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2部分 第3章 第3讲 课时52 服务业区位因素(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2部分 第3章 第3讲 课时53 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2部分 第4章 课时55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2部分 第4章 课时56 交通运输方式(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2部分 第5章 课时57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2部分 第4章 课时54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含解析)
展开课时54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1)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
②人文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3)一般原则: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4)变化: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
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3.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资金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站点的等级、规模: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且质量较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
(2)资金能够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1.交通运输线路选择的一般步骤
(1)分析修建原因:当地人口、资源开发、城市、工农业、旅游等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增大。
(2)选择运输方式: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3)确定线路走向:遵循成本低、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大、环境破坏小的原则确定线路走向。
2.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影响选线,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
3.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
(1)港口区位选择答题模板
(2)航空港
①地形开阔、平坦;地势较高;坡度适当、排水通畅;地基稳定。
②气候少云雾、少暴雨、风速小、能见度高;跑道沿盛行风方向修建。
③距城市距离较远(地价、烟雾、干扰);有快速干道与之相连。
(3)汽车站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出行,一般建在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直接联系的地点。具体地说,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路宽、与市内交通联系、与市外交通联系、工程量。
(2021·广东地理)随着我国高铁与民航快速发展,两城市互通高铁直达列车和航空航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形成日趋复杂的高铁—民航竞争网络。下图示意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拓展模式。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演变特征为( )
A.空间竞争由分散到集中
B.空间竞争范围由小变大
C.空间网络趋向于双极化
D.边缘城市参与机会渐少
2.该拓展模式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 )
A.均衡性 B.集中性
C.临近性 D.等级性
[关键信息点拨]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早期竞争表现在北京、上海两个全国中心城市对各省会、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城市之间的客源市场竞争,两种运输方式优先争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客源市场。中期延伸到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城市之间的竞争,培育出了区域尺度的次级竞争中心,并进一步覆盖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副中心及旅游职能突出的城市。随着全国中心城市与区域次级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通道逐渐构筑完成,后期竞争的范围扩大到边缘城市,选B。空间竞争由全国性中心城市梯度下移到区域中心省会城市、边缘城市,是由集中到分散,A错;已经形成的空间网络既有北京、上海为全国性中心的网络,也有以省会城市为区域中心的 “多中心”的竞争模式,呈现出等级性的竞争网络格局,而不是“双极化”,C错;随着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等客源市场的固化,边缘城市后期陆续成为高铁与民航的竞争对象,边缘城市参与的机会在增加,D错。第2题,该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只有北京和上海两个全国性中心城市对全国各省会等高等级的城市进行市场的争夺;中期则体现在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市场竞争;后期竞争的范围扩展到地市级以下的边缘城市,说明竞争网络扩张存在着等级性,选D。
考向1 通过“交通线的区位”考查“综合思维”
(2023·福建三明模拟)中尼铁路连接了西藏和加德满都(海拔约1 400米)。对比吉隆口岸通道(全长约182.4千米)、樟木口岸通道(全长约161.1千米)等六个路线方案,最终选择吉隆口岸通道。中尼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极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极高,部分路段拟采用齿轨铁路技术替代密集环线。下图1示意中尼铁路选线,图2示意齿轨铁路轨道。据此完成1~3题。
1.与樟木口岸通道相比,吉隆口岸通道建设条件较好的原因是( )
A.有效避开自然保护区
B.有效避开地质复杂区域
C.沿途城镇多,经济效益好
D.沿途城镇多,便于补给和救援
2.中尼铁路部分路段拟采用齿轨铁路替代密集环线的主要目的是( )
①增强列车的爬坡能力 ②提高列车运输的安全性能 ③缩短两地之间的运输距离 ④减少沿线的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推测中尼铁路建成通车之初,抵达尼泊尔占比较高的旅客类型是( )
A.科考者 B.经商者 C.探险者 D.观光者
答案 1.D 2.A 3.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樟木口岸通道和吉隆口岸通道均有效避开了自然保护区,A错误;由材料“中尼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极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极高”可知,吉隆口岸通道建设未能有效避开地质复杂区域,B错误;图中吉隆口岸通道建设的车站较多,说明沿途城镇多,修建时穿过的城镇多,便于补给和救援,D正确;沿途城镇多,经济效益好,是铁路运营后的效益,不是通道建设时的优势,C错误。第2题,西藏海拔4 000米以上,结合材料“中尼铁路连接了西藏和加德满都(海拔约1 400米)”可知,两地相对高度较大,坡度大,采用齿轨铁路替代密集环线可增强列车的爬坡能力,①正确;通过齿轨咬合带动列车运行,可提高列车运输的安全性能,②正确;两地的运输距离由线路决定,采用齿轨铁路不能缩短两地之间的运输距离,③错误;不论采用齿轨铁路还是密集环线均需要修建铁路,且线路没有减少,并不能减少沿线的生态破坏,④错误。第3题,尼泊尔环境优美,雪山较多,宗教建筑等人文景观较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中尼铁路建成通车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尼泊尔观光旅游,D正确。
安托法加斯塔是智利北部最大城市和太平洋沿岸大型港口。下图示意安托法加斯塔地区。据此完成4~5题。
4.安托法加斯塔成为智利太平洋沿岸大型港口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经济腹地广阔 B.矿产资源丰富
C.地理位置优越 D.气候条件优越
5.制约该港口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用地不足
C.航道淤积 D.风浪较大
答案 4.B 5.A
解析 第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托法加斯塔附近矿产资源丰富,因矿产资源的开采和运输而兴起。因此安托法加斯塔成为智利太平洋沿岸大型港口的主要优势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B正确。第5题,根据图示可知,安托法加斯塔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制约该港口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A正确;该港口周边沙漠面积广,沿海多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形较平坦,港口发展空间潜力较大,B错误;位于港湾处,附近没有河流注入海洋,航道淤积少,且航道较深,风浪较小,C、D错误。
课时精练
班夫国家公园位于落基山脉北段,是加拿大最早、最大的国家公园,其设立于1885年,占地面积6 641 km2,有50多种野生哺乳动物和280种鸟类。随着加拿大横贯公路于1962年建成通车,平均每天约有14 000辆机动车从班夫国家公园穿过,给这里的野生动物带来巨大威胁。下图为“加拿大横贯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加拿大横贯公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矿产类型
C.河流 D.城市分布
2.下列关于减轻加拿大横贯公路对班夫国家公园的影响最合理的措施是( )
A.重新规划线路 B.建设天桥式通道
C.建设下沉式隧道 D.沿途设立交通岗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可知,加拿大横贯公路横亘东西,穿越各种地形,地形对其选线布局影响较小,A错误;加拿大横贯公路位于加拿大南部人口、城市集中地区,而没有主要分布在矿产产地附近,B错误,D正确;该公路也没有沿河分布,C错误。第2题,建设天桥式通道能够减轻加拿大横贯公路对班夫国家公园的影响,B正确。
(2023·福建莆田模拟)接算站是指由铁道部门规定、用于接续计算发到站间运价里程的车站。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区域接算站及其连接线路。据此完成3~4题。
3.该区域接算站( )
A.多依托区域中心城市
B.站间距比较均匀
C.一般位于线路交会处
D.位于城市内运输必经点
4.图示范围内高速铁路接算站较少,其根本影响因素是( )
A.筑路技术 B.地形
C.货运需求 D.客流量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接算站指由铁道部门规定、用于接续计算发到站间运价里程的车站,图中显示其分布较为分散,并没有依托区域中心城市,A错误;图中显示站间距并不均匀,B错误;接算站一般位于线路交会处,方便计算发到站间跨及两条及其以上不同的线路的里程,C正确;接算站主要用于铁路方面,城市内运输使用铁路运输较少,因此不是城市内运输必经点,D错误。第4题,筑路技术和地形主要影响交通运输网和交通运输站点的分布,对于区域内的高速铁路接算站布局影响较小,A、B错误;高速铁路以客运为主,与货运需求关系不大,C错误;接算站指由铁道部门规定、用于接续计算发到站间运价里程的车站,因此需要根据各个站点的客流量大小,来考虑具体需要计算运价里程的车站的设置,D正确。
为了加强区际联系,广东省拟与周边省级行政区域合作修建贵广、南广和西部沿海铁路。下图为“三条铁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决定图示地区投资修建铁路的因素和最大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
A.国防需要、降水多 B.民族团结、地形崎岖
C.经济发展、地势起伏 D.能源运输、地震多发
6.下列关于图示三条铁路修建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强沿海与内陆的联系,带动内陆经济发展 ②完善我国铁路网格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③缓解东西向和南北向原有铁路的运输压力 ④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5.C 6.D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图示三条铁路连通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加强了内陆与沿海的联系,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西南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是铁路建设的最大限制性因素。第6题,由图可知,图示三条铁路主要联系东西方向,并不能缓解南北向铁路的运输压力。
7.(2023·江苏淮安市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浦东国际机场从原规划位置向海边滩涂推进了700米,选择建在东海之滨。该机场处于候鸟迁徙要冲,附近高草丛生,有鸟类理想的“草、虫、水、土”环境,为防止鸟类与飞机冲撞,人们在机场以东的九段沙种植芦苇、互花米草,实施“种青引鸟”工程。经过数年实践,现在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已偏离飞行区3~5千米。人们用全新的理念,科学的手段,让飞机与候鸟共享蓝天。
(1)从优化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角度,说明浦东国际机场选择建在东海之滨的合理性。(6分)
(2)从安全角度分析浦东国际机场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3)改变鸟类栖息环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作为设计者,请你根据材料写出设计的基本思路。(8分)
答案 (1)机场占地面积较大,在滩涂建机场,地价低;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节约了大量耕地);无须拆迁已有建筑,节约机场建设成本。
(2)远离城区(噪声污染较小),没有高层建筑或人工设施干扰,保证飞行安全;大气能见度较好,飞行安全;东海之滨的滩涂地势较平坦,利于排水,地质基础坚固;避免导航通信被干扰。
(3)①改变机场附近鸟类觅食和栖息的环境。例如清除杂草、水塘,切断其食物链;平整草坪,降低草坪高度,种植鸟类不适应的草种,使之不易觅食和栖息。②远离机场,另辟绿地。例如在九段沙营造适合鸟类觅食、栖息的理想环境。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体系架构]
[基本概念] 交通枢纽、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方式。
[基本原理]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交通工程建设的区位条件评价;交通工程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需求特点
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实例
需求量大小
需求量决定交通线的标准和场站规模: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低、场站规模较小;需求量较大,则需要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高、场站规模较大
北京站、广州站规模大,而一般的县级火车站规模很小;京沪高铁线路标准高,时速可达350 km/h,而西部山区标准较低
需求量的区域差异
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布局的重点: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所以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北京、天津两个大城市之间建有高铁、高速公路等多种、多条交通线路;京沪高铁只在重点城市设置车站
需求本身的差异性
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要求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合理衔接、转运,实行联合运输,发展综合运输
从北京南站去首都国际机场需要长距离中转,效率低下;而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高铁与航空便利转运
需求的增长
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运输需求增加,则交通布局必然随之增加线路和站点的密度、提高建设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快速增长,民航机场才得以建设,并不断扩建
需求的分布
需求分布的特点决定了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非洲铁路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多从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
区位因素
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地表平坦、限制较小;平原上选线要处理好与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山区的公路尽量沿等高线延伸,修建铁路要开挖隧道或者修筑桥梁
地质
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要加固地基;避开断层、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区;开挖隧道要避开断层和向斜,选择背斜中部
水文和水系
铁路和公路要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水流湍急,不利于水运;河流的深度和宽度、海水深度、海水运动、海底地形等影响桥梁和水下隧道的施工
气候
暴雨、洪水、大风、冻土等对公路和铁路影响较大;选线要注意沿线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冻土和积雪的厚度;大风、浓雾等对水运和航空的影响较大
土地
尽量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
交通网
合理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经济发展
提供运输需求和资金支持。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客、货运量大,促进交通建设;反之,制约交通建设
工程投资
尽量减少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人口和
聚落
铁路和国道以直达为主,联系重要城镇和人口稠密区;过境干道要从城镇边缘通过,远离重要文物古迹,减少干扰和污染;地方性公路要尽可能联系当地的聚落、车站、码头
资源开发
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社会因素
维持区域社会稳定和繁荣,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技术因素
克服自然障碍,如冻土区修建铁路的技术、桥梁架设和隧道开挖技术等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陆域条件
地形
地质稳定、地势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规划建筑用地、运输港口设备;基岩海岸筑港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淤泥质海岸筑港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淤积
经济腹地
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地广,货运量大
水域条件
航道
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避风
位于峡湾,背风、避浪
结冰期
无结冰期,利于全年通航;有结冰期,不利于通航
示意图体现的是高铁-民航的竞争空间范围。
图示信息显示高铁-民航的客源竞争范围:早期表现在北京、上海两个全国性中心城市,
中期扩展到省会、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城市,后期扩展到边缘城市。空间竞争范围由小到大,行政等级结构上具有“从上至下”的特征。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32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32讲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含解析),共2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2章 课时70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4部分 第2章 课时70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含解析),共10页。
(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3部分 第2章 课时60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精品学案 第3部分 第2章 课时60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含解析),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