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讲 植被与土壤(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讲 植被与土壤(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页
    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讲 植被与土壤(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页
    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讲 植被与土壤(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讲 植被与土壤(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讲 植被与土壤(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色列卡梅尔山区1月均温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讲 植被与土壤(通关训练A卷) 1.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地表反射率的差异,获取我国某区域的植被生长状况,从而了解到数十年来该地植被生长季始期与末期的变化。下图示意该区域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荒漠草原 D.高山草甸2)研究者发现该区域近十年植被生长季的年际变化较大,若(   A.春季气温偏高,生长季始期提前 B.夏季降水增多,生长季始期提前C.秋季气温偏低,生长季末期推迟 D.冬季降水增多,生长季末期推迟2.大兴安岭北部的原始针叶林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下植被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发现火灾15年后林下植被生产力下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后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最可能是  
    A.灌木  B.一年生草本植物
    C.苔藓地衣  D.多年生草本植物
    2火灾15年后林下植被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苔藓占据地表影响水分下渗 B.土壤湿度较大土壤肥力降低
    C.物种相互竞争大批灌木消亡 D.森林郁闭度增大林下光照减弱3.以色列卡梅尔山区1月均温11.2℃,8月均温为24.7℃,山顶年降水量750mm,年潜在蒸发量1500mm,某些月份常发林火。专家发现,上一次林火发生的间隔时间对该次林火后植被的恢复具有重要影响。如图示意卡梅尔山区位置,如表示意2010年发生的林火中,不同林火间隔年限下、不同样地的植被恢复情况。植被指数能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生物量越多,植被指数越大。不同样地受所在地水热条件的影响,天然状态下植被指数差异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样地30年林火次数2010年林火与上一场林火的间隔/2010年林火之前20112012植被种类数植被指数植被种类数植被指数植被种类数植被指数H2213912441707994L349111268788186M1052192361004310312010年林火发生之前,与L样地相比,H样地植被种类数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H样地(   A.林区病虫害较多  B.土壤水分条件较差C.植被恢复时间较短  D.少数物种竞争优势大2M样地植被指数恢复较慢,主要是由于(   A.土壤贫瘠 B.火灾间隔时间较短 C.植被茂密 D.火灾强度较大4.生物土壤结皮在维持荒漠地表稳定性、调节水分和养分循环过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生态功能。齿肋赤藓往往附着在生物土壤结皮上,一旦水分充足就会快速从休眠中的黑色复苏成嫩绿色,成为“荒漠中的绿毯”。下图示意干燥状态和湿润状态的齿肋赤藓植株。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土壤生物结皮的生态功能主要是(   A.抵抗风蚀水蚀,促使沙丘移动 B.通过生物固氮,增加土壤养分C.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 D.抵御物种入侵,减少生物多样性2)齿肋赤藓在休眠前夕,叶子顶端芒尖最重要的功能是(   A.吸收空气中的水汽 B.减少雨滴的飞溅 C.反射太阳强光照射 D.防备动物的啃食3)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可看到“荒漠中的绿毯”快速复苏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5.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下面甲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乙图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2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A.免耕直播 B.深耕改土 C.大棚温室 D.砾石压土6.为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某科研团队在贵州—喀斯特实验样地(样地内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大致相当)进行了生态实验研究。下图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抗蚀指数的实验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实验结果表明(   A.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B.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C.针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D.三种植被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21020cm土层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   A.针叶林土层降水量小,有机质淋失少B.针叶林土层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C.针叶林生物量流动最大,下部土层枯落物分解转化多D.针叶林土层表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淋溶向下淀积量大3)在喀斯特地区,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的树种为(   A.灌丛 B.针叶林 C.阔叶林 D.混交林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生物多样性是地球几十亿年来的演化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维持生态平衡、稳定自然环境、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材料二:左图为“中国野生兰科植物物种丰富度格局栅格图”。材料三:右图为“我国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及沿线附近三个城市的气温资料”。1结合左图,描述我国野生兰科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特征。2结合图文材料完成表格。花莲与南宁气温差异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普洱与南宁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差异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3台湾玉山双叶兰主要分布于海拔3000-3300是西坡针林内的一种林下植物据此推测其生长习性。
    4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共计1871447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丰富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请为保护野生兰科植物提出合理的措施。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C2A
    解析:1)植被类型  读图可知,该区域夏季凉爽,冬季严寒,全年降水较少,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故该地区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类型主要是荒漠草原,C正确。2)植被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植被生长季与气温关系密切,与水分关系不大,BD错误。春季气温偏高,植被生长季始期会提前,A正确。秋季气温偏低,植被生长季末期会提前,C错误。2.答案:1A;(2D
    解析:1大兴安岭北部林下植被常由灌木、草本植物及苔藓地衣组成。灌木根深受林火干扰后较草本植物和苔地衣更易存活。
    2火灾15年后乔木树冠基本恢复森林郁闭度增大投射到地面的阳光减少林下光照减弱影响林下植被生长。 3.答案:1D;(2B解析:1)林区病虫害不会影响到植被的物种数量,A错误;H地火灾过后,植物种类数量快速增加,所以当地的土壤水分条件不会差,B错误;据表格数据可知,H地距离上一次火灾已经间隔21年,植被恢复的时间较差,所以当少数物种竞争优势大,导致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光照条件较差,会影响到物种的多样性,D正确,C错误。故选D2)据表格数据可知,M样地2010年刚发生火灾,火灾发生的间隔较短,植物还没长出来,B正确。故选:B4.答案:1B 2A 3A
    解析:1)土壤生物结皮可以抵抗风蚀水蚀,减少沙丘移动,A错误;土壤生物结皮可以通过生物固氮,增加土壤养分,B正确;能减少水分蒸发和散失,增加土壤水分,C错误;利于齿肋赤藓维持生长,增加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B2)根据材料“一旦水分充足,齿肋赤藓就会快速从休眠中的黑色复苏成嫩绿色”可知,齿助赤藓休眠是因为缺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进入夏季后,白天气温高,蒸发大。夜晚气温较低,水汽易在叶子顶端芒尖遇冷凝结成水滴。故选A3)从文字材料可知,齿助赤藓成为荒漠中的绿毯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充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春季气温回升,西风把来自海洋的水汽带入该地区,形成降水,从而出现荒漠中的绿毯。故选A5.答案:1C 2B
    解析:1从乙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cm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少。如果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土壤表层附近则表层土壤的机质含量较高。表层土壤有机质较低说明受外力作用影响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多流水侵蚀作用。
    2免耕直播即在不耕地的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气候较为干旱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大棚温室主要改变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砾石压土也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6.答案:1A;(2D;(3C解析:1)读图可知,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小,A正确、B错误;读图可知,针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较阔叶林小,C错误;针叶林和灌丛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而阔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减弱,D错误。2)针叶林分布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枯枝落叶分解速度较慢,从而导致土壤表层的有机层较厚,表层土壤有机质积累多;加之土质疏松,降水到达地表后下渗量大,地表径流下渗时,有机质淋溶向下淀积量大,最终导致10—20cm土层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D正确。3)读图可知,阔叶林表层土壤抗蚀指数最高,抗侵蚀能力最强,因此,在喀斯特地区种植阔叶林树种可以达到防治土壤侵蚀的目的,C正确。7.答案:1南部丰富度高北部丰富度低云南南部、西北部和台湾中部地区丰富度最高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种类稀少。
    2花莲与南宁气温差异花莲气温年较差小于南宁(花莲冬季气温高于南宁)主要原因花莲距海近,海洋性强;花莲地处山脉东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普洱与南宁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差异普洱野生兰科植物物种数量多于南宁主要原因自然:相对高差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气候()稳定(变率小),利于野生物种繁衍;人文:受人类活动干扰小。3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温凉喜湿忌干怕涝。
    4优化农业结构合理利用土地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缓冲区建设加强林区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禁乱垦滥伐。
    解析:1)读图可知,野生兰科植物物种丰富度在南部地区较高,北部地区较低;云南南部、西北部和台湾中部地区丰富度最高;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丰富度最低。2)花莲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气温年较差小于南宁;花莲西部为台湾山脉,能够阻挡冬季风,冬季气温较高。普洱位于云贵高原,相对高差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据材料可知,普洱气温年较差小,利于野生物种繁衍;普洱较南宁人口密度小,受人类活动干扰小。3)玉山双叶兰分布海拔较高,说明其喜温凉;位于针叶林下,光照不足,说明其喜阴;台湾山脉西坡是夏季风背风坡,冬季风迎风坡,降水适中,坡地便于排水,说明其喜湿忌干且怕涝。4)优化农业结构,减少因农业生产对野生兰科植物生长地区的破坏;退耕还林,恢复野生兰科植物生存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力度;加强缓冲区建设,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兰科植物的冲击;加强林区管理,禁止乱采滥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乱垦滥伐者处罚力度。




        

    相关试卷

    专题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专题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世界海陆轮廓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 第1讲 地球的自转(通关训练B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 第1讲 地球的自转(通关训练B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3毫秒,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 第1讲 地球的自转(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 第1讲 地球的自转(通关训练A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