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
    B.核糖体、染色体、烟草花叶病毒都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C.P是ATP、NADPH、生长素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D.RNA和DNA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五碳糖和碱基种类完全不同
    【答案】B
    【解析】A.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但是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A错误;B.核酸包括DNA和RNA,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故核糖体、染色体、烟草花叶病毒都主要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B正确;C.生长素是由色氨酸形成的,元素组成是C、H、O、N,不含P元素,C错误;D.RNA和DNA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五碳糖分别是核糖和脱氧核糖,碱基都有ACG,故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B。
    2.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    )
    A.糖蛋白、抗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B.核酸有遗传、变异、催化等作用
    C.线粒体、核糖体、质粒、酶等结构或物质都含有核糖
    D.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答案】C
    【解析】A.糖蛋白和细胞识别有关,抗体能识别特异性抗原,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特定的碱基序列,A正确;B.核酸为遗传物质,有遗传、变异作用,某些RNA作为酶有催化作用,B正确;C.质粒为DNA,只含脱氧核糖,大多数酶为蛋白质,不含核糖,只有本质为RNA的酶含核糖,C错误;D.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DNA,复制转录时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核糖体只含RNA,翻译时发生mRNA和tRNA的配对,D正确。故选C。
    3.已知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10、25、40、64、88,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一定共有N原子93个
    ②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生成的若干肽链中的肽键数目会减少10个
    ③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生成的若干肽链中的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5个
    ④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生成的若干肽链中的O原子数目减少1个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①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现肽链中共有氨基6个,因此其中有5个应位于R 基团上,所以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 88 +5= 93个,①正确;②由于含有5个甲硫氨酸,在中间的有4个,所以中间水解掉一个甲硫氨酸就少2个肽键,而水解掉最后一个甲硫氨酸仅少一个肽键,所以去掉甲硫氨酸得到的肽链中,肽键数目会减少9个,②错误;③由于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R基中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所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中间的4个每个肽键断裂后都形成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而最后一个不影响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所以因此形成的几个多肽中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4个,③错误;④由于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R基中没有游离的羧基,若去掉该多肽中间的甲硫氨酸,两侧的肽键一个加一个O,另一个减少一个O,O原子数目没有改变,而末端的甲硫氨酸去掉后O原子减少一个,即形成的几个多肽中O原子减少了一个,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说法正确,ABC错误,D正确。故选D。
    4.迁徙的鸟类,长途跋涉不迷路与其体内的磁受体蛋白有关,磁受体蛋白能感应到微弱的地球磁场,并沿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磁受体蛋白溶液中加入一些食盐后析出,会失去原有功能
    B.磁受体蛋白中一定含有所有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C.鸟类体细胞中一般都含有磁受体蛋白
    D.磁受体的特异性主要体现在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上
    【答案】D
    【解析】A.盐析过程蛋白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仍可保留原有功能,A错误;B.天然氨基酸是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原料,但磁受体蛋白中不一定含有所有的天然氨基酸,B错误;C.由题目信息可知,迁徙的鸟类体细胞中才含有磁受体蛋白,C错误;D.蛋白质的特异性主要体现在其分子结构上,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D正确。故选D。
    5.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奥密克戎是其中一种新型变异毒株,可借助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侵入人体组织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奥密克戎的遗传物质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
    B.奥密克戎的体内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含量不断变化
    C.病毒表面蛋白与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奥密克戎在宿主细胞中能够合成自身的蛋白质体现了密码子的简并性
    【答案】A
    【解析】A.奥密克戎的遗传物质是RNA,单链RNA结构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B.奥密克戎无细胞结构,主要含有蛋白质和核酸,水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错误;C.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借助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不能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错误;D.奥密克戎在宿主细胞中能够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说明这些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体现了密码子的通用性,D错误。故选A。
    6.糖类和脂肪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随运动强度的变化,人体内脂肪与糖类供能比例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与糖类都参与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中等强度运动消耗的糖类和脂肪的质量相等
    C.高强度运动时脂肪供能比例低,不利于减肥
    D.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分解供能
    【答案】C
    【解析】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脂肪与糖类不参与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A错误;B.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中等强度运动,两者功能比例相等,但消耗糖类质量小于脂肪的质量,B错误;C.据图可知,运动强度增大,脂肪消耗的比例反而相应减少,因此高强度运动时脂肪供能比例低,不利于减肥,C正确;D.糖类能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D错误。故选C。
    7.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生物大分子,其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有关,和肽链的条数无关
    B.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组成DNA、RNA的单体分别按不同的方式聚合成链
    C.淀粉的单体是麦芽糖,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
    D.蛋白质的氮主要在肽键上,核酸的氮在含氮碱基上
    【答案】D
    【解析】A.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其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与肽链的条数也有关,A错误;B.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核酸包括DNA和RNA,二者的单体按相同的方式聚合成链,B错误;C.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也是葡萄糖,C错误;D.肽键的组成元素是C、H、O、N,因此,蛋白质的氮主要在肽键上,而核酸的氮在含氮碱基上,D正确。故选D。
    8.已知①磷脂、②脂肪、③性激素、④胆固醇、⑤胰岛素、⑥抗体、⑦胃蛋白酶、⑧水通道蛋白,都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 B.⑤⑥⑦⑧合成过程都有水形成
    C.③④⑤⑥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D.①②⑦⑧都参与细胞膜的构成
    【答案】B
    【解析】A.①磷脂、②脂肪、③性激素、④胆固醇都属于脂质,其中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而脂肪、性激素、胆固醇的组成元素为C、H、O,A错误;B.⑤胰岛素、⑥抗体、⑦胃蛋白酶、⑧水通道蛋白都属于蛋白质,均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过程有水产生,B正确;C.③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性激素是脂溶性小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C错误;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主要是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和蛋白质,不含②脂肪和⑦胃蛋白酶,D错误。故选B。
    9.某化合物由9个单体构成,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化合物为多肽,则其彻底水解时一定需要消耗8个H2O
    B.若该化合物为淀粉的部分结构,则其初步水解的产物一定是还原糖
    C.若该化合物为DNA单链的部分结构,则其初步水解产物可能有4种
    D.若该化合物为RNA单链的部分结构,则其彻底水解产物可能有6种
    【答案】A
    【解析】A.若为多肽,由9个单体构成的为九肽,直链九肽中含有8个肽键,环状六肽中含有9个肽键,则其彻底水解时需要断裂8个肽键或9个肽键,A错误;B.若为淀粉的部分结构,淀粉的单体为葡萄糖,则初步水解产物是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B正确;C.若为DNA单链的部分结构,DNA的单体为脱氧核苷酸,则其初步水解产物可能为4种,C正确;D.若为RNA单链的部分结构,RNA的单体为核糖核苷酸,则其彻底水解产物可能有磷酸基团、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A、U、G、C),共6种,D正确。故选A。
    10.动植物细胞存在线粒体的融合和分裂现象。其融合和分裂方式包括,颗粒状线粒体融合形成线条状线粒体,线条状线粒体分裂为颗粒状线粒体等。但是分裂异常会导致线粒体破碎,融合异常则会导致线粒体形态延长。线粒体基因FZO编码线粒体外膜上的跨膜大分子蛋白GTPase,若该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细胞内观察不到线条状线粒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粒体破碎会导致细胞无法合成ATP
    B.分裂异常会影响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但融合异常则不会影响
    C.GTPase可能起到促进线条状线粒体分裂,抑制颗粒状线粒体融合的作用
    D.细胞中的颗粒状线粒体和线条状线粒体的数量可能同时减少
    【答案】D
    【解析】A.动物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B.根据预干信息“线粒体分裂异常会导致线粒体破碎,融合异常则会导致线粒体形态延长”,推测异常可能会影响线粒体的结构功能,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线粒体基因FZO偏码线粒体外膜上的跨膜大分子蛋白GTPase,若该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细胞内观察不到线条状线粒体”,说明GTPase可能起到促进线粒体融合的作用,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细胞中的颗粒状线粒体和线条状线粒体的数量可能同时减少,D正确。故选D。
    11.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中心体
    B.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分解产物可能被排出细胞外
    C.浆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抗体可直接转移至细胞膜
    D.细菌细胞中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可转移至细胞核
    【答案】B
    【解析】A.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构成中心体的成分中没有磷脂,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不能转移至中心体,A错误;B.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B正确;C.浆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形成囊泡转移至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之后可转移至细胞膜,C错误;D.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不含细胞核,D错误。故选B。
    12.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 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只需向左方移动装片即可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
    【答案】D
    【解析】A.图①为物镜,若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放大倍数变大,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小,A错误;B.由分析可知,若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c细胞位于视野左侧,则应向左侧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再换上高倍镜能看清c 细胞的特点,B错误;C.由分析可知,图③中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是顺时针,则实际细胞质的流动方向还是顺时针,C错误;D.分析题意可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即长和宽分别比原来放大4倍,细胞面积比原来放大了4×4=16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细胞数目的1/16,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64/16=4个,D正确。故选D。
    13.图为某细菌的模式图,字母a、b、c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F表示拟核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核酸有0或1或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通过一次过程a,可得两个双螺旋环状DNA
    C.c过程中存在氢键的形成与断裂
    D.b过程相对于a过程而言,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F为细菌的DNA,a为DNA的复制过程,b是转录过程,c为翻译过程。A.图中F为环状DNA,无游离的磷酸基团,F复制时,子链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多个片段,有多个游离的磷酸基团,F转录形成的mRNA为单链,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B.a为DNA的复制过程,可产生两个相同的螺旋环状DNA分子,B正确;C.c为翻译过程,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识别过程形成氢键再断裂,C正确;D.b是转录过程,其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U、T-A、G-C,a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T-A、G-C,b特有的为A-U,D正确。故选A。
    14.以下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莱登和施旺通过显微镜观察了大量细胞后指出,细胞可以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B.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D.林德曼通过对某湖泊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答案】A
    【解析】A.施莱登和施旺并没有指出细胞可以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是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的补充,A错误;B.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B正确;C.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C正确;D.林德曼通过对某湖泊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即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正确。故选A。
    1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归纳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提出各自相应理论
    B.施莱登通过完全归纳法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
    C.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可能存在例外
    D.植物和动物都由细胞构成,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答案】B
    【解析】A.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提出各自相应理论,最后得出了细胞学说,A正确;B.施莱登通过对植物花粉、胚珠、柱头组织的观察,发现这些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且这些细胞都有细胞核,得出结论: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为不完全归纳法,B错误;C.不完全归纳法因其本身具有局限性,得出的结论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可能存在例外,C正确;D.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故选B。
    16.农业生产中,一定时间内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可判断进入根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O2浓度小于a点,根细胞对的吸收速率与O2浓度呈正相关
    B.O2浓度大于a时作物乙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推测其原因是主动运输载体蛋白达到饱和
    C.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最大吸收速率时,作物甲根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判断依据是甲的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甲需要能量多,消耗O2多
    D.据图可知,在农业生产中,为促进农作物对的吸收利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定期灌溉
    【答案】D
    【解析】A.由曲线分析可知,NO3-进入根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有氧呼吸等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O2浓度小于a点,根细胞对NO3-的吸收速率与O2浓度呈正相关,A正确;B.O2浓度大于a时,此时氧浓度较高,而作物乙吸收NO3-速率不再增加,推测其原因是主动运输载体蛋白达到饱和,B正确;C.由曲线可知,作物甲和作物乙各自在 NO3-最大吸收速率时,作物甲的NO3-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甲需要能量多,消耗O2多,因此作物甲根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作物乙,C正确;D.据图可知,在农业生产中,为促进农作物对NO3-的吸收利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定期松土,促进根细胞的呼吸,D错误。故选D。
    17.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极为重要,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家利用胰腺腺泡细胞研究分泌蛋白(如胰岛素)的分泌过程
    B.同位素标记法都是利用其放射性来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C.真核细胞才具有的生物膜系统由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
    D.高尔基体在细胞内的囊泡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答案】D
    【解析】A.胰腺腺泡细胞会分泌消化酶等分泌蛋白,但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产生,A错误;B.稳定性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B错误;C.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C错误;D.在细胞内的囊泡运输中,高尔基体接收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同时又形成囊泡将分泌物运输到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起交通枢纽作用,D正确。故选D。
    1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激素的合成与生物膜有关,通常青春期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蛋白数量要比幼年和老年时期多
    B.线粒体是肝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氨基酸的运输
    C.生物膜上可以合成ATP,辛格和尼克尔森构建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D.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A.性激素属于固醇类,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不需要载体,A错误;B.动物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其二氧化碳只有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故线粒体是肝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氨基酸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抑制线粒体功能,会影响能量供应,会影响氨基酸运输,B正确;C.生物膜上可以合成ATP,如线粒体内膜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合成ATP,桑格和尼克森构建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D.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故选B。
    19.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是大多数细胞最主要的胞吞途径,当被转运的大分子物质与膜受体结合后,网格蛋白聚集在膜下,逐渐向内形成该部位的细胞膜凹陷,称为网格蛋白包被小窝。小窝出芽颈部缢缩,最终与细胞膜脱离,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进入细胞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网格蛋白向膜下聚集的过程中必然涉及信号传导
    B.该种运输过程中涉及生物膜的断裂,需消耗能量
    C.该种运输方式对大分子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D.胞外的水等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该种方式进入细胞
    【答案】D
    【解析】A.依据题意,当被转运的大分子物质与膜受体结合后,网格蛋白聚集在膜下,因此网格蛋白向膜下聚集的过程中必然涉及细胞对被转运大分子物质的识别和结合,以及结合后引起细胞内生理变化等一系列信号传递,A正确;B.胞吞过程中涉及生物膜的断裂,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需要被转运分子与膜受体的结合,因此这种运输方式对大分子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C正确;D.在该种运输过程中,网格蛋白聚集的膜部位凹陷形成网格蛋白包被小窝,进而形成小泡,除被转运的大分子外,水等小分子也可被包被于小泡中进而转运至细胞内,D错误。故选D。
    20.如图所示为溶酶体在细胞异体吞噬和自体吞噬中的形成过程和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为溶酶体在细胞吞噬过程中提供能量的只有③
    B.溶酶体将物质水解成小分子,被细胞吸收,还将残留的一些不被消化和吸收的物质经胞吐作用排出细胞
    C.溶酶体在细胞内进行自体吞噬过程中的融合原理是溶酶体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这种更新直接来源于结构②
    【答案】B
    【解析】A.③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可以产生少量的ATP,来为溶酶体在细胞吞噬过程中提供能量,A错误;B.溶酶体将物质水解成小分子,有些被细胞吸收再利用,还将残留的一些不被消化和吸收的物质形成残体,经胞吐作用排出细胞,B正确;C.溶酶体在细胞内进行自体吞噬过程中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D.结构②是粗面内质网,对溶酶体酶的水解酶进行加工,然后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即初级溶酶体,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这种更新直接来源于结构①高尔基体,D错误。故选B。
    21.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组成
    B.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控制细胞代谢的中心
    C.细胞骨架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功能
    D.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分化密切相关
    【答案】C
    【解析】A.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细胞质基质,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有小分子,也有大分子,A错误;B.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而控制细胞代谢的中心在细胞核,B错误;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的功能,C正确;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不是纤维素构成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D错误。故选C。
    2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部分膜的结构及功能的表述有误的是(    )
    A.叶绿体内膜——在光合作用中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线粒体内膜——ATP合成酶使ADP和Pi形成ATP
    C.突触后膜——接受刺激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高尔基体膜——参与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
    【答案】A
    【解析】A.在光合作用中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而不是叶绿体内膜,A错误;B.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该阶段释放的能量有一小部分在ATP合成酶的作用下,使ADP和Pi形成ATP,B正确;C.突触后膜上有特异性受体,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C正确;D.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经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在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高尔基体膜包裹着成熟的蛋白质运送到细胞膜,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D正确。故选A。
    23.如下图表示水稻一个成熟叶肉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器)。下列有关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  )

    A.水稻细胞中,有a的细胞一定有b,而有b的细胞也一定有a
    B.如果用18O标记图中的②,则可能会出现少量的具有放射性的④
    C.在b内膜上分布有ATP合成酶,而在a的基粒中有ATP水解酶
    D.此类细胞适合作为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
    【答案】B
    【解析】分析图示:a能利用光能,说明a是叶绿体,叶绿体需要水和二氧化碳;b是线粒体,产生二氧化碳,①二氧化碳、②水、③丙酮酸、④氧气。A.分析图示可知a可以利用光能,是叶绿体,b是线粒体,线粒体是所有细胞基本都有的,叶绿体只是植物中一部分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才有的,故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但是有线粒体的不一定有叶绿体,比如根毛细胞,A错误;B.水的光解产生氧气,故用18O标记图中的②,会出现具有放射性的④,B正确;C.叶绿体基粒会合成ATP,需要ATP合成酶,线粒体内膜能合成ATP,含有ATP合成酶,C错误;D.此类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进行分裂,故不能作为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D错误。故选B。
    24.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液体叫细胞液
    B.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答案】D
    【解析】A.液泡中的液体是细胞液,人和动物细胞内的液体称为细胞内液,A错误;B.原核细胞不同于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和染色体,只有拟核,B错误;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是不连续的,核孔可作为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通道,C错误;D.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D。
    25.在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中,U形管中间用只允许水分子通过、溶质不能通过的半透膜B隔开,实验开始时两侧液面高度相同,实验结束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液面高度差(Δh=右侧S1溶液的液面高度-左侧S2溶液的液面高度)。表格中为实验中用到的两种不同溶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溶液及其浓度
    S1
    S2
    第一组
    0.3mg/L葡萄糖溶液
    0.3mg/L蔗糖溶液
    第二组
    0.5mg/L蔗糖溶液
    0.3mg/L蔗糖浓液
    第三组
    0.3mg/L葡萄糖溶液
    蒸馏水

    A.当出现图中液面高度差时,S1溶液和S2溶液的浓度相等
    B.当出现图中液面高度差时,水分子只能从S1至S2移动
    C.若用第一组溶液进行实验,不会出现液面高度差
    D.若用第二、三组溶液进行实验,均会出现液面高度差
    【答案】D
    【解析】A.当出现图中右侧液面高度大于左侧液面高度时,维持高度差需要一定的静水压,而这个压力会阻止水分子从左侧溶液进入右侧溶液引起液面继续升高,只要有高度差的存在,两侧的溶液浓度就不可能相等,A错误;B.达到图中所示的渗透平衡状态时,水分子的移动是双向的,但从左侧进入右侧的水分子数等于从右侧进入左侧的水分子数,B错误;C.表格的第一组溶液中,S1和S2的质量浓度相等,但由于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S1物质的量浓度大于S2物质的量浓度,会导致出现右侧液面高于左侧液面,C错误;D.第二组中S1和S2都是蔗糖溶液,但S1的浓度大于S2的,因此会出现右侧液面高度高于左侧液面高度,第三组中S1为0.3g/L葡萄糖溶液,S2为蒸馏水,也会导致右侧(S1)吸水而使右侧液面升高,D正确。故选D。
    26.用同一打孔器在一白萝卜上打出若干萝卜条,切成相同长度,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等体积的I、Ⅱ、Ⅲ三种溶液中一段时间,b点时将三组实验的萝卜条同时放回相应溶液的低浓度溶液中一段时间。实验期间持续观察萝卜条体积的变化,并计算相对体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观测指标是萝卜条的体积变化
    B.随着萝卜条体积减小的同时,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
    C.Ⅱ溶液中,萝卜细胞从a到b时刻过程中,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D.b点前Ⅱ溶液的渗透压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Ⅲ溶液中的细胞已死亡
    【答案】C
    【解析】A.因为Ⅰ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故溶质种类与Ⅱ不同,故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观测指标是萝卜条的体积变化,A正确;B.随着萝卜条不断失水导致原生质体的体积减少,同时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因而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B正确;C.Ⅱ溶液中,萝卜细胞从a到b时刻过程中,细胞体积比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大,C错误;D.b点时Ⅱ溶液中的萝卜条达到渗透平衡,此时Ⅱ溶液的渗透压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否则会继续失水),而Ⅱ溶液中的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D正确。故选C。
    27.协同运输是一类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的运输方式。物质跨膜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生物膜两侧离子的电化学浓度梯度,而维持这种电化学势的是钠钾泵或离子泵。有关下图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与图中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B.图中的A、B属于通道蛋白
    C.与细胞外相比,细胞内的pH高
    D.图中的钠钾泵能降低ATP水解所需要的活化能
    【答案】D
    【解析】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图中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二者的方式不相同,A错误;B.图中的A、B参与主动运输,属于载体蛋白,B错误;C.细胞外H+逆浓度进入细胞内消耗的能量来自钠离子的电化学浓度梯度,故与细胞外相比,细胞内的H+多,pH低,C错误;D.由图可知图中的钠钾泵具有酶催化功能,催化ATP水解,能降低ATP水解所需要的活化能,D正确。故选D。
    28.酶分子具有相应底物的活性中心,用于结合并催化底物反应。在适宜pH和温度等条件下,用NaCl和CuSO4溶液,研究Cu2+、Cl-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Na+和SO42-几乎不影响该反应。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可变因素是无机盐溶液的种类和淀粉溶液浓度
    B.Q点条件下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与P点条件下相等
    C.实验说明无酶条件下淀粉也能较快水解
    D.实验说明通过提高淀粉溶液浓度能抵消Cu2+对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A
    【解析】A.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Cu2+、Cl-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有无机盐的类型,此外横坐标所表示的淀粉溶液浓度也是自变量,A正确;B.根据图示分析可知,Q点和P点的淀粉水解速率相同,但Q点对应的淀粉溶液浓度更大,所以Q点条件下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比P点长,B错误;C.本实验中并未涉及无酶的对照组,故不能得出无酶条件下淀粉也能较快水解的结论,C错误;D.根据图示分析可知,淀粉水解速率保持相对稳定时,也就是唾液淀粉酶全部充分参与催化反应时,甲组>乙组>丙组,说明Cu2+没有使唾液淀粉酶失活,但降低了酶的活性,说明其是酶的抑制剂,不能说明提高淀粉溶液浓度能抵消Cu2+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故选A。
    29.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伞藻嫁接实验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决定的,细胞核决定了伞藻伞帽的性状
    B.恩格尔曼以水绵和好氧细菌为实验材料,首次证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释放氧气
    C.鸡血细胞可以用于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专一性实验中,不能用碘液来检测实验结果
    【答案】D
    【解析】A.伞藻嫁接实验表明假根决定了伞藻的伞帽形态,由于假根含有细胞核,说明细胞核可能控制着生物的遗传性状,A错误;B.在恩格尔曼之前,科学家们就知道植物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为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无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显微观察发现,好氧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将上述装片完全曝光光,则好氧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周围,通过两种情况的对比,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错误;C.鸡血细胞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通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C错误;D.由于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水解,“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不能用碘液来检测淀粉与蔗糖是否水解,可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否有还原糖产生,D正确。故选D。
    30.葡萄糖和脂肪是细胞呼吸常用的物质,葡萄糖中的氧含量远多于脂肪,科学研究中常用RQ(释放的CO2体积/消耗的O2体积)来推测生物的呼吸方式和用于呼吸的能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淹时植物根细胞的RQ>1,该植物根细胞呼吸的产物可能有酒精
    B.若测得酵母菌在葡萄糖培养液中的RQ=1,说明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C.若测得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的RQ

    相关试卷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24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31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