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01练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解析)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01练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解析)第1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01练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解析)第2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01练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01练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01练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盐是,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物质及其变化
    第01练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2021•浙江1月选考)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盐是( )
    A.CaCl2 B.H2SO4 C.Ba(OH)2 D.Na2CO3
    【答案】D
    【解析】A项,CaCl2由Ca2+和Cl-构成,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
    B项,H2SO4由分子构成,只含有共价键不含有离子键,B不符合题意;C项,Ba(OH)2由Ba2+和OH-构成,属于碱,不属于盐,C不符合题意;D项,Na2CO3有Na+和CO32-构成,含有离子键,CO32-内部C与O原子之间还含有共价键,D符合题意;故选D。
    2.(2021•浙江6月选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汽油 B.食醋 C.漂白粉 D.小苏打
    【答案】D
    【解析】A项,汽油是碳原子个数在5—11的烃的混合物,故A错误;B项,食醋是乙酸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项,漂白粉为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C错误;D项,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
    3.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 )
    A.C4H10 B.福尔马林 C.铝热剂 D.酒精
    【答案】D
    【解析】A项,C4H10可能是正丁烷或异丁烷或它们的混合物,A错误;B项,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为混合物,B错误;C项,铝热剂是铝和某种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C错误;D项,酒精是乙醇的俗称,为纯净物,D正确;故选D。
    4.(2022·浙江省6月选考)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 )
    A.高锰酸钾溶液 B.过氧乙酸溶液 C.双氧水 D.医用酒精
    【答案】A
    【解析】A项,高锰酸钾溶液的有效成分为KMnO4,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K+和MnO4-,故KMnO4属于盐,A符合题意;B项,过氧乙酸溶液的有效成分是CH3COOOH,在水溶液中电离出CH3COOO-和H+,即水溶液中的阳离子全部为H+,故其属于酸,不合题意;C项,双氧水是由H和O组成的化合物,故其属于氧化物,C不合题意;D项,医用酒精的有效成分为CH3CH2OH,其属于有机物,不属于盐,D不合题意;故选A。
    5.分类学习是我们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碱的是( )
    A.NH3 B.NaHCO3 C.Ca(OH)2 D.Cu2(OH)2CO3
    【答案】C
    【解析】A项,NH3是碱性气体,不属于碱,故A不符合题意;B项,NaHCO3是碳酸氢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故B不符合题意;C项,Ca(OH)2是氢氧化钙,是碱,故C符合题意;D项,Cu2(OH)2CO3是碱式碳酸铜,属于盐,不属于碱,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下列物质属于盐类的是( )
    A.CO2 B.Li2O C.Na2CO3 D.Ba(OH)2
    【答案】C
    【解析】A项,CO2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不选A;B项,Li2O由锂、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不选B;C项,Na2CO3由钠离子、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选C;D项,Ba(OH)2由钡离子、氢氧根离子构成,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不选D;故选C。
    7.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Fe(OH)3胶体 C.CH3COOH溶液 D.NaOH溶液
    【答案】B
    【解析】A项,酒精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使光束产生丁达尔效应,A不符合题意;B项,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胶粒能够使光线发生散射作用而沿直线传播,即发生丁达尔效应,B符合题意;C项,醋酸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使光束产生丁达尔效应,C不符合题意;D项,NaOH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使光束产生丁达尔效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溴的挥发 B.碘的升华 C.氯气溶于水 D.氯的液化
    【答案】C
    【解析】A项,溴挥发,溴由液体变为气体,溴分子没变,属于物理变化,故不选A;B项,碘升华,碘由固体变为气体,碘分子没变,属于物理变化,故不选B;C项,氯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D项,氯的液化,氨气由气态变为液态,氨分子没变,属于物理变化,故不选D;故选C。
    9.(2019•上海卷)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次氯酸漂白 B.盐酸除锈 C.石油分馏 D.煤干馏
    【答案】C
    【解析】A.次氯酸漂白利用的是次氯酸的漂白性,A 错误;B.盐酸除锈利用盐酸与氧化铁的反应,B 错误;C.石油分馏利用烃的沸点差异,为物理性质,C 正确;D.煤干馏指的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高温加热煤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的过程,为化学变化,D 错误。
    10.分类学习是我们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碱的是( )
    A.NH3 B.NaHCO3 C.Ca(OH)2 D.Cu2(OH)2CO3
    【答案】C
    【解析】A项,NH3是碱性气体,不属于碱,故A不符合题意;B项,NaHCO3是碳酸氢钠,属于盐,不属于碱,故B不符合题意;C项,Ca(OH)2是氢氧化钙,是碱,故C符合题意;D项,Cu2(OH)2CO3是碱式碳酸铜,属于盐,不属于碱,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 2021年10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发布,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已经形成万吨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得首个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蛋白质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直径在2nm-20nm。下列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是( )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有色玻璃 D.酒精溶液
    【答案】C
    【解析】稀硫酸、硫酸铜溶液、酒精溶液均属于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有色玻璃为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故选C项;故选C。
    1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CaO和Na2O2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HNO3和H2SO3都属于酸
    C.Fe(OH)3和NH3.·H2O都属于碱 D.NaHSO4 和NH4Cl都属于盐
    【答案】A
    【解析】A项,CaO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而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之外还放出氧气,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其不属于碱性氧化物,而属于过氧化物,A符合题意;B项,HNO3和H2SO3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则它们都属于酸,B不合题意;C项,Fe(OH)3和NH3.·H2O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则它们都属于碱,C不合题意;D项,NaHSO4 和NH4Cl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则它们都属于盐,D不合题意;故选A。
    13.(2022·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同位素:1H2O、2H2O、3H2O B.酸性氧化物:CO2、SO2、SO3
    C.混合物:漂白粉、石灰水、赤铁矿 D.电解质:NaCl、KOH、HClO
    【答案】A
    【解析】A项,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1H2O、2H2O、3H2O为化合物,不是原子,不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B项,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CO2、SO2、SO3均为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C项,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漂白粉、石灰水、赤铁矿都是由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都是混合物,故C正确;D项,NaCl、KOH、HClO在水溶液中都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A。
    1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CaO和Na2O2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HNO3和H2SO3都属于酸
    C.Fe(OH)3和NH3.·H2O都属于碱 D.NaHSO4 和NH4Cl都属于盐
    【答案】A
    【解析】A项,CaO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而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之外还放出氧气,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其不属于碱性氧化物,而属于过氧化物,A符合题意;B项,HNO3和H2SO3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则它们都属于酸,B不合题意;C项,Fe(OH)3和NH3.·H2O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则它们都属于碱,C不合题意;D项,NaHSO4 和NH4Cl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则它们都属于盐,D不合题意;故选A。
    15.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   氢氧化钠   NaOH B.酸   硫酸   H2SO3
    C.酸性氧化物   二氧化碳   CO2 D.盐   烧碱   Na2CO3
    【答案】C
    【解析】A项,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氢氧化钠属于碱,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误;B项,硫酸的化学式是H2SO4,B错误; C项,二氧化碳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C正确; D项,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Na2CO3的俗名是纯碱,属于盐,D错误;故选C。
    1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根据酸分子中H原子个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C.根据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D.根据SiO2是酸性氧化物,判断其可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D
    【解析】A项,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B项,根据酸分子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故B错误;C项,分散系的划分是以分散质粒子大小来区分的,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溶液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粒子直径大于100nm,溶液和浊液都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D项,SiO2是酸性氧化物,Si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水,故D正确;故选D。


    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
    A.SO2、NO2、NO均为酸性氧化物
    B.C6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C.液氯、液氨、干冰均为纯净物
    D.硫酸、硝酸、高氯酸均为含氧酸
    【答案】A
    【解析】A项,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A错误;B项,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多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B正确;C项,液氯是液化的氯气、液氨是液化的氨气、干冰是二氧化碳,故都为纯净物,C正确;D项,硫酸中有硫酸根、硝酸中有硝酸根、高氯酸中有高氯酸根,均为含氧酸,D正确;故选A。
    2.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2、P2O5、NO均为酸性氧化物
    B.NaH、NaBH4、NaClO均为离子化合物
    C.NH3·H2O是弱碱,所以NH4NO3为弱电解质
    D.磁性氧化铁、水玻璃、液氨均为混合物
    【答案B
    【解析】NO不是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硝酸铵是易溶于水的盐,属于强电解质,C项错误;磁性氧化铁是四氧化三铁的俗称,液氨是氨的液态存在形式,均属于纯净物,D项错误。
    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mm的分散系
    B.弱电解质:HClO、NH3·H2O、AgCl、NH4NO3
    C.混合物:空气、王水、氯水、水玻璃
    D.有机物:丙醇、丙酸、1,2­二溴戊烷、碳酸钠
    【答案】C
    【解析】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A项错误;AgCl、NH4NO3为强电解质,B项错误;空气(含有O2、N2等)、王水(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为3∶1组成)、氯水(Cl2的水溶液)、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都属于混合物,C项正确;碳酸钠属于无机物,D项错误。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NO
    C
    KOH
    HNO3
    CaCO3
    CaO
    Mn2O7
    D
    NaOH
    HCl
    CaF2
    Na2O2
    SO2
    【答案】C
    【解析】A项,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错误;D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
    5.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

    纯净物
    混合物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水煤气
    硫酸
    醋酸
    干冰
    B
    冰醋酸
    铝热剂
    硫酸钡
    亚硫酸
    二氧化硫
    C
    纯碱
    天然气
    苛性钾
    氢硫酸
    碳酸钙
    D
    玻璃
    盐酸
    氯化钠
    次氯酸
    氯气
    【答案】B
    【解析】A项,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项,冰醋酸是纯净物,铝热剂是金属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硫酸钡是强电解质,亚硫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B正确;C项,碳酸钙是盐,属于强电解质,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项,玻璃是混合物,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
    6. 2021年11月,南非发现了新冠变异毒株“Omicron”,它是新冠病毒的变异种。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形成的飞沫传播,飞沫直径在1-100nm之间,进入到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气溶胶,口罩可以预防和降低感染的风险性。对此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B.依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C.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制备Fe(OH)3胶体
    D.酒精用于消毒时,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答案】B
    【解析】A项,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具有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征性质,故A错误;B项,依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类: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1-100nm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形成的分散系为浊液,故B正确;C项,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C错误;D项,家庭消毒选用75%的酒精,酒精浓度过大,会在病毒表面产生一层保护膜,这样会阻止酒精进入病毒内部,从而不能够有效的杀死病毒,故D错误;故选B。
    7.化学高科技助力北京2022年冬奥会,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速滑馆使用CO2制冷剂快速制冰 B.火炬“飞扬”中燃料氢气的燃烧
    C.发电玻璃主要成分碲化镉的合成 D.电动汽车“全气候”电池的充电
    【答案】A
    【解析】A项,冬奥场馆使用CO2制冷剂制冰,利用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收热量,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A符合题意;B项,H2燃烧是个化学变化,反应为:2H2+O22H2O,B不合题意;C项,由碲和镉合成发电玻璃中的碲化镉,发生了化学反应,为化学变化,C不合题意;D项,电动汽车的全气候电池充电,是电解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D不合题意;故选A。
    8.分类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为碱性,故NaHCO3属于碱式盐
    B.纳米级CaCO3微粒大小在50 nm左右,故纳米级CaCO3属于胶体
    C.SO3溶于水可以导电,故SO3属于电解质
    D.SiO2可以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和水,故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
    【答案】D
    【解析】A项,NaHCO3溶液为碱性,但NaHCO3能电离出氢离子,属于酸式盐,A说法错误;B项,纳米级CaCO3微粒大小在50 nm左右,则纳米级CaCO3分散到水中时,形成的分散系属于于胶体,而纳米级CaCO3不属于胶体,B说法错误;C项,SO3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溶液可以导电,故硫酸属于电解质,熔融的三氧化硫不能导电,所以SO3为非电解质,C说法错误;D项,SiO2可以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和水,而与酸反应时,只能和氢氟酸反应,故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D说法正确;故选D。
    9.顺式Pt(NH3)2Cl2(相对分子质量为300)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t的化合价为+4价 B.该物质由PtCl2和NH3组成,属于混合物
    C.NH3属于碱 D.由4种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A项,NH3的代数和为0,Cl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Pt为+2价,A错误;B项,Pt(NH3)2Cl2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B错误;C项,NH3是氢化物不是碱,C错误;D项,Pt(NH3)2Cl2由Pt、N、H、Cl共4种元素组成,D正确;故选D。
    10.实验室中的某四个试剂橱已存放如下药品,实验员新购进一些石灰石,应将它放进( )
    橱名




    试剂
    盐酸、硝酸
    烧碱、苛性钾
    食盐、氯化钡
    酒精、汽油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
    【答案】C
    【解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属于盐,在存放药品时同一类的药品放在同一橱中,丙中食盐、氯化钡都属于盐,应将石灰石放进丙橱中,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1.下表是常见的几种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情况,据表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溶质



    HCl
    H2SO4
    NaCl
    NaHSO4
    NH4Cl
    NaOH
    NH3·H2O
    电离出的离子
    H+、Cl-
    H+、SO42-
    Na+、Cl-
    Na+、H+、SO42-
    NH4+、Cl-
    Na+、OH-
    NH4+、OH-
    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物质一定是酸
    B.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盐
    C.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
    D.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一定是金属阳离子和
    【答案】B
    【解析】A项,由表中NaHSO4的物质类别属于盐,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有H+,但不属于酸,A错误;B项,盐是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B正确;C项,在NH4Cl的盐溶液中解离出来的阳离子为NH4+,而不是金属离子,C错误;D项,由表中信息可知在一水合氨中解离成的离子为NH4+和OH-,则碱溶液解离出的离子一定有金属阳离子的说法错误,D错误;故选B。
    12.地球形成初期,大气中CO2含量较高,随着矿化反应的进行,其含量不断降低,迄今为止,仍在缓慢发生(图1)。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引入酸、碱辅助完成这一过程(图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矿化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aCO3+SiO2=CaSiO3+CO2
    B.图中“酸”“碱”“盐”分别指HCl、NH3·H2O、NH4Cl
    C.地球形成初期因CO2浓度较高,该矿化反应速率比现在快
    D.实验室引入“酸”和“碱”起到了加速反应的作用
    【答案】A
    【解析】A项,矿化指的是CO2矿化,由流程可知矿化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aSiO3+CO2=CaCO3+SiO2,A错误;B项,由图2可知,发生的反应分别为:CaSiO3+2HCl=CaCl2+SiO2+H2O,CaCl2+(NH4)2CO3=CaCO3↓+2NH4Cl,NH4ClNH3+HCl,2NH3·H2O+CO2=(NH4)2CO3+H2O,故图中“酸”“碱”“盐”分别指HCl、NH3·H2O、NH4Cl,C正确;C项,地球形成初期CO2浓度较高,反应速率快,C正确;D项,实验室引入“酸”和“碱”后均在溶液中进行,故能起到了加速反应的作用,D正确;故选A。
    1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当胃酸过多会出现“咯酸水”、“胃部隐隐作痛”等症状。常用于中和胃酸的药物主要成分有Al(OH)3、NaHCO3、MgO、MgCO3、MgSiO3、CaCO3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l(OH)3属于碱,NaHCO3属于酸
    B.从组成的阳离子来看,MgO、MgCO3、MgSiO3都属于镁盐
    C.根据树状分类法分析,MgSiO3属于镁盐、硅酸盐
    D.根据交叉分类法分类CaCO3属于钙盐、碳酸盐、难溶性盐
    【答案】D
    【解析】A项,Al(OH)3属于碱,NaHCO3属于酸式盐,A错误;B项,从组成的阳离子来看,MgCO3、MgSiO3都属于镁盐,MgO为氧化物,B错误;C项,根据交叉分类法分析,MgSiO3属于镁盐、硅酸盐,C错误;D项,根据交叉分类法分类CaCO3具有钙盐、碳酸盐、难溶性盐特性,故CaCO3属于钙盐、碳酸盐、难溶性盐,D正确;故选D。

    1.虎年春晚一段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此画用到了一种矿物颜料——石青2CuCO3·Cu(OH)2。以下关于石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盐 B.可溶于水
    C.在常温下较稳定 D.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呈蓝色
    【答案】B
    【解析】A项,石青的化学式为2CuCO3·Cu(OH)2,属于碱式盐,A正确;B项,2CuCO3·Cu(OH)2中,CuCO3和Cu(OH)2均难溶于水,B错误;C项,石青2CuCO3·Cu(OH)2能够一直保存下来,说明该物质在常温下较稳定,C正确;D项,石青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2CuCO3·Cu(OH)2+6HCl=3CuCl2+4H2O+2CO2↑,得到的溶液为CuCl2溶液,呈蓝色,D正确;故选B。
    2.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语“百炼成钢”水滴石穿”中均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场景描述主要是物理变化
    C.《梦溪笔谈》中“又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荷塘月色》中“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中的“青雾”属于胶体
    【答案】A
    【解析】A项,成语“百炼成钢”是从铁的化合物中得到铁单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水滴石穿是物理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符合题意;B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场景没有新物质生成,描述主要是物理变化,B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梦溪笔谈》中“又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涉及反应生成碳酸氢钙以及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的过程,不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雾是空气中的小液滴,粒子直径在1-100nm,属于胶体,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19•新课标Ⅱ卷)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答案】C
    【解析】A.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Zn>Cu,则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会发生置换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使溶液的蓝色消失,A项正确;B. 澄清石灰水久置以后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生产碳酸钙白色沉淀,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B项正确;C. 过氧化钠在空气中放置,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白色且稳定的碳酸钠,涉及的转化关系为:Na2O2+H2O→NaOH,CO2+2NaOH→Na2CO3·10H2O→Na2CO3,C项错误;D. 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于氯化铁的溶度积,则项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铁溶液,实现沉淀的转化,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3Mg(OH)2 + 2FeCl3= 2Fe(OH)3+ 3MgCl2,D项正确;故选C。
    4.(2021•广东选择性考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O2放入水中:Na2O2+H2O=2NaOH+O2↑
    B.H2O(g)通过灼热铁粉:3H2O+2Fe= Fe2O3+3H2
    C.铜丝插入热的浓硫酸中:Cu+H2SO4= CuSO4+ H2↑
    D.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5SO2+2H2O+MnO4-= 5SO42-+4H++2Mn2+
    【答案】D
    【解析】A项,Na2O2放入水中化学方程式应该是:2Na2O2+2H2O=4NaOH+O2↑,A选项中氧元素不守恒,A错误;B项,H2O(g)通过灼热铁粉应高温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B错误;C项,铜丝插入热的浓硫酸中生成的气体不是氢气,应是二氧化硫,C错误;D项,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SO2被MnO4-氧化为SO42-,MnO4-被SO2还原为Mn2+,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5SO2+2H2O+KMnO4-= 5SO42-+4H++2Mn2+,D正确;故选D。
    5.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选项
    碱性氧化物



    纯净物
    A
    氧化镁
    硫酸
    氢氧化钾
    氯化铁
    乙醇
    B
    过氧化钠
    氢硫酸
    烧碱
    碳酸钙
    胆矾
    C
    氧化镁
    次氯酸
    氢氧化铜
    熟石灰
    氯水
    D
    三氧化硫
    硝酸
    纯碱
    生石灰
    碱式碳酸铜
    【答案】A
    【解析】A项,氧化镁属于碱性氧化物,硫酸属于酸,氢氧化钾为碱,氯化铁为盐,乙醇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A正确;B项,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氢硫酸为酸,烧碱为氢氧化钠为碱,碳酸钙为盐,胆矾为纯净物,B错误;C项,熟石灰为氢氧化钙为碱,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C错误;D项,三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硝酸为酸,纯碱为碳酸钠为盐,生石灰为氧化钙为氧化物,碱式碳酸铜为纯净物,D错误;故选A。
    6.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分类 B. 物质分类
    C. 地壳中元素含量 D. 金属的化学性质
    【答案】A
    【解析】A项,由物质种类、数目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则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为并列关系,故A正确;B项,纯净物、混合物为并列关系,不存在包含关系,且化合物一定是纯净物,故B错误;C项,地壳中O元素含量最高,Si、Al、Fe分别为二、三、四位,图中位置不合理,故C错误;D项,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不生成盐,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故D错误;故选A。
    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项,氮气和氢气化合生成氨气,氨气和氯化氢生成氯化铵,故A不符合题意;B项,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氨气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C项,氮气和氧气放电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和水不反应,故C符合题意;D项,碳和浓硝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过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已知X和Y能发生如下反应:X+Y===H2O+盐,下列有关物质X和Y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X为酸、Y为碱 B.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
    C.X为盐、Y为碱 D.X为碱性氧化物、Y为酸性氧化物
    【答案】D
    【解析】X和Y可能为酸和碱、碱性氧化物和酸、酸式盐和碱(如NaHCO3+NaOH===Na2CO3+H2O),不可能是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二者反应只生成盐,无水生成)。
    9.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磁流体是一种纯净物
    B.该磁流体分散质粒子中存在共价键、离子键、氢键等
    C.该磁流体很不稳定
    D.所得的磁流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 ~ 55 nm,属于胶体的范畴,具备胶体的性质。A项,胶体是混合物,所以该磁流体为混合物,故A错误;B项,由题给信息可知,该磁流体分散质粒子是固体磁性粒子,其成分为Fe3O4,所以分散质粒子中存不在氢键,故B错误;C项,胶体具有介稳性,所以该磁流体比较稳定,故C错误;D项,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所以该磁流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故选D。
    10.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铝土矿 AlO2-AlOH)3 Al2O3
    B.盐卤(含MgCl2) Mg(OH)2 MgCl2溶液无水MgCl2
    C.SO2 SO3H2SO4
    D.SiO2 NaSiO3溶液H2SiO3
    【答案】D
    【解析】A项,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生成氯化铝,得不到氢氧化铝,A错误;B项,盐卤(含MgCl2)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由于Mg2+水解Mg2++2H2O⇌Mg(OH)2+2H+,加热蒸发时HCl挥发,平衡向右移动,所以得不到无水MgCl2,B错误;C项,SO2在催化剂及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SO3,点燃条件下无法完成转化,C错误;D项,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D正确;故选D。
    11.油条的做法是将矾、碱、盐按比例加入温水中,再加入面粉搅拌成面团;放置,使面团产生气体,形成孔洞。放置过程发生反应:2KAl(SO4)2·12H2O+3Na2CO3=2Al(OH)3↓+3Na2SO4+K2SO4+3CO2↑+21H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油条配方中的“矾、碱、盐”主要成分均为盐
    B.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电解质
    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 CO32-=2Al(OH)3↓+3CO2↑
    【答案】A
    【解析】A项,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油条配方中的KAl(SO4)2·12H2O、Na2CO3、NaCl都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都属于盐类,A正确;B项,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2KAl(SO4)2·12H2O+3Na2CO3=2Al(OH)3↓+3Na2SO4+K2SO4+3CO2↑+21H2O,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项,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中,生成物CO2为非电解质,C错误;D项,根据原子守恒,反应物中应该有水参加反应,该反应2Al3++3 CO32-=2Al(OH)3↓+3CO2↑未遵循质量守恒,D错误;故选A。
    12.最近,厦门大学王野教授课题组利用碳纳米管负载成功实现了从一氧化碳到乙醇(CH3CH2OH)的转化,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又利用一种复合催化剂,成功实现了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乙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乙醇可表示为2CO+4H2CH3CH2OH+H2O
    B.除去Fe、Cu混合物中的Fe,可采用加足量稀硫酸再过滤的方法
    C.碳纳米管是一种胶体材料
    D.所涉及的C、H、O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O元素
    【答案】C
    【解析】A项,依题意,CO和H2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了CH3CH2OH,方程式为2CO+4H2CH3CH2OH+H2O,A正确;项,Fe比Cu活泼,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FeSO4,过滤分离可得到Cu,B正确;C项,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碳纳米管不具有胶体的特征,不属于胶体,C错误;D项,C、H、O三种元素中H的非金属最弱,C和O在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非金属依次增强,故O的非金属最强,D正确;故选C。
    13.如图是铜及部分含铜粒子的价荷图。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Cu变成a可以加入稀盐酸
    B.Cu(OH)42-转化成Cu(OH)2需要加碱
    C.在酸性环境中,Cu2O可以反应生成a和CuO
    D.如果将高铜酸根离子(CuO2-)填入坐标,应该填在b的位置
    【答案】D
    【解析】A项,a中Cu元素为+2价,在酸性条件下,Cu变为a需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需要加入强氧化剂,盐酸不能与铜反应,A错误;B项,由图可知, Cu(OH)2转化为Cu(OH)42-需要碱性条件,而Cu(OH)42-转化成Cu(OH)2需要酸性条件,B错误;C项,Cu2O中Cu元素为+1价,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2价铜和单质铜,C错误;D项,(CuO2-)中铜元素为+3价,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故填入坐标,应该填在b的位置,正确;故选D。
    14.如图是一种“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该技术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B.葡萄糖、酒精等这类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C.“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属于混合物
    D.“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中的四氧化三铁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答案】A
    【解析】A项,该“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的直径为200nm,分散于水中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浊液,故A错误;B项,葡萄糖、酒精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C项,“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含有二氧化硅、四氧化三铁、药物等,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项,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显+2、+3价,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两种盐,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A。




    相关试卷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58练 核酸(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58练 核酸(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组成DNA结构的基本成分是,下图表示一分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51练 卤代烃(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51练 卤代烃(含解析),共15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48练 烷烃(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48练 烷烃(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命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