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章末测评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章末测评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章末测评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章末测评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章末测评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免疫调节章末测评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18页。
    4章章末测评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23江苏无锡高三校考期末]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都能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B. 细胞因子能促进B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C. B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和细胞因子双信号的直接刺激后会分泌特异性抗体D. 靶细胞和辅助性 细胞均可参与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 细胞的活化2. [2023江苏苏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免疫失调和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过敏原刺激产生的抗体主要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B. 主要攻击人体的细胞毒性 细胞,导致特异性免疫缺陷C. 免疫抑制剂能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但会使受者淋巴细胞减少D. 减毒活病毒疫苗通常比灭活病毒疫苗更有效,与其可引发细胞免疫有关3. [2023江苏一模]编码乙肝病毒表面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蛋白。蛋白(抗原)引发一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可诱导靶细胞裂解。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细胞B细胞,细胞是细胞毒性 细胞B. 树突状细胞属于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C. 过程形成的细胞细胞膜上缺少抗原 蛋白的受体D. 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能使 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4. 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 细胞毒性 细胞识别并裂解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C. 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记忆细胞能迅速识别抗原并分泌抗体D. 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可以对乙肝病毒进行临床检测5. [2023吉林通化高二期末]人若被感染了狂犬病毒的动物严重咬伤头、颈等部位,不仅需多次接种狂犬病疫苗,还需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B细胞的激活需要狂犬病毒和辅助性 细胞提供信号B. 多次接种可引起机体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应答C. 抗狂犬病血清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抗狂犬病毒抗体D. 抗狂犬病血清的保护时间要比狂犬病疫苗持久6. 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抗体,可让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成熟为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如长时间暴露于该抗体下,再加上特定的培养条件,还能进一步分化为与自然杀伤细胞(该细胞识别靶细胞是非特异性的)高度相似的细胞——诱导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树突状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摄取和呈递抗原B. 在二次免疫中,抗体可由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合成并分泌C. 细胞毒性 细胞识别抗原具有特异性,而诱导 细胞则无特异性D. 该诱导过程可能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7. 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引起过敏症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敏反应为人体免疫过强引发的自身免疫病B. 组胺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组织水肿C. 肥大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结合 的受体D. 二次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 抗体结合8. 临床上发现,原本生育能力正常的青年男子因外伤导致输精管和附睾破裂,精子进入血液。外伤治愈后,精液中精子数量正常,但均不具有活性,其原因最可能与下列哪种现象的机理相同?(  )A. 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产生强烈免疫反应B. 接受肾脏移植治疗的患者需要较长时间服用免疫抑制剂C. 被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免疫系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D. 注射新冠疫苗使机体产生新冠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9. 艾滋病是由于感染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后体内浓度和辅助性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曲线 段的初期不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B. 直接利用辅助性 细胞内的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C. 曲线 段辅助性 细胞数量上升是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快速分化、发育、成熟的结果D. 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 流感10. 炎症反应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可以发生于机体各部位的组织和器官。炎症状态下,损伤或濒死细胞可释放大量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一种纳米抗体可以阻断炎症并减轻疼痛,其作用机理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图中 作用的靶细胞是 细胞或B细胞B. 图中的纳米抗体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 纳米抗体可以减少 P2X7受体结合的机会D. 是人体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还可以作为一些细胞的信息分子11. [2023福建厦门高二期中]相关研究表明-1-是癌细胞免疫疗法中两大重要蛋白,正常细胞表达的--1结合可防止免疫细胞误伤正常细胞,而癌细胞通过表达大量-细胞表面的-1结合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如图表示免疫疗法的作用机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识别癌细胞是通过 细胞表面受体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结合而实现的B. 根据免疫疗法的作用机理注射抗 -1抗体能直接杀死癌细胞C. 某些单抗药物或抑制剂通过与 -1 - 结合,使癌细胞失去伪装D. - -1结合可以防止因免疫细胞过度激活而引发的自身免疫病12. 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如图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神经肽是泛指存在于神经组织并参与神经系统功能作用的内源性活性物质,是一类特殊的信息物质。A.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都能以化学信号分子进行信息交流B. 几乎所有内分泌腺都受自主神经支配,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C. 激素和神经肽能改变免疫细胞的机能,而细胞因子不影响神经内分泌机能D. 据图可知,神经肽可作用于内分泌细胞、免疫细胞、靶细胞,不具有特异性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 海鲜过敏是由于海鲜中富含的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相应化学物质的释放,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反应,其机理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 需特异性识别异种蛋白后才能分泌 抗体B. 抗体产生过程有辅助性 细胞参与C. 正常人体的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 的分布场所不同D. 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异种蛋白引起的免疫过度反应14. 树突状细胞(细胞)能处理和暴露抗原信息,并作用于辅助性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再激活信号分子,从而激发辅助性细胞发生免疫效应。下图是细胞参与免疫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所呈递的抗原信息能促进辅助性 细胞的分泌活动B. 信号分子被激活后会促使辅助性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 细胞数量下降,则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D. 辅助性 细胞所呈递的抗原信息最终能被浆细胞识别15. 研究发现,细胞毒性细胞能够分泌穿孔素,从而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从而损伤靶细胞膜,诱导靶细胞裂解,机理如下图(注:为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一组糖蛋白分子,可与病毒形成抗原复合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毒性 细胞对 的识别具有特异性B. 穿孔素使肿瘤细胞死亡的过程不属于细胞凋亡C. 辅助性 细胞参与细胞毒性 细胞的分化过程D. 细胞毒性 细胞分泌穿孔素,需要载体协助并消耗能量16. 侵入机体的病毒会刺激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干扰素-,该物质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科研人员为研究-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病情的相关性,进行了以下研究。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危重症患者的血清轻症患者的血清研究一检测不到或检测到微量的-Ⅰ检测到-Ⅰ研究二少数能检测到抗-Ⅰ的抗体,但未检测到-Ⅰ检测到-Ⅰ,但未检测到抗-Ⅰ的抗体研究三个别患者-Ⅰ基因缺陷,检测不到-ⅠA. 测定血清中的 -含量有助于对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B. 研究二中,少数危重症患者用 -治疗效果较好C. 危重症患者的生理指标之一是血清中缺乏 -D. 个别 -基因缺陷的危重症患者的 淋巴细胞活性较低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4分。17. 15分)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癌症治疗方法。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两种互补的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关刹车”——解除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踩油门”——通过免疫刺激药物激活免疫系统。活化的细胞毒性细胞表面的-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一旦结合,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肿瘤细胞通过过量表达-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关刹车目前已经有包括-1抗体/-抗体在内的药物上市。回答下列问题。1 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细胞的活化需要的参与,活化后的细胞毒性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是。2 科学家采用关刹车策略治疗肿瘤的机理是。过度使用-1抗体/-抗体,机体可能会出现正常细胞受损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免疫学上称为。3 研究人员在研究踩油门策略时,利用若干乳腺癌模型小鼠为实验材料,随机均分为三组,在第5天时分别注射-12(细胞因子)、明矾、与明矾颗粒结合的-12,并在第5811天分别注射等量的-1抗体,饲喂至第14天时,检测肿瘤大小。实验操作及结果如图所示。上述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18. 14分)人感染乳头瘤病毒()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下表。组别接种物总人数癌前病变人数A(接种前未检出对照剂7 86383疫苗7 8484B(接种前检出对照剂1 125126疫苗1 1211251 为制备该疫苗,将外壳蛋白基因与载体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转录,再以为原料翻译出蛋白,这样就获得了疫苗的有效成分。2 人体接种该疫苗后,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侵入机体,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结合,阻止。所以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 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组,据此推测感染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4 组与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清除体内5 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19. 15分)新冠病毒衣壳外面包裹着脂质包膜,其上排列较宽的刺突蛋白(蛋白),图1表示其侵入人体细胞的过程;2为将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到健康猴子体内后,抽取其血清中的抗体进行测定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21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部分会被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消灭,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侵入人体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功能。2 刺突蛋白(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结合,新冠病毒从而侵入人体细胞,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这些宿主细胞能被识别并裂解。3 若新冠病毒侵入健康猴子体内后,机体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其中辅助性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4 得到图2结果的实验中,实验组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对照组注射。据图判断疫苗组在接种后42天前产生抗体的细胞由增殖分化而来,在第42天两条曲线出现拐点的原因可能是    4章章末测评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C[解析]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也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具体为:一些病原体可以和细胞接触,为激活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树突状细胞、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病原体,而后对抗原进行处理,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细胞,辅助性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细胞结合,这是激活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细胞使其活化,项错误。2. B[解析]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项正确;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细胞,项错误;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器官移植病人手术后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但免疫抑制剂会使受者淋巴细胞减少,项正确;减毒活疫苗是在实验室内对病原体进行减毒处理,减弱甚至去除其致病性,但保留其生长或复制和引起免疫的能力制成的疫苗,减毒活疫苗可引发细胞免疫,灭活的病毒失去感染的能力,无法进入正常的细胞中,无法激活细胞免疫,因此减毒活病毒疫苗比灭活病毒疫苗更有效,项正确。3. A[解析]图中为辅助性细胞,是细胞毒性细胞,项错误;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吞噬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项正确;经过程形成的细胞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其细胞膜上缺少抗原蛋白的受体,项正确;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使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项正确。4. D[解析]并不是所有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能产生溶菌酶,项错误;细胞毒性细胞识别并裂解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项错误;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项错误;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可以对乙肝病毒进行临床检测,项正确。5. D[解析]细胞的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第一个信号是病原体(狂犬病毒)和细胞接触,第二个信号是辅助性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细胞结合,项正确;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应答,项正确;血清中含有抗体,抗狂犬病血清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抗狂犬病毒抗体,项正确;单独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不能作为无咬伤预防的长效手段,因为血清中含有的是抗体,不是抗原,不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而抗体在体内存活时间较短,故抗狂犬病血清的保护时间要比狂犬病疫苗更短,项错误。6. B[解析]树突状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能摄取、处理、呈递抗原,项正确;抗体只能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项错误;细胞毒性细胞识别抗原具有特异性,据题干信息可知,诱导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高度相似,故其无特异性识别功能,项正确;该诱导过程可能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项正确。7. A[解析]过敏反应为人体免疫异常敏感引发的疾病,但不属于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是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项错误;组胺能增强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项正确;当过敏原初次接触机体时,产生的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的表面,说明肥大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结合的受体,项正确;当机体再次接触到相同的过敏原,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与之特异性结合,引起过敏反应,项正确。8. C[解析]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产生强烈免疫反应,这属于过敏反应,与题干中的自身免疫病不同,项不符合题意;接受器官移植治疗的患者需服用免疫抑制剂,是免疫排斥反应,与自身免疫病不同,项不符合题意;免疫系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属于自身免疫病,项符合题意;注射新冠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这属于正常的体液免疫,项不符合题意。9. D[解析]曲线段的初期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项错误;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它利用细胞的结构及能源和物质进行复制,因此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项错误;辅助性细胞成熟的场所在胸腺,而不是骨髓,项错误;由于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因此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流感,项正确。10. A[解析]图中作用的靶细胞是辅助性细胞,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细胞因子,项错误;图中的纳米抗体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抗体可以与P2X7受体结合,从而减少P2X7受体结合的机会,从而缓解炎症反应,项正确;不仅可以作为直接能源物质,还可作为信息分子,被靶细胞识别,项正确。11. B[解析]细胞通过其细胞表面受体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相结合而实现识别过程,项正确;根据免疫疗法的作用机理注射抗-1抗体是作用于细胞表面的-1蛋白,使得癌细胞表面的-蛋白不能与细胞表面-1蛋白结合,细胞重新启动对癌细胞的免疫攻击,并不是抗体直接杀死癌细胞,项错误;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方式是通过表达大量-细胞表面的-1结合,故某些单抗药物或抑制剂通过与-1-结合,使癌细胞失去伪装,项正确;正常细胞表达的--1结合可防止免疫细胞误伤正常细胞,--1结合可以防止因免疫细胞过度激活而攻击正常细胞,引发自身免疫病,项正确。12. A[解析]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都能以化学信号分子进行信息交流,相互协调,构成整体性功能活动调节网络,项正确;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项错误;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内分泌细胞和脑,因此细胞因子会影响神经内分泌机能,项错误;神经肽是一种信号分子,信号分子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因此神经肽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项错误。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 BCD[解析]为浆细胞,不具备识别异种蛋白的能力,项错误;抗体产生过程有辅助性细胞参与,项正确;抗体分布在肥大细胞的表面,再次接触异种蛋白发生过敏反应,正常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分布在体液中,项正确;过敏反应是二次接触到异种蛋白才发生的免疫过度反应,项正确。14. ABC[解析]细胞所呈递的抗原信息,作用于辅助性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再激活信号分子,促进辅助性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两项正确;细胞因子能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若细胞数量下降,辅助性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减少,则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项正确;辅助性细胞与细胞接触后,在抗原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项错误。15. AC[解析]细胞毒性细胞对的识别具有特异性,从而可使细胞毒性细胞裂解被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项正确;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穿孔素使肿瘤细胞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对于机体是有利的,项错误;辅助性细胞参与细胞毒性细胞的分化过程,该过程中辅助性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细胞增殖分化,项正确;细胞毒性细胞分泌穿孔素的方式是胞吐,该过程不需要载体协助,但需要消耗能量,项错误。16. ACD[解析]由研究一可知,血清中的-的含量可以用来判定患病程度,所以测定血清中的-含量有助于对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项正确;少数危重症患者体内存在抗-的抗体,血清中检测不到-,即-无法发挥抗病毒作用,此时用-进行治疗,效果甚微,因此不能用-治疗,项错误;危重症患者的血清中检测不到或仅有微量-,所以部分危重症患者的生理指标之一是血清中缺乏-项正确;侵入机体的病毒会刺激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干扰素-,个别患者- 基因缺陷,检测不到-,说明个别-基因缺陷的危重症患者的淋巴细胞活性较低,项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4分。17. 1 靶细胞、细胞因子(辅助性细胞); 识别并裂解被相同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解析]细胞毒性细胞的活化需要靶细胞与其结合及辅助性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协助,活化后的细胞毒性细胞能识别并裂解被相同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2 利用-1抗体/-抗体阻断机体内活化的细胞毒性细胞表面的-1与肿瘤细胞表达的-的结合,从而解除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 自身免疫病[解析]利用-1抗体/-抗体阻断机体内活化的细胞毒性细胞表面的-1与肿瘤细胞表达的-的结合,从而解除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体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因此机体出现正常细胞受损属于自身免疫病。3 探究明矾、细胞因子-12在激活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明矾-12处理组抑制肿瘤效果好于单独处理组[解析]在第5天时分别注射-12、明矾、与明矾颗粒结合的-12,因此实验目的是探究明矾、细胞因子-12在激活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结合图示曲线可知,明矾-12处理组抑制肿瘤效果好于单独处理组。18. 1 氨基酸[解析]为制备该疫苗,将外壳蛋白基因与载体连接,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转录,再以氨基酸为原料翻译出蛋白,这样就获得了疫苗的有效成分。2 蛋白; 记忆细胞(或记忆B细胞); 吸附宿主细胞[解析]外壳蛋白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作为疫苗,人体接种该疫苗后,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一旦侵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结合,阻止吸附宿主细胞,所以,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组和组的自变量为是否感染,结果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组,据此推测感染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4 细胞免疫[解析]组与组人群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的作用主要是诱导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不能明显诱导细胞免疫清除体内5 预防[解析]统计出现癌前病变的人数,接种前未检出时,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显著,经过上述分析,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预防。19. 1 抗原;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解析]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侵入人体的新冠病毒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称为抗原。人体免疫系统具有的功能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2 受体; 细胞毒性细胞[解析]据图分析,刺突蛋白(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侵入机体细胞内的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而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这时要依靠细胞免疫,主要靠细胞毒性细胞识别,细胞毒性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使靶细胞裂解死亡。3 有助于B细胞和细胞毒性细胞的活化[解析]辅助性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有助于细胞和细胞毒性细胞的活化。4 等量的生理盐水; B细胞; 两组猴子都接种了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或感染了新冠病毒[解析]实验设计要符合对照和等量原则,实验组注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对照组作为空白对照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初次免疫时,浆细胞由细胞分化而来;在第42天,疫苗组和对照组体内均出现抗体,说明两组猴子体内均发生了相应的特异性免疫过程,推测出两组猴子可能在第42天时,都接种了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或感染了新冠病毒。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