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2节第二课时海水的运动习题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67769/0-16961516220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2节第二课时海水的运动习题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67769/0-1696151622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2节第二课时海水的运动习题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867769/0-16961516221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2节第二课时海水的运动习题含答案
展开第四章第二节 第2课时 海水的运动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利用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下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
A.M B.N C.Q D.K
2.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M B.T C.S D.Q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我国潮汐资源丰富,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发电。据此完成3~5题。
3.关于潮汐发电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
B.日发电量稳定,年发电量不稳定
C.投资少,是一种较经济的能源
D.不需要与大电网并网运行
4.利用潮汐能发电,一天内可以发电几次?(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5.具备进港条件的船舶从停泊海域起航进港,时间安排较为合理的是( )
A.日出时 B.日落时 C.涨潮时 D.落潮时
下图为某时段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
6.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则( )
A.甲、乙都是暖流 B.甲、乙都是寒流
C.甲是寒流,乙是暖流 D.甲是暖流,乙是寒流
7.关于图中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出现污染,净化速度很快
B.可能形成大渔场
C.会形成水障
D.水温较高
8.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某海区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图1)和印度洋夏季洋流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读图1判断,该海区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的作用。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填方向)流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区可能出现在 海区。
(3)此时,若一艘油轮经过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区时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石油向偏 方向漂流。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读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个省级行政区沿海潮汐动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相关数据表,完成9~10题。
省级行政区 | 平均潮差/m | 年潮汐总能量/(亿度·年-1) |
浙江 | 3.7 | 1 146 |
山东 | 1.5 | 165 |
江苏 | 1.2 | 101 |
河北 | 0.65 | 2.6 |
9.我国近海的潮差分布特点是( )
A.黄海潮差小,东海潮差大
B.夏季潮差小,冬季潮差大
C.外海潮差大,近岸潮差小
D.沿潮波方向,左岸潮差比右岸大
10.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浙江省潮汐动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最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
A.海岸线曲折,潮汐资源丰富
B.夏季风增强了潮汐的能量
C.太阳辐射强,潮汐能丰富
D.海底较深,海水运动的阻力小
图1为西北大西洋冬季浮冰(漂浮的冰块)南界分布图,图2为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因深色尘埃而形成的圆形孔洞。据此完成11~12题。
图1
图2
11.图1中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
A.暖流①温度低 B.寒流①势力强
C.寒流②温度低 D.暖流③温度高
12.图2圆形孔洞的出现反映出冰川上的深色尘埃会( )
A.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全球变暖
B.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缓全球变暖
C.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缓全球变暖
D.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加速全球变暖
13.(拓展探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非洲南部示意图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离海岸距离/千米 | 海水温度/℃ |
0 | 14.7 |
52 | 16.4 |
104 | 17.4 |
208 | 18.4 |
312 | 19.1 |
416 | 19.7 |
520 | 20.3 |
624 | 20.8 |
728 | 21.2 |
(1)结合上表,描述非洲西海岸沿19°S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2)根据上题判断,M处洋流的性质为 ,
并画出该洋流的流动方向。
(3)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
第2课时 海水的运动
1.D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K海域年均波浪能密度最大,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故D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该海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受盛行风影响,陆地的西北岸为迎风岸,海浪较大;陆地的东岸为背风岸,海浪较小。T海域位于陆地的西北岸,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故B正确。
3.A 4.D 5.C 解析 第3题,潮汐是利用海水落差发电,清洁无污染,A正确;潮汐发电,发电量不稳定,大潮发电量大,小潮发电量小,B错误;修建潮汐电站投资多,C错误;需要并入电网,D错误。第4题,一天海水涨潮两次,落潮两次,可以发四次电,故选D。第5题,进港需要在海水水位较高的时候,日出、日落海水水位并不是最高的。涨潮时海水水位上升,水位较高,落潮时海水水位下降,水位较低,所以涨潮时船舶从停泊海域起航进港比较合理。故选C。
6.D 7.A 解析 第6题,题意表明,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影响,甲处等温线凸向低温区,表明甲处温度高于两侧,则甲为暖流,乙处等温线凸向高温区,表明乙处温度低于两侧,则乙为寒流。故选D。第7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处为暖流,向北流动(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流向一致),乙处为寒流,向南流动,则丙处海水向南北两侧分流,若出现污染,洋流会迅速把污染物向南北两侧输送,因此净化速度很快,A正确;丙区域是寒暖流分流处,不是交汇处,一般形成大渔场的可能性小,B错误;丙处海水向南北两侧分流,海水活动活跃,不会形成水障(水障一般是指寒暖流交汇处洋流流速受到极大抑制,几乎停滞不前),C错误;读图可知,丙处与东西两侧相比,水温相似,与南侧相比,水温较低,D错误。
8.答案 (1)南 高 暖 增温增湿
(2)南 ①
(3)东
解析 第(1)题,根据图1中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可知,该海区位于南半球,图1中的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弯曲,说明弯曲部分的水温偏高,有暖流流经,它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第(2)题,图1中洋流的流动方向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为南半球暖流,它可能出现在图2中的①海区。第(3)题,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区泄漏的石油受印度洋北部自西向东流动的洋流的影响,会向偏东方向漂流。
9.A 10.C 解析 第9题,根据表格数据,我国近海的潮差分布特点是黄海潮差小,东海潮差大,A对。表中是平均潮差,无法判断潮差季节变化,B错。表格数据都是近岸潮差,C错。都位于沿海地区,与左岸、右岸无关,D错。第10题,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浙江省潮汐动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最丰富的原因主要是海岸线曲折,潮汐资源丰富,A对。夏季风增强了潮汐的能量,B对。海底较深,海水运动的阻力小,D对。潮汐能丰富是天体的引潮力形成的,与太阳辐射无关,C错,符合题意。
11.B 12.A 解析 第11题,根据洋流流向可判断出,①②为寒流,③为暖流;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表示西段水温低,受寒流影响大,西段主要受寒流①影响,说明寒流①势力强,B正确。第12题,图中圆形孔洞是冰川融化形成的,反映出深色尘埃会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全球变暖,A正确。
13.答案 (1)离海岸越远,表层海水的温度越高。
(2)寒流 绘图如下。
(3)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沙漠气候区向低纬方向延伸;海水上泛使鱼类饵料丰富,从而形成大渔场。
解析 第(1)题,从表中明显可以看出离海岸越远,表层海水温度越高。第(2)题,依据前面分析可判断该洋流为寒流,自南向北流动。第(3)题,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区,并向低纬方向延伸;海水上泛,鱼类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