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一年级下册 第13讲:加减法的简单应用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861780/0-16958061242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奥数一年级下册 第13讲:加减法的简单应用 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861780/0-16958061243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奥数一年级下册 第13讲:加减法的简单应用 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861780/0-16958061243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一年级下册数学奥数教案【春季课程】
奥数一年级下册 第13讲:加减法的简单应用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奥数一年级下册 第13讲:加减法的简单应用 教案,共9页。
万能模型备课教案模板(简版)课题第十三讲 加减法的简单应用教学背景学生以及在学校学习过了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标 形成“一半”的概念,培养合理的推理能力。 掌握倒推法。 掌握解应用题解题步骤-列算式,写单位,答。对一半的概念理解教学重点对“一半”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倒推法的的熟练运用组织架构(人)师、生策略流程方法:导入,授新,练习,小结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环节时长环节目标策略流程方法论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图片,直接了解一半的概念,引出课题出示PPT,让学生观察物体一半的图片,了解一半的概念,引出课题例题一10分钟 学会应用题解题步骤—列算式,写单位,答。 对一半概念理解的应用 让学生自主读题,理解题意。 PPT展示对折动画。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集体核对答案。 讲解应用题解题步骤:①列算式②写单位③答练习一5分钟通过例一所学快速做出练习 学生自主解题,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答题情况,最后一起核对答案。例题二10分钟 学会应用题解题步骤—列算式,写单位,答。 进一步对一半概念理解的应用 让学生自主读题,理解题意 PPT出示,让学生明白,拿走的圆珠笔的一半就是原来和现在所差的量。 根据圆珠笔的一半,计算圆珠笔的总数。 再次巩固应用题解题步骤:①列算式②写单位③答练习二5分钟通过例二所学快速做出练习学生自主解题,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答题情况,最后一起核对答案。小结5分钟 形成“一半”的概念,培养合理的推理能力。 掌握解应用题解题步骤-列算式,写单位,答。 对一半的概念理解 提问,学生自主回答 加深印象第二课时衔接5分钟通过生活中所经历过的事情,抛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出知识点老师提出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让学生回答,再抛出上课已过几分钟,我们正式上课的时间,让自己自主联想,引出知识点例题三10分钟学会采用倒回去的想法解决问题 学生自主读题,找出题中关键信息, 出示关系式:用了的钱+现有的钱=原来的钱。 学生匹配信息计算。 教师核对答案。练习三5分钟通过例三所学快速做出练习学生自主解题,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答题情况,最后一起核对答案例题四10分钟运用倒回去的想法解决两步运算 学生自主读题,找出题中关键信息, 运用倒推法 现在剩下的分为两个部分:原来剩下的和后来运来的 计算出原来剩下的量 通过原来剩下的和卖出去的量,计算出原来的总量。练习四5分钟通过例四所学快速做出练习学生自主解题,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答题情况,最后一起核对答案小结5分钟1.熟练掌握倒推法:倒过来推想就要从现在的数据出发,根据各自发生的变化往回推算出原来的数据,也可以简称倒推的策略。1.提问,学生自主回答2.加深印象奖惩措施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优点 不足 改进措施 万能模型备课教案模板(详版) 备课老师:XXX第一课时(50分钟)环节一导入环节时长5分钟环节目标通过观察图片,直接了解一半的概念,引出课题环节策略出示PPT,让学生观察物体一半的图片,了解一半的概念,引出课题环节设计师:(出示PPT)我们一起来看下这幅图片,图中的是什么呢?生:椅子师:它跟我们平时是椅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生:只有一半师:这幅图呢?图中的是什么?生:。。。。。。师:还有呢?生:。。。。。。师: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呢?生:。。。。。。师:对,它们都被切成了两半,拿出其中苹果的一份就是一个苹果的一半。师:“一半”在数学会出现在很多应用题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加减法的简单应用》(板书课题)环节二例题一环节时长10分钟环节目标 学会应用题解题步骤—列算式,写单位,答。 对一半概念理解的应用环节策略 让学生自主读题,理解题意。 PPT展示对折动画。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集体核对答案。 讲解应用题解题步骤:①列算式②写单位③答环节设计【例题1】一根电线长8米,把它对折,每折长几米?师:认真阅读,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一根电线长8米。生2:我知道每折长4米。师:这道题目中并没有告诉我们每折长多少米呀?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它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每折长多少米,但它告诉我们把电线对折,对折就是一半的意思,长8米的电线一半就是4米。师:哦,原来你是这样发现的,你找到了题目中隐藏的信息,真了不起。其他同学发现了吗?生:发现了。师:其实很多应用题中都含有这种隐藏的信息,这就需要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现在我们能不能很快地解决这个问题了?下一步该怎么做呢?生:求每折长多少米?只需要全长减去它的一半就可以了。师:那就赶紧算一算,将你的答案大声地说出来。算出答案后千万不能忘记写答哦!应用题一定要写答的!板书:8-4=4(米)答:每折长4米。环节三练习一环节时长5分钟环节目标通过例一所学快速做出练习 环节策略学生自主解题,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答题情况,最后一起核对答案。环节设计练1:阿博士有12颗奶糖,分给阿派和卡尔各一半,他们各得了多少颗糖?分析:分给阿派和卡尔各一半就是12颗奶糖的一半,一半为6颗。12-6=6(颗)答:他们各得了6颗奶糖。环节四例题二环节时长10分钟环节目标 学会应用题解题步骤—列算式,写单位,答。 进一步对一半概念理解的应用环节策略 让学生自主读题,理解题意 PPT出示,让学生明白,拿走的圆珠笔的一半就是原来和现在所差的量。 根据圆珠笔的一半,计算圆珠笔的总数。 再次巩固应用题解题步骤:①列算式②写单位③答环节设计【例题2】卡尔有铅笔和圆珠笔共12支,拿走圆珠笔的一半后,还有9支笔,卡尔有几支圆珠笔?师:同学们认真分析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生:……师:那你知道圆珠笔的一半是多少支吗?咱们该用哪些信息?生:有铅笔和圆珠笔共12支,拿走圆珠笔的一半后,还有9支笔。师:这里是拿走谁的一半?生:圆珠笔的一半师:我们知道了共有的支数,也知道了剩下的支数,我们能求出什么呢?生:圆珠笔一半的数量。师:哦,我们要知道圆珠笔一半的数量应该用什么方法?生:减法。圆珠笔一半的数量就等于12-9=3(支)。师:真棒!那这道题我们是不是已经解决了?生:没有,还有一个问题。师:什么问题?生:卡尔有几支圆珠笔?师:你们是怎么算的?生:我们已经算出了圆珠笔一半的数量,再加上一半的圆珠笔的数量就是卡尔有几支圆珠笔!加就好了。3+3=6(支)。师:我们现在是不是将这道题解决了?生:是的。但是还要答。师:没错,同学们不要忘记了答。那同学们发现这个应用题有什么特点?生:是分两步计算的。师:观察得真仔细,我们要解决后面的问题要先怎么办?生:要先将前面的问题解决了。师:嗯,在解决应用题时最重要的是什么啊?生:读懂题意。师:真棒!读懂题意就是要搞清楚它问我们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还有搞清楚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板书:12-9=3(支)3+3=6(支)答:卡尔有6支圆珠笔。环节五练习二环节时长5分钟环节目标通过例二所学快速做出练习环节策略学生自主解题,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答题情况,最后一起核对答案。环节设计练2:兄弟俩人共有10元钱,弟弟拿走自己钱的一半后,兄弟俩还剩8元,弟弟原来有多少钱?分析:原共有的钱-剩下的钱=弟弟拿走自己钱的一半,因为要求弟弟原来有多少钱,所以弟弟拿走的钱数相加就等于弟弟原有的钱。10-8=2(元)2+2=4(元)答:弟弟原来有4元钱。环节六小结环节时长5分钟环节目标 形成“一半”的概念,培养合理的推理能力。 掌握解应用题解题步骤-列算式,写单位,答。 对一半的概念理解环节策略 提问,学生自主回答 加深印象环节设计师:应用题其实就是加减法的简单运用,看到应用题时我们首先要干什么?生:审清题意师:还要找出题中隐藏的信息,比如::一半。还需要分步计算。如果不审清题意,我们是没办法做出题目的,是不是?生:是的师:非常棒!今天每个人都有奖励哦!第二课时(50分钟)环节一衔接环节时长5分钟环节目标通过生活中所经历过的事情,抛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出知识点环节策略老师提出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让学生回答,再抛出上课已过几分钟,我们正式上课的时间,让自己自主联想,引出知识点环节设计师:今天老师从快乐魔方学校出发,经过火车站,又经过了草莓园,来到你们学校,如果老师按原路返回,该怎么回学校呢?生:。。。。。。(抢答)师:不知不觉,上课已有1分钟,现在是13:31分(根据情况而定),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的?你们是怎么想的呢?生:。。。。。。师:解决上面两个问题,你觉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这种是从结果出发,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在我们的生活中和数学上经常使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环节二例题三环节时长10分钟环节目标学会采用倒回去的想法解决问题环节策略 学生自主读题,找出题中关键信息, 出示关系式:用了的钱+现有的钱=原来的钱。 学生匹配信息计算。 教师核对答案。环节设计【例题3】卡尔用了25元钱后现在有36元钱,卡尔原来有多少元?师:看到这个问题,你会怎么解决呢?生:……师:先分析,我们知道什么?然后想知道什么?要想知道最终的答案,我们要先知道什么?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间接地知道什么?生:我们知道了卡尔用了25元,现在有36元,就是剩下36元的意思。师:分析得真到位,其他同学听懂了吗?生:听懂了。师:那请你再来重复一遍。生:……师:谢谢你的讲解。那我们怎么知道卡尔原来有多少元呢?要用什么方法呢?生:加法。卡尔用了的钱加上还剩下的钱就是卡尔原有的钱数。师:其他同学明白了吗?卡尔原有的钱数就等于卡尔用了的钱加上剩下的钱生:对。师:那我们求出卡尔原来有多少钱呢?生:25+36=61(元)。师:真棒。现在我们的问题解决了吗?生:解决了师:说明同学们上课很认真。板书:25+36=61(元) 答:卡尔原来有61元钱。环节三练习三环节时长5分钟环节目标通过例三所学快速做出练习环节策略学生自主解题,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答题情况,最后一起核对答案环节设计练3:阿派看一本故事书,看了45页还剩12页,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分析:倒推得想法:看过的页数+剩下的页数=这本故事书的页数45+12=57(页) 答:这本故事书有57页。环节四例题四环节时长10分钟环节目标运用倒回去的想法解决两步运算环节策略 学生自主读题,找出题中关键信息, 运用倒推法 现在剩下的分为两个部分:原来剩下的和后来运来的 计算出原来剩下的量 通过原来剩下的和卖出去的量,计算出原来的总量。环节设计【例题4】儿童玩具店有一批玩具,卖掉50件后,又运来20件,还剩下30件。儿童玩具店原有玩具多少件?师:我们怎么分析这些信息呢?你会怎么做?生:先找出已知条件,要想知道儿童玩具店原有玩具多少件?我们要采用倒推法,倒着想,要先算出卖掉50件后剩下的玩具。师:你会怎么算出卖掉50件后剩下的玩具呢?生:我知道了还剩下30件,而这30件是又运来20件后总共剩下的。师:所以卖掉50件后还剩下30件吗?生:不对,30件里要减去运来的20件,才是卖掉50件后剩下的件数。然后再加上卖掉的50件就是原有的玩具。师:你真细心,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可不要马虎,看清楚了,不要大意。那么我们最后的答案怎么算出来呢?是多少?生:30-20=10(件),10+50=60(件)。师:大家的结果是一样的吗?生:是一样的。师: 很聪明哦!遇到这种题目时我们怎么想呢?生:从后面往前看,倒着做!师:很棒!板书:30-20=10(件)10+50=60(件) 答:儿童玩具店原有玩具60件。环节五练习四环节时长5分钟环节目标通过例四所学快速做出练习环节策略学生自主解题,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答题情况,最后一起核对答案环节设计练4:阿尔法卖西瓜,星期六卖出20个,星期天卖出50个,这时还剩下30个。阿尔法原有西瓜多少个?分析:采用倒推法的想法:剩下的个数+星期天卖出的个数+星期六卖出的个数=原有的西瓜数 30+50=80(个)80+20=100(个)答:阿尔法原有西瓜100个。环节六小结环节时长5分钟环节目标1.熟练掌握倒推法:倒过来推想就要从现在的数据出发,根据各自发生的变化往回推算出原来的数据,也可以简称倒推的策略。环节策略1.提问,学生自主回答2.加深印象环节设计师:今天学习的内容多不多啊?生:……师:那大家都学到了什么呢?生:应用题中有隐藏的信息,我们要细心找出来。有时候还需要倒着做题,从后往前做题。师:有的应用题很简单,但是信息会隐藏,也有些应用题需采用倒推法做,今天你们都学会了吗?生:会了师: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大家都要掌握哦。奖惩措施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优点 不足 改进措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奥数三年级下册 第13讲:年龄问题(二) 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奥数一年级下册 第8讲: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案,共9页。
这是一份奥数一年级下册 第1讲:20以内的加减法 教案,共8页。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