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 同步练习
- 第四单元 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同步练习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同步练习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练习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革 试卷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三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试卷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第四单元 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
展开这是一份第四单元 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同步练习2023-202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文件包含第四单元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第四单元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同步练习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湖北专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核心必备
1.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439年, 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北魏 改革措施:
①迁都:力排众议,把都城迁到 。
②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鲜卑语;以 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3)意义:促进了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表现。
生产生活 | 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他们学习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
政治制度 | 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 制度 |
思想文化 | 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汉族人民喜爱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 |
民族心理 |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
(2)影响:为 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易错字:民族交融
建思维:
基础必练
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我国古代政权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段,图中①政权的建立者是 (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2.(2022·重庆中考)北魏后期,一位到过北方的南朝大臣在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感叹当时中原“礼仪盛富,人物殷阜”,表示不可轻视。这反映出 (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C.民族隔阂完全消除
D.分裂割据局面已经结束
3.(2022·云南中考)如图是出土于甘肃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室砖画。图中两名汉族妇女正在制作原为少数民族食物的蒸馍与烙饼,砖画内容可以反映出当时 ( )
A.各民族交往密切
B.南北方战乱频繁
C.佛教雕刻艺术精巧
D.政权更迭,政局混乱
4.(2022·新疆中考)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反映了( )
A.内迁各族生活习惯一致
B.祖国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能力提升
5.(2022•长春中考)“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这些措施(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削弱了北魏实力
C.沿袭了鲜卑习俗
D.实现了南北统一
6.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7.某校七年级历史小组围绕“改革促发展”这个中心,开展了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雄关漫道】
材料一 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中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1)材料一中的“A城”是哪里?孝文帝为什么要精心安排这一“计谋”?
【革故鼎新】
材料二
鲜卑姓 | 拓跋 | 丘穆陵 | 步六孤 | 贺兰 | 独孤 |
汉姓 | 元 | 穆 | 陆 | 贺 | 刘 |
“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2)材料二所示的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试举三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论从史出】
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北方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次改革取得了什么效果。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孝文帝改革给你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