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0讲 中国地理(南部地区)(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09031/0-16975864520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0讲 中国地理(南部地区)(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09031/0-16975864521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0讲 中国地理(南部地区)(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909031/0-16975864521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 (含解析)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0讲 中国地理(南部地区)(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0讲 中国地理(南部地区)(含解析),共8页。
第30讲 中国地理(南部地区)【基础知识梳理】一、
东南、西南地区1、填写地形及地形区A________山脉,是我国________的界线;B________山脉,是福建省和________省的界山;E________山脉是湖南省和________省的界山;C________盆地,其内部的成都平原,因物产丰富被称为“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平原。2、自然地理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地形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水文河湖众多,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最为集中;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高(中下游)3.人文地理人口人口稠密,约占全国人口的总数的一半产业工业:长江中下游地带发展综合性工业,南部发展外向型工业农业:种植业以水田农业为主,亚热带、热带林果业、淡水养殖业发达交通内陆以铁路为主,内河航运发达4.台湾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地理现象成因多火山、地震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的边界附近森林树种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地跨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丰富;山地的垂直差异显著西海岸盛产海盐西海岸有广阔的淤泥质海滩;地处台湾山脉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蒸发旺盛位于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丰富的地方火烧寮处于山地的迎风坡(台湾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多地形雨水能资源丰富台湾东部为地势巍峨的台湾山脉,西部有较广阔的平原,河流多自东向西流入台湾海峡,落差大,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5.自然灾害(1)南方低山丘陵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水土流失自然因素: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人为因素:能源缺乏,乱砍滥伐,强取耕地和薪柴,植被被破坏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红壤贫瘠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降水多,营养物质流失多增施熟石灰、有机肥改良土壤酸性;增施沙子,降低黏度;种植耐酸性的茶树、马尾松等,防止土壤流失(2)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洪涝地势低平;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道、湖泊;围湖造田上游地区建设防护林保持水土;中下游加固堤防、疏浚河道;退耕还湖水污染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健全法规;进行综合治理 二、 青藏高原地区
1、填写下列地形和河流(1)A________山脉,B________山脉,E________山脉,F________山脉。盆地:C________盆地。高原:N________高原。谷地:L____________谷地,W________谷地,是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分布区。(2)河流:M________,K________,I________,H________,G________。世界第一大峡谷位于图中G、H、I、K、M等河流中的________河流上,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3)本区除水能资源丰富外,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城市⑤________有“日光城”之称;⑥是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________地热电站,本区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处于甲________板块和乙________板块交界处。2.自然地理特征角度特征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自东南向西北内陆减少地形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水文青藏地区东南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草地为主资源矿藏丰富(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太阳能、地热能(温泉)丰富3.人文地理特征角度特征人口城市人口较少,城市化水平低;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人口环境承载力小产业工业薄弱;农业: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高寒牧业,河谷农业交通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拉萨为中心,铁路有青藏铁路4.青藏高寒区农业发展条件及其评价(1)有利条件:①光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植物光合作用强,为农作物高产提供了自然前提;②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场;③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可能性。(2)不利条件:①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无霜期极短,只能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耐寒作物和牧养牦牛、藏绵羊等耐寒牲畜;②绝大部分地方气候干旱,风暴多,土壤质粗层薄。【同步经典练习题】下图为2018年6月13日我国某种粮食作物收割进度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1.该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C.冬小麦 D.春小麦2.影响该作物收割进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土壤【答案】1.C 2.C【解析】1.图中显示,该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长江以北的南方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是我国冬小麦分布地区,冬小麦秋播夏初收,与题意相符,C项符合题意。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与图中信息不符,排除A项。玉米属于秋收作物,我国玉米主产区在东北地区,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的河谷地区,夏末收获,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2.图中显示,6月13日,纬度较低的四川、湖北、安徽、河南收割进度达到100%,说明冬小麦成熟较早,而纬度较高的山西、河北收获进度仅60%,说明冬小麦成熟较晚,由此推断影响该作物收割进度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造成的热量差异,C项符合题意。地形、水分、土壤对该作物成熟影响不大,排除A、B、D三项。(全国卷Ⅲ)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3~5题。3.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4.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5.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答案】3.D 4.B 5.D【解析】3.由材料可知,剪纸表现的内容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图中反映出的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苏浙一带景观,故选D。4.由图可知,图中景观为小桥流水人家,是“水乡泽国”的真实写照,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地形和气候有关,反映了当地年降水量丰富、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的自然环境特征,传统出行工具为船,故选B。5.文化在不同区域有不同表现,川剧主要分布在四川,豫剧主要分布在河南,粤剧主要分布在广东,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故选D。读贵州省地图,完成6~7题。6.贵州省地理环境特征为( )A.苍松雪岭,沃野稻香 B.黄沙漫漫,驼铃叮当C.石林林立,群峰拔地 D.地形崎岖,喀斯特广布7.乌江流域( )A.为热带季风气候 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C.航运条件优越 D.下游有凌汛现象【答案】6.D 7.B【解析】6.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苍松雪岭,沃野稻香”指黑龙江;“黄沙漫漫,驼铃叮当”指我国西北地区;“石林林立,群峰拔地”指云南。故选D项。7.结合乌江流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出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温高于0 ℃,不存在凌汛现象;结合图例中的高程可判断出乌江流域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乌江流域落差大,航运条件较差。故选B项。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四川省米易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区,境内最低海拔980米,最高海拔3 447米,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光照充足,全年基本无霜。近年来米易县利用地形和气候优势大力发展芒果种植,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芒果种植基地,与海南、广西等芒果主产区形成竞争态势。下图为米易县位置示意图。(1)说明地形对米易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4分) (2)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米易芒果的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原因。(6分) (3)以芒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米易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1)高山阻挡北方寒冷气流和南方暖湿气流;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芒果品质优良;纬度相对较高,芒果成熟较晚,错时上市,市场竞争力强;地形起伏大,芒果品种多样,供货时间长。(3)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芒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芒果销售市场;促进以芒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5讲 环境保护(含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4讲 旅游地理(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梳理+过关训练第31讲 世界地理(亚洲)(含解析),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