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六年级下册 第15讲:应用题(三) 课件+教案+作业
展开( 六年级 ) 备课教员:××× | |||||||||||||||||||||
第十五讲 应用题(三) | |||||||||||||||||||||
一、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 |||||||||||||||||||
能力目标 |
| ||||||||||||||||||||
情感目标 |
自信心。 | ||||||||||||||||||||
二、教学重点: | 1. 浓度、单位“1”、相遇问题的掌握。 | ||||||||||||||||||||
三、教学难点: | 1. 提取复杂应用题的数学信息并利用一定的方法解题。 | ||||||||||||||||||||
四、教学准备: | PPT |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0分钟) 一、导入(5分)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故事引出浓度问题】 师:同学们,想听故事吗? 生:想。 师:喜羊羊带着三个小伙伴在森林里游玩了半天,感到又渴又累,正好路过了 灰太狼开的豆浆店。只见店门口张贴着广告:“既甜又浓的豆浆每杯0.3 元。”喜羊羊便招呼小伙伴们歇脚,一起来喝豆浆。喜羊羊从灰太狼手中 接过一杯豆浆,给懒羊羊喝掉,加满水后给美羊羊喝掉了,再加满水后, 又给壮羊羊喝了一半,最后自己把剩下的一半喝完。 灰太狼开始收钱了, 他要求懒羊羊付出0.3×=0.05(元);美羊羊0.3×=0.1(元);壮羊 羊与喜羊羊付的一样多,0.3×=0.15(元)。小伙伴们一共付了0.45元。 他们很惊讶,不是说,一杯豆浆0.3元,为什么多付0.45-0.3=0.15元? 肯定是灰太狼在敲诈我们。不服气的喜羊羊嚷起来:“多收我们坚决不干。” 不肯让步的灰太狼也说:“不给,休想离开。” 师:现在,大家说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探究旧知,引入复习: 【板书课题:应用题(三)】 | |||||||||||||||||||||
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 (一)例题1:(10分) 某种溶液由40克浓度为15%的食盐溶液和60克浓度为10%的食盐溶液混合后再蒸发50克水得到,那么这种溶液的食盐浓度为多少? 【讲解重点:浓度公式及溶度问题的解题关键】 师:这是一道什么问题? 生:浓度问题。 师:说到浓度问题,就要先来说溶液,什么溶液? 生:…… 师:嗯,那么溶液由什么组成呢? 生:溶质和溶剂。 师:浓度问题的基本公式是什么? 生:浓度=溶质÷溶液×100%。 师:浓度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浓度问题的关键是找不变量。例如在一杯溶液中加入水,什么不变? 生:溶质的质量不变。 师:很好,那么如果加入的是溶质,那么什么不变? 生:水的质量不变。 师:在这道题目中,什么不变? 生:溶质的质量不变。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根据溶质质量不变这个点来做一下! 板书: 40×15%+60×10%=12(克) 40+60-50=50(克) 12÷50×100%=24%。 答:这种溶液的食盐浓度为24%。 练习1:(5分) 一容器内有浓度为25%的糖水,若再加入20千克水,则糖水的浓度变为15%,问这个容器内原来含有糖多少千克? 分析: 加水的过程溶质质量不变,把它作为单位“1”求解。 板书: 原来糖与水的比:(1-25%):25%=3:1 现在糖与水的比:(1-15%):15%=17:3 原来含糖: 20÷(-3)=7.5(千克) 答:这个容器内原来含糖7.5千克。 (二)例题2:(10分) 一个工厂有工人420人,其中女工占,后来又招进一批女工,这时女工人数占全厂工人总人数的,那么又招进女工多少人? 【讲解重点:解分数应用题时,找到分率、分量及总量之间的关系】 师:在解决分数应用题时,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个公式,是什么? 生:总量=分量÷分率。 师:和例题一相同,解决此类问题往往需要抓住不变量。这道题目中哪个量是 不变的? 生:男工的数量是不变的。 师:因此我们要抓住男工占总人数的分率来解题。开始有工人420人,女工占, 那么男工占多少? 生:。 师:所以原来男工有多少人? 生:420×=180(人)。 师:又招来了一批女工,这时,女工人数占了,那么男工有? 生:。 师:因为男工人数没有变化,所以后来一共有多少人? 生:180÷=540(人)。 师:因此一共招了多少人? 生:540-420=120(人)。 板书: 420×(1-)=180(人) 180÷(1-)=540(人) 540-420=120(人) 答:又招进女工120人。 练习2:(5分) 芭啦啦综合教育学校六年级共有学生152人,选出男同学的和5名女同学参加科技小组,剩下的男、女人数正好相等,六年级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分析: 由题意得知,男生剩下的,正好比全部女生少5人。那么把原来男生人数看做单位“1”后,现在女生有,利用单位“1”=分量÷分率解题。 板书: 男生:(152-5)÷(1+)=77(人) 答:六年级男生有77人,女生有75人。 三、小结:(5分) 1. 浓度问题 在解决这类题目时,需要抓住某个不变量,例如加水的过程溶质的量是不变 的。 公式:浓度=溶质÷溶液×100% 2. 单位“1” 一般比、占、相当于的后面是单位“1”,解题的重点是找到其中不变量作 为单位“1”。 公式:分量=单位“1”的量×分率 单位“1”的量=分量÷分率 | |||||||||||||||||||||
第二课时(50分) 一、复习导入(3分)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有趣小问题,引出速度和行程问题】 师:老师的一位朋友,最近遇到了一件非常苦恼的事,同学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这位朋友从家里开车去附近的医院,因为比较急,超速了,并被路过的交 警抓到了,交警说:“你刚刚超过了60千米/小时的时速了”。我的这位 朋友急了,说:“交警大哥,我才出发10分钟,怎么可能开了60千米?” 师:同学们,你们说老师这位朋友说得对吗? 生:不对。 师:没错,他忽略了速度这个概念。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和速度相关的行程问题。 二、探索发现授课(42分) (一)例题3:(10分)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75千米,乙每小时行65千米。甲、乙两车第一次相遇后继续前行,分别到达B、A两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共行了4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讲解重点:相遇问题的公式和解决相遇问题的关键】 师:这是一道什么问题? 生:相遇问题。 师:相遇问题的公式是什么? 生: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师:相遇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相遇路程和速度和。同学们在做相遇问题的题目时, 多利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如图,甲、乙两辆车第一次相遇时,相遇 路程是什么? 生:一个AB全程。 师:第二次相遇时呢? 生:一共行驶了3个AB全程。 师:也就是说,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共行驶了? 生:两个AB全程。 师:知道了相遇路程,甲、乙的速度和是多少? 生:75+65=140(千米/小时)。 师:时间为4小时,所以两个全程是多少千米? 生:(140×4)千米。 师:那么一个全程呢? 生:一个全程再除以2,计算可得280千米。 板书: 75+65=140(千米/小时) 140×4÷2=28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280千米。 练习3:(5分) 一列客车和货车从甲同时同向出发开往乙地,货车速度是80千米/时,经过1小时两车在丙地相遇,两车到达了两端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的地点也在丙地。求客车的速度。 分析: 第一次相遇时,一共经过了2个全程;第二次相遇时,又经过了两个全程。通过画图发现,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有2倍关系。 板书: 当货车比客车快时:80÷2=40(千米/小时) 当货车比客车慢时:80×2=160(千米/小时) 答:当货车比客车快时,客车的速度是40千米/小时; 当货车比客车慢时,客车的速度是160千米/小时。 (二)例题4:(12分) 卡尔和欧拉站在400米环形跑道的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向同一方向跑。已知卡尔的速度是8米/秒,欧拉的速度是6米/秒,那么在出发后多少时间卡尔第一次追上欧拉?多少时间后卡尔第二次追上欧拉? 【讲解重点:追及问题的公式和解决追及问题的关键】 师:前面我们复习了相遇问题。例题四,我们来复习追及问题。相遇问题的关 键是找到相遇路程,那么追及问题呢? 生:追及问题的关键则是找到追及路程。 师:那么追及路程怎么找呢?卡尔和欧拉站在400米环形跑道的同一起跑线往 一个方向跑,由于卡尔比欧拉快,因此,卡尔在欧拉前面,在跑了一段时 间后,当卡尔比欧拉多跑一圈后,卡尔就会再次遇到欧拉,所以,追及路 程是? 生:刚好是一个跑道的全长400米。 师:已知两人的速度,速度差为? 生:(8-6)米/秒。 师:追及问题中,时间等于什么? 生:时间等于追及路程除以速度差,400÷(8-6)=200(秒)。 师:当卡尔第二次追上欧拉又追了相同的距离,也就是又花了相同的时间,那 么总时间为? 生:200×2=400(秒)。 板书: 400÷(8-6)=200(秒) 200×2=400(秒) 答:出发200秒后卡尔第一次追上欧拉,400秒后第二次追上欧拉。 练习4:(5分) 甲、乙两人环绕周长400米的跑道跑步,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背向而行,那么经过2分钟相遇,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那么经过20分钟两人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求甲、乙两人跑步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 当两人背向而行时,属于相遇问题;当两人同向而行时,属于追及问题。求出两人的速度和与差后,利用和差公式求解。 板书: 速度和:400÷2=200(米/分钟) 速度差:400÷20=20(米/分钟) 甲:(200+20)÷2=110(米/分钟) 乙:110-20=90(米/分钟) 答:甲的跑步速度为110米/分钟,乙的速度是90米/分钟。 例题5:(选讲) 牧场上一片青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或者可供15头牛吃10天。问:可供25头牛吃几天? 【讲解重点:牛吃草问题的解题关键与方法】 师:牛吃草问题又叫牛顿问题,因为这是由牛顿最先提出的。牛吃草问题的关 键是求出每天草的生长量。我们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量看作“1”。根据10 头牛吃20天,我们可以知道,这10头牛一共吃了多少的草? 生:10×20的草。 师:15头牛吃10天,那么15头牛一共吃了多少的草? 生:15×10的草。 师:中间为什么会差(10×20-15×10)的草量呢? 生:因为每天牧草都在匀速生长。 师:那么牧场每天长多少草呢?差的这部分草量就是在(20-10)天里所长出来 的。所以每天长了多少草? 生:(10×20-15×10)÷(20-10)=5。 师:那么原先有多少草? 生:10×20-5×20=100。 师:25头牛每天吃草25,每天又长5的草,所以每天消耗原有的(25-5)的草, 一共可以吃几天? 生:100÷(25-5)=5(天) 板书: (10×20-15×10)÷(20-10)=5 10×20-5×20=100 100÷(25-5)=5(天) 答:可供25头牛吃5天。 练习5:(选做) 由于天气逐渐冷起来,牧场上的草不仅不生长,反而以固定的速度在减少。已知某块草地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5头牛吃6天。照此计算,可供多少头牛吃10天? 分析: 假设一头牛一天吃“1”的草量,那么20头牛5天吃100的草量,15头牛6天吃了90的草量。从中可以算出每天减少的草量。 板书: (20×5-15×6)÷(6-5)=10 20×5+10×5=150 (150-10×10)÷10=5(头) 答:可供5头牛吃10天。 三、总结:(5分) 1. 相遇问题 两个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在途中相遇,这类题型就把它称为相遇问题。 公式: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 2. 追及问题 两个物体从两地出发,同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后者追上前者,这一类问题称之为追及问题。 公式: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时间 3. 牛吃草问题 牛吃草问题的关键是牛每天吃草,草每天在不断均匀生长。解题过程主要有四步: 1. 求出每天长草量; 2. 求出牧场原有草量; 3. 求出每天实际消耗原有草量; 4. 最后求出牛可吃的天数。 四、随堂练习:
得到,具体如何操作? 板书: (1) 加盐1千克 (2) 蒸发水4千克 (3) 加入混合溶液(浓度不同,加入的量也不相同)
增加,共增加了13人。这学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板书: 上学期男生:(300×-13)÷(-)=200(人) 上学期女生:300-200=100(人) 本学期男生:200×(1+)=208(人) 本学期女生:100×(1+)=105(人) 答:男生有208人,女生有105人。
相遇后两列车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相遇在离B地55 千米处。求A、B两地间的路程。 板书: 75×3-55=170(千米) 答:A、B两地间的路程是170千米。
度从排尾到排头,并立即返回排尾,那么这需要多少时间? 板书: 450÷(3-1.5)+450÷(3+1.5)=400(秒) 答:需要400秒。
12天。问多少头牛4天可以把草地的草吃完? 板书: 每天增长的草:(13×12-17×6)÷(12-6)=9 原有草:17×6-9×6=48 (48+9×4)÷4=21(头) 答:21头牛4天可以把草地的草吃完。
|
奥数六年级下册 第14讲:应用题(二) 课件+教案+作业: 这是一份奥数六年级下册 第14讲:应用题(二) 课件+教案+作业,文件包含奥数六年级下册第14讲应用题二课件pptx、奥数六年级下册第14讲应用题二教案doc、奥数六年级下册第14讲应用题二作业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奥数六年级下册 第13讲:应用题(一) 课件+教案+作业: 这是一份奥数六年级下册 第13讲:应用题(一) 课件+教案+作业,文件包含奥数六年级下册第13讲应用题一课件pptx、奥数六年级下册第13讲应用题一教案doc、奥数六年级下册第13讲应用题一作业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奥数六年级下册 第8讲:数的计算(一) 课件+教案+作业: 这是一份奥数六年级下册 第8讲:数的计算(一) 课件+教案+作业,文件包含奥数六年级下册第8讲数的计算一课件pptx、奥数六年级下册第8讲数的计算一教案doc、奥数六年级下册第8讲数的计算一作业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