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知识复习】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知识点讲义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844378/0-16951936091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知识复习】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知识点讲义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844378/0-16951936092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知识复习】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知识点讲义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4844378/0-1695193609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知识复习】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知识点讲义
展开
第四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复习讲义
第16课《水蒸发》
- 水蒸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 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的现象叫作蒸发。
- 生活中的蒸发现象:晾衣物,晒盐、农民晒粮食,渔民晒网等
-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 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体温计、水温计、气温计等,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测量水温一般使用水温计。
- 水温计的使用方法是:
(1)用手拿着水温计的上部。
(2)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壁。
(3)等水温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水温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
- 将温度计拿出水面,在一段时间内,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会逐渐降低。这是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 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 夏天,刚从游泳池出来时为什么感觉到凉?(天热时洗澡、夏天向地面洒水、用湿毛巾擦拭高烧病人身体等)
答:这是因为水蒸发时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
- 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1)蒸发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有关,空气流动速度快,水蒸发越快。
(2)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3)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有关,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
- 怎样让水蒸发得更快?
答:加热,加快空气流动,增大蒸发面积等方法都可以让水蒸发的更快。
- 列举水的蒸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答:水蒸发对我们的生活既有利又有弊:
(1)有利的一面:晒粮食、扇扇子、晾衣服、晒盐、农民晒粮食,渔民晒网等;蒸发还可以降温,发烧时采用此方式降温;利用蒸发从海水中提取饮用水。
(2)不利的一面:水份蒸发,导致有些农作物得不到充足的灌溉;水在水沟里传输过程中,蒸发严重,导致有些区域少水;水果中的水份蒸发,使水果不新鲜;因水份蒸发鲜花不能长途运输。
13.【实验名称】加快水蒸发实验
实验一
实验目的:加快空气流动速度是否加快水蒸发。
实验材料:两块相同的布料,水、小风扇等。
实验步骤:
(1)把两块布料放入水中,取出后拧干。
(2)将两块布料展开平放,将其中一块布料放在小风扇下吹,观察哪块布料先变干。
实验现象:用小风扇吹的布料先变干。
实验结论:加快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水蒸发。
实验二
实验目的:加热是否可以加快水蒸发。
实验材料:两个相同的不锈钢杯子、水等。
实验步骤:
(1)在两个相同的杯子里加入同样多的水。
(2)其中一个杯子用酒精灯加热,另一个放置常温下自然晾干。
(3)一段时间后,比较两个杯子的水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用酒精灯加热的杯子里的水蒸发得快。
实验结论:加热可以加快水蒸发。
实验三
实验目的:增大蒸发面积是否可以加快水蒸发。
实验材料:两块相同的布料、水等。
实验步骤:
(1)把两块相同的布料放入水中,取出后拧干。
(2)将一块布料展开,另一块叠起来,观察哪块布料先变干。
实验现象:展开的布料先变干。
实验结论:增大蒸发面积可以加快水蒸发。
第17课《水沸腾》
- 借助图表对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就是在处理信息。
- 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沸腾。
-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 冷水变热的过程是先快后慢,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再升高。
- 在高山的山顶和山脚下烧水,水沸腾时所需的温度一样吗?
答:在山顶和山脚下烧水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水的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越往山顶气压越低,山顶气压低,沸点低,山脚气压高,沸点高。
- 高压锅是怎样把饭煮熟的?
答:因为用高压锅煮饭蒸发的水蒸气留在锅内,增大了液面上方的气压,水的沸点高于100℃,食物的温度在100℃以上,所以使用高压锅煮饭更易熟。
- 【实验名称】水的沸腾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水沸腾时的现象
【实验材料】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笔、计时器
【实验过程】
(1)在铁架台的上面和下面各组装一个铁圈,下面的铁圈垫上石棉网,石棉网上放上少半杯凉水,下面放上酒精灯。
(2)在铁架台上面的铁圈上挂一只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正好浸入水中。
(3)先记录下温度计的读数,然后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4)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直至水冒泡翻腾。
(5)水冒泡翻腾后,继续加热约二分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
【实验现象】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水里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会很快从水里冲出。当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一般情况下是100℃)时,水会不停地翻滚、冒泡,烧杯里的水不断减少。水冒泡后继续加热,水温不再升高。
【实验结论】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沸腾。冷水变热的过程是先快后慢,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会再升高。此时的温度称为水的沸点。
【注意事项】
(1)酒精灯的用法分四步:拿开灯帽,放在一边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使用完毕,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打开,再盖上。
(2)观察过程中,注意安全,最好佩戴护目镜,观察时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被开水烫伤。
第18课《水蒸气凝结》
-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是一种凝结现象。
- 用酒精灯给铝片加热时,要来回移动铝片,让铝片均匀受热。
- 露珠一般出现在清晨或夜晚温度较低的时候,附在叶上的水汽凝结成水珠。
- 生活中的凝结现象:蒸茏中散发“白气”,碗内的开水散发“白气”,水壶内水被烧开后壶嘴冒“白气”。这些“白气”都是液态的小水珠。
- 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水珠,影响司机的视线。怎样防止小水珠出现?(如何防止车窗起雾?)
答:解决方法有四个:第一,开窗形成对流除雾。第二个开冷风除雾。第三个开热风持续加热除雾。第四个用除雾剂。
- 【实验名称】验证小水珠的形成原因
【实验目的】探究小水珠形成的原因。
【实验材料】火柴,酒精灯,烧杯,铝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倒入半杯等量温水(不冒热气)。
(2)用试管夹夹取一片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回移动铝片让其均匀受热,再加热4到5分钟;另一片铝片不加热,放在一旁备用。
(3)将两片铝片同时盖在烧杯上,观察两块铝片表面的变化。
(相同条件:杯子相同、水多少相同、水的温度相同、铝片相同、盖铝片的时间相同。
不同条件:一块铝片是冷的,一块铝片是热的。)
【实验现象】
加热过的铝片表面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没有加热的铝片表面有小水珠出现。
【实验结论】
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会形成小水珠。在科学上,我们把小水珠叫作液态的水,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这是一种凝结现象。
第19课《水的三种状态》
- 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 水在自然界以冰、水、水蒸气的形式存在。它们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水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 人们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做了哪些事?(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冷冻保鲜,人工降水,晒衣服,海水晒盐,水缸冻裂等,水的三态变化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 自然状态下有哪些固态的水?
答:冰、雪、霜、冰雹等
5.【实验名称】测定水结冰时的温度
【实验材料】小铁桶、塑料杯、温度计、冰块、食盐。
【实验步骤】
(1)在小铁桶内放少量的水和一层冰块。
(2)把装有少量水的塑料杯放人小铁桶中的冰块上,将塑料杯放在小铁桶中间部位。
(3)在铁架台上挂一支水温计,将水温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塑料杯的水中。
(4)往塑料杯周围继续放入冰块,让冰块包裹着塑料杯,注意冰块的高度不要超过塑料杯杯口。
(5)往冰块上撒食盐,注意观察塑料杯中水的变化,每隔一分钟读取温度计示数,记录水的相应温度。
(6)记录水结冰时的温度,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塑料杯内水的温度越来越低,水慢慢结冰。
【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
- 冰、水、水蒸气三者变化示意图。
【期中知识复习】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知识点讲义: 这是一份【期中知识复习】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三态变化》单元知识点讲义,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名称】加快水蒸发实验,【实验名称】测定水结冰时的温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知识复习】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与热》单元知识点讲义: 这是一份【期中知识复习】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与热》单元知识点讲义,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名称】铜球热胀冷缩实验,【实验名称】模拟热气球上升实验,哪里有风?,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知识复习】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单元知识点讲义: 这是一份【期中知识复习】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单元知识点讲义,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名称】利用百叶箱测量气温,天气预报包含了丰富的气象信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