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题复习含解析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题05函数图像信息题含解析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题05函数图像信息题含解析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称轴为直线的抛物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函数图像信息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的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4.对称轴为直线的抛物线(a,b,c为常数,且)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得出了以下结论:①,②,③,④,⑤(m为任意实数),⑥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A.2 B.4 C.5 D.6
5.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其对称轴为x=1,有下列结论:①abc<0;②b<a+c;③4a+2b+c<0;④a+b≥m(am+b),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如图和都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它们的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点,重合,现将沿着直线向右移动,直至点与重合时停止移动.在此过程中,设点移动的距离为,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则随变化的函数图像大致为( )
A. B.
C. D.
7.如图,在等边中,,动点D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方向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B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方向运动,当点D运动到点A时,点E也随之停止运动.连接,将沿折叠,点B的对称点为点F,设点D的运动时间为t秒,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8.小明在学习“二次函数”内容后,进行了反思总结.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图像的一部分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对称轴为直线x=﹣1,结合图像他得出下列结论:①ab>0且c>0;②a+b+c=0;③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分别为﹣3和1;④若点(﹣4,y1),(﹣2,y2),(3,y3)均在二次函数图像上,则y1<y2<y3;⑤3a+c<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序号,多选、少选、错选都不得分)
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1和-3,若二次函数与x轴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交点坐标是(4,0),则另一个交点坐标是 .
10.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顶点为D,则下列结论:①;②;③当是等腰三角形时,a的值有2个.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11.抛物线交x轴于点、.下列结论:①;②;③当时,无论m取何值都有;④若时,抛物线交y轴于点C,且是等腰三角形,或;⑤抛物线交y轴于正半轴,抛物线上的两点、且,,则;则其中正确的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12.如图①,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B-E-D运动到点D停止,点Q从点B出发沿BC运动到点C停止,它们的运动速度都是.现P,Q两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的面积为,若y与x的对应关系如图②所示,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 .
13.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点D是斜边BC上的动点,过点B作AB的垂线交直线AD于点E.过点C作CF⊥直线AD于点F,设AE为x,CF为y,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将图象上的点P(6,a)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恰好又落在图象上.则AB的长是 .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4.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
(2)两车同时出发后 小时相遇.
(3)线段CD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
(4)慢车和快车的速度分别为多少km/h?(写出计算过程)
15.“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理念得到广大群众的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小军和爸爸同时从家骑自行车去图书馆,爸爸先以150米分的速度骑行一段时间,休息了5分钟,再以m米/分的速度到达图书馆,小军始终以同一速度骑行,两人行驶的路程米与时间分钟的关系如图,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若小军的速度是120米分,求小军在途中与爸爸第二次相遇时,距图书馆的距离;
在的条件下,爸爸自第二次出发至到达图书馆前,何时与小军相距100米?
参考答案:
1.C
【分析】首先联立两个函数求出交点坐标,然后由一次函数图象得到字母系数的正负,再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相比较看是否一致.
【详解】解:由,解得或,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交点为,,
A、由抛物线可知,,由直线可知,,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抛物线可知,,由直线可知,,由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可知,两图象交于点,则交点在y轴的右侧,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抛物线可知,,由直线可知,,两图象的一个交点在x轴上,另一个交点在第四选项,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由抛物线可知,,由直线可知,,a的取值矛盾,故本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熟记一次函数在不同情况下所在的象限,以及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
2.B
【分析】先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和对称轴可知,由抛物线交y的负半轴,可知,然后利用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详解】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
∴,
∵,
∴,
∵抛物线与y轴相交于负半轴,
∴,
∴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C
【分析】根据k的取值范围,分为当k > 0时和当k < 0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当k > 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并且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则A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符合题意;
当k < 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在y轴左侧,并且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正半轴,则B、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对k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当k > 0时和当k < 0时),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充分寻找图象中的关键点,结合函数解析式进行求解.
4.A
【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的符号,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的符号,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
【详解】解:①由图象可知:,,
,
,
,故①错误;
②∵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
,故②正确;
③当时,,故③错误;
④当时,,
,故④正确;
⑤当时,y取到值最小,此时,,
而当时,,
所以,
故,即,故⑤错误,
⑥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⑥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和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确定.
5.C
【分析】①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确定a的符号,对称轴在y轴右侧确定b的符号,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确定c的符号即可;
②根据x=﹣1时y的取值范围即可判断;
③根据x=2时y的取值范围即可判断;
④当x=1时,y取得最大值a+b+c,即除此之外x取任何值都小于a+b+c,进而判断④.
【详解】①根据图象可知:
a<0,c>0,对称轴在y轴右侧,∴b>0,
∴abc<0.
∴①正确;
②根据图象可知:当x=﹣1时,y<0,
即a﹣b+c<0,即b>a+c.
∴②错误;
③观察图象可知:当x=2时,y>0,
即4a+2b+c>0.
∴③错误.
④当x=1时,y取得最大值a+b+c,即除此之外x取任何值都小于a+b+c,
∴a+b+c≥am2+bm+c,即a+b≥m(am+b),④正确,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6.A
【分析】根据图象可得出重叠部分三角形的边长为x,根据特殊角三角函数可得高为,由此得出面积y是x的二次函数,直到重合面积固定,再往右移动重叠部分的边长变为(4-x),同时可得
【详解】C点移动到F点,重叠部分三角形的边长为x,由于是等边三角形,则高为,面积为y=x··=,
B点移动到F点,重叠部分三角形的边长为(4-x),高为,面积为
y=(4-x)··=,
两个三角形重合时面积正好为.
由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可判断答案为A,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运动面积和二次函数图像性质,关键在于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结合二次函数图形得出结论.
7.A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得y与t的函数关系式,再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判定出函数的大致图象.
【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①当时,
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由题意得:,
过点D作于点H,如图,
∵是等边三角形,
∴,
∴.
∴;
②当时,
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梯形,如图,
由题意得:,则,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为等边三角形,
∴,
∴,
同理:,
∴为等边三角形,
∴
,
综上,y与t之间函数关系式为,
由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可知,第一个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第二个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
∴A大致反映y与t之间函数关系,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答和熟练掌握抛物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①②③
【分析】由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位置以及与y轴的交点可判断①;由抛物线过点(1,0),即可判断②;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以判断③;根据各点与抛物线对称轴的距离大小可以判断④;对称轴可得b=2a,由抛物线过点(1,0),可判断⑤.
【详解】∵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
∴ab>0,
∵抛物线与y轴交点在x轴上方,
∴c>0,①正确;
∵抛物线经过(1,0),
∴a+b+c=0,②正确.
∵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对称轴为直线x=﹣1,
∴另一个交点为(﹣3,0),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分别为﹣3和1,③正确;
∵﹣1﹣(﹣2)<﹣1﹣(﹣4)<3﹣(﹣1),抛物线开口向下,
∴y2>y1>y3,④错误.
∵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
∴a+b+c=0,
∵=﹣1,
∴b=2a,
∴3a+c=0,⑤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解题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与方程及不等式的关系.
9.(−6,0)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可知抛物线y=(a≠0)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方程的两个根,从而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即可求得二次函数y=+m(m>0)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
【详解】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1和−3,
∴抛物线y=(a≠0)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1,0),(−3,0),
∴抛物线y=的对称轴为直线x=
∵二次函数y=+m(m>0)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是(4,0),
∴函数y=与直线y=−m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4,
∴函数y=与直线y=−m的另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6,
∴次函数y=+m(m>0)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6,0),
故答案为:(−6,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的根.
10.①②③
【分析】根据,两点,得到,可以判断①;得到,变形①去a留b,代入化简可以判定②;得到,故,只能是两种情形,判定③.
【详解】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
所以,
所以,
所以①正确;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②正确;
因为,,
所以,
故,
所以两种情形,
当时,,
所以,
解得;
当时,,
所以,
解得;
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交点,对称性,解析式的确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抛物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①③④⑤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轴交于点A(-3,0)、B(1,0),可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1,即,可得2a与b的关系,可判断①;根据对称轴公式,将B点代入可得c、b的关系,即可判断②;函数开口向下,x=1时取得最大值,可判断③;由图象知BC=AB=4时,当AC=AB=4时,两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c的值,可以判断④;根据抛物线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判断⑤.
【详解】①∵二次函数与x轴交于点A(-3,0)、B(1,0).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即,
∴2a-b=0.
故①正确;
②∵二次函数y=ax2+bx+c与x轴交于点A(-3,0)、B(1,0).
∴9a-3b+c=0,a+b+c=0,
又∵b=2a.
∴b+c=0,
∴2c=-3b.
故②错误;
③∵a<0,
∴抛物线开口向下.
∴x=-1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
∴a-b+c≥am2+bm+c.
即a-b≥am2+bm.
故③正确;
④由图象可得,AC≠BC.
当BC=AB=4时,则12+c2=42,解得c=,
当AC=AB=4时,则32+c2=42,解得c=,
故△ABC是等腰三角形时,c=或,
故④正确;
⑤由题意可知,点E(x1,y1)到对称轴的距离小于点F(x2,y2)到对称轴的距离,
∴y1>y2,
故⑤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⑤.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关键是找出图象中和题目中的有关信息,来判断问题中结论是否正确.
12.
【分析】由题意知,运动分三段完成,运动10秒,P到点E,继续运动点Q到点C,点P自己运动到点D,结合图像信息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图象可知,10s时,P、E重合,cm
根据题意,得
,
∴,
解得AB=6cm,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AD=90°,
∴AE==8,
由图象可知cm,
∴DE=4cm,
∴AD=12cm,
∴矩形的面积为:12×6=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函数图象.熟练掌握矩形性质,从函数图象中获取正确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3.2
【分析】先判定△ABE∽△CFA,再推得y关于x成反比例函数关系,结合点P(6,a)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恰好又落在图象上.解得a,则可求得答案.
【详解】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B=AC.
∵EB⊥AB,CF⊥AE,
∴∠AFC=∠ABE=90°,∠BAE=90°﹣∠FAC=∠FCA,
∴△ABE∽△CFA,
∴CA:AE=CF:AB.
∵CA=AB,
∴AB2=AE•CF=xy,
∴y=,
∵AB为定值,
∴y关于x成反比例函数关系,
∵点P(6,a)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的坐标为(8,a﹣1),
∴6a=8(a﹣1),
解得:a=4,
∴AB2=xy=6×4=24,
∴AB=2(舍去负值).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数形结合并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1)900;(2)4;(3)快车到达乙地后,慢车继续行驶到甲地;(4)慢车和快车的速度分别为75km/h、150km/h,过程见解析
【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写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得到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3)根据题意,可以写出线段CD表示的实际意义;
(4)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车和快车的速度分别为多少km/h.
【详解】解:(1)由图象可得,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900千米,
故答案为:900;
(2)由图象可得,
两车同时出发后4小时相遇,
故答案为:4;
(3)线段CD表示的实际意义是快车到达乙地后,慢车继续行驶到甲地,
故答案为:快车到达乙地后,慢车继续行驶到甲地;
(4)慢车的速度为:900÷12=75(km/h),
快车的速度为:900÷4﹣75=225﹣75=150(km/h),
即慢车和快车的速度分别为75km/h、150km/h.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15.(1)10;15;200;(2)750米;(3)2.5分钟和5分钟.
【分析】(1)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出a值,结合休息的时间为5分钟,即可得出b值,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m的值;
(2)根据数量关系找出线段BC、OD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交点的坐标,再用3000去减交点的纵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2)结论结合二者之间相距100米,即可得出关于x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x的值,用其减去15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1500÷150=10(分钟),
10+5=15(分钟),
(3000-1500)÷(22.5-15)=200(米/分).
故答案为:10;15;200.
(2)根据题意可得:线段BC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1500+200(x-15)=200x-1500;
线段OD所在的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120x.
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成方程组, ,
解得:,
∴3000-2250=750(米).
答:小军在途中与爸爸第二次相遇时,距图书馆的距离是750米.
(3)根据题意得:|200x-1500-120x|=100,
解得:x1==17.5,x2=20,
17.5-15=2.5(分钟),20-15=5(分钟).
答:爸爸自第二次出发至到达图书馆前,2.5分钟和5分钟时与小军相距100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2)根据数量关系找出线段BC、OD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3)结合(2)找出关于x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相关试卷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2函数图像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12函数图像含解析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龟兔赛跑的故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题18反比例函数核心考点分类突破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题18反比例函数核心考点分类突破含解析答案,共41页。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题12含参代数式、方程与函数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专题12含参代数式、方程与函数含解析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