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复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912731/0-16976818642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复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912731/0-16976818642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复习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912731/0-16976818642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复习,共8页。
第二次月考复习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步行速度约为1m/s 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D.人的正常体温为38℃2.如图,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常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扶梯 C.墙壁 D.天花板3.乐队演奏时,听众能分辨出二胡声和小提琴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4.崆峒山是我省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美丽,如图所示。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是从崆峒山中冒出的烟 B.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 )A. 瞄准鱼下方插鱼 B. 放大镜 C. 湖中的倒影 D. 水碗中的筷子 7.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一定相等 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要变大 D.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8.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灯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9.“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折射 B. 摄影﹣凸透镜成像 C.投影﹣平面镜成像 D.倒影﹣光的直线传播10.关于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B.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于骨骼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都有好处 C.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器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11.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a B.b C.c D.d 12.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和光的反射现象一样,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13.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14.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上了“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相同( )A.平面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放大镜1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16.如图所示,小东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B.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照相机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光滑的白板17.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60cm向20cm处移动的过程中,关于像的大小和像距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先变大后变小,像距不变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18.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如果将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缩小一半,物体将( )A.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D.不成像19.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20.小宁的身高为180 ,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约33 (以上均填写合适单位)。21.如图可知物体的长度是 cm, 22.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如图,附近的同学听不到敲击声,但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的同学却可以听到。这说明 可以传声。“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23.鱼在清澈的水中游动,看得“清楚。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要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 (填“上方”或“下方”)才能叉到鱼。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的。 24.小梅常见妈妈用保鲜膜包裹从商场买来的新鲜蔬菜,保鲜膜可以减少蔬菜中水的 ;将冷藏在冰箱中的蔬菜取出来,不一会儿就会发现保鲜膜上有一层水珠,这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而形成的。(都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5.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坐在电影院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发生了 。26.在100m短跑比赛时,如果裁判员听见枪声才开始计时,则计时的结果将出现 s的误差(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这样计时是将该运动员的成绩 (选填“提高”或“降低”)了。 27.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米。 28.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相当于一个 镜,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凸透镜对阳光有 作用。29.如图是小东准备制作的昆虫观察瓶,在瓶口处安装一个透镜便于观察瓶底小昆虫放大的像,安装的应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若瓶口到瓶底的距离为10cm,选择透镜的焦距应 (选填“大于”或“小于”)10cm。 30.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如图,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31.请画出如图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2.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33.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2)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图2中的 图(选填“a”或“b”).从实验数据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 (选填“高于”或“低于”)(3)他在进行实验时,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但他不小心漏记了第6min的数据,请你帮他补全。时间t/min0123456789温度T/℃909294969898 989898(4)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是 。(5)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3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反射。(3)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 35.路路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她应该选用 (填“厚”或“薄”)玻璃板,并且要使玻璃板放置 ;选用两支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2)实验所用刻度尺是为了 。(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观察到蜡烛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最后她移走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像(填“实”或“虚”)(5)实验过程中,有一组同学们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36.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实验操作规范。 (1)该实验应该在 (“较暗”或者“较暗”)的环境下进行。(2)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3)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为了使烛焰的像完整的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 。(4)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选填“大”或“小”)些。如果此时透镜上落了一只小虫,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此时小明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自己所配戴的近视眼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清晰像为 像(选填“实”或“虚”)。近视眼镜对光起作用 (选填“发散”或者“会聚”)。(6)如图乙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刚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调整白纸位置,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白纸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焦距约为 cm。(7)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填选项序号)。①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②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③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 ④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37.轿车司机在高速公路某地看见路边有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司机在遵守法规的前提下,最快需要用多少小时可到达福安? 38.福州到福鼎两地的距离约是247km,一列车D6335次,从福鼎10:30出发开往福州,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2:30到达福州。列车行驶途中以18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8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求:(1)D6335次动车从福州开往福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D6335次动车的长度是多少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32分,每题4分),填空题,作图,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物理期末复习,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