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十一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单元测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十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单元测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九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单元测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七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单元测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八章+生态系统的稳定 单元测试卷
展开第十八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
单元测试卷
(满分30分,考试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中哪项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A.有机物和氧气 B.二氧化碳和水
C.有机物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氧气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定义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故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如图:
考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碳循环是二氧化碳与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
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D.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
【答案】A
【分析】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详解】A.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错误。
B.光合作用是指生产者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大气CO2库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实现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B正确。
C.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含碳有机物中的碳返回大气中,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C正确。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正确。
故选A。
【点睛】考查生 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3.绿色植物能在光下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分解作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因素,其中只有光合作用受光照的影响,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不受光的影响。
【详解】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植物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植物的蒸腾作用。在白天有光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因为无光故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而分解作用一般指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可见C正确。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而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4.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如果其中的某种食草动物大量减少,不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此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A.热带雨林生物种类繁多,即使许多动物大量减少,也不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植物的数量来决定的,与动物数量的多少没有关系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通过发展维持其稳定性
【答案】C
【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
【详解】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热带雨林虽然物种繁多,动物大量减少,也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A错误。
B.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决定的,B错误。
C.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种类较多,假如其中的某种食草动物大量减少,也不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克服内外影响维持其稳定性,C正确。
故选C。
5.移栽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在阴天或早晚移栽 ②不要碰掉枝叶 ③剪去一部分枝叶 ④给植物覆盖遮阴 ⑤及时施加苗肥
⑥让植株尽快接受光照,以制造营养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答案】C
【分析】①在阴天或早晚移栽,③剪去一部分枝叶,④给植物覆盖遮阳,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详解】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①③正确;②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不要碰掉枝叶不利于幼苗的成活,②错误;④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会散失大量的水分,不利于树苗的成活,因此可以给植物覆盖遮阴,④正确;⑤及时使用苗肥和⑥让植株尽快光照,制造营养,都不利于幼苗成活。所以移栽幼苗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是①③④。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 蒸腾作用的意义。
6.下列移栽植物的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A.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 B.移栽时往往去掉一部分枝叶
C.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 D.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荫
【答案】C
【分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
【详解】A.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可使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A正确。
B.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移栽的成活率,B正确。
C.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是给植物增加营养,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C错误。
D.移栽后给植物适当遮荫,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D正确。
故选C。
7.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列方法中最有效的是
A.减少分解者的数量 B.增加消费者的数量
C.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D.减少生产者的数量
【答案】C
【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而不是减少分解者的数量,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而不仅是增加消费者的数量,B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最有效的,C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而不是减少生产者的数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直是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追求的崇高理想。近年来,由于过度开采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地球之肺”的美称
C.一片树林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答案】A
【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详解】A.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A正确。
B.湿地生态系统能够净化水质、蓄洪抗旱,具有“地球之肾”的美称,B错误。
C.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一片树林中的所有生物只有生物成分,缺少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错误。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D错误。
故选A。
9.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 做法 | 主要原理 |
A | 正其行,通其风 | 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
B | 及时排涝 | 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
C | 移栽前剪掉部分枝叶 | 避免水分散失过多 |
D | 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 | 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主要在叶绿体中进行,主要器官是叶。其实质是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
呼吸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详解】A.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以及矿质元素等。“正其行,通其风”可以确保通风透光,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A不符合题意。
B.农田淹水后,如不及时排涝,植物会死亡,原因是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所以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正常呼吸,B符合题意。
C.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C不符合题意。
D.刚收获的种子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呼吸作用强放出大量的热使种子变质,所以晒干主要是使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弱,进而延长贮藏时间,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熟知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在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的原理与采取的措施不一致的是( )
A.低温贮藏果蔬: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延长光照时间:促进光合作用,增加产量
C.移栽时剪去枝叶: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
D.移栽时在蔬菜根部带一块土坨:保留土壤中的无机盐
【答案】D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详解】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可以抑制水果、蔬菜呼吸作用,从而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以延长储存时间,A正确。
B.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延长光照时间,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增加产量,B正确。
C.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移栽时剪去枝叶是为了减降低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C正确。
D.移栽的蔬菜根部带一小块土坨,是防止根部受损,目的是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根的吸水能力,D错误。
故选D。
11.下列不是森林具有的生态效益的是
A.蓄保水土 B.净化空气
C.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D.增加旅游收入
【答案】D
【详解】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森林稳定了地球上的氧循环和水循环,B不符合题意;森林可以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和生产环境,因此森林是野生动物栖息的家园,C不符合题意;增加旅游收不属于生态效益,D符合题意。
12.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淡水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简单,因此自我调节能力较小,也不稳定。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13.夏季中午光照最强,光合作用反而不强,其原因是
A.强光破坏叶绿素 B.叶肉细胞失水
C.叶表皮气孔关闭 D.呼吸作用加强
【答案】C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思考作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的,水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因此夏季中午,由于阳光过强,使气孔关闭,就会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故选C。
14.生态系统与我们人类关系及其密切,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蚯蚓等各种动物和人是消费者
D.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伴随食物链流动
【答案】C
【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B正确;
土壤中的蚯蚓是分解者,它们都可以促进物质循环,C错误;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伴随食物链流动,D正确。
15.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的生理过程是
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C.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答案】A
【详解】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得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16.下列生态系统中,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天然杂木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河流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C
【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越弱。
【详解】A.天然杂木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A错误。
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生态系统较稳定,B错误。
C.河流生态系统指河流水体的生态系统,属流水生态系统的一种,动植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弱,C正确。
D.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比森林少,但仍然十分丰富,自动调节能力较强,D错误。
故选C。
17.树荫底下好乘凉的原因是,植物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C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据此答题。
【详解】A.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故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此外蒸腾作用为植物的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提供了向上的动力;蒸腾作用还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分析可知,树荫底下好乘凉的原因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降低温度,提高湿度,人感觉到凉爽,故C符合题意。
D.吸收作用是指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以其庞大的表面积,主要是根尖上着生的根毛,与土壤水分相接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18.有些动物的毛上挂着表面长满钩刺的苍耳果实,人们发现正是这些动物帮助苍耳
A.传粉 B.传播种子 C.生长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考点: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消费者
C.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是生产者,分解者则可有可无
D.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C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详解】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
B.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消费者,B正确。
C.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是分解者,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或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得以循环;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的物质不能循环,C错误。
D.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正确。
故选C。
【点睛】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0.我们通常在媒体上看到“生态平衡”的概念,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稳定状态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和恢复其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
D.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关系
【答案】D
【详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稳定状态,所以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关系的。
二、综合分析题:每空1分,共10分。
21.绿色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比较二者的不同,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入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如图所示)。傍晚,在塑料袋上各剪一个小口,并插入燃着的木条试验,发现A中木条比B中更亮;而A中的石灰水保持澄清,B中的石灰水则变浑浊。请分析:
(1)A中木条燃烧更亮,说明A袋中所含的氧气较多,据此可知在 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较高。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内的 。
(2)B中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在无光的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停止, 继续进行着,B袋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内的 (选填“叶绿体”或“线粒体”)。
(3)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是通过叶表皮上的 进出叶片的。
(4)综合上述实验的结论可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之一是维持 平衡。
【答案】(1) 有光/光照 叶绿体 (2) 呼吸作用 线粒体 (3)气孔 (4)碳氧/碳—氧
【分析】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主要探究光照不同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时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时消耗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
【详解】(1)氧气有助燃作用。因此A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A中氧气更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因此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
(2)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变浑浊,说明B中二氧化碳更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停止,主要发生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发生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
(3)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会从气孔中吸收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通过光合作用排出氧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会通过气孔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4)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
22.为给新建的小公园选择更好的树种,工作人员做了如下工作。
(1)在夏季晴朗的一天,测量了某公园的毛白杨、垂柳、白蜡三种树木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9∶00~11∶00随光照强度增加,三种植物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 均快速上升,由此反映三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快速增加。
②据图分析,13∶00时, (毛白杨/垂柳/白蜡)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出现低谷。推测其原因是夏季中午温度较高,叶片上的部分 关闭,导致二氧化碳无法进入叶片内,致使光合作用的原料不足而受到限制。
(2)绿地林木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作用,此外还可通过 作用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优化公园的小气候环境。
【答案】(1) 二氧化碳吸收速率 白蜡 气孔 (2) 蒸腾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详解】(1)光合作用需要光和二氧化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由图可知,在上午9∶00~11∶00之间,随着光照强度增强,毛白杨、垂柳、白蜡三种植物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都快速上升,由此反映三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快速增加。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和关由保卫细胞控制,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关闭;当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打开。据图分析,13∶00时,白蜡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出现低谷。推测其原因是夏季中午温度较高,蒸腾作用增强,导致保卫细胞失水,使叶片上的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无法进入叶片内,致使光合作用的原料不足而受到限制。
(2)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水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蒸腾作用能够散失植物体内的水分,因此绿地林木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作用,此外还可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优化公园的小气候环境。
【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单元测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六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单元测试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六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单元测试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六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单元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十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卷,文件包含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卷原卷版docx、期中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