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活动与化学有关。下列活动中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
A. 毛线织衣 B. 晾干湿衣 C. 雕刻石像 D. 木柴燃烧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固体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3.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要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硫 C. 氮气 D. 水蒸气
4.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 元素 B. 单质 C. 分子 D. 原子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蔗糖溶液 B. 黄铜 C. 空气 D. 氢气
6.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
A. C60 B. 活性炭 C. 石墨 D. 金刚石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CO2可用于灭火 B. CO2可用作气体肥料
C. 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 CO可用作燃料
8.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下列不属于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是( )
A. 煤焦油 B. 汽油 C. 柴油 D. 液化石油气
9.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橘子汁(3~4) B. 西瓜汁(5~6) C. 牛奶(6~7) D. 鸡蛋清(7~8)
10.金银花作为一种中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16H18O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绿原酸属于有机物 B. 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1个绿原酸分子含有9个氧分子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据此可以检验铵态氮肥
B. 人体由多种元素组成,其中碘、铁为常量元素
C. 将石灰乳和硫酸铜在铁桶中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 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硫酸溶液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KCl和MnO2固体
加水溶解
B
检验水样是否为软水
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
C
除去NaCl溶液中CaCl2杂质
加过量Na2CO3后过滤
D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向水中通入氯气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
13.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Rb)原子钟。如图为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填标号)。
A.m=37,n=18
B.铷是金属元素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D.原子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
(2)如图2中A~D所示粒子共表示 ______ 种元素,铷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如图中 ______ (填标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14.疫情过去了,节假日双休日,买一顶帐篷去野营成为时尚。小东同学野营中遇到以下问题,该如何处理?
(1)若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可选用下列 ______ (填序号,下同)物质涂抹以减轻痒痛。
A.肥皂水
B.食醋
C.食盐水
D.牙膏
(2)野营食谱如下:面包、羊肉串、豆腐皮、酱牛肉,从均衡饮食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还应添加 ______ 。
A.炒鸡蛋
B.牛奶
C.水果
D.新鲜蔬菜
(3)野营结束后,为防止引发火灾,小东同学用沙土将所有火源全部盖灭,他利用的原理是 ______ 。
(4)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为生活常态。小东同学拾到如下垃圾:废纸、铝制易拉罐、废电池、矿泉水瓶、骨头,其中废电池应投入的垃圾箱上所印标识是 ______ 。
A.
B.
C.
D.
1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应合理使用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回答下列问题:
(1)用作消毒剂的医用酒精中乙醇的 ______ (填“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为75%,因其易燃,使用时应远离火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可由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R+H2O(已配平),其中R代表次氯酸钠,则其化学式 ______ 。
(3)二氧化氯(ClO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消毒剂。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 。
16.水和空气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 ______ 组成的。
(2)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 ______ 。
(3)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请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______ 。
(4)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 ______ 。
(5)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 ______ ,使全球气候变暖。
1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 ______ ,燃烧越剧烈。
(2)B实验可以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 ______ 含量的不同。
(3)C实验说明石墨具有 ______ 性。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8.A、B、C、D、E为初中教材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B和C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A的化学式 ______ ,B属于 ______ (选填“酸、碱、盐、单质、氧化物”)。
(2)写出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D的用途 ______ (写一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19.2022年12月,天津经东营到滩坊的高铁将开工建设。高铁建设中铝合金、不锈钢、高锰钢等金属材料必不可少。
(1)铝合金制造的高铁车体,具有提高运行速度、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和耐受雨雪侵蚀等特点。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 ______ 等优点。
(2)请写出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向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①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 ______ (填化学式,下同);
②若没有气泡产生,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______ 。
20.NaCl和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1)50℃时,NaCl的溶解度是 ______g。
(2)如图是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则NH4Cl的溶解度曲线是 ______(填“a”或“b”)。t℃时,若饱和NaCl溶液和饱和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
A.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B.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大于20℃
(3)20℃时,将m g NaCl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并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据此分析,x=______,m g NaCl不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 ______g。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1.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 ______(从A~F中选填)装置。
(3)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实验时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到液面以下,原因是 ______。
(4)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______。
(5)用G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盛装的试剂是 ______。
22.学习了化学反应后,同学们发现有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于是他们做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Ⅰ.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设计实验】
【分析讨论】
(1)如图一,小冰同学观察到实验1中塑料瓶变瘪的现象。分析原因是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从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小城同学认为即使做了实验2,还是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她的理由是:没有验证 ______ 和 ______ 是否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
(2)同学们补充实验后,通过现象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使石蕊变红的原因是 ______ (请用文字说明),从而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
(3)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探究Ⅱ.探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二所示。
【实验现象和结论】
(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时,观察到 ______ 。
(5)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当观察到 ______ ,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微观实质】
(6)如图三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是 ______ (填离子符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反应的实质是 ______ 。
探究Ⅲ.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图四、图五两个实验。
【实验验证】
(7)第一组同学按图四所示,将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儿观察到气球鼓起,认为二者发生了反应。此设计理念与 ______ (选填“探究Ⅰ”、“探究Ⅱ”)设计理念相同。
(8)第二组同学按图五所示,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打开止水夹,观察到 ______ ,也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归纳总结】
(9)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和 ______ 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3.某化验室用8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工业废水中残余的H2SO4(工业废水中的其他杂质都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总质量为276g,求此工业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毛线织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晾干湿衣是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雕刻石像的过程中,改变了石头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木柴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A、点燃酒精灯时,应该使用火柴自下而上进行引燃,不能用点燃的酒精灯引燃,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装颗粒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颗粒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存水平,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忌把水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与判断;
C、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与判断.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3.【答案】B
【解析】解: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
B、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是空气污染物,故B正确;
C、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C错;
D、水蒸气是空气中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D错。
故选:B。
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但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根据空气中污染物考虑本题。
4.【答案】A
【解析】解:人体每日需要摄入适量的钙,这里的“钙”指的是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这里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物质的组成元素。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蔗糖溶液中含有蔗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故A错;
B、黄铜中含有铜和锌,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氢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6.【答案】D
【解析】解: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结构,其硬度是最大的。
故选:D。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结构,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注意识记金刚石的硬度是最大的天然物质。
7.【答案】C
【解析】解:A、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于灭火,说法正确;
B、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常作为气体肥料,说法正确;
C、固体二氧化碳是干冰,升华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O无此性质与用途,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考虑,性质决定其用途,用途反应其性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根据性质决定用途,考虑其用途。
8.【答案】A
【解析】解:A、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焦炉气等产物,煤焦油是煤加工的产品,故选项正确。
B、汽油是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故选项错误。
C、柴油是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故选项错误。
D、煤油是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石油中含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的沸点不同,根据沸点不同将它们加热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沥青等产品;根据石油分馏的产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石油分馏和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橘子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绿原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绿原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1×18):(9×16)=32:3:24,绿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绿原酸分子是含有9个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进行分析;
B、根据绿原酸化学式进行分析;
C、根据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有机物的辨识等,注意理解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11.【答案】A
【解析】解:A、铵盐与碱反应放出氨气,据此可以检验铵态氮肥,故A正确;
B、碘元素和铁元素均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故B错误;
C、铁比铜活泼,铁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因此不能在铁桶中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C错误;
D、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铵盐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B、根据人体所需元素的种类来分析;
C、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
D、根据实验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在近年的中考中,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情景题已渐渐成为新宠。
12.【答案】B
【解析】解:A、分离KCl和MnO2固体,利用两者的溶解性不同进行分离,加水溶解,过滤,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固体;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固体,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检验水样是否为软水,可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CaCl2杂质能与过量Na2CO3反应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以加入活性炭,氯气起到的是杀菌消毒的作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A、根据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根据氯气在净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3.【答案】A 三 D
【解析】解:(1)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质子数,由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m=2+8+18+n+1=37,所以m=37,n=8,故错误;
B.铷含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故正确;
D.由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有5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正确;
故选:A;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图2中A~D所示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与如图中D的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
(1)A;
(2)三;D。
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AD CD 隔绝氧气(或空气) B
【解析】解:(1)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则应选用碱性物质来涂抹减轻疼痛;
A、肥皂水显碱性,故A符合题意;
B、食醋显酸性,故B不符合题意;
C、食盐水显中性,故C不符合题意;
D、牙膏显碱性,故D符合题意;
(2)面包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羊肉串、豆腐皮、酱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油脂、无机盐,水,食谱中主要含有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和水,还缺少维生素;
A、炒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C符合题意;
D、新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D符合题意;
(3)野营结束后,用沙土将所有火源全部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或空气)的原理;
(4)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故答案为:(1)AD;
(2)CD;
(3)隔绝氧气(或空气);
(4)B。
(1)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素来分析解答;
(3)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
(4)根据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进行分析解答。
化学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会利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体积分数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NaClO +4
【解析】解:(1)75%的医用酒精是指医用酒精的浓度,指的是体积分数为75%,即由75体积的酒精和25体积的水混合配制的。
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Cl原子2个、Na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2个;反应后:Cl原子1个、Na原子1个、O原子1个、H原子2个,则R中含有1个Na原子、1个氯原子和1个O原子,则R的化学式为NaClO。
(3)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x+(−2)×2=0,x=+4。
故答案为:
(1)体积分数;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NaClO;
(3)+4。
(1)根据医用酒精的浓度、酒精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氢元素和氧元素(合理即可) 加热煮沸(合理即可) 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0.94% 温室效应
【解析】解:(1)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原理是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生成不溶性沉淀;
(3)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具体做法有:如生活中淘米水浇花、洗衣服水冲厕所、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等;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如农业和园林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等;
(4)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94%;
(5)空气中二氧化碳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排放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温升高。
故答案为:(1)氢元素和氧元素(合理即可);
(2)加热煮沸(合理即可);
(3)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4)0.94%;
(5)温室效应。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2)根据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生成不溶性沉淀进行分析。
(3)根据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是提高水的利用率进行分析。
(4)根据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
(5)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进行分析。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学会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
17.【答案】接触面积越大 氧气或O2 导电
【解析】解:(1)A实验中,将气球中的气体鼓入干面粉中,面粉被鼓起呈粉末状扩散,增大了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在火焰的作用下面粉燃烧,所以A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2)B实验中,由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B实验可以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O2含量的不同;
(3)C实验中,将石墨联入电路中,通电时灯泡能亮,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故答案为:(1)接触面积越大;
(2)氧气或O2;
(3)导电。
(1)根据影响燃烧的因素分析。
(2)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3)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石墨的性质。
此题考查的实验范围较广,但均为基础知识,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实验能力的提高。
18.【答案】Fe 盐 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 金属除锈(合理即可)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A为铁,化学式为:Fe;
由分析可知,B可能是硫酸铜,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2)C+E 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由分析可知,D为盐酸,盐酸显酸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
故答案为:(1)Fe;盐;
(2)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金属除锈(合理即可)。
A、B、C、D、E为初中教材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可推出A为铁,D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可推出D为盐酸,B和C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沉淀,A能与B反应,B可能是硫酸铜,则C可能是氢氧化钠,C能与E反应,可推出E为二氧化碳,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9.【答案】强度大、耐腐蚀性强 Fe2O3+3CO=高温2Fe+3CO2 Ag、Fe Al(NO3)3、Fe(NO3)2
【解析】解:(1)铝合金制造的高铁车体,具有提高运行速度、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和耐受雨雪侵蚀等特点。这是利用了铝合金的强度大、耐腐蚀性强等优点;故答案为:强度大、耐腐蚀性强;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CO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2Fe+3CO2;故答案为:Fe2O3+3CO=高温2Fe+3CO2;
(3)①往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的金属活动性排在铝之后,不会与硝酸铝反应,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有剩余,硝酸银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铝和硝酸亚铁,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故答案为:Ag、Fe;
②若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铁没有剩余,则硝酸银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部分反应,则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故答案为:Al(NO3)3、Fe(NO3)2。
(1)根据铝合金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炼铁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金属的性质和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要能应用必须先把金属活动顺序表熟练的掌握住。
20.【答案】37.0 a C 4.6 105
【解析】解:(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50℃时,NaCl的溶解度是37.0g;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NH4Cl的溶解度曲线是a;
t℃时,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相等,若饱和NaCl溶液和饱和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溶剂质量也一定相同,故A说法正确;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t℃时,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说法正确;
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铵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市部分学校联考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朝阳市第八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