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慧澜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科学试卷(9月份)
展开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惠澜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杭州市慧澜中学科技社团尝试设计出一款太阳能汽车,车上装有太阳能电板,在有光照时发电,使汽车行驶,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A.电能→机械能→光能 B.光能→电能→机械能
C.光能→机械能→电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
2.(2分)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机械能变小,动能变小
C.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
D.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3.(2分)下列化学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银Ag2S B.碘单质I2
C.氢氧化铁Fe(OH)2 D.铵根离子
4.(2分)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5.(2分)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四幅图的观点中(不计摩擦),分析合理的是( )
A.图甲中,起跳后上升到最高点时人的动能为零
B.图乙中,在下降过程中滚摆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图丙中,卫星从近地点到远地点机械能减小
D.图丁中,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6.(2分)在某次体锻活动中,体育叶老师在操场上将一篮球抛出,篮球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分析可知该篮球( )
A.在B点时受力平衡
B.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C.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D.从B到D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7.(2分)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l2(SO4)3=2Al3++3
B.
C.Fe(NO2)3=Fe2++3
D.
8.(2分)在研究稀硫酸性质时,分别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锌粒、氧化铜粉末、氢氧化铜粉末和氯化钡溶液的4支试管中。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中有气泡产生
B.反应②中铜的化合价升高
C.反应③中将生成蓝色溶液
D.反应④中产生白色沉淀
9.(2分)如图,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持续加入稀盐酸,对该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温度计读数持续上升
B.测其pH逐渐变小
C.溶液呈红色时,反应没发生
D.溶液呈无色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氯化钠
10.(2分)小明同学从距地面1m高的地方竖直向上抛出一块橡皮,橡皮离手后,在空中飞行到落地的过程中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11.(2分)如图所示,小澜同学将一把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把它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 )
A.摆动过程中,绳子对铁锁的拉力和铁锁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摆动过程中,铁锁到达最低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摆动过程中,铁锁的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
D.摆动过程中,铁锁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0,处于平衡状态
12.(2分)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路程(s)﹣时间(t),下列正确的是( )
A.物体20s时的速度大于8s时的速度
B.0~12s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12s~24s物体所受的拉力
C.0~12s拉力做的功大于12s~24s拉力做的功
D.0~12s拉力做功的功率小于12s~24s拉力做功的功率
13.(2分)判断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需要证据支持。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能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B.
C.
D.
14.(2分)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稀盐酸,并滴加了数滴石蕊试液。现向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 )
A.Mg(OH)2 B.NaOH C.Na2SO4 D.CaO
15.(2分)小华把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提到3楼的家里,他提鸡蛋的力做功最接近( )
A.9J B.30J C.90J D.300J
16.(2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G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5N的拉力F.物体经过E点开始计时,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EG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
A.物体在EF段的速度大于GH段的速度
B.物体在GK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5N
C.拉力F在EF段所做的功大于在GH段所做的功
D.拉力F在EF段的功率小于在GK段的功率
17.(2分)用一种试剂鉴别盐酸、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三种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18.(2分)为了鉴别室温下饱和石灰水和蒸馏水,现提供下列方法( )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 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③用嘴尝; ④滴加FeCl3溶液; ⑤加热观察.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19.(2分)如图甲所示,小明水平去推地面上的物体,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 )
A.0~3s,推力做的功为9J
B.9s~12s,小明克服摩擦做功6J
C.9s~12s,推力做功的功率为6W
D.3s~6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6s~9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20.(2分)小洪向稀硫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则Z物质是( )
A.H2O B.Ba(NO3)2溶液
C.浓盐酸 D.BaCl2固体
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21.(2分)将相应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常温下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
②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③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④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⑤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⑥不可燃烧
⑦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以上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2.(4分)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清洁剂显 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 ;
(2)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 (填“强”或“弱”);
(3)测量苹果汁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 (“大”或“小”)。
23.(3分)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则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是 ;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 。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
24.(3分)如图所示,AC>BC,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C、BC从底部匀速推至顶端1、F2,功率分别为P1、P2。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F1 F2(选填“>”“<”或“=”),P1 P2。(选填“>”“<”或“=”)
25.(4分)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能与碘反应,化学式是C4H3O4。
(1)取2片维生素C轻轻捣碎,放入一支大试管中,注入20mL蒸馏水,滴在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 pH=2。所以该溶液显 性(选填“酸”或“碱”),在 性(选填(选填“酸”或“碱”)环境中,维生素C易被破坏。
(2)烹调蔬菜前最好不用水浸,不捣碎、切薄,烹调时不要高温偏炒。食用凉拌蔬菜或生菜能获得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C有 、 等性质。
26.(2分)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的重力。他从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指针指0刻线)开始将测力计缓慢竖直向上提起,记下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和对应的读数F
(1)钩码的重力为 N。
(2)当h=15cm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为 J。
27.(2分)宽握距引体向上要求: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单杠,略宽于肩,两臂自然下垂伸直;用力将身体往上拉起,然后回复完全下垂,即为完成1次。小明同学体重600N,下巴与单杠的高度差是0.4m,他在某次测试中,则他完成1次引体向上至少做功 J,整个测试过程中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小是 W。
28.(2分)如图甲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的圆弧槽与一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将重为G的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1。图乙中有一个半径为R的粗糙的圆弧槽与和图甲中同样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将图甲中重为G的物体也从图乙中斜槽顶端由静止释放2。
(1)甲图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W= 。
(2)乙图中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f为 。
29.(10分)如图所示,若将稀硫酸比作初三学生,要求在“应急演练”中按照“距离最短”的原则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各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后才能到达出口处.请分别写出疏散路线上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第五层: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第四层: ,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
(3)第三层: ,该反应属于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第二层: ;
(5)第一层: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6)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在疏散路线上无法通过第 层.
三、实验及探究(共4小题,共40分)
30.(8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氢氧化钠的溶液是否与二氧化碳反应。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如图甲所示,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若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液面溶液 于右侧的液面,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此时右瓶内的压强 ( 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
方法二:如图乙所示,在室温为15℃时,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于80g水中,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象如图丙所示(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1)为了确定M点的溶液成分,先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则可判断M点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
(2 )实验中发现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烧杯中就可能观察到 现象。
31.(11分)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
(1)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的大小,来说明铁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出 (“铁球”或“木块”)具有的动能的大小。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则 (选填“能”“不能”)比较出铁球动能的大小。
(3)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
答: ,你的理由是: 。
32.(11分)小乐在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用到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小球质量m1<m2=m3,让小球分别从一定高度自由落入橡皮泥中,下落高度h1=h2<h3;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本实验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有 法与 法。
(2)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3)通过比较甲和丙能否探究重力势能和质量有关? ,理由是 。
(4)通过比较乙和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3.(10分)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B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试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
(2)将反应后D和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OH)2、HCl
猜想四:NaCl和Na2CO3
【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①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② (填名称)。
产生气泡
猜想四成立
四、解答题(共2小题,共8分)
34.(4分)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稀硫酸溶液,小丽为了测定该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中配制了16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
(2)根据化学方程式及图中信息,计算该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5.(4分)一辆货车空载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在10min内前进了6km4W,求:
(1)这段时间内该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2)该车空载时所受的阻力是多少?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惠澜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杭州市慧澜中学科技社团尝试设计出一款太阳能汽车,车上装有太阳能电板,在有光照时发电,使汽车行驶,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A.电能→机械能→光能 B.光能→电能→机械能
C.光能→机械能→电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
【答案】B
【分析】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电能供给电动机,使汽车行驶。
故选:B。
2.(2分)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机械能变小,动能变小
C.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
D.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答案】B
【分析】(1)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跟质量、被举得高度有关。被举得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解: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洒水车的质量减小,动能变小,重力势能为零,不具有弹性势能,机械能变小。
故选:B。
3.(2分)下列化学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银Ag2S B.碘单质I2
C.氢氧化铁Fe(OH)2 D.铵根离子
【答案】B
【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
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
【解答】解:A、硫酸银中银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Ag2SO7,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B、碘单质的化学式为I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C、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其化学式为Fe(OH)8,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正负符号在后,1要省略,故选项离子符号写错误。
故选:B。
4.(2分)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答案】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解答】解: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和,由于氧气跑出去了;由于残余固体的质量为c ,所以在计算质量的减少量时,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b﹣c)克。
故选:C。
5.(2分)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四幅图的观点中(不计摩擦),分析合理的是( )
A.图甲中,起跳后上升到最高点时人的动能为零
B.图乙中,在下降过程中滚摆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图丙中,卫星从近地点到远地点机械能减小
D.图丁中,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D
【分析】(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
根据动能、重力势能影响因素的情况得出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情况。再根据能量变化的规律:减小的能量转化为增大的能量得出答案。对ABD作出判断;
(2)太空中没有空气,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据此分析对C作出判断。
【解答】解:
A、图甲中,但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不为零,所以此时人的动能不为零;
B、图乙中,高度变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卫星在太空,没有能量的损失,故C错误;
D、图丁中,高度变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选:D。
6.(2分)在某次体锻活动中,体育叶老师在操场上将一篮球抛出,篮球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分析可知该篮球( )
A.在B点时受力平衡
B.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C.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D.从B到D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B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图中篮球的高度越来越小,即说明有摩擦阻力,存在机械能的损失;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起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据此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解答】解:A、在B点时、空气的阻力的共同作用,所以受力不平衡;
B、图中小球的高度越来越小,则D点的机械能一定小于A点的机械能;D点比A点低,则其动能有可能与A点的动能相等;
C、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篮球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还存在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
D、从B到D,重力势能减小,应该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
故选:B。
7.(2分)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l2(SO4)3=2Al3++3
B.
C.Fe(NO2)3=Fe2++3
D.
【答案】A
【分析】书写电离方程式首先分清电解质的强弱,强电解质的电离用“=”,弱电解质的电离用“⇌”,电离遵循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并注意酸根离子不可拆分,据此解答。
【解答】解:A.Al2(SO4)6在水中完全电解生成Al3+和,电离方程式正确;
B.Ca(OH)2在水中完全电解生成Ca2+和OH﹣,电离方程式为:Ca(OH)7=Ca2++2OH﹣,故B错误;
C.Fe(NO8)3在水中完全电解生成Fe3+和,电离方程式为:Fe(NO2)3=Fe4++3,故C错误;
D.Na6CO3在水中完全电解生成Na+和,电离方程式为:Na2CO3=4Na++,故D错误。
故选:A。
8.(2分)在研究稀硫酸性质时,分别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锌粒、氧化铜粉末、氢氧化铜粉末和氯化钡溶液的4支试管中。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中有气泡产生
B.反应②中铜的化合价升高
C.反应③中将生成蓝色溶液
D.反应④中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C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A正确;
B、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中铜元素也是+2价,B错误;
C、氢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C错误;
D、④试管中的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故选:BC。
9.(2分)如图,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持续加入稀盐酸,对该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温度计读数持续上升
B.测其pH逐渐变小
C.溶液呈红色时,反应没发生
D.溶液呈无色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氯化钠
【答案】B
【分析】根据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结合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过程中温度计读数持续上升,加入的稀盐酸有降温的作用,温度逐渐下降至常温。
B、持续加入稀盐酸,溶液的酸碱性的变化为碱性→中性→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溶液呈红色时,但氢氧化钠有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呈无色时,也可能是氯化氢。
故选:B。
10.(2分)小明同学从距地面1m高的地方竖直向上抛出一块橡皮,橡皮离手后,在空中飞行到落地的过程中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影响动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解答】解: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到达最高点,动能为0,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动能是先减小,且落地点低于抛出点。
故选:D。
11.(2分)如图所示,小澜同学将一把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把它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 )
A.摆动过程中,绳子对铁锁的拉力和铁锁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摆动过程中,铁锁到达最低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摆动过程中,铁锁的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
D.摆动过程中,铁锁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0,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C
【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
(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
(4)对铁锁在最高点时进行受力分析,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A、摆动过程中,不是一对平衡力;
B、摆动过程中,也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
C、摆动过程中,因此,故C正确;
D、摆动过程中,此时拉力与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故D错误。
故选:C。
12.(2分)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路程(s)﹣时间(t),下列正确的是( )
A.物体20s时的速度大于8s时的速度
B.0~12s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12s~24s物体所受的拉力
C.0~12s拉力做的功大于12s~24s拉力做的功
D.0~12s拉力做功的功率小于12s~24s拉力做功的功率
【答案】C
【分析】(1)从图象上分别读出0~12s和12~24s过程中通过的距离,然后根据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分析解答(运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2)根据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得出0~12s和12s~24s两段中拉力和摩擦力的关系,然后根据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得出0~12s和12s~24s两段的摩擦力关系,进而可得两段中的拉力关系;
(3)根据W=Fs比较拉力做功;
(4)根据P=比较拉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
A、从图象上看,而0~12s通过的路程是6m,因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多,因此7~12s过程中的速度大于12~24s的过程中的速度,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拉力等于摩擦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0~12s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12s~24s物体所受的拉力;
C、由AB知,物体0~12s通过的路程大于12~24s通过的路程,4~12s拉力做的功大于12s~24s拉力做的功;
D、0~12s拉力做的功大于12s~24s拉力做的功,根据P=,0~12s拉力做功的功率大于12s~24s拉力做功的功率。
故选:C。
13.(2分)判断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需要证据支持。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能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可通过证明反应物减少或消失和有新物质生成,结合酸与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说明溶液显中性,故选项正确。
B、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存在盐酸,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不能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
D、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不能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
故选:A。
14.(2分)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稀盐酸,并滴加了数滴石蕊试液。现向这四只烧杯中不断加入下列物质,直至过量( )
A.Mg(OH)2 B.NaOH C.Na2SO4 D.CaO
【答案】A
【分析】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解答】解:A、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显中性;
B、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形成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C、稀盐酸不能和硫酸钠反应;
D、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最终变成蓝色。
故选:A。
15.(2分)小华把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提到3楼的家里,他提鸡蛋的力做功最接近( )
A.9J B.30J C.90J D.300J
【答案】C
【分析】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牛顿,每层楼的高度大约为3米,估算出提起30个鸡蛋的力和爬楼的高度,再利用W=Fs可算出做功的多少。
【解答】解:由题知,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N=15N;
每层楼的高度大约为8米,家住3楼;
小华提鸡蛋的力做功约为:W=Fs=15N×6m=90J。
故选:C。
16.(2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G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5N的拉力F.物体经过E点开始计时,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EG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
A.物体在EF段的速度大于GH段的速度
B.物体在GK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5N
C.拉力F在EF段所做的功大于在GH段所做的功
D.拉力F在EF段的功率小于在GK段的功率
【答案】D
【分析】(1)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由速度公式v=解题;
(2)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分析;
(3)根据功的两个要素,由W=Fs解析;
(4)分析图象,根据P==判断。
【解答】解:
A、由图和题意可知,但所用时间tEF=2tGH,由v=可知,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故物体在GK段所受的摩擦力不等于拉力;故B错误;
C、由图可知,sEF=sGH,所用的拉力相同即F=5N,由W=Fs可知,故C错误;
D、由图和题意可知,sEF<sGK,所用时间t和拉力F均相同,由P==,拉力F在EF段的功率小于在GK段的功率。
故选:D。
17.(2分)用一种试剂鉴别盐酸、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三种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答案】B
【分析】盐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三种溶液为无色,要鉴别这三种溶液,我们所选择的药品与这三种溶液反应,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根据这三种不同的现象鉴别出来.
【解答】解:A、在三种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所以无现象。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但无明显的现象。
B、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钠钡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用碳酸钠能鉴别。
C、氯化钡溶液与盐酸不反应。氯化钡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不有用氯化钡来鉴别。
D、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钾与氯化钡不反应。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钾来鉴别。
故选:B。
18.(2分)为了鉴别室温下饱和石灰水和蒸馏水,现提供下列方法( )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 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③用嘴尝; ④滴加FeCl3溶液; ⑤加热观察.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答案】C
【分析】蒸馏水显中性,饱和石灰水溶液显碱性,石灰水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加热后有固体析出,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①饱和石灰水溶液显碱性,而蒸馏水显中性,方法可行;
②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能分辨出石灰水中的溶质,无法区分石灰水和蒸馏水;
③在实验室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故方法不可行;
④石灰水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而氯化铁溶液滴加到蒸馏水中溶液变浅黄色,可以区分石灰水和蒸馏水;
⑤加热饱和石灰水溶液,有固体析出,而蒸馏水没变化,方法可行;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其中可行的是①④⑤;
故选:C。
19.(2分)如图甲所示,小明水平去推地面上的物体,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 )
A.0~3s,推力做的功为9J
B.9s~12s,小明克服摩擦做功6J
C.9s~12s,推力做功的功率为6W
D.3s~6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6s~9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C
【分析】(1)由图丙可知0~3s内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分析0~3s内推力对物体做功情况;
(2)由图丙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段,由图乙可知此时的水平推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由图丙可知9~12s内物体的速度,利用P===Fv求9~12s内,推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4)由图丙可知3s~6s、6~9s时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分析3s~6s和6s~9s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关系。
【解答】解:A、由图丙可知,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丙可知,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水平推力为6N,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因此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6N;
C、由图丙可知,
则3~12s内,推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故C正确;
D、由图丙可知3~6s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都等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
20.(2分)小洪向稀硫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则Z物质是( )
A.H2O B.Ba(NO3)2溶液
C.浓盐酸 D.BaCl2固体
【答案】D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向稀硫酸中加入Z物质,pH小于7,且其pH不变,据此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稀硫酸中加入水,则pH应逐渐变大;
B、稀硫酸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但溶液质量增加,则pH应逐渐变大;
C、向稀硫酸中加入浓盐酸,pH越小,则pH应逐渐变小;
D、稀硫酸与氯化钡固体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pH不变。
故选:D。
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32分)
21.(2分)将相应序号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常温下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
②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③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④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⑤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⑥不可燃烧
⑦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以上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①③⑤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② 。
【答案】①③⑤;②。
【分析】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①常温下碳酸氢铵是一种固体,是指物质的状态;
②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③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气味;
④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只是状态的改变;
⑤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气味;
⑥不可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⑦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①③⑤;②。
22.(4分)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清洁剂显 碱 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 红色 ;
(2)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 强 (填“强”或“弱”);
(3)测量苹果汁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 大 (“大”或“小”)。
【答案】(1)碱;红色;
(2)强;
(3)大。
【分析】(1)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2)pH小于7时,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3)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厨房清洁剂的pH大于7,显碱性,溶液呈红色;红色;
(2)酸雨的pH小于正常雨水的pH,因此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强;
(3)苹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酸性减弱;故答案为:大。
23.(3分)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则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是 Gh ;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 Gh 。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利用W=Gh求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判断,铁球在C位置的运动趋势判断受力情况。
【解答】解: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W=Gh,
因为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弹性势能增加量为E=W=Gh;
铁球在C位置受力不平衡,在弹力的作用下有向上运动的趋势。
故答案为:Gh;Gh。
24.(3分)如图所示,AC>BC,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C、BC从底部匀速推至顶端1、F2,功率分别为P1、P2。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的机械能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F1 < F2(选填“>”“<”或“=”),P1 = P2。(选填“>”“<”或“=”)
【答案】增大;<;=。
【分析】(1)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根据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分别分析物块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2)斜面倾斜角度越大,越费力,斜面AC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面BC,所以斜面AC更省力。
(3)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斜面光滑,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结合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的多少分析所做的功的功率大小。
【解答】解:
(1)物体匀速上升时,其质量不变,故其动能不变,故其重力势能增大;
(2)不计摩擦,AC>BC,所以物体沿AC运动时推力较小1<F2;
(3)不计摩擦,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即W2=W2;拉力做功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可知,即P1=P5。
故答案为:增大;<;=。
25.(4分)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能与碘反应,化学式是C4H3O4。
(1)取2片维生素C轻轻捣碎,放入一支大试管中,注入20mL蒸馏水,滴在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 pH=2。所以该溶液显 酸 性(选填“酸”或“碱”),在 碱 性(选填(选填“酸”或“碱”)环境中,维生素C易被破坏。
(2)烹调蔬菜前最好不用水浸,不捣碎、切薄,烹调时不要高温偏炒。食用凉拌蔬菜或生菜能获得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C有 受热易分解 、 易溶于水 等性质。
【答案】(1)酸;碱;
(2)受热易分解;易溶于水。
【分析】(1)根据维生素C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pH确定其酸碱性、酸能和碱反应解答;
(2)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维生素C具有受热易分解和易溶于水的性质解答。
【解答】解:(1)生素C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pH=2,说明维生素的溶液显酸性,故答案为:酸;碱;
(2)根据烹调蔬菜前最好不用水浸,不捣碎,烹调时不要高温煸炒,受热容易分解;易溶于水。
26.(2分)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钩码的重力。他从图甲所示位置(此时指针指0刻线)开始将测力计缓慢竖直向上提起,记下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和对应的读数F
(1)钩码的重力为 4.5 N。
(2)当h=15cm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为 0.45 J。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当缓缓提钩码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钩码所受重力大小;
(2)由图象获取信息,并会对钩码受力分析;
(3)利用W=Fs=Gh解题。
【解答】解:(1)钩码离开桌面后测力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此时示数即为钩码所受重力大小;
(2)h从0到5cm,钩码没有移动距离;
h从3cm到15cm做功:W2=Fs=Gh=4.8N×(0.15m﹣0.05m)=2.45J;
因此整个过程中做功为0.45J。
故答案为:(1)4.6;(2)0.45。
27.(2分)宽握距引体向上要求: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单杠,略宽于肩,两臂自然下垂伸直;用力将身体往上拉起,然后回复完全下垂,即为完成1次。小明同学体重600N,下巴与单杠的高度差是0.4m,他在某次测试中,则他完成1次引体向上至少做功 240 J,整个测试过程中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小是 40 W。
【答案】240;40。
【分析】已知小明的重力,做引体向上的过程中上升的高度至少为0.4m,利用W=Gh即可求出小明完成1次引体向上至少做的功;进一步求出整个测试过程中做的功,再利用P=求出平均功率的最小值。
【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小明做引体向上的过程中上升的高度至少为0.4m,
小明完成6次引体向上至少做功:W=Gh=600N×0.4m=240J;
6min内完成了10次引体向上,
则整个测试过程中做的功:W总=10W=10×240J=2400J;
整个测试过程中做功的平均功率的最小值:P===40W。
故答案为:240;40。
28.(2分)如图甲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的圆弧槽与一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将重为G的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1。图乙中有一个半径为R的粗糙的圆弧槽与和图甲中同样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将图甲中重为G的物体也从图乙中斜槽顶端由静止释放2。
(1)甲图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W= GR 。
(2)乙图中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f为 。
【答案】(1)GR;(2)。
【分析】(1)已知物体重力G和高度R,根据W=GR可求出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2)甲、乙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同一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只求出甲中物体受的摩擦力就是乙中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甲中物体在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做的功等于物体沿光滑的半圆弧槽下滑重力做的功,根据W=fs1可求出摩擦力f的大小,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解答】解:(1)甲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W=GR;
(2)甲中物体在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做的功等于物体沿光滑的半圆弧槽下滑重力做的功,
GR=fs6,所以,图甲中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物体间的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都相同,即乙中物体在水平面上的摩擦力f′=f=;
故答案为:(1)GR;(2)。
29.(10分)如图所示,若将稀硫酸比作初三学生,要求在“应急演练”中按照“距离最短”的原则从楼顶入口处由上至下疏散到出口处(空白处为通道),稀硫酸要在每层中各打开一道门(即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后才能到达出口处.请分别写出疏散路线上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第五层: Zn+H2SO4═ZnSO4+H2↑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
(2)第四层: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反应前后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无色变为黄色 ;
(3)第三层: 2NaOH+H2SO4=2H2O+Na2SO4 ,该反应属于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第二层: BaCl2+H2SO4═BaSO4↓+2HCl ;
(5)第一层: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6)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在疏散路线上无法通过第 二 层.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稀硫酸能和铁、镁、氧化铁、氢氧化钠、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氯化钡、碳酸钠反应;盐酸与氯化钡、硫酸钠和硝酸钾都不发生反应.
【解答】解:(1)根据酸的性质,稀硫酸可以与金属活动性位于H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硫酸锌和氢气2SO4═ZnSO3+H2↑;硫酸和镁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Mg+H2SO7═MgSO4+H2↑;
(2)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3H3SO4═Fe2(SO8)3+3H8O;由于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3)酸碱中和是放热的;2NaOH+H2SO6=2H2O+Na4SO4;Ca(OH)2+H6SO4═CaSO4+8H2O;2Fe(OH)3+3H2SO5═Fe2(SO4)8+6H2O
(4)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氢,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5+H2SO4═BaSO8↓+2HCl
(5)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8+H2SO4═Na2SO4+H2O+CO5↑;属于复分解反应.
(6)若将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则与第二层中的三种物质都不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1)Zn+H2SO4═ZnSO8+H2↑或Mg+H2SO5═MgSO4+H2↑;置换反应;
(2)Fe8O3+3H6SO4═Fe2(SO8)3+3H2O;无色变为黄色
(3)2NaOH+H2SO4=2H2O+Na8SO4或Ca(OH)2+H6SO4═CaSO4+8H2O或2Fe(OH)5+3H2SO4═Fe2(SO4)6+6H2O;放热
(4)BaCl2+H2SO4═BaSO6↓+2HCl
(5)Na2CO7+H2SO4═Na3SO4+H2O+CO5↑;复分解反应
(6)二
三、实验及探究(共4小题,共40分)
30.(8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氢氧化钠的溶液是否与二氧化碳反应。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如图甲所示,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若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液面溶液 高 于右侧的液面,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此时右瓶内的压强 小于 ( 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
方法二:如图乙所示,在室温为15℃时,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于80g水中,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象如图丙所示(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1)为了确定M点的溶液成分,先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则可判断M点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Na2CO3、NaOH (填化学式 )。
(2 )实验中发现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烧杯中就可能观察到 析出固体 现象。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U型管两端的气压变化进行分析;
(1)根据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来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分析。
【解答】解:方法一: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比水的吸收效果好,所以CO2与NaOH的反应,气体减少,比水吸收二氧化碳气压减小的程度大,从而导致U型管左端液面升高,所以此时右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
方法二:(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说明反应后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但是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可以确定滴加酚酞溶液前锥形瓶中溶液含有碳酸钠,说明可以确定滴加酚酞溶液前锥形瓶中溶液还含有氢氧化钠;
(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水,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又由于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烧杯中可观察到析出固体。
故答案为:方法一:高;小于;
方法二:(1)Na2CO7、NaOH;
(2)析出固体。
31.(11分)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
(1)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使铁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 质量 的关系。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木块移动的距离 的大小,来说明铁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出 铁球 (“铁球”或“木块”)具有的动能的大小。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则 不能 (选填“能”“不能”)比较出铁球动能的大小。
(3)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
答: 不可行 ,你的理由是: 相同的弹性势能转化得到相同的动能,最终木块移动的距离相等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此实验把动能的大小转换为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距离越远表明铁球的动能越大;
(2)实验过程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要让铁球沿斜面的同一高度下落,这样保证下落速度相同;当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选择同一铁球,这样可以保证铁球的质量相同;
(3)结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看是否合理的控制了相关变量,并改变了要研究的变量,这样才能知道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解答】解:
(1)实验中,保持铁球在斜面上的高度相同,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的大小来间接判断铁球动能的大小;若水平面光滑,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木块将永远运动下去,做功的多少也无法确定;
(3)观察图乙的装置可知,若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故弹簧势能相同,因此,这样是不能完成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1)使铁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质量;铁球;(3)不可行,最终木块移动的距离相等。
32.(11分)小乐在探究“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中用到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小球质量m1<m2=m3,让小球分别从一定高度自由落入橡皮泥中,下落高度h1=h2<h3;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本实验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有 控制变量 法与 转换 法。
(2)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小球落入橡皮泥的深度 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3)通过比较甲和丙能否探究重力势能和质量有关? 不能 ,理由是 没有控制小球下落的高度一定 。
(4)通过比较乙和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质量相等时,物体的下落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
【答案】(1)控制变量;转换;(2)小球落入橡皮泥的深度;(3)不能;没有控制小球下落的高度一定;(4)质量相等时,物体的下落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分析】(1)(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所以探究动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是通过小球落入橡皮泥的深度来表示的,这是转换法;
(3)甲、丙两实验小球的质量不同,小球的下落高度也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即可;
(4)比较乙、丙两个实验可知,小球的质量相等,小球的下落高度不同,下落高度越高,小球落入橡皮泥的深度越大,小球的重力势能越大,据此得出结论。
【解答】解:(1)(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所以探究动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是通过小球落入橡皮泥的深度来表示的,这是转换法;
(3)甲、丙两实验小球的质量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要想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
(4)比较乙、丙两个实验可知,小球的下落高度不同,小球落入橡皮泥的深度越大,故可得出结论在质量相等时,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转换;(3)不能;(4)质量相等时,重力势能越大。
33.(10分)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B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C试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红黄色 。
(2)将反应后D和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OH)2、HCl
猜想四:NaCl和Na2CO3
【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三 是错误的。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①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② 盐酸或稀硫酸 (填名称)。
产生气泡
猜想四成立
【答案】(1)Fe+2HCl=FeCl2+H2↑;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红黄色;
(2)【讨论与交流】三;
【实验与结论】无明显现象;盐酸或稀硫酸。
【分析】(1)根据盐酸与铁、氧化铁的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试管D、E中发生的反应及混合后的现象,推出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并进行相关探究。
【解答】解:(1)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8↑;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红黄色。
(2)【讨论与交流】氢氧化钙和盐酸能发生反应,则两者不能共存。
【实验与结论】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结论为猜想二不成立,则现象为无明显现象,根据现象及结论可知。
故答案为:(1)Fe+2HCl=FeCl2+H5↑;固体溶解;
(2)【讨论与交流】三;
【实验与结论】无明显现象;盐酸或稀硫酸。
四、解答题(共2小题,共8分)
34.(4分)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稀硫酸溶液,小丽为了测定该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中配制了16g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
(2)根据化学方程式及图中信息,计算该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2)9.8%。
【分析】(1)图中a点的pH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硫酸的质量,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图中a点的pH=7,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2)设2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x。
2NaOH+H6SO4=Na2SO3+2H2O
80 98
16g×10% x
,
x=4.96g,
该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3%,
答:该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35.(4分)一辆货车空载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在10min内前进了6km4W,求:
(1)这段时间内该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2)该车空载时所受的阻力是多少?
【答案】(1)这段时间内该车的牵引力做了1.2×107J的功;
(2)该车空载时所受的阻力是2000N。
【分析】(1)已知发动机的功率和前进的时间,根据公式W=Pt可求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2)根据公式W=FS可求汽车牵引力,因为汽车做匀速运动,所以牵引力等于阻力。
【解答】解:(1)汽车牵引力做功为:
W=Pt=2×104W×10×60s=4.2×107J;
(2)汽车牵引力为:
F===2000N,
因为匀速运动,所以阻力与牵引力相同。
答:(1)这段时间内该车的牵引力做了1.6×107J的功;
(2)该车空载时所受的阻力是2000N。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文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文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九年级科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九年级科学试卷(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九上科学-试题卷pdf、九上科学-参考答案doc、九上科学-答题卷docx、九上科学-答题卷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12月份):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科学试卷(12月份),共5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X表示大肠,是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