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南宁十四中中考化学诊断试卷(6月份)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南宁十四中中考化学诊断试卷(6月份),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西南宁十四中中考化学诊断试卷(6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南宁市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各城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旧书旧报应放入的垃圾箱是( )
A. 可回收物 B. 厨余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块融化 B. 湿衣晾干 C. 大米酿酒 D. 棉花纺线
3.下列图标表示“节约用水”的是( )
A. B. C. D.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粉末状药品 B. 取用液体药品
C. 倾倒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5.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6.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FE B. 硅Si C. 氟Fu D. 锌zn
7.人体缺碘会诱发的疾病是( )
A. 贫血 B. 甲状腺肿大 C. 骨质疏松 D. 龋齿
8.王水溶解金时可生成四氯金酸(HAuCl4)。HAuCl4中金元素(Au)的化合价为( )
A. +3 B. +2 C. +1 D. 0
9.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蒸馏 B. 吸附 C. 沉淀 D. 过滤
10.下列防锈措施中,不属于覆盖保护膜的是( )
A. 电镀 B. 刷漆 C. 制成不锈钢 D. 自行车链条上油
11.小明家种的小麦出现倒伏现象,建议施用钾肥,则应施用以下哪种肥料( )
A. KCl B. NH4HCO3 C. CO(NH2)2 D. NH4H2PO4
1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
选项
A
B
C
D
物质
干冰
氯酸钾
红磷
生铁
类别
有机物
氧化物
化合物
混合物
A. A B. B C. C D. D
13.下列对一些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蓝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14.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氯化钠 B. 硫酸铜 C. 铁 D. 氧气
15.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苛性钠、NaOH B. 食盐、NaHCO3 C. 消石灰、CaO D. 水银、Ag
16.关于燃烧与灭火的安全问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放入青菜灭火,也可以用锅盖盖灭
B. 厨房有燃气泄漏时,为避免火灾,要赶紧打开排风扇降低燃气的浓度
C. 实验室用CO与CuO反应冶炼铜时,要先通入CO,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D.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要先将导气管撤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17.下列关于物质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 除去Ca(OH)2溶液中混有的NaOH: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B. 除去KCl中混有的KClO3:先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再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C. 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D. 除去CuSO4溶液中混有的Na2SO4: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温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小
B. t2℃时,向50g水中加入60g甲,所得溶液质量为105g
C. 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 t1℃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等质量的水,析出甲、乙的质量相等
19.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混合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沉淀不再生成时,改为滴加稀盐酸,沉淀的质量与加入试剂总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点时生成两种沉淀
B. b→c过程沉淀中BaCO3的质量减小
C. d点时溶液一定显酸性
D. 整个实验过程中,溶质的种类一直是减少的
20.某气体由C2H2、C3H8和C4H8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含有C2H2 B. 可能只有C3H8
C. 可能由C2H2和C3H8组成 D. 不可能同时含有C2H2、C3H8和C4H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2.0分)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硫原子 ______ ;
(2)氦气 ______ ;
(3)两个铵根离子 ______ ;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
(5)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______ 。
22.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食醋 ②氢氧化钙 ③二氧化碳 ④碳酸钠 ⑤氢气
(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______ ;
(2)用于厨房调味品的是 ______ ;
(3)用于制玻璃的是 ______ ;
(4)用于冶炼钨、钼等金属的是 ______ ;
(5)用于气体肥料的是 ______ 。
23.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全球首次商业飞行。请回答问题:
(1)C919中,“C”是中国英文名称China的首字母。在化学中,“C”代表碳元素,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生活中常用来切割玻璃的玻璃刀上用到的碳单质是 ______ (填名称)。
(2)C919机体材料运用了大量新型材料,其中,钛合金、铝合金属于 ______ (填“合成”或“金属”)材料。
(3)首航餐食“五福临门”包括:腊味煲仔饭、三色水果拼盘、芒果布丁、巧克力酥饼、牛奶。其中牛奶富含的营养素是 ______ 。
(4)通过石油炼制,利用各成分的 ______ 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航空煤油。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高压压缩后的空气)压入燃烧室,能促进航空煤油燃烧,使燃油消耗减少16%。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 ______ 。
24.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1)乙醇是一种生物燃料,它是 ______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2)在汽车修理厂中,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污,下列过程与该除污原理不相似的是 ______ 。
A.用洗涤剂洗碗
B.用白醋除去水垢
C.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3)核能是全世界都在研究的重要能源,核能发电安全特别重要。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所产生的碘−131原子(131I)与普通的碘−127原子(127I)不同,具有能对人体造成损害的放射性。如图表示有放射性的 131I原子进入普通碘化合物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该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K127I+131I127I→ ______ +127I2。
25.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便于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据表回答问题:
(1)不同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 ______ 不同。
(2)写出由表格中②、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 。
(3)在①②③④四种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用序号表示) ______ 。
(4)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图中x= ______ ,铟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_____ 周期。
(5)写出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一种阳离子 ______ (填离子符号)。
26.碳中和必须做好“加减法”,一手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一手发展碳捕捉和封存等技术,实现排放和吸收的平衡。
(1)“碳”减排。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生活中你为“碳减排”做的贡献是 ______ (写一条)。
(2)“碳”捕捉。科学家在捕捉室中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空气中的CO2,将得到的溶液排入盛有石灰乳的反应室,再将所得产物在分离室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固体在煅烧室中高温煅烧释放CO2,再将CO2存储。捕捉室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碳”封存。
①海洋封存: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的容器,但会引起海水酸化,该过程中生成的酸为 ______ 。
②地质封存:将二氧化碳气体压缩成液态或固态,然后压入地下玄武岩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气体能被压缩成液态或固态的原因:加压时, ______ 。
(4)“碳”转化。一定条件下,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甲醇和水。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______ 。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7.如图为利用海水吸收燃煤烟气生产Na2SO4和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原理。
已知:①在乙烯制备装置中,H2SO4溶液的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且H2SO4不会被消耗;②溶液中H+浓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1)硫酸钠的制备装置中,参加反应的物质除NaCl、O2、H2O外,还有 ______ 。采用喷淋方式加入海水的目的是 ______ 。
(2)乙烯制备装置中,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该过程中溶液的pH会 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3)整个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______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25g矿石样品,并加入稀盐酸进行实验,结果如下:(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l
2
3
4
5
加入盐酸的总质量/g
20
40
60
80
100
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
2.2
4.4
6.6
m
8.8
(1)表格中m的数值是 ______ 。
(2)试计算这种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了有关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______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 ______ 不变。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4)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如图二所示,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可以看到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 。
(5)氧气性质实验如图三所示,水的作用是 ______ 。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30.为研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用砂纸打磨铝片和铜片,“打磨”的目的是 ______ ,然居再将打磨干净的铝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反应的现象,由此得出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铝 ______ (填“>”或“<”)铜,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小芳将打磨干净的铝片放入浓氯化铜溶液中,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还有“白色沉淀”这一现象出现。
【提出问题】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出现的白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②CuCl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乙醇;溶于浓盐酸且溶液变褐色;溶于浓氨水且溶液变蓝色。
【提出假设】假设a: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CuCl;
假设b: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
假设c: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Al。
【设计实验】取白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加入适量浓盐酸
无气泡,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褐色溶液
②
加入适量无水乙醇
固体部分溶解
③
加入适量 ______
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得出结论】结合实验①②③的现象可得出该白色沉淀的成分含有 ______ 。
【反思评价】为探究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CuCl的条件,小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分两步:Cu2+→AlCu+→AlCu,当铝和氯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uCl时,铝原子与铜离子的个数比为 ______ 。
【拓展延伸】室温时,小芳将等质量、形状、大小相同的铝片分别放入氯化铜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铝片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剧烈。同学们认为可能是Cl−对反应生成促进作用。为了验证猜想,大家一起设计了以下实验,即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少量A溶液和B溶液。如果该实验能证明猜想,则A和B分别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旧书旧报,可回收再利用,旧书旧报应放入的垃圾箱是可回收物。
故选:A。
通常情况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常见垃圾的组成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A.冰块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湿衣晾干是水分蒸发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大米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棉花纺线是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
故选: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B
【解析】解:A、图标为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标为节水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标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标为中国节能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将粉末状药品放入试管的操作时试管横放,使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竖起试管,故A正确;
B.胶头滴管应挤净空气后再伸入试剂瓶吸取药品,以免空气和试剂反应变质,图中试剂瓶有气泡则未挤净空气,故B错误;
C.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试管应倾斜,故C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将粉末状药品放入试管的操作进行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取用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因此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B。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很简单,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
6.【答案】B
【解析】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铁的化学符号为Fe,故选项错误。
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硅的化学符号为Si,故选项正确。
C、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氟的化学符号为F,故选项错误。
D、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锌的化学符号为Zn,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一大二小”),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
故选:B。
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因此HAuCl4中氢元素的价态为+1价,氯元素的价态为−1价,所以金元素(Au)的化合价为+3价;
故选:A。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律结合该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计算。
本题考查了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等相关知识,掌握化合价法则是解答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A、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的水中几乎不含杂质,故A正确;
B、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故B正确;
C、沉淀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故C错误;
D、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蒸馏的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吸附会除去异味和杂质进行分析;
C、根据静置沉淀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进行分析;
D、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各种操作的净水效果,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A、电镀,能使金属与氧气、水分隔绝,是利用了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故A正确;
B、刷漆,能使金属与氧气、水分隔绝,是利用了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故B正确;
C、制成不锈钢,通过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可防止金属生锈,但并不是利用了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故C不正确;
D、自行车链条上油,能使铁与氧气、水分隔绝,是利用了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电镀,能使金属与氧气、水分隔绝,进行分析。
B、根据刷漆,能使金属与氧气、水分隔绝,是利用了覆盖保护膜的原理进行分析。
C、根据制成不锈钢,通过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可防止金属生锈进行分析。
D、根据自行车链条上油,能使铁与氧气、水分隔绝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1.【答案】A
【解析】解:
A、KCl中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正确;
B、NH4HCO3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
C、CO(NH2)2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
D、NH4H2PO4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D错。
故选:A。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12.【答案】D
【解析】解:A、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虽然含碳元素,具有无机物的特点,但是属于无机物,故错误;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氯酸钾是由K、Cl、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C、红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
D、生铁是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C、根据红磷是由磷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D、根据混合物概念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3.【答案】A
【解析】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4.【答案】D
【解析】解:A、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B、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包括气态的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A
【解析】解:A、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A正确;
B、NaHCO3俗称小苏打,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故B不正确;
C、CaO俗称生石灰,故C不正确;
D、水银是金属单质汞的俗称是汞,化学式是Hg,故D不正确;
故选:A。
A、根据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进行分析。
B、根据NaHCO3俗称小苏打,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进行分析。
C、根据CaO俗称生石灰进行分析。
D、根据水银是金属单质汞的俗称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及俗称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B
【解析】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放入青菜灭火(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也可以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说法正确;
B、厨房有燃气泄漏时,为避免火灾,不能打开排风扇降低燃气的浓度,以防产生的电火花将燃气引爆,说法错误;
C、实验室用CO与CuO反应冶炼铜时,要先通入CO,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防加热时发生爆炸,说法正确;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要先将导气管撤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冷水倒吸,炸裂试管,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灭火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防范爆炸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来分析;
D、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常见的生活中的安全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D
【解析】解:A、Ca(OH)2与适量的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HCl与NaHCO3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SO4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有一定难度,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8.【答案】C
【解析】解:A.温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小,故A正确;
B.t2℃时,甲的溶解度为110g,所以向50g水中加入60g甲,只能溶解55g的甲,所得溶液质量为105g,故B正确;
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乙物质的溶剂质量大于甲物质,降温到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两者溶剂质量不相等,所以两溶液中溶质质量不相等,故C不正确;
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相等质量的水,析出甲、乙的质量相等,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答案】D
【解析】解:A、a点时生成两种沉淀,即碳酸钡和硫酸钡,该选项说法正确;
B、b→c过程沉淀中BaCO3的质量减小,是因为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d点时稀盐酸过量,溶液一定显酸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D、整个实验过程中,0−a过程中(不包括0、a两点),溶质是过量的碳酸钠、硫酸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b−d过程中(不包括b、d两点),拐点前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钡,拐点后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钡和过量的氯化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稀盐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答案】C
【解析】解:A、若气体中只含有C4H8,气体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恰好为1:2,则该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2H2,故A不正确;
B、C3H8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1:2,则该气体中不可能只有C3H8,故B不正确;
C、若气体中C2H2、C3H8的分子个数比为1:1,则气体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3):(2+8)=1:2,因此该气体可能由C2H2和C3H8组成,故C正确;
D、若气体中C2H2、C3H8的分子个数为1:1,而C4H8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恰好为1:2,该气体组成中若同时含有C2H2、C3H8和C4H8,气体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也一定为1:2,故D不正确。
故选:C。
根据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求出分子个数比,进而得到碳、氢原子个数比,再由反应物中的碳、氢原子个数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气体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244×1):(918×2)=1:2,进行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1.【答案】3S He 2NH4+ Fe+32O3 H2O
【解析】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硫原子可表示为3S;
(2)氦气属于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可表示该物质组成,氦气可表示为He;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2NH4+;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能省略,则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Fe+32O3;
(5)水是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1)3S;
(2)He;
(3)2NH4+;
(4)Fe+32O3;
(5)H2O。
(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2)根据氦气属于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可表示该物质组成进行分析。
(3)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4)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1不能省略进行分析。
(5)根据水是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书写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答案】② ① ④ ⑤ ③
【解析】解:(1)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答案为:②;
(2)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故答案为:①;
(3)碳酸钠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故答案为:④;
(4)氢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钨、钼等金属,故答案为:⑤;
(5)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做气体肥料,故答案为:③。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答案】金刚石 金属 蛋白质 沸点 高密度空气中氧气含量更多
【解析】解:(1)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用来切割玻璃;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3)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肉类、奶类、豆类等,牛奶中富含蛋白质;
(4)通过石油炼制,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航空煤油;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高密度空气中氧气含量更多。
故答案为:(1)金刚石;
(2)金属;
(3)蛋白质;
(4)沸点;高密度空气中氧气含量更多。
(1)根据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进行分析;
(2)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进行分析;
(3)根据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肉类、奶类、豆类等,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进行分析;
(4)根据通过石油炼制,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航空煤油,以及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答案】可再生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AB K131I
【解析】解:(1)乙醇是一种生物燃料,它可以通过粮食发酵产生,是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汽油清洗手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可以溶解在汽油中;用洗涤剂洗碗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用白醋除去水垢,是因为白醋和水垢发生了化学反应;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是因为碘可以溶解在酒精中。故AB符合题意。
(3)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K127I+131I127I→K131I+127I2,因此空格填写K131I。
故答案为:(1)可再生;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AB;
(3)K131I。
(1)根据能源的分类以及乙醇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能源的分类、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除油污的原理以及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MgO ②④ 18 五 Na+(合理即可)
【解析】解:(1)元素是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2)由②、③在表格中的位置可知,②是氧元素,③是镁元素,所以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镁,化学式为MgO。
(3)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所以在①②③④四种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②④。
(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49=2+8+x+18+3,解得x=18;由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电子层数为5,电子层数=周期数,所以铟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5)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所以得失电子后为10个电子的粒子都可以,所以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可能是钠离子(Na+)、镁离子(Mg2+)、铝离子(Al3+)。
故答案为:
(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MgO;
(3)②④;
(4)18;五;
(5)Na+(合理即可)。
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原子结构知识即可解答。
26.【答案】随手关灯或出行尽量乘公共交通工具(答案合理即可) CO2+2NaOH=Na2CO3+H2O 碳酸或H2CO3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温度为210℃,有分子筛膜
【解析】解:(1)生活中的“碳减排”有:随手关灯、不用一次性筷子、出行尽量乘公共交通工具等。
(2)在捕捉室中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空气中的CO2,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①用海水封存,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式为H2CO3。
②二氧化碳气体能被压缩成液态或固态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加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4)从图像上可看出,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210℃,有分子筛膜,此时甲醇的产率最高。
故答案为:(1)随手关灯或出行尽量乘公共交通工具(答案合理即可);
(2)CO2+2NaOH=Na2CO3+H2O;
(3)①碳酸或H2CO3;
②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4)温度为210℃,有分子筛膜。
(1)根据符合“低碳”要求的做法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4)根据图像信息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同学们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气体,就会做好此题。
27.【答案】SO2 增大海水与燃煤烟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CO2+2H2O=通电C2H4+3O2 减小 氧气
【解析】解:(1)Na2SO4制备装置中,由于生成物或者出来的物质中含有硫酸钠和HCl以及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除氯化钠、氧气、水外,还应该含有硫元素的物质,即反应物还有二氧化硫;采用喷淋方式加入海水的目的是增大海水与燃煤烟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乙烯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通电C2H4+3O2,乙烯制备装置中,水被消耗,溶液质量减少,则硫酸浓度增大,酸性增强,溶液的pH会减小;
(3)由图可知,硫酸钠的制备中有氧气参加反应,而在乙烯制备中又有氧气生成,则整个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氧气。
故答案为:(1)SO2;增大海水与燃煤烟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2CO2+2H2O=通电C2H4+3O2;减小;
(3)氧气。
(1)根据Na2SO4制备装置中,由于生成物或者出来的物质中含有硫酸钠和HCl以及二氧化碳,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乙烯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硫酸钠的制备中有氧气参加反应,而在乙烯制备中又有氧气生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28.【答案】8.8
【解析】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中生成的气体质量是第1次实验的两倍,而第3次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第1次的三倍,第5次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第1次的四倍,说明此时盐酸已过量,第4次时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所以表格中m的数值是8.8。
(2)设样品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8.8g
10044=x8.8g
x=20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0g25g×100%=80%。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故答案为:
(1)8.8;
(2)80%。
(1)根据表中数据来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9.【答案】铁架台 A 2H2O2=MnO22H2O+O2↑ 化学性质 E 密度大于空气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解析】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则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甲烷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则要收集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应用排水法收集甲烷,收集装置是E;
(4)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如图二所示,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可以看到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下层蜡烛先接触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大于空气;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故答案为:(1)铁架台
(2)A;2H2O2=MnO22H2O+O2↑;化学性质;
(3)E;
(4)密度大于空气;
(5)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来分析解答;
(2)根据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来分析解答;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来分析解答;根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来分析解答;
(3)根据甲烷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来分析解答;
(4)根据下层蜡烛先接触二氧化碳来分析解答;
(5)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
30.【答案】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 2Al+6HCl=2AlCl3+3H2↑ 浓氨水 氯化铝、氯化亚铜 1:3 氯化钡、氯化钠
【解析】解:(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用砂纸打磨铝片和铜片,“打磨”是为了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防止金属表面杂质对实验产生影响;然居再将打磨干净的铝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而铜不能与酸反应,由此得出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铝>铜,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
(2)【设计实验】根据以上分析,又结合题目中所给的信息CuCl为白色固体,溶于浓氨水且溶液变蓝色,因此实验③加入的是适量浓氨水;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判断假设c不成立,因为铝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而实验①无气泡,同时出现到褐色溶液可知有CuCl。实验②加入无水乙醇固体部分溶解,说明存在溶于乙醇的固体和不溶于乙醇的固体。CuCl不溶于水乙醇,AlCl3溶于乙醇,所以还有AlCl3。所以白色沉淀的成分含有CuCl和AlCl3;
【反思评价】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3CuCl2=AlCl3+3CuCl,3CuCl+Al=AlCl3+3Cu,当反应恰好生成CuCl时,即Al+3CuCl2=AlCl3+3CuCl时,铝与铜离子的个数比为1:3;
【拓展延伸】为探究Cl−是否对反应生成促进作用,可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氯化钠溶液,氯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氯化钠与硫酸铜不反应,两溶液中都含有氯离子,观察两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快慢,如果加入少量氯化钡、氯化钠溶液后,反应比没有氯离子的溶液剧烈,可证明Cl−对反应生成有促进作用。
故答案为:(1)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2Al+6HCl=2AlCl3+3H2↑;
(2)【设计实验】浓氨水;
【得出结论】氯化铝、氯化亚铜;
【反思评价】1:3;
【拓展延伸】氯化钡、氯化钠。
(1)根据“打磨”是为了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而铜不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
(2)【设计实验】根据CuCl为白色固体,溶于浓氨水且溶液变蓝色,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根据铝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而实验①无气泡,同时出现到褐色溶液可知有CuCl,CuCl不溶于水乙醇,AlCl3溶于乙醇进行分析。
【反思评价】根据Al+3CuCl2=AlCl3+3CuCl,3CuCl+Al=AlCl3+3Cu,进行分析。
【拓展延伸】根据氯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氯化钠与硫酸铜不反应,加入少量氯化钡、氯化钠溶液后,反应比没有氯离子的溶液剧烈,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2023年6月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收网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南宁十四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