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6硫及其化合物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809459/0-16940442096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6硫及其化合物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809459/0-169404420970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6硫及其化合物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809459/0-16940442097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6硫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6硫及其化合物,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6硫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1.(2023春·北京朝阳·高一统考期末)Na2CO3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溶液中各种盐的浓度变化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均呈碱性B.曲线1表示Na2CO3,曲线2表示NaHCO3C.“0~a”发生的反应主要是:D.Na2SO3溶液吸收SO2的反应为:2.(2023春·北京朝阳·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现象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向FeCl3溶液加入铁粉,溶液变为浅绿色B.向Na2S溶液中加入H2SO3溶液,生成黄色沉淀C.将Cl2通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加热至红褐色得到胶体3.(2023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溶有的酸雨样品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酸性增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发动机中的空气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是产生该类酸雨的原因B.加入溶液,通过产生白色沉淀可检验样品放置后的产物C.放置过程中样品的酸性增强﹐是因为浓度增大D.放置过程中,空气中的参与了反应4.(2023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可使以下溶液褪色,其中体现了的漂白性的是A.溴水 B.品红溶液 C.酸性溶液 D.含有NaOH的酚酞溶液5.(2023春·北京丰台·高一统考期末)某小组同学探究与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资料:ⅰ.(黄色)。ⅱ.低浓度呈无色,MnS为肉色沉淀。ⅲ.。A.溶液显酸性B.将固体a过滤、洗涤,放置在空气中,固体变为棕黑色。由此可以分析出固体a中除了MnS外,一定还有C.固体c的主要成分是,产生的可能原因是:酸性条件下,将氧化D.分析上述实验,与溶液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用量及阴离子种类有关6.(2023春·北京西城·高一统考期末)某同学向盛有的烧瓶中加入固体,测得该密闭烧瓶中氧气的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段发生了反应,其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bc段氧气的浓度下降与反应有关C.c点固体中一定有,可能有D.氧气的浓度变化与和两个反应速率相对大小有关7.(2023春·北京东城·高一北京二中校考期末)下列关于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B.验证漂白性C.收集D.尾气处理A.A B.B C.C D.D8.(2023秋·北京丰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中不能与CaO反应的是A.KOH B.H2O C.HCl D.SO29.(2023秋·北京西城·高一北京八中校考期末)已知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沸点较高难挥发。溴为红棕色液体,但易挥发形成溴蒸气,碘为紫黑色固体。某小组比较Cl-、Br-、I-的还原性,实验如下表,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实验1实验2实验3装置操作现象微热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试管口有白雾,经检验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经检验无SO2气体)溶液变黄;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溶液变深紫色;试管口有紫色烟,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A.实验1中可能生成了HCl气体B.根据实验1和实验2能判断还原性:C.根据实验3能判断还原性:D.由上述3个实验可以比较出还原性10.(2023秋·北京石景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ABa(OH)2+ H2SO4= BaSO4↓+ 2H2OBCD A.A B.B C.C D.D11.(2023秋·北京·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B.C. D.12.(2023秋·北京昌平·高一统考期末)常温常压下,下列关于SO2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无色气体 B.有刺激性气味 C.难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大13.(2023秋·北京怀柔·高一统考期末)甲、乙两个装置中(如图),胶头滴管分别吸有某液体,平底烧瓶中置有其他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的影响)。所用试剂分别是A.甲:浓硫酸和木炭 乙:浓氨水和B.甲:双氧水和 乙:NaOH溶液和C.甲:NaOH溶液和 乙:NaOH溶液和D.甲:浓硫酸和铁屑 乙:水和氨气14.(2023秋·北京怀柔·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实验现象与物质性质对应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遇酚酞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B.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C.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有氧化性D.通入碘水中,碘水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15.(2023秋·北京怀柔·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中,S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 B. C. D.16.(2023秋·北京海淀·高一清华附中校考期末)将过量的铁片投入热的浓硫酸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铁片表面因生成致密氧化膜而不反应B.会立即生成H2C.会立即生成SO2,且只生成SO2D.除了SO2外,还会有H2产生17.(2023秋·北京海淀·高一清华附中校考期末)不能鉴别SO2和CO2的试剂是A.品红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碘水溶液18.(2023秋·北京延庆·高一统考期末)向溶液中依次加入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则甲、乙、丙中的溶液可能是A.、、 B.、、C.、、 D.、、19.(2023秋·北京怀柔·高一统考期末)下列不属于浓硫酸性质的是A.挥发性 B.吸水性 C.脱水性 D.强氧化性20.(2023秋·北京东城·高一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过一段时间变为红褐色Fe(OH)2有还原性B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C向某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原溶液中一定含Fe2+D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一定有CO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C【详解】A.Na2CO3溶液,NaHCO3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说明两溶液均呈碱性,故A正确;B.二氧化硫不断被碳酸钠吸收,碳酸钠减少,生成碳酸氢钠、亚硫酸钠,直到碳酸钠消耗完,碳酸氢钠达到最大值,再吸收二氧化硫,碳酸氢钠减少,生成二氧化碳和亚硫酸钠,因此曲线1表示Na2CO3,曲线2表示NaHCO3,故B正确;C.“0~a”发生的反应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碳酸氢钠:,故C错误;D.Na2SO3溶液吸收SO2,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其反应为:,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2.D【详解】A.向FeCl3溶液加入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铁粉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向Na2S溶液中加入H2SO3溶液,反应生成硫黄色沉淀,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将Cl2通入AgNO3溶液,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氯发生了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加热至红褐色得到胶体,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没有化合价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3.D【详解】A.主要是工厂排放的废弃中含有二氧化硫是产生该类酸雨的原因,A错误;B.酸性溶液中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加入溶液,能氧化亚硫酸根为硫酸根,所以不能通过产生白色沉淀检验样品放置后的产物,B错误;C.放置过程中样品的酸性增强﹐是因为易被氧化为强酸硫酸,C错误;D.放置过程中亚硫酸被氧气氧化为硫酸,所以空气中的参与了反应,D正确;答案选D。4.B【详解】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通入溴水中被氧化,溴水褪色,A不符合;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B符合;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通入酸性溶液中被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不符合;D.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通入含有NaOH的酚酞溶液中氢氧化钠被消耗,碱性减弱,因此溶液褪色,D不符合;答案选B。5.C【详解】A.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故A错误;B.MnS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将固体a过滤、洗涤,放置在空气中,固体变为棕黑色。固体a中不一定有故B错误;C.固体c的主要成分是,产生的可能原因是:酸性条件下,将氧化为,故C正确;D.分析上述实验,与溶液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用量有关,不能判断与阴离子种类有关,故D错误;选C。6.C【分析】ab段氧气含量增加,发生了反应,bc段氧气含量降低,发生了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中应该是两个反应同时存在,氧气浓度变化取决于两个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到c点时氧气浓度趋于不变,c点固体中一定有,不可能有。【详解】A.根据分析,ab段氧气含量增加,发生了反应,其中中O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正确;B.根据分析,bc段氧气的浓度下降与反应有关,B正确;C.根据分析,到c点时氧气浓度趋于不变,c点固体中一定有,不可能有,C错误;D.根据分析,氧气浓度变化取决于两个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D正确;故选C。7.B【详解】A.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稀硫酸不反应,A错误;B.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B正确;C.二氧化硫密度大于空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长口进,短口出,C错误; D.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二氧化硫,D错误;答案选B。8.A【详解】A.KOH和CaO不反应,A符合题意;B.CaO和水反应生成Ca(OH)2,B不符合题意;C.CaO和盐酸反应生成CaCl2和水,C不符合题意;D.CaO和SO2反应生成CaSO3,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C【详解】A.实验1中,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没有Cl2、SO2生成,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试管口产生白雾,则可能生成了HCl气体,A正确;B.实验2中,溶液变黄,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表明反应生成了Br2,实验1中,浓硫酸不能氧化Cl-,实验2中,浓硫酸能将Br-氧化,则还原性:,B正确;C.实验3中,由实验现象可确定反应生成了I2,但不能肯定I-是被Br2氧化,也可能是过量浓硫酸发生的氧化作用,所以不能判断还原性:,C不正确;D.不管实验3中I2是I-被浓硫酸氧化的产物还是被Br2氧化的产物,都存在氧化性:浓硫酸>I2,而浓硫酸不能将Cl-氧化,所以由上述3个实验可以比较出还原性,D正确;故选C。10.A【详解】A.Ba(OH)2+ H2SO4= BaSO4↓+ 2H2O,可改写为离子方程式Ba2+ + 2OH-+ 2H++= BaSO4↓+ 2H2O,A不正确;B.中,MgCl2、NaOH、NaCl都是可溶性强电解质,都可改写成离子,则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C.中,CaCl2、Na2CO3、NaCl都为可溶性强电解质,都能改写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D.中,KOH、H2SO4、K2SO4都为可溶性强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故选A。11.D【详解】A.Na2CO3与Ca(OH)2发生反应产生CaCO3沉淀和NaOH,因此能够一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A不符合题意;B.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能够一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B不符合题意;C.HCl和强氧化性物质高锰酸钾等反应生成氯气,能够一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C不符合题意;D.Fe2O3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产生Fe(OH)3,故不能一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D符合题意;故选D。12.C【详解】SO2为无色透明气体;有刺激性臭味;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密度为2.9275kg/m³大于空气密度1.29kg/m³;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故答案选C。13.B【分析】由图可知,甲装置中的气球明显胀大,说明反应生成较多的气体,内部压强大于外压;而乙装置中的气球明显胀大,说明反应导致内部气体减少,外压大于内压,然后结合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来解答。【详解】A.浓硫酸和木炭常温下不反应,甲中气球不变,而浓氨水和SO2反应导致气体减少,则乙中气球变大,A不符合题意;B.双氧水和MnO2反应生成氧气,甲中气球变大,且NaOH溶液和CO2反应导致气体减少,则乙中气球变大,B符合题意;C.NaOH溶液和反应导致气体减少,甲中气球不变大,NaOH溶液和Cl2反应导致气体减少,则乙中气球变大,C不符合题意;D.铁屑遇到浓硫酸会发生钝化,甲中气球不变大,乙中氨气溶于水,使烧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气球胀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4.A【详解】A.溶液中滴入酚酞后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溶液遇酚酞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A正确;B.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由于Cl2遇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使布条褪色,而不是具有漂白性,B错误;C.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FeCl2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为FeCl3,C错误;D.通入碘水中,碘水褪色是因为SO2与碘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不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D错误;故答案为:A。15.A【详解】A.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A符合题意;B.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不符合题意;C.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C不符合题意;D.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6.D【详解】A.铁遇到冷的浓硫酸发生钝化,遇到热的浓硫酸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A错误;B.铁遇到热的浓硫酸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开始无氢气生成,等浓硫酸随着反应被逐渐稀释才会与铁反应生成氢气,B错误;C.开始时铁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被稀释成稀硫酸,故后期铁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错误;D.铁与热的浓硫酸反应先生成二氧化硫,随着硫酸浓度降低,其与铁反应生成氢气,D正确;故答案选D。17.B【详解】A.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A错误;B.SO2和CO2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从而使其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无法鉴别SO2和CO2,B正确;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与SO2反应从而褪色,CO2不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C错误;D.碘水能氧化SO2从而褪色,CO2不与碘水反应,碘水不褪色,D错误;故答案选B。18.C【详解】A.与反应没有沉淀产生,故不符合题意,A不选;B.与反应会产生碳酸钡的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的,沉淀会溶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硝酸钡(还有过量的硝酸),硝酸钡与氯化亚铁没有白色沉淀产生,不符合题意,B不选;C.与反应会产生碳酸钡的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的,沉淀会溶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钡(还有过量的盐酸),再加入硫酸钠溶液,会有硫酸钡的白色沉淀产生,符合题意,选C;D.与反应没有沉淀产生,故不符合题意,D不选; 故本题选C。19.A【详解】浓硫酸具有三大特性,分别为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硫酸难挥发,属于难挥发性酸,A项不属于浓硫酸的性质,故选A。20.A【详解】A.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Fe(OH)2有还原性,故A正确;B.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Ag2CO3,根据实验现象,无法判断原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故B错误;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Fe2+、CH3CH2OH等,根据实验现象无法判断原来溶液中是否含有亚铁离子,故C错误;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CO2、SO2,所以无色气体可能是SO2或CO2,且HCO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所以无法判断原来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故D错误;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2硫及其化合物,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8氮及其化合物,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各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17硫及其化合物,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