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月考)
展开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的步行速度约是4km/h B. 课桌的高度约75cm
C. 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D. 人的脉搏跳动1次约0.8s
2.日前,中美贸易战已广受关注。欧美封锁,并不能阻我强国之路!中芯国际宣布:2019年上半年将大规模量产14纳米芯片!如图,包括手机在内的许多智能设施,从此有了“中国芯”集成电路!对于“14纳米”,下列正确的是( )
A. 14nm=1.4×10-2mm B. 14nm=1.4×10-3mm
C. 14nm=1.4×10-4mm D. 14nm=1.4×10-5mm
3.下列仪器不能用来测量长度的是( )
A. 日晷
B. 卷尺
C. 游标卡尺
D. 螺旋测微计
4.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2.5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2.36cm B. 2.357cm C. 2.35cm D. 2.41cm
5.联合收割机正将收割的稻谷放入拖拉机中;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对这两幅图解释错误的是( )
A. 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空中加油机都是运动的
D.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不同
6.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说法错误的是( )
A. 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也能用来测量长度
B. 读数时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C. 使用十分精密的仪器测量可减小误差
D. 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读数时视线与尺面不垂直会产生误差
7.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7s,刚跑完前50m摔倒了再爬起来用时3s,接着跑后50m用时8s,小明这次跑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6.7m/s B. 6.6m/s C. 5.6m/s D. 5.5m/s
8.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 乙车到达750m处所用时间小于甲车到达750m处所用时间
C.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0.如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根据数据,下列关于声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空气(0℃)
331
煤油(25℃)
1324
冰
3230
空气(15℃)
340
水(常温)
1500
铜(棒)
375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大理石
3S10
A. 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也可能不同
B. 声速的大小不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C. 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减小
D.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传播速度
11.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声音在空气在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一位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0.5秒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 )
A. 680米 B. 340米 C. 170米 D. 85米
12.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用不同大小的力敲鼓
B. 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C. 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刻度尺
D. 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
1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 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 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 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14.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后,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关于这种“水瓶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 7个水瓶发出声音的响度大致相同 D. 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15.下列三幅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三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都不相同
16.在“①女高音”“②男低音”“③引吭高歌”“④低声细语”4个词语中,“高”“低”二字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
17.小明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刚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小明听到了两个敲打的声音。关于该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明听到的二次声音间隔大于0.1s B. 小明听到的第二次声音是回声
C. 铁管要足够长才能听到两次声音 D.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18.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vA>vB
B. 在30s~40s内,两车速度vA>vB
C. 在t2~t3时间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
D. 在t2~t3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
19.一天等于______ 秒。
20.小明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 ,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cm。停表的读数为______ s。
21.如图所示,小组同学完成以下三个声现象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______ ;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将实验现象放大,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法,该装置还可以探究声音响度与______ 的关系。
(2)如图乙所示,随着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小明听到罩内闹钟铃声的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在不断变化。如果罩内的空气被完全抽空则不能听到铃声,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
(3)如图丙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_ 有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而______ 变大(选填“响度”、“音调”、“音色”)。若拨动钢尺的力大小保持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听到声音的______ 变低(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 (选填“发出声音的响度为0dB”、“发声频率高于20000Hz”或“发声频率低于20Hz”)。
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1)甲车的速度______m/s;和它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车;
(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
23.小强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停表所显示的时间。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 (选填“大”或“小”),在斜面底部设置有金属片,其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 (选填“时间”或“路程”)。在某次测量中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后才停止计时,则所测时间会偏______ (选填“长”或“短”)。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BC= ______ cm,tBC= ______ s,vAC= ______ m/s(速度vAC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 (选填“大”或“小”)。如果小车没到B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______ (选填“大”或“小”)。
(4)甲、乙两位同学在计算A至C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甲:vAC=sACtAC;
乙:vAC=vAB+vBC2;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填“甲”或“乙”)
(5)根据测量可知,小车全程做______ 直线运动(选填“变速”或“匀速”),下列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图______ 。
(6)小球在AC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______ v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十一”假期,小强一家驾车外出旅游,小刚家乘坐动车出行,所学物理知识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强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若小强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h。
(1)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宜昌最快要用多少分钟?
25.国庆假期,小刚家人搭乘出租车到武汉站,准备坐高铁去北京旅游。如表是武汉到北京的G558次高铁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1
武汉站
始发站
18:20
0
2
信阳东站
17:00
19:06
199
3
驻马店西站
19:31
19:40
357
4
许昌东站
20:10
20:15
500
5
郑州东站
20:35
20:40
536
6
新乡东站
21:00
21:03
643
7
石家庄站
22:15
22:22
948
8
北京西站
00:15
终点站
1300
(1)求G558次列车从驻马店西站到新乡东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小刚所乘动车途中要穿过一条隧道,动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1min20s完全穿过长度为2190m的隧道,求这列动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3)某趟列车以21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到一隧道正前方时司机鸣笛,经过4s司机听到隧道上方山崖反射过来的回声,求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隧道口的距离?(设当时的声速为340m/s)。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人的步行速度约1.1m/s≈4km/h,故A正确;
B、课桌的高度约75cm,故B正确;
C、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故C错误;
D、人1min心跳约75次,心跳1次约0.8s,故D正确。
故选:C。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数据,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时间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答案】D
【解析】解:14nm=14×10-6mm=1.4×10-5mm,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长度的单位换算关系:1m=103mm=109nm;可据此进制进行长度的单位换算。
此题考查了长度的单位换算,比较简单,属基础题。
3.【答案】A
【解析】解:
A、日晷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故A正确;
B、钢尺是生活中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故B错误。
C、游标卡尺是实验室和工程机械领域测量微小长度的精密仪器,故C错误;
D、千分尺是实验室和工程机械领域测量微小长度的精密仪器,故D错误。
故选:A。
对每个选项中的测量工具进行分析,明确各自的测量对象,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测量工具作用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
4.【答案】A
【解析】解:在四次测量的数据中,2.57cm记录的数与其他三次差别太大,故2.57cm记录错误,故应去掉;
物体的长度为L=2.35cm+2.36cm+2.36cm3≈2.36cm。
故选: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四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时,最终结果要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有效数字,以保证相同的准确程度。
5.【答案】D
【解析】解:A、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故A正确;
B、以空中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相对于空中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战机是静止的,故B正确;
C、以地面为参照物,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空中加油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故都是运动的,故C正确;
D、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判断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来比较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是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答案】D
【解析】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可以从其它刻度处开始测量,读数时减去前面的刻度就可以了,故A正确;
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并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过多估读没有意义,故B正确;
C、使用精密的仪器可以减少测量中的误差,故C正确;
D、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读数时视线与尺面不垂直会产生错误,故D错误。
故选:D。
(1)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以从其他整刻度处开始测量;
(2)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和误差的有关知识,属于基础题。
7.【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小明跑完全程的路程s=50m+50m=100m,跑完全程的时间t=7s+3s+8s=18s;
则小明跑完百米的平均速度:
v=st=100m18s≈5.6m/s。
故选:C。
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根据v=st求出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其总时间包括中途停留时间;与此类似,计算列车从广州到北京的平均速度时,其总时间包括中途进站上下客所需的时间。
8.【答案】B
【解析】解:A、由图知,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m、200m,则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A正确;
B、由图知,甲车到达750m处所用的时间为25s,乙车到达750m处所用的时间为30s,所以乙车到达75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故B错误;
C、由图知,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不变,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s=1200m,根据v=st可知在40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1)分析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即可得出结论;
(2)分析小车到达750m处所用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车的运动状态;
(4)根据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比较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
9.【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传声的介质、声速的影响因素、听到声音的条件等基础知识,需牢记。
解决此题需掌握:
①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②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
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产生声音不一定被人耳朵听到。
【解答】
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A正确;
B、声速受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影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故B错误;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振动产生的声可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可能响度太小、可能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等原因,导致人耳听不到,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解:A、同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故A正确;
B、声速的大小不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温度有关,故B正确;
C、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减小,故C正确;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一般大于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故D错误。
故选:D。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最大,液体次之,气体中最小。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1.【答案】D
【解析】解:因为声音传播到山崖的时间t为总的时间的一半,
所以t=12×0.5s=0.25s,
由v=st得:
s=vt=340m/s×0.25s=85m。
故选:D。
先求出声音从人传出到山崖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st的变形式计算该同学距山崖的距离即可。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确定声音从发出传到山崖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鼓面,振幅不一样,声音的响度不一样,但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不变,故A符合题意;
B、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时,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3.【答案】C
【解析】解:A、我们听到钢尺发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不符合题意。
B、响度跟振幅有关,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相同,响度相同。不符合题意。
C、伸出的钢尺的长度不同,振动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同,振动快慢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符合题意。
D、音色跟振动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改变伸出桌面的钢尺长度不同,材料和结构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明确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明确实验中,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实质改变的是物体的振动快慢,改变物体的振动频率。
在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控制不变的量是什么,控制不变量影响哪一个物理量,改变是什么,改变的量影响哪一个物理量。才能判断实验要研究的问题。
14.【答案】A
【解析】解:A、敲击玻璃瓶时,声音是由玻璃瓶和水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瓶子振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它们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响度大致相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减小,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变高,则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
(4)质量大的物体较难振动,频率较低。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物理的考点。
15.【答案】C
【解析】解:如图可知,三幅图中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相同,因此响度相同;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同。
故选:C。
(1)频率是1s内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16.【答案】C
【解析】解:①女高音、②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频率的大小,即音调的高低;
③引吭高歌、④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指的是响度的大小。故C正确。
故选: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将声现象与生活实际中的一些说法相联系,深入理解音调和响度的概念。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7.【答案】B
【解析】解: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刚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声音分别从铁管、空气中传播,由于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快,所以小明会听到2次声音;
由于人耳能分清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0.1s,所以铁管的长度要足够长。
故选: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人耳能分清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0.1s。
本题考查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了解本题中,人听到两个声音是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
18.【答案】B
【解析】解:结合图甲和图乙可知,A、B两车开始相向运动,后A车开始运动方向与B车相同;由图可知,B车的s-t图像是倾斜直线,说明B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车的速度为:vB =sBtB=840m70s=12m/s;0~30s内,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A车的速度为:vA=sAtA=600m30s=20m/s;
A、由上述分析可知,在0~t1时间内,A车的速度20m/s,B车的速度为12m/s,则vA>vB,故A正确;
B、在30~40s内,A车的s-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路程无变化,说明这段时间内A车处于静止状态,其速度为0m/s,因此vA
D、由上述分析可知,在t2~t3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故D正确。
故选:B。
在s-t图像中,倾斜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代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由此分析A、B两车的运动状态和运动速度;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分析相对运动情况。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对运动图像的理解,同时要理解运动的相对性,注意选取的参照物,难度不大。
19.【答案】8.64×104
【解析】解:根据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可得:1天=24小时=24×3600秒=8.64×104秒。
故答案为:8.64×104。
时间单位的换算:1天=24小时=24×3600秒=8.64×104秒。
本题考查时间单位的换算,是一道基础题。
20.【答案】1mm 3.50 217.5
【解析】解:左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00cm对齐,故木块的长度为:L=2.50cm-2.00cm=3.50cm;
右图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停表读数为3min37.5s,即:217.5s。
故答案为:1mm;3.50;217.5。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本题考查了刻度尺和停表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21.【答案】振动 转换 振幅 响度 真空不能传声 响度 响度 音调 发声频率低于20Hz
【解析】解:(1)图甲中,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被弹开,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通过乒乓球被弹起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通过乒乓球被弹起说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如果改变用力大小,乒乓球弹起的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实验可以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
(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即响度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可以发出声音;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则听到声音的响度变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发声频率低于20Hz。
故答案为:(1)振动;转换;振幅;(2)响度;真空不能传声;(3)响度;响度;音调;发声频率低于20Hz。
(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音叉的振动不易观察到,利用乒乓球的弹起,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考查响度与音调的探究实验,属于中档题。
22.【答案】4 丙 向西运动
【解析】解:
(1)左边图像是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说明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车的速度v甲=s甲t甲=20m5s=4m/s;
右边图像是v-t图像,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大小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由此可知,和甲速度相同的小车是丙车;
(2)已知乙、丙同时、同地向东运动,由于乙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所以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即向西运动。
故答案为:(1)4;丙;(2)向西运动。
根据三个图像,分别分析判断甲、乙、丙三辆小车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st求出甲的运动速度,并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若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若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图像的分析能力、速度的计算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度不大。
23.【答案】v=st 小 时间 长 40.00 1.0 0.27 大 大 甲 变速 C <
【解析】解:(1)该实验是通过公式v=st求出平均速度v。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则小车运动时间要大一些,故应使斜面坡度较小;
在某次测量中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后才停止计时,则所测时间会偏长;
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车在B点的对应的刻度40.00cm,sBC=40.00cm;
由图示知:tBC=1.0s;
小车在A点的对应的刻度80.00cm,sAC=80.00cm,tAC=3.0s;
vAC=sACtAC=80.00×10-2m3.0s≈0.27m/s------①;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时间偏小,根据v=st,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
如果小车没到B点就停止计时,则会导致所测时间偏小,根据v=st,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大。
(4)A至C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A至C的距离与通过这个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AC=sACtAC,甲正确;
(5)小车通过AB段的距离为:sAB=80.00cm-40.00cm=40.00cm,
tAB=2.0s,
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vAB=sABtAB=40.00×10-2m2.0s=0.2m/s------②;
小车通过BC段的距离为sBC=40.00cm,tBC=1.0s;
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
vBC=sBCtBC=40.00×10-2m1.0s=0.4m/s------③;
由①②③得:
vBC>vAC>vAB;
根据测量可知,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全程做变速直线运动;
因为vAB
(1)该实验是通过公式v=st求出平均速度v;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则小车运动时间要大一些,据此分析对斜面坡度的要求;
在某次测量中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后才停止计时,则所测时间会偏长;
根据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得出小车在B点的对应的刻度,注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由图示知tBC大小,
小车在A点的对应的刻度80.00cm,得出sAC大小,tAC=3.0s;由v=st求vAC;
(3)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时间偏小,根据v=st分析AC段的平均速度vAC变化;
如果小车没到B点就停止计时,则会导致所测时间偏小,根据v=st,分析AB段的平均速度vAB变化;
(5)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是速度越来越大的变速直线运动;
分别算出小车在AB段平均速度vAB和小车在BC段平均速度vBC,然后进行比较,得知小车做的是加速运动,据此选择正确图象;
(6)根据小球做匀加速运动分析经过12tAC和AC中点速度的大小,从而得到速度关系。
本题测小车平均速度,考查长度和时间测量、误差分析、平均速度的求法及数据分析。
24.【答案】解:(1)由标志牌知此处到宜昌距离为180km,小强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h,
汽车的速度v=st=180km3h=60km/h;
(2)由标志牌知此路段限速为10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宜昌的最短时间t'=sv'=180km100km/h=1.8h=108min。
答:(1)汽车的速度为60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宜昌最快要用108分钟。
【解析】(1)由标志牌知此处到宜昌距离为180km,时间已知,利用速度公式得到汽车的速度;
(2)由标志牌知此路段限速为100km/h,路程已知,利用速度公式得到最快要用的时间。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中等,要知道交通标志牌的含义。
25.【答案】解:(1)由表格可得驻马店西站到新乡东站的距离为:s=643km-357km=286km,所花时间为:t=1h20min=43h;
平均速度为:v=st=286km43h=214.5km/h;
(2)设列车的长度为L,则完全穿过隧道行驶的距离为:s=2190m+L,
车速为:v=108km/h=30m/s,
t=1min20s=80s,
由速度公式v=st可得:
30m/s=2190m+L80s,
求得列车长度为:L=210m;
(3)列车行驶的速度为:v车=216km/h=60m/s,声速为:v声=340m/s,
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车=v车t=60m/s×4s=240m,
声音行驶的路程为:s声=v声t=340m/s×4s=1360m,
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隧道口的距离为:L1=s车+s声2-s车=240m+1360m2-240m=560m。
故答案为:(1)列车的平均速度为214.5km/h;
(2)列车长度为210m;
(3)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隧道口的距离为560m。
【解析】(1)由表格求出两个站的距离和行驶的时间,用速度公式即可求出平均速度;
(2)将速度单位换算成米每秒为单位,隧道长加上列车长度就是形式的距离,再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列车的长度;
(3)列车形式的距离加上声音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就是鸣笛时距离隧道口的距离的2倍,可以求出鸣笛时距离隧道口的距离,再用这个距离减去汽车行驶的距离就可以得到听到回声时距离隧道口的距离。
本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的计算以及回声测距的应用,常见题型,难度一般。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武汉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武汉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