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_2024学年同步备课精选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27份)
2023_2024学年同步备课精选高中生物第3章微专题之下丘脑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同步备课精选高中生物第3章微专题之下丘脑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48页。
微专题-下丘脑【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ss1.概念图3.教学总结、综合2.课堂教 学内容4.课堂练习巩固典型习题规律总结下丘脑总结调节的综合应用调节场景判断体液调节1.下丘脑 体液调节(1)图示 体液调节腺垂体脑垂体下 丘 脑垂 体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体液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2)地位: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3)主要作用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血浆渗透压的升降,维持水盐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③分泌:分泌多种激素进而作用于其他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如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等)。④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⑤控制生物节律 体液调节高考重组:例1.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低时, 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⑥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①④⑤⑥ 体液调节⑦与正常条件下相比,只破坏下丘脑,实验动物就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表明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⑧下丘脑损坏后,实验动物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致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可导致实验动物烦渴与少尿⑨某些由于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的糖尿病患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病情⑩能传导兴奋,并能控制生物节律正确的是①④⑤⑥⑦⑩攻击胰岛B细胞不能产生胰岛素体液调节例2.下丘脑在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图为下丘脑行使功能的部分过程图,请回答问题:(1)若刺激甲表示血糖浓度上升,则C细胞为______细胞,其分泌的________可以降低血糖.(2)若刺激甲表示寒冷,皮肤中的____________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__________中枢,此时,物质X作用于c细胞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则X为______.胰岛B 胰岛素冷觉感受器 体温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体液调节(3)若物质X表示抗利尿激素,刺激甲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该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会促进c细胞__________.该过程体现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调节.(4)a与b通过______ (结构)连接,刺激甲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至b细胞时,冲动通过该结构时发生的信号转变为______.升高 重吸收水神经和体液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体液调节例3.如图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①~④为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兴奋在传入神经上以 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完成信号传递的物质是 .下丘脑电信号(神经冲动)神经递质大脑皮层TRH垂体TSH甲状腺激素胰岛A、肾上腺肝脏体液调节(2)产生冷觉的A是 ,其通过控制运动来调节体温的基本过程是 . 运动时肌肉的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大脑皮层体液调节大脑皮层改动:(2)产生冷觉的A是 ,其通过控制运动来调节体温的反射过程是 .寒冷→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运动时肌肉的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体液调节(2)产生冷觉的A是 ,其通过控制运动来调节体温的基本过程是 .(3)当激素③以B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 调节,③对B的作用效应有 . 运动时肌肉的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抑制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反馈大脑皮层体液调节(4)激素④主要包括 ,两者的关系是 作用,其主要靶器官(细胞)是 ,与其在血糖调节方面相互拮抗的激素是 .肝脏细胞胰岛素(5)某甲亢病人因激素③分泌过多,对氧的敏感性将 ,与正常值相比,碘的摄入量太低时,会引起下丘脑、垂体的分泌动 .(加强、不变、减弱)提高加强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协同体液调节(6)图示中A通过控制运动来调节体温过程属于 (条件、非条件)反射.经机体的调节,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 (多、不变、少),此时正常人体内酶的活性将 (增强、不变、下降)条件多不变体液调节(7)研究表明,长期饥寒交迫的人,体内的T细胞的数量及对抗原的灵敏度均降低, 免疫能力下降,极易患病,据此,提醒高三同学,勿盲目节食,天冷注意保暖。特异性体液调节(8)请你生物节律运用所学知识,预测如甲鼠被破坏了下丘脑后,与乙鼠(正常鼠)相比较,除了体温不能保持相对恒定之外,在实验中还能直接观察到哪些异常生理现象或症状?(至少写出两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②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食欲降低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尿量增加④生物节律出现差异体液调节(9)综上,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三种调节机制中涉及的一个相同是有 的作用神经-体液-免疫信息分子体液调节例4.(2021·河北高三月考)如图为下丘脑参与人体的血糖调节、水盐调节以及体温调节的示意图,其中的甲、乙、丙为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引起胰岛细胞分泌激素甲的信号分子可能是神经递质B.若腺体A为甲状腺,则丙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C.天气寒冷时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激素乙——抗利尿激素减少D.下丘脑既可以直接分泌激素参与调节,也可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体液调节2.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分析判断(1)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判定方法:①完全依赖反射弧完成,仅涉及“神经递质”这种信号分子——神经调节模型: 举例: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体液调节②仅涉及“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体液调节模型: 实例: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进行调节的过程。体液调节③既有神经系统调节,又有相关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参与,涉及“神经递质”与“激素”两类信号分子——神经—体液调节A.模型Ⅰ:举例:血糖降低,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体液调节B.模型Ⅱ:举例:日照长短变化刺激鸟类的神经系统,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激素分泌增加,促使鸟类产卵。体液调节例5.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D体液调节解析: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作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此过程中激素d为抗利尿激素,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a是血糖浓度的变化,c是胰岛,d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人的手被针扎时,a是感受器,b是神经中枢,e是效应器,此过程属于神经调节;体温调节过程中相关的内分泌腺c包括肾上腺和甲状腺。体液调节例6.(2021·江苏高三月考)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甲、乙、丙三种方式),结合图1、图2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体液调节(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图1中激素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及产生寒冷感觉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B、C(缺一不可)下丘脑大脑皮层体液调节解析: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明显增加,使细胞呼吸增强以增加产热量;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寒冷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液调节(2)图1中垂体可分泌______________(填名称)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B___________ (填名称),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____模式。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甲体液调节解析: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此调节为激素的分级调节,属于图2中的甲模式。体液调节(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中___模式调节,当人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乙细胞外液渗透压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属于图2中的乙模式,当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体液调节(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综述(1)若该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则a、b、c、d、e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a、b、c、d、e分别表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体液调节(3)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则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可促使c(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通过d(体液)运输后,作用于靶器官e(肾小管和集合管)。(4)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调节途径,则a表示下丘脑,b、c、d、e分别表示有关神经、胰岛、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靶器官或靶细胞。体液调节(5)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则a、c、e分别代表DNA、RNA、多肽链(蛋白质),b、d分别代表转录和翻译。。(6)若该图表示长期记忆的形成途径,则a表示瞬时记忆,b、c、d、e分别表示有关神经、短期记忆、有关神经、。体液调节例7.人体内存在着许多种类的信息分子,下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分子A~E中不属于激素的是A、EB.信息分子B和C都是由垂体分泌的C.成年人体内信息分子D过少时表现为精神萎靡D.信息分子E能够促进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体液调节解析:信息分子A为神经递质,信息分子E为淋巴因子,都不属于激素。信息分子B为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通过垂体释放,信息分子C为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信息分子D为甲状腺激素,其在成年人体内分泌过少表现为食欲降低、精神萎靡、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等。淋巴因子可作用于B淋巴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体液调节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适用场景判断:(1)分级调节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都存在。神经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是指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体液调节中分级调节往往是指下丘脑→垂体→腺体的调控路径。(2)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分为正反馈(促进)和负反馈(抑制)调节。3.教材深挖:相关调节场景判断体液调节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适用场景判断:(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判断∶如果有反射弧中的结构参与调节,往往涉及神经调节。当在效应器中涉及一些内分泌腺时,要注意,如果只是在神经系统作用下腺体分泌相关激素,此时只有神经调节;如果此腺体分泌的激素继续发挥作用,此时是神经-体液调节。(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往往只适用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宏观的、整体的调节。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是一种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是调节方法,做题时要看题目问法,一般考负反馈时会突出反应产物抑制反应的情况。例:血糖降低引起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从而稳定血糖水平,这体现______调节?(负反馈)。而无上述信息的,则填(神经/体液/神经—体液)。例,血糖平衡是______调节?(神经—体液)。例:题中是血糖升高,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导致血糖降低,就是反馈调节。这种题目抓住主干,如果说什么缺水,口渴,喝水,就可以说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例8.(2021河南南阳期末)如图1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甲~丁代表器官或细胞,①~⑤代表激素;图2所示为研究中药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 体液调节41(1)图1中,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器官是 。从调节方式角度分析,甲对乙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甲对丙、丁的调节方式是 调节。 体液调节甲(或下丘脑)体液(或激素)神经42 (2)由图1可知,③的分泌调节要经过甲→乙→甲状腺途径,这种激素的分泌调节机制称为 调节。③的含量增加会通过 调节机制使激素含量处于稳定状态。 体液调节分级反馈43(3)结合图2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含量增加了大约400%,原因是构建糖尿病模型时注射的药物破坏了胰岛B细胞,导致 ,进而使血糖升高。 体液调节 (1)甲(或下丘脑) 体液(或激素) 神经 (2)分级 (负)反馈 (3)胰岛B细胞面积比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靶细胞减少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4)胰岛素 中药组控制血糖的效果与西药组的相近,但中药组的胰岛B细胞面积比显著高于西药组的胰岛B细胞面积比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靶细胞减少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44(4)研究表明中药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证实这一推测还需检测四组大鼠血液中 的含量。结合图2结果分析,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更有优势,理由是 。 体液调节胰岛素 中药组控制血糖的效果与西药组的相近,但中药组的胰岛B细胞面积比显著高于西药组的45答案: (1)甲(或下丘脑) 体液(或激素) 神经 (2)分级 (负)反馈 (3)胰岛B细胞面积比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靶细胞减少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4)胰岛素 中药组控制血糖的效果与西药组的相近,但中药组的胰岛B细胞面积比显著高于西药组的解析: (1)图1中,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器官,与体内的许多内分泌活动密切相关。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血液联系,甲(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乙垂体的分泌属于体液调节。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甲下丘脑对丙(胰岛A细胞)、丁(胰岛B细胞)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46(2)由图1可知,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激素的分泌调节机制称为分级调节;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后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使二者的分泌减少,从而使激素含量处于稳定状态。(3)结合图2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含量增加了大约400%,这是由于构建糖尿病模型时,注射的药物破坏了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面积比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靶细胞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减少,使血糖明显升高。(4)研究表明中药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效果,证实这一推测还需要检测四组大鼠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若中药组大鼠空腹胰岛素含量高于模型组,则中药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结合图2结果分析,中药组控制血糖效果与西药组相近,但胰岛B细胞面积比显著高于西药组,说明中药组的胰岛B细胞正常比例高于西药组,与西药相比,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更有优势。体液调节47题图分析:分析图1:由图中甲状腺可知③为甲状腺激素,②为以甲状腺为靶器官的促甲状腺激素,乙为垂体,①为调节垂体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为下丘脑,④为使血糖浓度上升的胰高血糖素,则丙为胰岛A细胞,⑤为使血糖浓度下降的胰岛素,丁为胰岛B细胞。分析图2:据图可知,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含量为30 mmol/L,正常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含量为6mmol/L,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含量增加25mmol/L,大约增加400%,模型组大鼠胰岛B细胞面积比降低;中药组大鼠空腹血糖显著低于模型组。推测中药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效果;中药组控制血糖效果与西药组相近,但中药组胰岛B细胞面积比显著高于西药组。体液调节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