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课后作业题
展开第三章 第三节
【A基础培优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5分
(知识点1:长江流域概况。知识点2: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知识点3: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知识点1、2、3](2023年河南郑州期中)下图为长江流域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关于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降水集中在夏季
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植被为常绿硬叶林
2.合理开发长江流域水资源的方式是( )
A.三峡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B.中游地区大力开发矿产
C.四川盆地主要发展水产养殖业
D.下游地区重点植树造林
3.为了有效控制长江下游河段洪涝灾害,当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建设航道,完善网络 B.保护环境,开发旅游业
C.修建堤坝,疏浚河道 D.改善气候,发展畜牧业
【答案】1.B 2.A 3.C
[解析]第1题,长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地势西高东低,A项错误;长江流域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项正确,C项错误;长江流域的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项错误。第2题,三峡以上河段流经地区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以进行水能梯级开发,A项正确;中游地区大力开发矿产,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应该适度开发矿产,B项错误;四川盆地多低山丘陵分布,水域面积不大,水产养殖业发展条件较差,可以发展种植业,C项错误;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水土流失不严重,但洪涝灾害严重,应在上游地区植树造林,或在下游地区疏浚河道,加固堤坝,发展水产养殖业和航运,D项错误。第3题,长江下游河段洪涝灾害多发,为了有效控制该河段的洪涝灾害,可以修建堤坝,疏浚河道,C项正确。
[知识点1、2]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格局。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
①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科技力量雄厚 ④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下列关于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航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强
B.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大
C.成渝经济区西部的三峡工程提供了充足的电能
D.长江下游与京广、京九铁路交会,形成水陆联运网
【答案】4.D 5.A
[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长江上游经济圈主要包括重庆与四川,长江下游经济圈主要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级行政区,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且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②④正确。长江上游经济圈地理位置偏僻,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科技发展水平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①③错误。第5题,通航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强;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三峡工程在成渝经济区东部;长江下游与京沪铁路交会。
[知识点1、3](2023年河南开封月考)下图为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6~7题。
6.“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 B.地下水水位过高,补给河流
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 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
7.下列关于分洪区、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 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
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
【答案】6.C 7.B
[解析]第6题,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较缓,泥沙淤积严重,河床被上游带来的泥沙抬高,而且上游有川江(宜宾至宜昌)大量江水汇入,使得“万里长江,险在荆江”,C项正确。第7题,分洪区、蓄洪区土地利用应注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做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B项正确。
[知识点3]“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调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要推动建立地区间、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为全国生态建设提供经验。据此完成第8~9题。
8.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基本思路的是( )
A.鼓励新一轮的“大干快上”
B.协调城乡的空间发展
C.促进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平衡
D.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9.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为有效保护长江生态环境,长江经济带在探索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过程中,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②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 ③建立长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④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8.D 9.A
[解析]第8题,长江经济带发展已经明确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制定规划的出发点和立足点,D项正确。第9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方面基本没有影响,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知识点1、2]10.读长江流域示意图以及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表,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时期 | 流域水土 流失面积 | 森林覆盖率 | 主要湖泊 蓄水容积 | 湖泊面积 |
20世纪 50年代 | 36.38万 平方千米 | 22% | 洞庭湖293 亿立方米 | 洞庭湖4 300 平方千米 |
20世纪 90年代 | 79.94万 平方千米 | 10% | 洞庭湖174 亿立方米 | 洞庭湖2 600 平方千米 |
(1)试从自然条件分析长江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6分)
(2)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 000亿元人民币。试分析长江流域洪灾多发的人为原因。(6分)
(3)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6分)
【答案】(1)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2)长江中上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淤塞河湖;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小,库容下降,调蓄洪水能力减弱;违规占用河道,致使水流不畅;一些地方的防洪工程不坚固。
(3)中上游建设防护林体系;中下游退田还湖;下游地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修建水利工程。
【B拓展提升练】
时间:20分钟 总分:47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区域认知]下图为长江经济带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经济带( )
①Ⅰ轴、Ⅱ轴分别沿河流、铁路线分布
②Ⅱ轴经过地区地形平坦、地价较低
③M区能源供需不平衡,需要从外区域调入
④N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市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有( )
①国际金融 ②机械制造 ③服装制造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A.①⑤⑥ B.①②⑥
C.①②④ D.④⑤⑥
【答案】1.A 2.A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Ⅰ轴沿长江分布,沿线多为平原,Ⅱ轴沿沪杭—浙赣—湘黔线铁路分布,沿线多低山丘陵,①正确,②错误;M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该地区能源短缺,需大量从外区域调入,③正确;N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④错误。第2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对外联系便利,开发程度高,故首位城市上海应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等产业。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2023年重庆沙坪坝区月考)新安江是安徽省三大水系之一,横跨安徽省和浙江省。2012年,中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拉开帷幕。以两省交界处水域水质为考核标准,上游安徽提供水质优于基本标准的,由下游浙江对安徽给予补偿;劣于基本标准的,由安徽对浙江给予补偿。研究表明,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会对当地起到放氧固碳、净化大气的作用。下图示意2006—2019年新安江流域及其上游黄山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变化。据此完成第3~5题。
3.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目标是( )
A.发展地区经济 B.降低碳排放量
C.净化大气环境 D.治理水污染
4.新安江流域实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后( )
A.新安江流域碳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
B.黄山市碳排放总量有所下降
C.新安江流域碳排放总量先升后降
D.黄山市碳排放总量先升后降
5.据图判断,2012年后黄山市可能( )
①为生态给予区 ②为生态受偿区 ③降低环境准入门槛 ④培育壮大绿色产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3.D 4.B 5.D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流域生态补偿是针对水污染治理所设计的政策机制,故D项正确。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减少当前某些重化工企业的发展,且发展地区经济并不是该机制实施的目标,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水污染的综合治理会对当地起到放氧固碳、净化大气的作用,故降低碳排放量、净化大气环境是治理水污染带来的影响,而不是核心目标,B、C项错误。第4题,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生态补偿机制于2012年正式启动,2012年后新安江流域碳排放规模呈波动变化且变幅不大,A、C项错误;黄山市碳排放总量有所下降,B项正确,D项错误。第5题,结合材料中补偿机制的内容可知,黄山市作为上游地区,碳排放总量的减少可以反映出环境治理的效果明显,水质提升,位于下游的城市应给予黄山市经济补偿,①错误,②正确;在这一过程中,黄山市应该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培育壮大绿色产业,③错误,④正确。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2023年陕西西安期末)图甲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图乙为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据此完成第6~9题。
6.图乙反映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A.农业现代化 B.淡水养殖
C.冶金工业 D.梯级开发
7.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导向型 B.动力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8.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建了大量水库,为发展渔业打下了基础
B.平原多种植玉米、棉花等作物
C.把发展林业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坡地发展温室蔬菜种植
9.田纳西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有利于整个流域进行有效防洪调度 ②提高流域内的通航能力 ③为区域开发提供充足电力供应 ④从根本上防治流域内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6.D 7.B 8.D 9.A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防洪、灌溉、水电、养殖、航运都与梯级开发直接相关,正是因为梯级开发带来上述综合效益,从而促进整个流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梯级开发是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流域梯级开发发电量大,可以带动电力产业、冶金工业等动力导向型工业发展,因此最适合布局动力导向型工业。第8题,温室蔬菜的生产更多的是考虑市场因素,蔬菜不便长途运输,应分布于人口集中、城镇发达的地区,此地人口少,市场需求量小,并且该地区山地较多,不适宜在坡地发展温室蔬菜种植,D项错误,符合题意。第9题,田纳西河流域通过梯级开发实现了防洪、养殖、灌溉、航运、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促进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①②③正确;梯级开发虽然对防治流域内的环境污染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10.(2022年山东济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长江经济带是国家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横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要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分布示意图。
(1)与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相比,概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地理优势。(8分)
(2)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说明长江上游地区对长江经济带的主要生态价值。(4分)
(3)加快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简述长江航运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生态措施。(8分)
【答案】(1)濒江沿海,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广阔;城市等级体系完整,城市间产业分工明确;海、陆、空交通便利,信息网络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协作关系密切;产业基础雄厚,科教发达。
(2)水土保持;涵养水源。
(3)加强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优化运输结构;加快长江经济带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进货物集装箱化运输。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共10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第1课时课后练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