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分层作业(28分)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测评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三节探秘澜沧江_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四节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分层作业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单元培优练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同步训练题,共8页。
必备知识基础练A级
[2023江苏开学考试]读图,回答1~2题。
1. 该景观所示为( )
A. 桂林山水B. 长江三峡
C.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D. 九寨沟风光
2. 该地貌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 流水的搬运作用B. 流水的堆积作用
C. 风力的侵蚀作用D. 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2023江苏期末]贵州南部的罗甸、平塘、惠水一带是喀斯特景观最密布的区域,洞穴密布,暗河纵横,漏斗、竖井、天坑成群,锥状、剑状奇峰无数。下图为平塘四寨的“天坑”景观图。据此回答3~4题。
3. 形成图中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作用B. 冰川作用C. 风力作用D. 海浪作用
4. 关于喀斯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貌裂隙发育,地表水源丰富B. 地表岩石裸露,土层深厚肥沃
C. 地质景观独特,旅游资源多样D. 地形崎岖不平,耕地集中连片
[2023宿迁期末]喀斯特石林景观是地表水顺石灰岩裂缝渗入地下,地下水在石灰岩裂缝中运动,溶解石灰岩而形成。下图示意某喀斯特石林地貌发育过程。据此回答5~6题。
5. 形成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堆积B. 风力侵蚀C. 流水堆积D. 流水侵蚀
6. 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A. 甲—乙—丙B. 乙—丙—甲C. 乙—甲—丙D. 丙—乙—甲
[2023扬州期末]喀斯特地貌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图),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据此回答7~8题。
7. 该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形区是( )
A. 青藏高原B. 云贵高原C. 黄土高原D. 内蒙古高原
8. 根据石灰岩的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 )
A. 峰丛、峰林、孤峰B. 孤峰、峰丛、峰林
C. 峰丛、孤峰、峰林D. 孤峰、峰林、峰丛
关键能力提升练B级
[2023伍佑中学期末]岩溶台地是指山体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的一种岩溶地貌。湘西岩溶台地因与峡谷伴生而独具特色。下图为岩溶台地绝壁上悬挂式洞瀑景观及湘西主要岩溶台地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 绝壁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①下蚀加剧,形成峡谷
②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
③地壳运动,岩层断裂
④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
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④②①③D. ②①③④
10. 与湘西峰脊峡谷区域相比,台地峡谷区域的台地分布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
A. 岩性坚硬B. 河流较多C. 断裂较少D. 降水较少
[2023常州期中]乐业位于广西西北部,石灰岩广布,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天坑群。白洞天坑是当地有名的天坑,底部生长着大量的植被。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500米,地下相互连通。白洞天坑坑内气温与外界气温相近,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18 ℃左右,某季节会出现白洞天坑坑口吸气,冒气洞洞口冒气(白烟)的奇观。下图示意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的垂直剖面。据此回答11~12题。
11. 形成乐业天坑群的主要作用是( )
A. 流水堆积B. 流水溶蚀C. 海浪作用D. 风力作用
12. 冒气洞冒气(白烟)的奇观多出现在(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2023河北唐山一中月考]岩溶台地是山体为石灰岩,顶部相对平缓,四周为陡崖,类似于平顶山的一种岩溶地貌。受地质构造和地形高差的影响,岩溶台地之间多为深切峡谷,峡谷的绝壁上发育悬挂式洞瀑,形成相对独立的岩溶景观。如图示意岩溶台地。据此回答13~14题。
13. 下列与台地、峡谷形成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地表水沿断裂或节理溶蚀石灰岩
②峡谷拓宽,台地面积缩小发育为峰脊
③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侵蚀形成峡谷
④悬挂式洞瀑溯源侵蚀形成峡谷
A. ②③B. ①③C. ①④D. ②④
14. 推测悬挂式洞瀑水流的直接来源是( )
A. 地表径流B. 地下暗河C. 洼地积水D. 裂隙储水
15. [2023扬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的石林景区,距今2.7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海底沉积有厚厚的石灰岩,海陆变迁,海洋变成陆地。200多万年来,形成了千百万座拔地而起的石峰。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阿诗玛峰了。阿诗玛峰位于石林边缘,从某个特定角度看它,宛若一个身背花篮、亭亭玉立的美丽少女,她就是彝族撒尼人传说中阿诗玛的化身。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的一处景观图。
(1) 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为。
(2) 说明阿诗玛峰形成过程。
(3) 该地区年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地区,但地表水缺乏,解释其自然原因。
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
分层作业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 A
[解析]图示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可直接判断该景观所示为桂林山水。故选A。
2. D
[解析]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该地貌是在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下形成的。
3. A
[解析]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在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岩溶地貌,因此形成图中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与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海浪作用关系不大。故选A。
4. C
[解析]喀斯特地貌裂隙发育,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因此地表水缺乏,A错误。地表岩石裸露,土层较薄且贫瘠,B错误。“洞穴密布,暗河纵横,漏斗、竖井、天坑成群,锥状、剑状奇峰无数”,材料信息表明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景观独特,旅游资源多样,适合发展旅游业,C正确。喀斯特地貌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不平,耕地少且分散,D错误。故选C。
5. D
[解析]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溶解于水而形成的,为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故选D。
6. D
[解析]由于石灰岩各部分岩层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据图可知,丙图侵蚀程度最弱,说明为地貌发育初期;甲图侵蚀程度最强,说明为地貌发育后期,故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丙—乙—甲,故选D。
7. B
[解析]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干旱,以冰川地貌和风成地貌为主,A选项错误;我国云贵高原以石灰岩为主,且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大,所以喀斯特地貌广布,B选项正确;黄土高原处于我国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区,以流水地貌和风成地貌为主,C选项错误;内蒙古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成地貌为主,D选项错误。故选B。
8. D
[解析]石灰岩出露地表时间越早,接受流水溶蚀越早。峰丛基部石灰岩连续且较厚,流水溶蚀程度较轻,接受溶蚀时间较晚;峰林基部石灰岩厚度变薄,断续相连,流水溶蚀程度较重,接受溶蚀时间较早;孤峰基部石灰岩分离,厚度最薄,流水溶蚀程度最严重,接受溶蚀时间最早,所以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孤峰、峰林、峰丛,D正确。故选D。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9. B
[解析]据图可知,绝壁形成的地质过程应该是地壳运动,岩层断裂,流水沿岩体断裂处溶蚀,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加剧,形成峡谷,岩体断裂处解体崩塌。故选B。
10. C
[解析]读湘西主要岩溶台地空间分布示意图可知,台地峡谷区域断裂较少,而湘西峰脊峡谷区域的断裂较多,所以台地峡谷区域的台地分布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是断裂较少。故选C。
11. B
[解析]此处为喀斯特地貌,形成其的主要作用为流水溶蚀作用。故选B。
12. D
[解析]由于白洞天坑坑内气温与外界气温相近,冬季时,坑内气温低,气压高;而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在18 ℃左右,洞内气温高,气压低。白洞天坑的冷空气通过地下溶洞通道进入冒气洞,在冒气洞形成上升气流;受附近地下河影响,冒气洞空气中水汽充足,当气流流出洞口时遇冷(冬季时,地面气温低于冒气洞内气温),水汽凝结,形成白烟,D正确;春秋季节时洞内外温差小,不易形成该现象,A、C错误;夏季时大气温度高,白洞天坑温度高,气流上升,冒气洞内气温低,气流下沉,不会出现冒气洞洞口冒气(白烟)的奇观,B错误。故选D。
13. B
[解析]据图可知,岩溶台地峡谷的形成原因与岩层性质及气候等有关。从岩石性质来看,石灰岩广布,容易与流水发生溶蚀作用,发育喀斯特地貌;从地壳运动看,地壳运动使部分岩层发生断裂,地表的流水沿着断裂或节理侵蚀、溶蚀,面积广大的岩层留存,形成台地,随着地壳抬升,流水下蚀作用加剧,台地沿着构造裂隙形成规模较大的峡谷,①③对。故选B。
14. B
[解析]读图文可知,峡谷的绝壁上发育悬挂式洞瀑,说明悬瀑应在河流流水溶蚀后在陡崖处形成,应先是地壳运动导致石灰岩断层处节理发育,由于断裂处岩石破碎,易于被流水下切侵蚀,使该地地表形成峡谷陡崖;地表水继续沿着裂隙处溶蚀和侵蚀岩层,逐渐形成了地下暗河溶洞等地貌;后来岩层分离,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地下暗河在崖壁处出露形成出水口,悬挂式洞瀑形成。故选B。
15. (1) 流水溶蚀
(2) 早期为浅海环境,沉积形成石灰岩层;随着地壳抬升,石灰岩层出露地表;阿诗玛峰长期受流水溶蚀作用,由于岩石岩性和结构不同,侵蚀程度不同,形成石林。
(3) 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起伏较大,土层薄,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喀斯特地貌广布,岩层多裂隙,地下多溶洞,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门洞属于,对穿洞形成过程示意排序正确的是,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优秀课堂检测,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走近桂林山水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31走进桂林山水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31走进桂林山水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