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化学B(2)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化学B(2),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化学B(2)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l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 =12 Ar(O)=l6 Ar(Fe)=56Ar(Mg)=24 Ar(N)=14 Ar(Al)=27 Ar(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1.为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 ( )A.研发氢能源 B.合成新材料 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产品2.下列现象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的是 ( )A.水在常温下呈液态 B.在加热条件下水变成气体 C.电解水可以得到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D.许多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3.“黑块块、烧就红,投入宝瓶仙气中,银光耀眼白光闪,无影无踪瓶中空;一杯钙泉入宝瓶,化作牛奶无人用。”以上描述的实验现象是指下列哪种物质发生的变化 ( ) A.木炭 B.蜡烛 C.铁 D.磷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5.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以下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雨水 B.消毒水 C.海水 D.蒸馏水6.下列化合物中均含有氮元素,若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①NH3;②N2;③NO;④X;⑤N2O5。根据规律,X不可能是 ( )A. NO2 B.N2O C. N2O3 D.NaNO2 7.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 ( ) A.漏斗 B.锥形瓶 C.集气瓶 D.长颈漏斗8.工业上利用液态空气中氧气、氮气和氩气的沸点不同,使其在不同的温度下气化,从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如右图所示)。在蒸发液态空气时,首先被气化的是( )A.氧气 B.氩气 C.氮气 D.无法确定9.如下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都是下面的哪一种化学符号 ( )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干冰易升华吸热,所以被用来人工降雨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充入食品包装袋内,防止食品变质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11.实验中,需要“加热约5mL(毫升)水至沸腾”,要用到的下列仪器是 (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12.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有液态水。根据以上信息推断错误的是:①火星大气是纯净物 ②火星与地球大气成分相同 ③火星上钢铁容易生锈 ④火星上一定存在生命 ⑤火星上温室效应一定显著 (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13.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事 实解 释A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汞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14.在“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中,错误的是 ( ) 15. 元素X的氧化物中,X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X元素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8。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 )A.Fe2O3 B.P2O5 C.N2O5 D.Al2O3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有一至两个选项,少选且正确得1分,错选、多选得0分,共10分。)16.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放入瓶中观察 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底观察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观察 D.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观察17.运送“天宫一号”的是“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火箭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有关偏二甲肼组成与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2个碳原子、4个氢气分子、一个氮气分子构成 B.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C.是化合物 D.组成偏二甲肼的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2:718.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靠改变装置内部气压的方式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 ( )19.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He B.NO C.H2 D.Al20.某化合物13 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9 g水。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C.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4:9 D.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1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27分)21.(11分)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请完成下列填空:⑴ 在符号 ①Fe2+ ②2NH3 ③NO2 ④2Na+中,“2”的意义各不相同。其中(用序号回答):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B、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目的是 ; C、表示离子数目的是 ;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⑵ 用化学符号回答: A、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D、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⑶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 ①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反应 ; ②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的化合反应 ; ③ 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反应 。22.(10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水和氯化钠。以上三种物质中共有 种元素。其中醋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个醋酸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 ,氯化钠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结合成的,其中阴离子符号为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得 个电子,形成氯离子。(3)根据下表中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元素和原子团的符号FeOCO3化合价+3-2-2 氧化铁 , 碳酸钠 。(4)在描述水的组成和结构时,可以表述为: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③每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分析上述三句话: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对应的是 ,与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应的是 。23.(6分)试用“分子”、“原子”或“元素”回答:(1)酒精易挥发,这表明酒精 在作扩散运动,由液态变成气态,表明酒精 间的距离变大了。(2)氧 保持着氧气的化学性质。铁 保持铁单质的化学性质。(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 据图比较分析,化学反应前后 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的种类改变。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1分,共13分)24.(4分)市场上某补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计算:(1)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葡萄糖酸钙中碳、氢、氧、钙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至0.1%)。(4)按照说明书的用量,每天可补充 mg钙元素?(精确到0.1)。 25.(9分)下列A ~ 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试管b和a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2)B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 ,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填序号)。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不夹紧止水夹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④冷却前打开止水夹(3)若用C装置中无色液体检验氧气中含少量二氧化碳,该反应的表达式 ;医院还用此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 (填“a”或“b”)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4)D实验观察到: 色高锰酸钾溶液 。得知火柴梗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同学们用燃着的木条代替含硫火柴重复上述实验,目的是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小题,除计算题4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20分)26.(20分)小明将家中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第一组实验】检验该双氧水是否失效。⑴ 实验过程①在试管中加入5 mL 的“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③如右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⑵ 实验结论: 。【第二组实验】探究:氧化铜(CuO)能否催化“双氧水”分解[猜想] Ⅰ. 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 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 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⑶ 完成下表:步骤③现象步骤⑥结果步骤⑦现象结论溶液中 , K]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⑷ 步骤③结束后,用手接触试管底部,感觉烫手。说明“双氧水”分解的化学反应 (选填“放热”或“吸热”)。 ⑸ 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带滤纸)、烧杯、 。⑹ 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_(填序号)。 ⑺ 步骤⑦的目的 ⑻ 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反应表达式为 。【第三组实验】探究:不同种类催化剂能否改变“双氧水”分解出氧气的量[实验]分别选用二氧化锰与氧化铜,采用右图试剂与装置实验, 测量所得氧气的体积。⑼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⑽ 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 _。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前,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⑾ 两次实验表明,使用不同催化剂在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均为112.0mL(O2的密度为1.43 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 (填字母序号)。A. 100 mL B.200 mL C. 500 mL⑿ [实验结论]:不同种类的催化剂 改变双氧水分解出氧气的量。【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实验所取5mL 6%双氧水中含过氧化氢(H2O2)0.34 g。请计算说明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是否全部转化为氧气。(请写出计算过程,4分) 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化学B(2)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 2、C 3、A 4、D 5、D 6、B 7、D 8、C 9、A 10、D 11、B 12、C 13、A 14、D 15、C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两个答案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16、CD 17、A 18、AC 19、AD 20、BD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27分)21. (1)② ③ ④ ① (2)H2O N2 Al H2O ⑶Fe+O2 Fe3O4 (写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均可,以下同) CO2+H2O H2CO3 H2+O2 H2O22. (1)5 3 : 4 4 Cl- (2)17 1 ⑶ Fe2O3 Na2CO3 ⑷ ① ②③23. ⑴分子 分子 ⑵分子 原子 (3)原子 分子【第一组实验】(1)使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2)双氧水没有失效 【第二组实验】[猜想] Ⅲ. 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⑶ 完成下表:步骤③现象步骤⑥结果步骤⑦现象结论有气泡冒出仍为0.2 g(氧化铜质量不变)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⑷ 放热 ⑸ 玻璃棒⑹ D ⑺ 检验氧化铜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或能否再催化过氧化氢分解)⑻ H2O2 H2O+O2【第三组实验】(9)不变 (10)使产生的氧气冷却到常温(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移动水准瓶,使两边水面相平 (11)B⑿ [实验结论]:不能【拓展研究】(请写出计算过程,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化学D(3)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化学D(2),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现在有一不纯的氧化铁样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化学D(1),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