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唱歌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 题 | 单元整体设计《长与短》之第2课时《草原就是我的家》 | 课 型 | 综合课 | 课 时 | 1课时 | |
学习目标:四要素叙写 一、低阶目标
二、高阶目标 1.通过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方式,体验和表现长音和短音,形成良好的演唱能力,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2.通过图片浏览、教师讲解、简单舞蹈动作的学习等方式,初步体会蒙古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兴趣。
| ||||||
评价任务: 撰述方式:评价任务+程度标准,即做哪些事,达到何种程度,证明目标达成了。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问题与活动(做什么、怎么做) | 嵌入评价
| ||||
环节1 先行组织 | (这是课堂导入的策略) 一、问好导入 师生问好! 唱一遍短音的,唱一遍长音的。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问好与往常有什么不同? 生:有长有短。 师:是的,今天的问好加入了上节课学习的长音和短音,今天让我们继续通过身体律动和歌曲的方式,继续感知体验和表现歌曲中的长音和短音。
|
(做到什么程度,等级式、累加式) 评价量规: 合格:…… 优秀:…… (等级也可是ABC、甲乙丙……)
评价量规要聚焦大问题、大任务、大活动,要与其它评价手段有机统一 | ||||
环节2 新知建构
| (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一一对应) 二、律动——感知与体验音乐的长与短 问题一:聆听音乐片段,分辨是长音还是短音? 活动1:师播放两段音乐,请学生分辨两端音乐里面藏着的是长音还是短音? 活动2:请同学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现长音和短音。 问题二:跟我学活动——学生自主编创 活动1:请学生自主编创一组包含长音和短音的动作,用时3分钟。 活动2:完整聆听音乐《长与短》,学生围成圆圈,请个别同学占到圆圈中心作为引导,其他同学模仿他们的动作。 三、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寻找长音和短音。 问题一:聆听歌曲,寻找长音和短音都在哪里? 活动1:师清唱歌曲,请学生找一找长音和短音藏在哪里? 活动2:跟随老师用简单的动作感受一次。 问题二:用乐器感受音乐的长与短。 活动1:请同学们逐个起来介绍乐器的名称、演奏方法 活动2:请同学们思考哪一件乐器更适合演奏长音和短音。 活动3:播放音乐,由不同的乐器伴随音乐伴奏。 问题三:学唱歌曲 活动1:分句跟唱 活动2:跟琴演唱 活动3:变速演唱 活动4:完整演唱+乐器伴奏 活动5:个别学生演唱
| |||||
环节3 迁移运用
| 四、拓展 活动1:通过演唱,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活动2:歌曲出自哪个民族,图片简介。 活动3:简介蒙古族舞蹈与生活形态的关系,并模仿简单的舞蹈动作。 活动4:围成圈,大家一起边唱边奏边跳。 | |||||
成果集成 | (这是课堂小结的策略) 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律动、乐器演奏、舞蹈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了音乐中的长与短。
| |||||
作业设计 | 课后,请同学们学习一首蒙古族歌曲或者模仿三个蒙古族的舞蹈动作。 | |||||
板书设计 | 《草原就是我的家》 1=bE 优美 快乐地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是跨单元设计《声音的长与短》中的第2课时,这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通过律动、乐器演奏、歌曲演唱等方式感受与体验音乐的长与短。律动环节学生非常喜欢,参与积极,但是一定要建立好活动规则,否则很难顺利进行律动体验;同时教师要动作示范准确,提示学生认真观察。而且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探索乐器和律动创编的空间。
| |||||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是跨单元设计《声音的长与短》中的第2课时,这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通过律动、乐器演奏、歌曲演唱等方式感受与体验音乐的长与短。
其中在围圈律动环节学生非常喜欢,参与积极,参与度也比较高。而且孩子们能够自己进行简单的编创动作。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通过有趣的律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是一个非常实用有效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注意,每一项活动之前要建立好活动规则,教师要动作示范准确,提示学生认真观察,不然很难顺利进行律动体验;而且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探索乐器和律动创编的空间,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音乐一年级上册唱歌 龙咚锵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音乐一年级上册唱歌 龙咚锵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教学道具,教学对象分析,音乐游戏的详细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一年级上册唱歌 新年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一年级上册唱歌 新年好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人教版唱歌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人教版唱歌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讲教师 动作,互动教师 动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