风关系不大,④错。故选B。第6题,冬季,北坡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更大,冷空气易在低海拔平地地区聚集,导致低海拔地区气温较低,北坡高海拔地区由于海拔高,本身气温也较低,所以北坡山麓与山顶地区的温差较小,气温垂直梯度较南坡更小,A正确。南坡山麓地区存在河流,受空气湿度影响更大,B错。南坡山麓地区存在河谷谷地,受山谷风的影响更大,C错。南北坡海陆位置差异不大,D错。
7.(2022·湖北原创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能很好地反映地区植被覆盖程度,已被广泛用于研究植物时空变化和生态环境监测。NDVI与地表温度和大气水汽含量关系密切。下表为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附近绿洲(林地、草地、耕地)的NDVI、地表温度和水汽含量年均统计表。
(1)与绿洲相比,描述沙漠昼夜地表温度的特征。(6分)
(2)分别说明绿洲地表昼、夜温度与NDVI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原因。(8分)
(3)分析沙漠夜晚水汽含量略高于绿洲的原因。(4分)
答案 (1)沙漠白天地表温度明显高于绿洲;夜晚地表温度低于绿洲;昼夜温差大。
(2)白天:NDVI(植被覆盖度)越高,地表温度越低,两者呈负相关。
原因:绿洲植被的蒸腾作用能够抑制地表温度的升高。
夜晚:NDVI(植被覆盖度)越高,地表温度越高,两者呈正相关。
原因:绿洲植被能抑制地表热量的散失。
(3)夜晚,沙漠因NDVI(植被覆盖度)低,地表降温速度快,水汽易凝结;(大气逆温现象显著,)大气稳定,水汽交换弱。高考考查内容
考点
读真题设问知高考考向
核心价值:
加强对大气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
学科素养: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天气系统与气候的分布、特点、成因、变化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
2.区域认知:结合图文资料,比较不同区域气候特征的差异。
3.地理实践力:以等压线分布图或生活实例为背景,探究相关天气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关键能力:
结合图像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必备知识:
1.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应用。
2.热力环流。
3.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4.气候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特征及判读。
5.天气系统。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1·广东地理)12.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13.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14.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热力环流
(2022·全国文综乙)9.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10.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11.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大气环流
(2022·广东地理)9.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10.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气候
(2022·广东地理,17)(1)分析10~11月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
(2)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图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势。
(3)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说明未来纳木错能够与仁错贯通的理由。
天气系统
(2022·湖南地理)9.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关键区域降水更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10.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信息
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逆温是近地面气温低于较高处气温,地面附近气温越低,越有利于逆温的发育
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
黄河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冬季严寒,空气冷却下沉,冷空气在地面集聚
第1题
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应有利于冷空气的集聚
第2题
辐射逆温出现的时间应为一天中地温最低的时刻,静稳的天气利于逆温的形成
第3题
分析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的原因即分析冬季该地地温低的原因
角度
因素
具体表现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纬度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气温高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地势
海拔高,大气稀薄,气温低
天气状况
晴天白天光照强,气温高
日照时间
夏季白昼长,气温高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
大气密度
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效果差,气温低
大气成分
大气水汽、二氧化碳含量多,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高
因素
具体表现
反射率
反射率大(冰雪>裸地>草地>林地>湿地、水域),吸热少
比热容
比热容大,升温慢,白天气温低(水域>砂石)
时刻
坡向
01时
07时
13时
19时
平均
南坡
-0.667
-0.646
0.655
0.006
-0.163
北坡
-0.477
-0.265
0.868
-0.332
-0.052
地区
指标
沙漠
绿洲
NDVI
0.05
0.33
地表温度/℃
白天
31.32
20.00
夜晚
4.02
4.91
水汽含量/mm
白天
9.47
10.62
夜晚
10.46
10.36
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考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考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2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师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2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学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2考点练1大气的受热过程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考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2 考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2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师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2考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学生版docx、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第1部分专题2考点练1大气的受热过程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3 考点2 河流(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讲义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3 考点2 河流(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为,5月份以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